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活动

第七届上海国际癌症大会
第六届单细胞技术应用研讨会暨空间组学前沿研讨会
首届精准医学国际学术研讨会暨队列研究先锋计划颁奖仪式

专家访谈

《转》访菲鹏数辉马步勇教授|AI与分子模拟引领生物医药创新,“构象选择机制”开辟药物动态设计新纪元
《转》访无锡市第九人民医院科教科主任赵刚
《转》访Olink亚太副总裁Andrea Ballagi博士:新一代蛋白组学如何加速精准医疗新进程
【我的2022】瑞普基因首席技术官王涛:发挥BT+AI双引擎特色优势,推进AI技术在精准医疗领域的临床落地
【我的2022】佰诺全景创始人焦磊:降低使用成本和难度,推动全景病理技术在中国的临床转化落地
【我的2022】墨卓生物创始人兼COO刘寒:日日精进,久久为功,把一个好的单细胞中国解决方案带给客户
【我的2022】迈杰医学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张亚飞:数智化赋能商业模式转型,为客户提供更优质的伴随诊断整体解决方案
【我的2022】深圳绘云生物总经理林景超:专注慢病早筛类临床质谱检测产品,从临床痛点出发,为临床医学检验解决更多难题
【我的2022】艾吉泰康联合创始人屈武斌:对技术精雕细琢,以客户应用场景为核心,用特色服务提供基因捕获整体解决方案
【我的2022】恩泽康泰联合创始人李志:开放与合作,深耕外泌体技术开发与临床转化,为创新药研发提供坚实的肩膀!
【我的2022】迈迪安生命科学部门市场总监Liyan Pang:持续拓展颠覆性分子诊断原料,为体外诊断行业提供创新型解决方案
【我的2022】司羿智能科技创始人尹刚刚:以人为本,用科技传递温度,让老百姓用得起实用有效的创新康复产品!

找到约4725条结果 (用时0.1656秒)

斯坦福大学遗传学专家:儿童全基因组测序有风险

2014-04-22

摘要:一部分商业公司已经针对于普通大众开展了全基因组测序。或出于好奇,或因为家族遗传病史,越来越多父母为自己或孩子购买全基因组测序这项测试。近日美斯坦福大学附属儿童医院遗传学专家针对儿童进行全基因组测序的7大风险提出了一些建议。 从祖先那里遗传来身体,对我们的行为,身体功能和身体的成长等有着重要的影响。在今天高通量测序变得越来越便宜,越来越简单...

云南:百余医疗机构可检测基因 患病风险提前知晓

2014-04-18

拨打电话,工作人员将采样器送上门。 拿到采样器后按照检测项目的要求在家里完成取样,然后通知工作人员来取样。 第二天在网上查询检测结果。 这就是堪称医学检验新潮流的“基因检测”,它打破了在大医院排队化验的传统检验模式,让检验在不排队、不出门的情况下轻松完成。更为重要的是,它在技术上突破了传统实验室医学检验效率和准确性相对低下的现状,...

转基因是好是坏:7年转基因的技术牛人来科普

2014-04-18

作为一名生物工作者,在实验室七年的时间里几乎天天和“转基因”打交道,对我个人而言,转基因只是个技术,无所谓好坏。就好比一把菜刀,可以切菜也可以杀人——完全取决于使用目的。所以面对网上不知道什么时候就闹得沸沸扬扬的挺转反转,说实话我挺难理解的。而在看了很多人参与这个话题发表的一些言论后,我就更难理解了:为什么那么多人连基因和转基因是什么都说不清楚就来参...

综述:现代文化如何影响我们的基因

2014-04-17

我们的祖先进食、烹饪、探险,以及互动的方式对我们的基因传承造成了重大的影响。那么现代文化又将如何影响我们留给后代的基因遗产呢?本来你应该不能喝牛奶。你的祖先就不能。人类成人饮用牛奶而不会造成不适是最近9,000年里才发生的事情。儿童能够正常消化牛奶,但是仅仅在我们有了乳畜业之后,成人才获得了同样的能力。 研究证实,曾经发展乳畜业以及饮用牛奶的文...

盘点:无创产前基因检测在全球应用的现状

2014-04-17

目前,提供市场化NIPT服务的公司主要有:美国的Sequenom,Natera,Verinata,Ariosa,欧洲的LifeCodexx以及中国的华大医学,贝瑞和康。随着研究的深入,无创检测的条件和范围有望不断扩大,延伸至包括微缺失/重复综合征和常见的孟德尔遗传病等。检测染色体非整倍体的商业化进程正在提速,市场规模稳步增加。 NIPT在2011年底...

法国基因疗法创业公司AAVLife:获1200万美元投资

2014-04-17

法国基因疗法创业公司AAVLife日前宣布,公司已完成1200万美元的A轮融资。本轮融资由跨国生命科学风险投资公司Versant Ventures领投,法国投资公司Inserm Transfert Initiative跟投。AAVLife表示,这笔资金将主要用于对弗里德赖希共济失调(Friedreich's ataxia)的研究。弗里德赖希共济失调由...

基因技术让免疫器官返老还童 有助再生医学发展

2014-04-13

英国研究人员近日在该国新一期学术期刊《发育》上报告说,他们利用基因技术使老年实验鼠的重要免疫器官“胸腺”功能得到恢复。研究人员认为,这项成果对于再生医学发展有广泛意义。胸腺位于心脏附近,主要负责产生T细胞、分泌胸腺素和激素类物质等。伴随着年老体衰,胸腺会逐渐变小、功能退化,导致机体免疫功能下降。英国爱丁堡大学再生医学中心的研究人员发现,随着胸腺逐渐老...

金融界力荐生物潜力股:达安基因

2014-04-13

1、IVD指数和行业指数运行情况截至本周收盘,IVD行业指数报收于2786.09点,本周累计上涨0.01%;同期,沪深300指数累计上涨1.56%;中小板指数累计上涨3.27%;创业板指数累计上涨1.22%;SW医药生物指数累计上涨0.19%。IVD指数跑输大盘和行业。SW医药生物二级子行业方面,前期大幅上涨的医疗服务板块继续领跌医药行业,本周跌...

IBM超级计算机投身肿瘤基因组研究

2014-04-13

摘要:日前,IBM公司与纽约基因组研究中心(New York Genome Center;下简称NYGC)宣布建立伙伴关系,联手对沃森(Watson)——曾在智力竞赛节目《危险边缘》(Jeopardy)中夺魁的计算机—— 进行测试,看它能否对癌症患者的基因组进行筛选,并帮助医生挑选药物。要使得用于癌症筛查的DNA测序费用走向平民化,这一努力可能是...

JCO:大部分肿瘤医师对多重基因检测缺乏了解

2014-04-11

通过确认多种肿瘤靶向基因的变化可以调整治疗方案,因此预测性多重体细胞基因检测有潜在的益处,但对医生在临床实践中如何使用这些检测手段知之甚少.来自美国波士顿Dana-Farber癌症研究所的Stacy W. Gray博士等对此进行了深入研究,他们发现,很多肿瘤医师对多重基因检测的了解还有所欠缺。相关论文发表于近期JCO杂志在线版。 在大型癌症中心...

CELL:世界首对基因编辑猴在中国诞生

2014-04-10

近日,《细胞》杂志网站报道,全球首对靶向基因编辑猴在中国出生,完成这一工作的科学家来自南京医科大学生殖医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云南省灵长类生物医药研究重点实验室和南京大学。猴子属灵长类动物,猴基因编辑的成功将有助于建立猴疾病模型,更好地模拟人类疾病,大大降低药物研究的风险。未来有望定向改造人类基因,治疗基因疾病。 研究人员采用的是最新基因编辑...

博鳌论坛:基因测序与个体化医疗将成为健康业增长新动力

2014-04-09

4月9日,参加博鳌亚洲论坛2014年年会“绿色生态城市与生命健康产业的发展”对话的嘉宾表示,以基因测序、癌症早期筛查、再生医学及3D打印器官等为代表的个性化医疗和预防医学将成为健康服务业增长的新动力。嘉宾建议扩大相关政策对健康产业的推动,促进个性化医疗发展以降低医疗成本。     “未来癌症可能超过心脏疾病成为人类生命的...

基因测序:狮子起源于约12万年前的非洲

2014-04-08

一个国际研究团队日前报告说,他们通过基因测序,分析出狮子的进化轨迹。这种大型猫科动物起源于约 12 万年前,其重要一支目前正面临灭绝风险。 主要生活在热带地区的动物留下的化石通常较少,狮子也不例外。再加上受人类活动的影响,狮子的生活区域越来越小且更加分散,因此对其进化历史的研究往往很难获取足够材料。 英国《BMC 进化生物学》杂志...

阵痛:23andMe健康基因检测服务仍未被FDA放行

2014-04-08

自美国生物科技创业公司23andMe同意停止销售所有与健康相关的基因检测服务(health-related genetic tests)以来,已经过去4个月了。虽然公司已向美国食品与药品管理局(以下简称“FDA”)提交了重新审核的申请,但前景似乎并不明朗。 23andMe近日在公司网站上发布通告,称公司高管仍在与FDA官员进行沟通,不过短期...

田朴珺谈汪建:基因科技界的“叫兽”

2014-04-06

导读:近日,娱乐圈内的田朴珺再次聊到男闺蜜汪建,说汪建是她见过唯一一个敢对投资人拍桌子咆哮的人,声似洪钟,势如猛虎,大有气吞山河之姿。因此私下里田朴珺称汪建是基因科技领域“叫兽”,本文是田朴珺在博客里对汪建的评价。 叫兽并非一定要来自星星,田朴珺的最新一篇《GQ》专栏里,就描写了一位在中国的叫兽。 这位名曰汪健的叫兽,是全世界最大的基...

新的基因从何而来?

2014-04-02

疾病基因,外貌基因,冒险基因……“基因”这个词近几十年来不仅出现在越来越多的科研成果中,也出现在许多大众媒体上,成为了大家耳熟能详的一个名称,但是正如我们对于宇宙的大爆炸起源尚不清楚一样,基因是如何产生,尤其是从头起源的基因如何产生的,还并未被了解透彻。 近日来自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的研究人员发现了在6株果蝇株系中全部或部分表达的142个转录子,...

科学家完成迄今最大基因组测序

2014-04-02

生长在美国佐治亚州奥古斯塔国家高尔夫俱乐部第17号洞附近的火炬松(Pinus taeda)曾挡住了美国前总统德怀特·戴维·艾森豪威尔的很多杆球。1956年,他曾试图砍掉这棵树。如今,火炬松正在书写一段与众不同的历史:火炬松的基因组有221.8亿个碱基对——约为人类基因组的7倍多,是目前已完成测序的最大基因组。 火炬松原产于美国东南部,是美国南方...

华大基因汪建:从东亚病夫变成了东亚肿瘤大国

2014-04-01

                    我自己说我这个人极端的贪生怕死,又是极端的自私自利,我做什么都是从我考虑,我并不考虑产业,我也不太考虑全人类。(全场哄笑)       &n...

Nature:科学家发现新的肥胖基因

2014-03-31

日前,由伦敦帝国学院领导的一支国际研究小组在《自然-遗传学》(Nature Genetics)杂志上报告称,他们发现编码一种碳水化合物消化酶的基因拷贝数越少,人们形成肥胖的风险就越高。这一发现表明,或许有必要根据人们的遗传倾向以及是否具有消化不同食物所必需的酶,来提出更为针对个体消化系统的饮食建议。唾液淀粉酶对消化过程开始阶段口腔内碳水化合物的分解起...

华大医学执行总裁尹烨:基因大数据

2014-03-30

全世界已经测序完成的高等动植物基因组大概有800个,华大贡献了70%。 主讲嘉宾:尹烨 尹烨:华大医学执行总裁。尹烨,1979年生,籍贯山东烟台。2002年毕业于大连理工大学生物工程专业获学士学位, 2013年获华南理工大学生物工程(基因组学)工程硕士学位。2002年加入华大基因,先后从事体外诊断试剂研发、管理及基因组研究行业,曾任华大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