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转化医学是什么?
推荐活动

专家访谈
找到约1615条结果 (用时0.1656秒)
Nature:突破!激活免疫系统绝杀肿瘤细胞!
PD-1与PD-L1的发现揭示了肿瘤细胞逃逸免疫细胞查杀的机制,但是这一机制的成功实现需要依赖抗原的识别与提呈过程。如果免疫系统对肿瘤细胞的抗原呈递过程出现差错,那么肿瘤细胞就算表达足够的特异性抗原也无法激活足够效应的免疫反应达到查杀肿瘤细胞的程度,因此研究如何更为有效的激活免疫系统以达到清除肿瘤细胞的水平是如今肿瘤免疫领域的重点研究对象。来自波士顿Dana-Farber肿瘤...
肿瘤免疫治疗的风向标——生物标志物大盘点
近年来,肿瘤免疫治疗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诸多临床研究已证实肿瘤免疫治疗可改善肿瘤患者的预后,显著延长患者的生存期。与此同时,肿瘤免疫治疗生物标志物的探索也成为了肿瘤免疫治疗研究的热点。 2018年12月16日召开的2018 CSCO肿瘤免疫治疗年会暨第二届广州国际肿瘤免疫治疗论坛上,来自上海同济大学附属肺科医院肿瘤科的苏春霞教授对肿瘤免疫治疗的生物标志物进行了盘点...
综述 | 肠道微生物群、代谢产物和宿主免疫(IF:41.982)
导读 微生物群—哺乳动物体内和体表的微生物集合—为免疫系统的发育和功能提供了重要的信号。随着微生物群落分析技术越来越普及,促使许多免疫学家投入到宿主微生物群领域的研究。微生物群落及其代谢产物和组分不仅是机体免疫稳态所必需的,而且还影响机体对许多免疫介导的疾病和失调的易感性。本文讨论了微生物组研究的技术和计算方法,以及近年来对宿主免疫和微生物共生关系的认识进展,其中重点介绍了一些特...
《细胞》重磅:厉害了陈列平教授!陈列平团队发现一条全新肿瘤免疫抑制通路,免疫治疗领域迎来又一重磅靶点
癌症免疫治疗再次迎来重大突破! 著名华人科学家陈列平教授领导的团队发现,肿瘤能通过一条全新的通路抑制免疫系统,完成免疫逃逸。肿瘤偷偷踩住了免疫系统另一个刹车,而这种现象在多种癌症中都存在。 这个发现或许可以解释现有免疫疗法在很多患者中无法发挥作用的原因。更重要的是,对于肿瘤新型免疫逃脱机制的解析,将帮助我们攻克更多类型的癌症,使越来越多更多...
Cell:陈列平团队重大突破!新型免疫抑制通路被发现!
前有荣获诺奖的PD-1与PD-L1免疫抑制通路,后又前几天刚刚报道的NKG-2A免疫抑制信号的发现。今天著名的华人科学家陈列平团队又发现了一条全新的免疫抑制通路。这些通路在肿瘤逃逸中均起到令免疫系统“刹车”的作用。现有的发现,可以从免疫检查位点的不同方面启动免疫抑制。今天,我们来看看,陈教授是如何发现LAG-3以及该通路重要的临床意义,该研究的最新进展发表于12月21日的《C...
诺奖得主本庶佑:2050年免疫疗法可治疗癌症
据日本共同社报道,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京都大学特别教授本庶佑6日下午在斯德哥尔摩的卡罗林斯卡学院召开正式记者会,谈及对未来的展望时称“到2050年,几乎所有癌症都能凭借免疫疗法得到治疗”。 资料图:当地时间10月1日中午11时30分(北京时间17时30分),2018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颁给了美国免疫学家詹姆斯·艾利森(James P. All...
【快讯】志诺维思发布智能基因云2.0:AI驱动的企业级肿瘤免疫基因组大数据分析平台
2018年12月8日,精准医学大数据公司志诺维思在2018全球精准医疗峰会现场发布了其最新一代大数据产品—— “智能基因云”(iGenomeCloud 2.0):AI驱动的肿瘤免疫基因组大数据分析平台。 随着今年肿瘤免疫检查点药物Keytruda 和 Opdivo在国内上市,肿瘤基因检测行业正面临着基因组大数据分析的挑战和新一轮的行业洗牌。志诺维思...
《Nature》子刊:免疫细胞自我分泌miRNA的新型抗肿瘤免疫疗法
随着基因芯片等技术的发生,研究人员已经认识到大部分miRNA在肿瘤的发生及转移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有谁会想到这种奇妙的微小RNA会成为一种抗癌利器呢?而且这种抗癌方式还令人匪夷所思。近日,来自加利福尼亚大学的Hannah Carter教授率领的研究团队将miRNA的前体作为一种抗癌“武器”导入进人体的B细胞内,使B细胞能够分泌含有此种miRNA的囊泡,而这些miRNA在...
免疫治疗再获突破,K药显著延长头颈癌患者生存期!
头颈部鳞状细胞癌一旦复发或转移,就极难治疗,而且治疗选择是有限的,一旦其他疗法不再获益,患者的预后非常差,通常预期它们存活不到六个月。 ——伦敦癌症研究所Harrington教授 “活不到六个月”,多么令人痛心的事实。 转网长期关注头颈部肿瘤的最新研究和临床转化,曾访谈过头颈部肿瘤专家彭星辰,他曾和转网表示出了对免...
新型三联组合免疫治疗,增加T细胞抗肿瘤效应!
南卡罗来纳医科大学(MUSC)的研究人员在《Clinical Cancer Research》发表了一篇报道,将过继性细胞转移(ACT)、泛PIM激酶抑制剂、PD1抑制剂三种治疗方法组合,这种三联组合治疗方法使抗肿瘤T 细胞向肿瘤部位的迁移增加了一倍,小鼠的存活率翻了两番。 过继细胞转移(ACT)从肿瘤癌症患者体内...
Nature:“失败”的止痛片或可掀起免疫抗癌新篇章!
世事难料,十年河东,十年河西。有谁会想到当年被冠以“失败”的止痛药物,如今却将掀开一场抗癌的新篇章。当年这种药物的失败导致获得A轮融资的新型生物公司关门大吉,有谁会想到10年以后会被研究人员再次翻出来研究,并发现这种止痛药物在肿瘤免疫中的奇特作用。近日,来自哈佛医学院的Josef M. Penninger教授及其研究团队发现一种2006年研究发现的止痛药物,其...
世界首例免疫艾滋病的基因编辑婴儿在中国诞生
人民网深圳11月26日电(吕绍刚、陈育柱)11月26日,来自中国深圳的科学家贺建奎在第二届国际人类基因组编辑峰会召开前一天宣布,一对名为露露和娜娜的基因编辑婴儿于11月在中国健康诞生。这对双胞胎的一个基因经过修改,使她们出生后即能天然抵抗艾滋病。这是世界首例免疫艾滋病的基因编辑婴儿,也意味着中国在基因编辑技术用于疾病预防领域实现历史性突破。 ...
2022年,全球免疫治疗药物将达1000亿市场,占肿瘤治疗半壁江山!
肿瘤目前已经是继心血管疾病的世界第二大死因,从总体趋势上看,近10年包括中国在内的全球大多数国家和地区恶性肿瘤死亡率呈缓慢下降趋势。美国近年来癌症死亡率下降趋势明显,每年平均下降约1.5%,且男性下降幅度远大于女性,这主要归功于构成其死因谱的主要癌种逐步得到了控制。 全球有近 1/6 的死亡是由癌症造成的。《2015 全球癌症统计》数据显示, 2012...
Nature:重磅!新型免疫疗法问世!肿瘤多数适用!|44位科学家联合撰文
诺奖级免疫疗法——抗PD-1受体的研究热度还没过,新型免疫疗法紧接着问世。相信绝大多数肿瘤这次难逃被“杀杀杀”的命运。化疗放疗再好也不如人体自身强大的免疫系统强大,只要暴露出能被免疫系统识别的位点,就算是最难缠的肿瘤细胞也难逃被“杀”的命运。那么如何让肿瘤细胞露出“狐狸尾巴”呢?各国研究人员尝试了多种方法,近日,来自美国Joshi M. Ramanjulu的研...
国内肿瘤免疫疗法新突破!肿瘤防御系统有望彻底被瓦解!
国内肿瘤免疫疗法创新研究传喜讯!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消化科许杰研究团队揭示了肿瘤免疫治疗的靶标程序性死亡配体-1(PD-L1)的调控机制,并设计了新的靶向方法。相关论文11月5日发表于《自然·化学生物学》。 目前研究者正在对靶向分子进行代谢和毒理试验,该方法利用HIP1R的功能从细胞内部降解PD-L1,就像从“肿瘤”城堡内部攻击卫兵的“特洛伊...
Science:突破!新法让癌细胞无处可逃!阻断肿瘤免疫抑制!
肿瘤细胞可通过许多途径逃脱免疫系统的识别和清除,其中最为出名的便是今年斩获诺贝尔医学或生理学奖的PD-1与PD-L1的相互作用。虽然抗PD-1药物已经上市,但研究人员仍在探索不同的肿瘤免疫逃避机制。来自来自UCLouvain、WELBIO、VIB和根特大学的研究团队对抑制免疫细胞的关键蛋白进行了三维结构解析,阐明了这些蛋白质在细胞中如何被准确组装,同...
NEJM:重磅!治愈三阴性乳腺癌!免疫疗法再显神威!
三阴性乳腺癌一直困扰着世界各国临床医生和研究人员。由于这种肿瘤一般发生于40到50岁的年轻女性患者,且其预后较差,给患者家庭乃至整个社会带来极大的影响。目前临床治疗三阴性乳腺癌主要依赖传统的化疗,但患者会很快对此疗法产生耐药性。来自英国伦敦玛丽皇后大学的研究人员通过将免疫疗法与传统化疗相结合的方法,将三阴性乳腺癌患者的生存期延长了10个月之久,其最新的研究成果...
一滴血就能预测PD-1/PD-L1免疫治疗效果,是真的吗?
风头正盛的PD-1抗体因其对多种肿瘤有效果,并且在使用PD-L1抗体的案例中能找到肿瘤完全消失的案例,在医疗届可以说是“家喻户晓”。它打破肿瘤届的多个不可能,成为了研究领域以及临床应用的热门疗法。 目前PD-1抗体已获批的适应症包括:恶性黑色素瘤、非小细胞肺癌、肾细胞癌、霍奇金淋巴瘤、头颈癌、膀胱癌、MSI-H/dMMR的实体瘤、皮肤癌、宫颈癌、胃癌和...
2018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揭晓,抑制免疫调节的癌症疗法获奖!
2018年10月1日,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在诺贝尔奖的故乡斯德哥尔摩揭晓,时至今日,诺贝尔奖已经走过 117 个年头,颁发了 585 个奖项,产生 923 个获奖者。 今年该奖项的获得者分别是美国得州大学奥斯汀分校免疫学家詹姆斯·艾利森(James P. Allision)和日本京都大学教授本庶佑(Tasuku Honjo),以表彰他们发现了抑制免疫调...
癌症免疫治疗获奖,诺贝尔奖还有哪些精彩看点?
2018 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正式揭晓。70 岁的美国免疫学家詹姆斯·艾利森(James P. Allison)以及 76 岁的日本免疫学家本庶佑(Tasuku Honjo)共享了这份殊荣。他们被授奖的理由是「发现负性免疫调节治疗癌症的疗法」,同时,他们将获得 900 万瑞典克朗的奖金(约合人民币 695 万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