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转化医学是什么?
推荐活动





专家访谈
找到约340条结果 (用时0.1656秒)
日本成功完成iPS细胞治癌实验 或破解癌症难题
据日媒报道,日本东京大学教授中内启光等人进行的iPS细胞(诱导性多功能干细胞)治疗癌症的实验在小白鼠身上取得成功。研究人员将iPS细胞培养出的免疫细胞注入小白鼠体内,恢复其免疫功能,进而攻击癌细胞使之变小。 据悉,今后数年内,研究人员将在癌症患者身上进行临床验证。这一研究成果刊登在8月28日的美国科学杂志《Stem Cell R...
顶级癌症论文无法重现引发实验技术标准化的探讨
2015年6月第四届世界科研诚信大会上,重现性计划和癌症生物学联盟(Reproducibility Initiative: Cancer Biology consortium)共同领导人William Gun指出:该组织选取了2010-2012年发表在Nature、Cell、Science等顶级杂志上的五十篇高引论文,希望对其中的研究发现进行验证。但由于...
康涅狄格州立大学和杰克逊实验室合建770万单细胞基因组研究中心
今日,康涅狄格州立大学和美国杰克逊实验室(Jackson Laboratory)宣布了一项合作协议来共同开发进行单细胞基因组学研究的中心。 价值为770万美元的单细胞基因组学研究中心将位于杰克逊实验室内部,而杰克逊实验室主要从事于基因组医学研究,其位于康涅狄格州法明顿市的康涅狄格州立大学中。 杰克逊实验室单细胞基因组学研究室主任Paul Robson在一份声明中...
药明康德成为李氏大药厂实验室测试服务独家供应商
全球领先的医药、生物制药以及医疗器械研发服务企业药明康德(NYSE: WX)今日宣布与以研发为宗旨、总部设立于香港、在国内有二十多年营运历史的生物制药公司李氏大药厂控股有限公司(简称“李氏”,HK stock code:0950)签署合作协议,药明康德测试事业部将成为李氏大药厂实验室测试服务的独家供应商。药明康德测试事业部将提供贯穿药物早期...
日本研究实验成功利用ES细胞制造出“胃”
据日本NHK电视台8月19日报道,日本产业技术综合研究所等团队使用老鼠进行了一次成功的实验,他们利用构成老鼠体内各部分组织的胚胎干细胞(简称ES细胞)成功制造了大小约为3毫米的“胃”。 据了解,该项研究是由日本产业技术综合研究所高级主任栗崎晃等研究团队成员所共同完成的。 该研究团队在老鼠体内的ES细胞...
埃博拉刺激日本创建首个生物安全4级实验室
随着日本决定升级其现存的一家处理最危险病原体的传染病实验室,该国将成为国际精英级危险俱乐部的一员。日本政府计划在东京以西30公里的武藏村山市建立一个顶级生物安全实验室,这一举动扫除了持续30年来建立相关实验室的政治反对声音。 8月3日,日本厚生省和武藏村山市市长签订了一项协议,为在该市建立生物安全4级(BSL-4)病原体――如拉沙热病毒和埃博拉病毒――...
美国杰克逊实验室获NIH 1000万美元资助用于建立精密遗传学研究中心
昨日,美国杰克逊实验室(Jackson Laboratory)宣布它们将受到来自NIH资助的大约1000万美元用于建立精密的遗传学研究中心,该中心或将充当研究者工作的多学院网络中心来进行精密疾病模型的开发。 这笔资金将在未来5年时间里提供,其可以帮助该遗传学研究中心建立新型疾病模型的制造过程及流水线、数据库、以及提供相关的研究数据;由杰克逊实验室所共享的模型被证明可以...
实验室库存管理从文件夹走向定制数据库
研究人员至少应对这样一件事有信心:他们不会再对实验室资源茫然无知了。 当Marilyn Goudreault收到申请使用被储存在其管理的加拿大多伦多Lunenfeld-Tanenbaum研究所实验室中的质粒的单据时,人们对于她能否兑现,从未有任何疑问。分享试剂是在同行评议期刊出版论文的先决条件,并且对于科学过程十分重要。但首...
中国实验要上国际空间站 将考察辐射对基因的影响
据新华社“新华国际”客户端报道,中国实验将会登上国际空间站的消息近来传遍网络,但传着传着就在一些网站上被传成了“中国实验团队要上国际空间站”。一词之差,意义却大不相同。中国实验是根据一份商业合同,将由一家美国公司作为中介送上国际空间站。而中国研究人员仍然被美国相关规定禁止参与国际空间站的合作,尽管这些规定被美国媒体斥为“愚蠢”。 &emsp...
罗氏将实验室诊断服务部指定为罗氏卓越分子研究中心
2015年8月11日,罗氏公司宣布将其实验室诊断服务部指定为罗氏卓越分子研究中心。 总部位于夏威夷的医疗检测实验室可以提供常规及深入的检测诊断服务,目前该检测实验室在美国全国、西班牙及关岛均有分公司;而作为罗氏在美国的33家卓越分子研究中心(MCOEs)之一的研究中心,罗氏的实验室诊断服务部将为临床医生及病人提供它们最优的分子...
医学实验领域囤积数据,导致没法检验研究
同行评审和重复检验是科学方法的关键,但在医学实验领域,制药公司的不肯放手加上科学家们害怕自己的人为错误遭受耻笑,意味着我们赖以做出生死攸关决定的原始数据被常规性地保留,意味着错误会成年累月潜伏不被发现――有时候就是永远。 以“干死制药厂”著称的Ben・Goldacre撰写文章,试图解开导致临床实验数据保密现象的错综复杂的网络,表达了对数据进行独立审核的...
清华大学医学实验班培养医师科学家
8月,国内的大学生们还在享受暑期。在大洋彼岸,近30位中国学生分别在美国的匹兹堡大学、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和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医学院接受紧张的科研培训。他们是清华大学8年制医学实验班的学生。 之所以是实验班,是因为这个班的学生是按照全新的方式来培养,带有尝试与独创的味道,无论是学制、授课方式,还是师资力量。同时,这些学生的培养目标...
德国人类遗传学和实验室医学中心成功获得无创产前诊断的ISO认可
近日,来自德国人类遗传学和实验室医学中心的研究人员表示,他们名为Prenatalis的无创产前诊断技术(NIPT)已经收到了ISO 15189:2014的认证。 德国认证机构认为这项无创产前诊断技术是德国检测三染色体21、18和13来满足德国国家认可委员会(DAkkS)要求的首个技术,研究者指出,目前国家认可委员会评估了无创产前诊断技术的产品、过程、服务及整个系统的质...
NEJM:新型实验性药物或可有效降低机体甘油三酯水平
日前来自加利福尼亚大学的科学家通过研究开发出了一种名为ISIS 304801的实验性药物,该药物可以有效降低高达71%比例的甘油三酯,相关研究已发表于国际著名杂志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上。 文章中,研究者利用该实验性药物和安慰剂对57名病人进行治疗研究,患者的甘油三酯水平在350 ...
MERS冠状病毒疫苗动物实验成功
美国马里兰州国立卫生研究所的研究人员报告称,他们开发出了一种有潜力的中东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MERS-CoV)疫苗。在小鼠和猕猴实验中,新疫苗展现了对该病毒约旦N3毒株产生免疫的能力。 中东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自2012年被发现以来,发病数量超过了1000例,已经产生了400多死亡病例。对于这种病毒如何传播,人们了解得并不多。有关...
《自然》实验室制造人类器官的研究热潮
最近5年,干细胞生物学领域的重要进展是类器官培养,目前已经培养出包括人类大脑在内的多种多样的类器官。类器官技术的深入研究或许能颠覆过去常规细胞生物学技术,极大地促进人类疾病治疗的研究速度。2015年7月30日《自然》专门发专题文章介绍这一重要研究领域。 2011年,维也纳分子生物技术研究所Madeline Lancaster有一段时间试图培养神经玫瑰花状结构,这是描述...
专访陈捷凯研究员:提高实验有效性,无往而不利
改变命运从来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对细胞来说也是如此。将体细胞重编程为多能干细胞,需要唤醒原本受到压制的多能性网络,克服体细胞方面的重重阻碍。正因如此,目前iPS重编程的效率还比较低,大多数细胞仍然不会执行多能性程序。 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GIBH)的裴端卿和陈捷凯研究组日前在Nature Cell Biology杂志上发表文章指出,癌基...
有些突变会歪曲小鼠实验结果
一个典型的癌细胞,其整个基因组中散布着成千上万的突变,携带着成百上千的突变基因。然而,却只有极少的驱动基因会导致诸如失控性生长等癌变性状。2009年,斯特拉顿教授在《自然》杂志上发表文章,提出了“司机突变-乘客突变”学说。他将癌变的细胞比作高速公路上飞驰的汽车。能够直接导致癌变的体细胞突变称之为“司机突变”(Driver Mutation);而与癌症发生...
新"太空药"将投入临床实验 主治儿童遗传病
最近国际空间站上的医疗研究活动传来令人鼓舞的消息,因为一种治疗杜氏肌营养不良(DMD)的药物很快将投入临床实验,这种新药是在国际空间站研制开发的。 据西班牙《世界报》网站7月3日报道,DMD是一种X染色体隐性遗传疾病,主要发生于男孩。据统计,全球平均每3500个新生男婴中就有一人罹患此病。患者在学龄前就会因骨骼肌不断退化出现肌...
FDA批准百济神州抗癌药物BGB-3111在美进行临床实验
百济神州已获得FDA新药研究(IND)申请,将进行BGB-3111临床研究。BGB-3111是一种布鲁顿氏酪氨酸激酶(BTK)特异性抑制剂,用于治疗B细胞恶性肿瘤。据报道,该药选择性高,口服有效,能够对B细胞恶性肿瘤起关键作用的受体信号发挥作用。 BeiGene CEO John Oyler 百济神州CEO John Oyle表示:“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