用户登录转化医学是什么?
推荐活动





专家访谈
找到约1635条结果 (用时0.1656秒)
新年盘点 | 肿瘤免疫治疗进展
免疫治疗已成为癌症精准医疗中的一大热点,并已逐步发展成为继手术、化疗和放疗后的第四种肿瘤治疗模式。2019年,肿瘤免疫治疗有突破有进展。值此新年之际,转化医学网整理了今年热门的免疫治疗研究文章,共有12篇。 01 Treg细胞重编程改善免疫治疗 Mauro Di Pilato,et al.Targeting the CBM complex cause...
【Nature子刊】结直肠癌免疫治疗新发现:CD20+B淋巴细胞有效改善预后!
免疫治疗作为肿瘤治疗的新兴策略之一, 已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结直肠癌因其复杂多变的遗传分子学机制得到了诸多研究人员的青睐。对于结直肠癌而言,免疫微环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治疗难度及患者的生存预后等。 近日,一篇发表在Scientific reports的研究发现:肿瘤浸润性CD20+B淋巴细胞在结直肠癌(CRC)患者预后中展现出积极作用。此外,CD20+B淋巴细...
《自然·医学》:胶质母细胞瘤免疫治疗老是耐药?靶向这个基因准没错!
胶质母细胞瘤(GBM)是中枢神经系统最常见和侵袭能力最强的原发性恶性脑肿瘤,预后极差。标准治疗方案无法安全、特异地消除所有癌细胞,仅能提供给患者有限的生存获益。免疫治疗通过特异性识别和杀伤肿瘤细胞,为GBM治疗开辟了新道路。但是,GBM并不会任人宰割,肿瘤微环境(TME)会对免疫效应细胞产生一系列抑制作用,导致该疗法疗效难尽如人意。近日,德克萨斯大学MD安德森癌症中心的研究人员...
《自然·医学》:胶质母细胞瘤免疫治疗老是耐药?靶向这个基因准没错!
胶质母细胞瘤(GBM)是中枢神经系统最常见和侵袭能力最强的原发性恶性脑肿瘤,预后极差。标准治疗方案无法安全、特异地消除所有癌细胞,仅能提供给患者有限的生存获益。免疫治疗通过特异性识别和杀伤肿瘤细胞,为GBM治疗开辟了新道路。但是,GBM并不会任人宰割,肿瘤微环境(TME)会对免疫效应细胞产生一系列抑制作用,导致该疗法疗效难尽如人意。近日,德克萨斯大...
《Nature》:为何女性免疫力更强?清华学者来揭秘!
作者:Walter 导 读:古语云:男女有别,从机体的免疫功能来看确实如此。女性,尤其在育龄期的女性对细菌、病毒、寄生虫等传染病的抵抗力显著强于男性,而红斑狼疮、多发性硬化和风湿性关节炎等由自身免疫系统过度激活导致疾病发生率也更高。一直以来,研究者仅将两性之间免疫系统区别,笼统地归因于性激素、X染色体基因和环境因素差异,其中究竟哪个环节起决定性作用不得而知。 ...
【聚焦】免疫治疗总是无功而返?这口锅或许该扔给中性粒细胞!
全世界范围内,肺癌的发病率较高,且大部分患者就诊时已失去手术机会,总体治疗效果欠佳,5年生存率仍较低,亟待研究新的治疗方法。近年来,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已在肺癌治疗领域大显身手,但其单药治疗仅对约20%患者有效,且难免耐药性的困扰,相应机制至今众说纷纭难有定论。近日,美国Fred Hutchinson临床研究部的研究人员发现ICI的疗效与一种常见白细胞——中性粒细胞息息相...
【重磅】I型糖尿病的免疫新靶点“诞生”!
导 语:近几年,随着研究的深入,I型糖尿病与自身免疫之间的关系逐渐被揭露出来,众所周知,T细胞在胰腺β细胞的破坏中起主要作用,但促进异常T细胞活化的分子机制却仍然知之甚少。 近日,来自慕尼黑大学实验室的研究人员发现了一种破坏调节性T细胞(Tregs)分化和稳定性的机制,抑制触发该机制的分子,可促进功能性Tregs再次形成,从而导致自身免疫激活的减...
Cancer Discovery:新靶点助力告别免疫逃逸!
机体免疫系统具有免疫监视功能。当体内出现恶变细胞时,免疫系统能够识别并特异性清除这些“非己”细胞。但肿瘤细胞仍可在机体内生长,表明肿瘤细胞能够逃避宿主免疫系统的攻击,或是通过某种机制使机体下调有效的抗肿瘤免疫应答。其中肿瘤细胞自身修饰变化引起的抑制细胞活化是肿瘤免疫逃逸的重要机制,目前虽已发现不少相关通路,但仍只是冰山一角。 近日,QIMR Berghofer医学研...
2019全球十大免疫肿瘤学初创公司榜单出炉!
国外生物技术网站GEN日前发布了《2019年全球免疫肿瘤学领域TOP10初创公司》榜单,排名按通过私人融资、合作收入以及IPO筹集的总资产进行排名。 今年上榜的十家初创公司共募资55.96亿美元,较去年榜单上的公司高出18.5%,这表明,投资者对创新癌症免疫疗法的前景继续充满热情。值得一提的是,天境生物是中国唯一一家上榜的免疫肿瘤学初创公司。 以下是榜单TOP10公司...
《Nature》子刊:揭秘癌症免疫治疗患者反应巨大差异关键原因,有望覆盖所有患者!
作者:Paris 导 语:癌症免疫治疗的问世曾一度扭转了之前癌症治疗的僵局,获得了众多科学家的认可。然而,随着癌症免疫治疗的推广,越来越多的弊端日渐显露出来,就拿CAR-T疗法来说,肿瘤细胞靶点并未完全突破。目前还未完全掌握所有癌细胞的表面特异性抗原蛋白,也就是我们所说的靶点。如果想要未来使用CAR-T治疗更多种类的癌症,我们必须不断地发现新靶点...
《科学转化医学》:轮状病毒疫苗助力儿童肿瘤告别免疫抑制!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B)的诞生是癌症治疗历史上的一个重大突破,其卓越疗效展示了免疫系统在对抗癌症方面的巨大潜力。但是,ICB的单药治疗响应率仅为10-35%,仍有许多肿瘤患者无福享受这种疗法带来的功效。究其缘由,不外乎肿瘤的“冷”“热”之分。“冷肿瘤”对ICB爱搭不理,甚至将ICB拒之门外,ICB自然爱莫能助。所以,想提高ICB响应率,首先要做的,就是给“冷肿瘤”“加热”。 ...
肺癌免疫治疗最新研究进展盘点
本文转自:医脉通肿瘤科 金秋时节是收获的季节,2019年欧洲肿瘤内科学会(ESMO)年会于近期完美落幕。多项肺癌免疫治疗的重磅临床研究在本次大会公布,例如一线治疗的CheckMate 227研究Part1结果,还有多项二线治疗的真实世界证据(RWE)涌现。想必大家仍意犹未尽,还未来得及仔细学习与研究,本文带领大家共同回顾ESMO肺癌免疫治疗的最新研究进展。 ...
【Nature重磅】HPV主动免疫助力预防皮肤癌!
提起人乳头瘤病毒(HPV)想必大家都不陌生,宫颈癌疫苗的问世再次把HPV带到舞台中心,大家只知道它是导致宫颈癌的幕后真凶,殊不知,HPV与皮肤癌同样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来自来自美国哈佛大学和麻省总医院的Shadmehr Demehri研究组的最新研究表明:对于健康人群,针对HPV的T细胞免疫应答可以保护机体免受皮肤癌的侵袭,相反,对于免疫应答障碍的病人,T细胞免疫...
共话肿瘤免疫 助力精准医疗
近年来,以肿瘤免疫治疗为代表,在肿瘤研究和治疗方面有很大的突破。肿瘤免疫治疗是继手术、放疗、化疗、靶向治疗之后的第五大疗法,随着免疫检查点单抗治疗与CAR-T细胞治疗的崛起,免疫治疗的疗效逐渐获得肯定。 2013年,Science杂志将肿瘤免疫治疗评选为年度十大科学突破之首,2016年1月,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年报将癌症免疫治疗当选Advance of the Year...
《JEM》:三个月可获得完全缓解!肌酸补充剂增强癌症免疫治疗效果
导 读: T细胞在介导和协调针对癌症的免疫反应中起着核心作用,而 T细胞的激活及功能的表达需要能量的维持,在癌症免疫治疗过程中,常常因为T细胞功能的不足导致免疫治疗效果差强人意。 近日,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最新研究指出,补充肌酸可显著抑制多种肿瘤小鼠的肿瘤生长。不仅如此,补充肌酸与检查点抑制剂阻断治疗(例如P...
《Nature》子刊:地毯式搜索、精准辨认,免疫新疗法让所有癌细胞无所遁形!
近日,来自耶鲁大学的陈斯迪团队研发了一种基于CRISPR基因表达调控的集成内源基因激活免疫疗法 (MAEGI, Multiplex Activation of Endogenous Genes as Immunotherapy),绝杀之前的癌症免疫疗法,可对所有癌细胞进行地毯式搜索,辨认伪装癌细胞,最终进行免疫清除。这并不是纸上谈兵,该疗法已然在三阴性乳腺癌、黑色素瘤和胰腺癌等三种小鼠肿瘤模...
这些被忽视的免疫细胞,竟是乳腺癌细胞治疗的“潜力股”!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也是当前社会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其中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和原癌基因Her-2均为阴性的三阴性乳腺癌(TNBC)恶性程度极高、预后极差,一旦转移多只能束手无策,因此,确定更为有效的乳腺癌治疗靶点成为了重中之重。 近日,弗朗西斯克里克研究所和伦敦大学的研究人员在乳腺癌中发现了一种特殊的T细胞——γδT细胞,同时证明...
Science子刊:深挖“双面蛋白”沦为肿瘤免疫逃逸帮凶的真相
在肿瘤形成初期,T淋巴细胞和自然杀伤细胞可识别肿瘤细胞并将其特异清除,但仍有部分肿瘤细胞可避过免疫监控存活下来,并进一步发展和转移,这就是肿瘤免疫逃逸。该过程是肿瘤形成的关键,相关机制研究已成为肿瘤免疫治疗的重要突破口。近日,剑桥大学和巴塞尔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了一条肿瘤免疫逃逸的关键通路,将T细胞呼吸功能受损与免疫抑制紧密联系起来,而在该过程中,著名的“双面蛋白”——TGF-β...
Nature 子刊:免疫治疗耐药大揭秘!
近年来,癌症免疫治疗成为肿瘤研究界的“宠儿”,为广大癌症患者带来了一线生机。但其发展之路并非一帆风顺,目前仍有大部分患者不能从免疫治疗中获益,部分患者即便短时间内缓解,也难免要经历肿瘤的复发和耐药,机制众说纷纭,这已成为阻碍患者获得长效受益的难题。 近日,达纳-法伯癌症研究所与麻省理工学院、哈佛大学的研究人员揭秘了免疫治疗耐药的代谢机制。他们指出,肿瘤...
第二届上海国际癌症大会分论坛:肿瘤免疫与微环境
为了进一步推动癌症诊疗技术、方法创新,促进基础研究与临床转化合作,第二届上海国际癌症大会将于2019年10月11-13日在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会议中心召开。本次大会特设肿瘤免疫与微环境分论坛,诚邀国内外医学同行积极参与! 肿瘤免疫与微环境 肿瘤的发生、发展是一个连续、复杂的生物学过程,大致可以概括为肿瘤的形成、进展和远处播散转移三个阶段,这一动态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