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活动

第七届上海国际癌症大会
第六届单细胞技术应用研讨会暨空间组学前沿研讨会
【直播】AI驱动的功能基因组学研究--技术突破与前沿应用
转化医学圆桌π第一期“解码生命多维密码:组学技术融合如何构建精准医学未来”
首届精准医学国际学术研讨会暨队列研究先锋计划颁奖仪式

专家访谈

《转》访菲鹏数辉马步勇教授|AI与分子模拟引领生物医药创新,“构象选择机制”开辟药物动态设计新纪元
《转》访无锡市第九人民医院科教科主任赵刚
《转》访Olink亚太副总裁Andrea Ballagi博士:新一代蛋白组学如何加速精准医疗新进程
【我的2022】瑞普基因首席技术官王涛:发挥BT+AI双引擎特色优势,推进AI技术在精准医疗领域的临床落地
【我的2022】佰诺全景创始人焦磊:降低使用成本和难度,推动全景病理技术在中国的临床转化落地
【我的2022】墨卓生物创始人兼COO刘寒:日日精进,久久为功,把一个好的单细胞中国解决方案带给客户
【我的2022】迈杰医学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张亚飞:数智化赋能商业模式转型,为客户提供更优质的伴随诊断整体解决方案
【我的2022】深圳绘云生物总经理林景超:专注慢病早筛类临床质谱检测产品,从临床痛点出发,为临床医学检验解决更多难题
【我的2022】艾吉泰康联合创始人屈武斌:对技术精雕细琢,以客户应用场景为核心,用特色服务提供基因捕获整体解决方案
【我的2022】恩泽康泰联合创始人李志:开放与合作,深耕外泌体技术开发与临床转化,为创新药研发提供坚实的肩膀!
【我的2022】迈迪安生命科学部门市场总监Liyan Pang:持续拓展颠覆性分子诊断原料,为体外诊断行业提供创新型解决方案
【我的2022】司羿智能科技创始人尹刚刚:以人为本,用科技传递温度,让老百姓用得起实用有效的创新康复产品!

找到约2800条结果 (用时0.1656秒)

儿童恶性血液病脐带血移植专家共识

2016-12-07

近年的临床实践表明脐带血具有获得迅速、人类白细胞抗原(HLA)配型相合程度要求低、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程度较轻的特点,脐带血不仅是有效的造血干细胞移植来源,而且有限的脐带血容量能够满足儿童的需要。 为了规范我国脐带血移植在儿童恶性血液病的适应证和移植时机,为患儿推荐合适的脐带血供体和预处理方案,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血液学组在全国儿科造血干细胞移植登记和多中心数据总结的前提...

与慢性衰老相关的途径也会促进脑癌

2016-12-07

虽然特定的代谢途径显示出具有减缓衰老过程的潜力,但新的研究表明:同一途径可能驱动脑癌。 根据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医学院研究人员的一项研究,称为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NAD +)的途径在称为成胶质细胞瘤的致死形式的脑癌中过度活跃。成胶质细胞瘤是成人中最常见和侵袭性的脑癌。超过70%的胶质母细胞瘤患者在诊断后两年内死亡。 新的研究表明,具有称为NAMPT的NAD +...

Cell:对抗癌“神药”PD-1有耐药性的患者,有救啦!

2016-12-07

肿瘤免疫治疗被认为是近几年来癌症治疗领域最成功的方法之一。美国前总统吉米·卡特接受一种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药物缓解了自身的黑素瘤症状后,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受到专业界和全社会更多的关注,一度被誉为“神药”。但是很多人对PD-1和CTLA4等抑制剂有耐药性。悲了个催! 现在这个悲催的问题可以解决了 2016年12月1日Cell上的一篇研究文章揭示一种现存的被称作J...

想治疗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来点靶向CD19的CAR T

2016-12-06

     Fred Hutch的研究人员近日在美国血液学会年会及圣地亚哥的展览会上以口头报告的形式介绍了他们的研究结果。   尽管使用了新批准的药物ibrutinib进行治疗,这项研究中的所有24名患者病情都在不断恶化,这对患者的生存而言是一个不祥的指标。大多数患者在其白血病细胞中都有让他们处于高风险的染色体标记物。“这对大多数标准治疗而言是疗效不佳的征兆”,Fred Hutch临床研究部血液...

HS-410或打开免疫疗法抗肿瘤特异性新局面

2016-12-06

近日在2016美国泌尿肿瘤学会年会上,Heat Biologics公司公布了基于热休克蛋白(HSP)的免疫治疗新药vesigenurtacel-L(又名HS-410)的2期临床初步结果。在非肌层浸润膀胱癌患者中,HS-410显示出了令人鼓舞的抗肿瘤活性,可以诱导机体产生强烈的肿瘤抗原特异性免疫反应。HS-410或将提供了一种可提升肿瘤免疫疗法的抗肿瘤特异性的全新思路。 ...

活性氧与肿瘤

2016-12-04

活性氧(ROS)是近年来基础医学和生命科学领域研究的热点。大量研究发现,ROS不仅参与细胞凋亡、坏死,还可参与细胞间信号转导,影响基因的表达,从而促进细胞的增殖分化,导致细胞凋亡减少或增殖过度而易引发肿瘤。可见,通过探讨ROS在肿瘤发生、发展及治疗中的作用,有望为肿瘤防治打开新的视野。 由超氧离子、过氧化氢和羟自由基组成的ROS是细胞代谢的副产品,主要来源是线粒体和质膜。长期以...

神奇蘑菇可能有助于缓解肿瘤相关性抑郁

2016-12-03

根据两项最新研究结果显示,单剂量裸头草碱——神奇蘑菇中存在的致幻物质——可以降低中晚期癌症患者的焦虑和抑郁。 这两项研究均是由来自纽约大学Langone医学中心和巴尔的摩约翰霍普金斯医学院的研究人员完成的,该研究成果发表在《精神药理学杂志》上。 裸头草碱是各种蘑菇中都存在的一种物质——通常被称为“神奇蘑菇或是蘑菇”,在欧洲、南美洲和美国都发现该物质的存在。 ...

Nature封面:基因组揭示睾丸癌化疗敏感性差异的原因

2016-12-03

美国Dana-Farber癌症研究所的科研人员在11月30日的Nature上报道了他们已经能够鉴定出对于睾丸癌增殖所必须的独特基因组变化,能够解释为什么它们其中有些病例不像大多数实体肿瘤那样,能够用化疗治愈。本期封面所示就为失去杂合性的恶性生殖细胞正在经历凋亡过程。 探究生殖细胞癌化疗敏感性的基础和临床抗性的原因 睾丸的癌症被称为生殖细胞瘤(生殖细胞产生精子...

多发性骨髓瘤的CAR-T细胞治疗现状

2016-12-03

多发性骨髓瘤(MM)是骨髓恶性浆细胞克隆增殖性疾病,导致骨髓造血受抑和溶骨性疾病。尽管应用传统化疗和造血干细胞移植以及靶向性药物治疗骨髓瘤,MM仍然不能完全治愈。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随着疾病进展而出现的免疫缺陷和免疫耐受。天然免疫系统中,MM患者NK细胞的细胞毒性和免疫调节功能都受到削弱,肿瘤相关性巨噬细胞被激活并分泌炎性因子如TNF-α、IL-6等促进MM细胞生长。MM...

科学家合成了抗化疗耐药性癌症的新药物

2016-12-02

由MIPT的Alexander Kiselyov教授领导的俄罗斯科学家团队合成了一种抗肿瘤化合物,可用于抗化疗耐药性癌症。研究结果发表在欧洲药物化学杂志上。 科学家合成了一系列新化合物,并使用海胆胚胎和人类癌细胞评估了它们的抗癌作用。其中一个分子被证明是有效的和可选择的,甚至足以对化学抗性卵巢癌的影响。合成的化合物称为氨基异噻唑类。 Alexander Kisely...

新发现基因与一致命性心血管疾病相关

2016-12-01

研究发现,当发现一种致命的心血管疾病可能与四个基因相关后, 每年可以挽救成千上万的生命。 由Leicester医生领导的一个为期10年的项目, 观察了全世界10000人,发现那些遭受腹主动脉瘤(AAA)的患者有四个基因共同之处。 希望这一发现可以帮助医生了解有关该疾病更多的情况,这种疾病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导致致命的内出血。 来自NIHR莱斯特大学心血管...

耐药性基因未必对人致病雾霾不是罪魁祸首

2016-11-29

  无论是土壤、水体,残留的抗生素都给细菌转变成耐药性细菌以生存的环境   [耐药性和致病性是两个概念,耐药菌未必一定对人致病,但是随着水体、土壤、空气等环境中耐药性细菌和耐药基因负荷的增加,耐药性向病原菌传递的风险也在增加。如果病原菌同时具有耐药性将会给抗感染治疗带来严峻挑战]   瑞典学者乔...

中国学者Nature发表突破性宏基因组研究 改写病毒学教科书

2016-11-26

中国疾病控制中心与悉尼大学合作十一月二十四日在Nature杂志上发表了一项突破性的宏基因组研究。研究人员深入无脊椎动物的病毒世界,从中发现了1445种病毒,包括不少新病毒家族。 从这项研究来看,过去人们了解的只是病毒世界的皮毛。幸运的是,研究人员发现的病毒绝大多数不会引起人类疾病。悉尼团队的领导者Edward Holmes教授表示,虽然人类每天都被病毒包围着,但这些病毒...

慢性睡眠障碍与肝癌有关?

2016-11-25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肝癌的发病率增加了两倍,日前,有研究表明,对小鼠进行持续的睡眠剥夺会导致其罹患肝脏疾病并最终导致肝癌。 由来自德克萨斯贝勒医学院的一个研究团队将其最新研究发表在《癌症细胞》杂志上。 “最新研究表明,在美国超过80%人口采用的生活方式导致他们的睡眠时间表逐渐被扰乱直至中断,”该研究的资深作者,贝勒医学院副教授Loning Fu说道。 “...

伯豪客户外显子测序发现急性红细胞白血病新突变

2016-11-24

    急性红细胞白血病(AEL)是白血病(AML)亚型中的一种,在老年人白血病中的占比较高。相对于其他类型的AML,AEL病人有更加poor-risk的细胞遗传学异常和不良的预后。虽然针对AEL的外显子突变位点发现已有一些报道。但是,针对AEL的完整突变谱发现还没有相关报道。研究人员运用外显子组测序技术,发现了AML相关的高频突变基因GATA2和CEBPA等突变,为理解急性红...

JCI:基于抗体开发联合体药物可清除多发性骨髓瘤细胞

2016-11-24

多发性骨髓瘤是一种致命癌症,在美国每年至少有1万人死于该疾病,深入理解该病的分子机制对于开发新型疗法非常重要,尽管研究者们不断开发出新型疗法,但该病患者的生存中位值依然仅为7-8年。目前的标准治疗方法无法治愈多发性骨髓瘤,几乎所有病人都会在治疗后不可避免地出现复发和治疗抵抗。 在之前的一项工作中,来自美国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的研究人员发现了一组抗固有免疫系统负调控因子CD...

Oncogene:又一项“饿死”癌细胞疗法 杀死难治性乳腺癌

2016-11-23

癌症可重新激活肿瘤细胞的代谢,将其转化为“瘦而狠”的复制机器。但是,就像奥运健儿们依靠特殊饮食来完成比赛一样,肿瘤细胞极度兴奋的代谢,也能让它们依赖于特定的营养物质来生存。 多年来,科学家一直在试图确定和了解这些细胞的“欲望”,以期开发新的癌症疗法,阻止肿瘤获得必要的营养物质,从而饿死肿瘤。 11月21日,杜克大学的科学家在Oncogene发表的一项新研究报道...

Nat Genet:为何癌症偏爱男性?是X染色体拯救了她们

2016-11-23

为何男性比女性更容易患癌?这是个古老的难题。在一项新研究中,波士顿的科学家给出了遗传学解释。相关结果于11月21日发表在Nature Genetics杂志。研究人员揭示,女性细胞中携带有一些能保护基因的额外拷贝,这些拷贝可以防御细胞生长失控。 “男性比女性患癌风险高出20%” “几乎每一种癌症,男性的发生率都比女性高。在某些情况下,这种差异可能很小,只有...

最新研究称生物体摄取食物可导致DNA差异性

2016-11-22

英国科学家最新研究表明,物种摄取食物不同将产生DNA差异性。 据科学新闻网站报道,目前,英国牛津大学研究人员对真核和寄生细菌进行深入研究,发现它们DNA序列差异性归结于摄取食物成分。 研究报告合著作者、牛津大学植物科学系史蒂文-凯利(Steven Kelly)博士称,生物体使用从食物中获取的成分作为建筑模块,构造它们的DNA,我们猜测食物成分可以改变...

最新《Cell》: 寨卡病毒可能导致男性不育?男人不哭

2016-11-22

     寨卡病毒可由由蚊子传播引发寨卡热,同时感染寨卡病毒的孕妇可能发生诱发流产、死胎及婴儿小头等严重问题。2015-2016年期间,寨卡病毒肆虐南非20多个国家和地区,造成全球危机,直接导致世卫组织在今年2月宣布寨卡病毒疫情进入紧急状态,尽管11月20日世卫组织宣布解除寨卡病毒的紧急状态,但是它仍然是全球公共卫生方面显著而持久的挑战。   寨卡病毒还是一种性传播病毒,据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