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转化医学是什么?
推荐活动


专家访谈
找到约476条结果 (用时0.1656秒)
【PNAS】微流体血管化模型——精准分析肝脏再生关键因素
人体肝脏具有惊人的再生能力——即使被切除高达70%的部分,剩余的肝脏组织也能在短短几个月内再生成一个完整肝脏。对肝脏再生过程的分析,已经在啮齿动物中得到了较好的研究;但是,基于人类生物学结构的平行分析,至今还未被很好地研究。 近日,来自麻省理工的研究者开发了一种微流体血管化模型,以模拟人类高水平肝脏组织环境,并利用此模型对肝脏再生的关键因素进行了分析。其研究论文与6月28日发表在...
【Science子刊】单细胞多组学分析:覆盖CAR T治疗中所有临床反应类型——帮助找到预防治疗后复发的方法!
CAR T疗法从患者血液中分离出抗病毒T细胞,并用嵌合抗原受体(CAR)对其进行基因修饰,CAR靶向癌细胞上表达的表面标记物。这些CAR T细胞被输回患者的血液循环中,以对抗癌细胞,已证明其在对抗血液癌症如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淋巴瘤和多发性骨髓瘤方面特别有效。然而,相当数量的受试者的缓解是短暂的,30%-60%的治疗患者在一年内复发。 研究人员着手确定长期缓解患者和复发...
文章进阶利器:如何利用新技术赋能已有数据?来看真实案例中如何联用空间组学数据和多种高通量组学数据进行整合分析!
随着空间组学技术在全球范围内的普及应用,经过两年的方法积累和项目开展,令人兴奋的科研成果层出不穷,其中中国科学家的空间组学项目和数据也不断涌现。为将GeoMx®空间生物学最新的应用成果和项目经验带给更多的中国科学家。NanoString联合非因生物共同举办“空间多组学创新研究模式”系列研讨会,从5月11日至6月8日每周三的15:00-16:00,非因生物及专家学者将从...
【Nature子刊】助力人类衰老研究!暨南大学的研究团队通过单细胞组学分析,揭示与老年衰弱综合征相关的特异性免疫单核细胞
老年衰弱综合征是指随着人类年龄的增长,会呈现出体力下降和更易患病的身体状态。针对不同个体,出现衰弱状态的年龄也不尽相同。老年衰弱综合征也会给免疫系统带来一定的影响,导致疾病恶化。 中国暨南大学的研究人员分析了新生儿脐带血,成年人,和健康与衰弱的老年人体内的免疫细胞样本,以探索在不同年龄阶段免疫细胞的差异。总的来说,尽管无论是衰弱的,或是身体强健的老年人,免疫细胞的轨迹都不同,但随...
【直播倒计时1天】基于实时活细胞成像分析的靶向肿瘤治疗方案
2000年,著名癌症学家Weinberg和Hanahan在Cell期刊发表综述《Hallmarks of Cancer: The Next Generation》[1],总结了癌细胞六大特征,这一里程碑使我们对肿瘤细胞生物学的理解有了巨大的进步。至此,不断演变的肿瘤生物学研究帮助我们阐明多种癌症的行为,并提供新的药理学靶点和治疗策略。2022年初,Hanahan博士再次对癌...
【直播预告】基于实时活细胞成像分析的靶向肿瘤治疗方案
2000年,著名癌症学家Weinberg和Hanahan在Cell期刊发表综述《Hallmarks of Cancer: The Next Generation》[1],总结了癌细胞六大特征,这一里程碑使我们对肿瘤细胞生物学的理解有了巨大的进步。至此,不断演变的肿瘤生物学研究帮助我们阐明多种癌症的行为,并提供新的药理学靶点和治疗策略。2022年初,Hanah...
喜讯| 慧算基因MRD检测产品和肿瘤精准医疗分析系统同步获批欧盟CE认证
近日,慧算基因自主研发的基于NGS技术的血液cfDNA MRD(微小残留病灶)检测产品: SMARTOnco MRD&Mutation Assay 完成了欧盟IVDD CE认证,并获得了由荷兰CIBG当局签发的体外诊断试剂注册许可:NL-CA002-2022-66088;同步获批的产品还包括慧算肿瘤精准医疗分析系统SMARTMETIS,注册许可:NL-CA002-2022-66087...
讲座回放|实时活细胞成像分析在3D细胞模型中的应用
如今越来越多的科学家将目光从2D细胞模型转移到3D细胞模型。3D细胞模型不仅保留了前者的通量,而且从药物渗透,到细胞表型等方方面面都表现出了更贴近体内生理学的性质。 目前3D细胞培养的方式主要分两种: 不依赖支架的培养方案,如超低细胞吸附孔板、悬滴法、磁力悬浮法、微重力培养法等 基于支架的培养方案,如胞外基质凝胶、化学合成凝胶、...
【直播倒计时1天】实时活细胞成像分析在3D细胞模型中的应用
类器官是一种能够高度模拟真实器官结构、空间形态以及细胞群遗传多样性的体外3D细胞培养物,这些“微型器官”通常来自胚胎干细胞(ESCs)、诱导多能干细胞(iPSCs)、新生儿干细胞、成人干细胞(ASCs)以及患者体内提取的肿瘤组织。从1907年首次证明分离的海绵细胞组织可在体外自我组织分化成完整的生物体,到第一次成功实现成人干细胞建立3D类器官,类器官培养技...
【PLOS Biology】提前几十年预测!脂质组学分析——确认罹患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3月3日发表在《PLOS Biology》上的一项新研究表明,同时检测血液中的数十种脂肪("脂质组学")可以预测未来患2型糖尿病(T2D)和心血管疾病(CVD)的风险。这种早期预测可以为在疾病发展之前推荐饮食和生活方式干预提供依据。该研究题为:“Lipidomic risk scores are independent of polygenic risk scores and can pre...
【直播预告】实时活细胞成像分析在3D细胞模型中的应用
类器官前世今生 类器官培养与分析的痛点 包括美国菌种保藏中心(ATCC)在内的多个组织和研究机构发布许多针对多种类器官培养的protocol,定义了其培养条件、接种密度、基质建议和其他关键参数。但是对类器官的定量分析面临重重挑战,比如: l 每个孔中类器官形成的重复性无法保证,缺少成熟的实验方案...
【直播倒计时1天】全新Panel设计工具及生信分析流程在肿瘤研究中的应用
随着下一代测序(NGS)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许多致病基因和突变信息被挖掘发现。当前全基因组测序费用仍不能完全满足临床研究的需求,开发定制Panel也成为深入研究特定疾病和基因的主要研究手段,同时,借助特定的生信分析与报告解读整体流程能更好地深入挖掘疾病信息。 本次研讨会邀请临床权威专家、企业技术大咖、资深技术专家等从业人员,将聚焦卵巢癌的最新临床研究进展,隆重...
【直播倒计时1天】全新Panel设计工具及生信分析流程在肿瘤研究中的应用
随着下一代测序(NGS)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许多致病基因和突变信息被挖掘发现。当前全基因组测序费用仍不能完全满足临床研究的需求,开发定制Panel也成为深入研究特定疾病和基因的主要研究手段,同时,借助特定的生信分析与报告解读整体流程能更好地深入挖掘疾病信息。 本次研讨会邀请临床权威专家、企业技术大咖、资深技术专家等从业人员,将聚焦卵巢癌的最新临床研究进展,隆重...
【直播预告】全新Panel设计工具及生信分析流程在肿瘤研究中的应用
随着下一代测序(NGS)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许多致病基因和突变信息被挖掘发现。当前全基因组测序费用仍不能完全满足临床研究的需求,开发定制Panel也成为深入研究特定疾病和基因的主要研究手段,同时,借助特定的生信分析与报告解读整体流程能更好地深入挖掘疾病信息。 本次研讨会邀请临床权威专家、企业技术大咖、资深技术专家等从业人员,将聚焦卵巢癌的最新临床研究进展,隆重介绍IDT埃德...
2月21日讲座|Olink新一代血浆蛋白组学分析助力人类健康及疾病研究
扫描海报中二维码或点击阅读全文,抢先注册在线讲座 钟雯博士 & Mathias Uhlén院士 已发表论文典型应用 2020年6月,Olink Proteomics发布了基于NGS的Explore 1536检测方案,钟雯博士和Mathias Uhlén院士(瑞典皇家工程院院士、人类蛋白图谱计划的领导者、欧洲生物技术联合会主席)为第一批...
【Nature子刊】2658个完整DNA序列分析——为癌症突变提供新线索
鲁汶大学(KU Leuven)和弗朗西斯·克里克研究所(Francis Crick Institute)进行的一项大规模研究显示,21%的肿瘤存在双重突变,其中在你DNA的母系和父系拷贝中,完全相同的字母都发生了突变。这是一个以前在分析肿瘤时没有考虑到的观察结果,但对未来癌症研究突变的起源及其在癌症发生中的生物学意义具有重要意义。研究结果发表在《Nature Genetics》上,题为“Bi...
合成生物学之细胞培养和蛋白表达分析解决方案
合成生命体往往具有高度复杂性,这决定了其需要海量的工程化试错性实验,即需要快速、低成本、多循环地完成“设计—构建—测试—学习”这一闭环。丹纳赫生命科学拥有一系列的细胞培养和蛋白表达分析解决方案,为扩展人类设计、合成生物大分子元件的能力提供支撑。 图1自动化高通量合成生物学工作流程(细胞培养、蛋白表达) 细胞培养与蛋白表达 阳性克隆...
【JAHA】能否超越诱导多能干细胞iPSC?用于设计下一代个性化器官芯片的血源性内皮细胞BOECs的比较分析
心血管并发症是全球患者发病率和死亡率的主要原因。患者在疾病的病理表现上也表现出显著的异质性,进一步加剧了临床负担。不同的患者表现出不同的临床疾病严重程度。因此,制定针对这种多样表型的治疗策略一直很困难,“一刀切”的方法不能满足当前的临床需求。最近,微生理器官芯片或血管芯片平台作为临床医生和制药机构的有效血管疾病建模和药物筛选工具引起了极大兴趣。器官芯片提供关键组织微环境与相关生物和病理因素的...
【深度分析】造福更多不孕患者来日可期:PGT-A的现状与未来
2021年11月25日,全球顶尖的医学科学期刊《新英格兰医学杂志》(NEJM)发表了山东大学附属生殖医院陈子江院士领衔的一项大样本、多中心、随机对照临床试验的科研成果。该试验比较了接受常规体外受精(IVF)与接受“第三代”试管婴儿非整倍体检测(PGT-A)患者的临床结局。研究结果发现,在一年内期限内,最多三次植入单个囊胚的情况下,IVF常规形态学评估患者组的累计活产率为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