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转化医学是什么?
推荐活动

专家访谈
找到约57条结果 (用时0.1656秒)
河北省将恶性肿瘤靶向药纳入医保?
“近年来,恶性肿瘤靶向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为癌症患者特别是晚期患者延长生存时间和提高生存质量带来可能。有些患者甚至通过靶向治疗药物,可以像高血压、糖尿病患者一样纳入慢性病管理模式,坚持治疗控制病情。但由于靶向治疗药物价格昂贵,使不少患者失去了最后的生存希望或‘因病致贫’”。省政协教科文卫体委员会建议,将恶性肿瘤靶向药纳入医保报销目录,为患病群众解决实际困...
我国实现3D打印全骶骨假体治疗骶骨恶性肿瘤
记者田雅婷13日从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获悉,该院日前成功完成了世界首例3D打印全骶骨假体治疗骶骨恶性肿瘤,这是3D打印技术在该疾病治疗领域中的首次应用。 据了解,患者来自广西,患有骶骨脊索瘤,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骨肿瘤科主任郭卫及其团队进行充分研究后,确定为他实施骶骨恶性肿瘤I期后路全骶骨切除术。郭卫指出,骶骨是人体躯干与肢体连接的重要...
FDA批准百济神州抗癌药物BGB-3111在美进行临床实验
百济神州已获得FDA新药研究(IND)申请,将进行BGB-3111临床研究。BGB-3111是一种布鲁顿氏酪氨酸激酶(BTK)特异性抑制剂,用于治疗B细胞恶性肿瘤。据报道,该药选择性高,口服有效,能够对B细胞恶性肿瘤起关键作用的受体信号发挥作用。 BeiGene CEO John Oyler 百济神州CEO John Oyle表示:“我...
《转》访杜祥:分享上海恶性肿瘤生物样本库建设经验 取之于民 用之于民
《转》访是转化医学网的品牌专访栏目,是业内专家、大佬、知名企业智慧交流碰撞的平台,也是促进行业健康发展的重要力量,《转》访致力于打造转化医学领域最知名的专家访谈栏目。 生物样本库是转化医学研究的核心,随着"十二五"国家科技计划的推进,我国的生物样本库建设也积累了不少经验,在第七届中国生物样本库标准化建设与应用研讨会即将召开之际,转化医学网对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杜祥教授进...
康静波:精准打击 综合治疗恶性肿瘤
社会发展的浪潮不断推动着祖国医学发展的脚步,在学科发展的进程中,涌现了一批优秀的医疗工作者,他们立足于百姓医疗需求,不断创新,以精益求精的态度不断提高着自己的医疗技术。他们以自身的医学临床经验为积累,带动学科发展,推动着我国医疗技术的飞速发展。 近年来,恶性肿瘤的发病率呈现上升趋势。据有关数据显示,我国居民恶性肿瘤...
恶性肿瘤早发现 这十个“先兆”看准了
世界卫生组织专家提出恶性肿瘤的“十个”早期征兆如下: 1.身体任何部位,如乳腺、皮肤、唇舌或其他部位有可触及的硬结或不消的肿块; 2.疣或黑痣有颜色加深、迅速增大、瘙痒脱发、溃烂或出血等改变; 3.持续性消化不良; 4.吞咽粗...
令人惊讶的发现:恶性肿瘤的普通疗法
胰腺癌是癌症之王,是因为这是一种恶性程度很高,诊断和治疗都很困难的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5年的生存率不到1%,是预后最差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和死亡率近年来明显上升。胰腺癌90%为起源于腺管上皮的导管腺癌。胰腺癌早期的确诊率不高,手术死亡率较高,治愈率非常低。一些世界知名的人物如苹果公司创始人乔布斯和电影《人鬼情未了》男主演帕特里克都是死于这一疾病。根据美国国NIH的...
王红阳院士:治疗恶性肿瘤须“私人订制”
“在我国不断增加肿瘤防治研究经费的情况下,我国的肿瘤发病率仍在快速上升,每分钟就有6个人被诊断为恶性肿瘤。”在日前于深圳举行的2014国际BT(Biotechnology)领袖峰会上,肿瘤分子生物学和肝脏病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王红阳表示,恶性肿瘤的治疗需要“私人订制”。 目前,恶性肿瘤的救治消耗了大量的卫生资源。在王红阳看来,尽管对肿瘤的研究取得了诸多进展,但在恶...
肺癌可在人体内潜伏20余年
欧美一项新研究发现,肺癌在人体内的潜伏期可长达20余年,然后突然发展成为难以治疗的恶性肿瘤。这一成果凸显开发能及早诊断肺癌方法的必要性。 这项发表在美国《科学》杂志上的研究分析了7名肺癌患者,包括吸烟者、戒烟者和从不吸烟的人,结果发现,初始遗传错误引发的肺部肿瘤细胞就像种子一样能潜伏人体多年,悄悄“生长”而无法检测...
中国癌症告急:高收入者恶性肿瘤检出率超整体73倍
《中国高收入人群健康报告》样本涵盖了中国福布斯排行榜前10名中的一半,以及中国各行业最具价值企业领导者和中国民族企业经济的领军人物。 据了解,该《报告》首次公布了中国高收入阶层健康状况堪忧的“惊人”数据:中国高收入人群的恶性肿瘤检出率已经高出中国恶性肿瘤发病率整体水平的73倍,心脑血管猝死概率比中国总人口超出1倍,血脂异常...
Nature子刊:全基因组解析儿童恶性肿瘤
一项针对儿童神经母细胞瘤的广泛基因组研究,为治疗最具侵袭力形式的这一疾病增加了挑战。与预期相反,科学家们发现了相对较少的频发基因突变(recurrent mutation),研究人员通常基于这些突变来确定神经母细胞瘤治疗的新靶点。现在,研究人员转而将焦点放在了神经母细胞瘤响应药物和其他因子的进化机制上。 “这项研究强调了一个事实,即肿瘤细胞往往随时...
恶性肿瘤的个体化用药备受关注
个体化用药,顾名思义就是药物治疗“因人而异”、“量体裁衣”,在充分考虑每个病人的遗传因素(即药物代谢基因类型)、性别、年龄、体重、生理病理特征以及正在服用的其它药物等综合情况的基础上制定安全、合理、有效、经济的药物治疗方案。 近期,生物谷对数万位业内的专家和学者以邮件形式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恶性肿瘤、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领域的个体化用药的临床应用受到业内人士的普遍关注,其中,有超过...
夏建川:生物治疗联合常规治疗恶性肿瘤或能增效
<div id="region-column1and2-layout2"> <div> 在2011年揭晓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中,三位科学家因在免疫学方面的发现获奖,其中一半奖金归于拉尔夫·斯坦曼RalphM.Steinman,他发现了树突状细胞及其在获得性免疫中的作用引人关注。</div> </div> <div i...
JAMA:抗风湿生物制剂或不增加恶性肿瘤风险
<p align="center"><img src="http://www.bioon.com/biology/UploadFiles/201209/2012090621512369.jpg" alt="" width="293" height="302" border=&quo...
Cell:高热休克因子1对高度恶性肿瘤的贡献
近日,怀特黑德研究所研究人员发现,一个特定的基因表达增加后会促进<a href="http://www.bioon.com/Search.asp?Field=Title&ClassID=&keyword=乳腺癌">乳腺癌</a>、结肠癌和肺癌患者的转移和死亡。这一发现不仅有助于科学家识别基因表达图谱预测患者的治疗效果和治疗...
Cell:恶性肿瘤利用癌基因MYC增加所有活性基因的表达水平
在一项新研究中,来自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怀特黑德生物医学研究所的研究人员揭示出癌基因MYC编码的蛋白c-Myc用来增加癌细胞中所有基因表达的机制。c-Myc水平增加与癌症病人癌症转移率、复发率和死亡率增加相关联。根据这些发现,研究人员希望找到限制c-Myc活性从而根除癌细胞的方法,这是因为癌细胞依赖于c-Myc才能存活。相关研究结果于近期刊登在<em>Cell</em>期刊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