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转化医学是什么?
推荐活动

专家访谈
找到约1683条结果 (用时0.1656秒)
Nature子刊重磅:3D技术模拟大脑微环境,或成脑瘤治疗新突破!
作为当下最火的新兴技术,3D打印的广泛应用可能造就许多跨时代的应用价值。尤其在医疗健康领域中,3D生物打印技术更是为临床医生和无数病患带来无限希望。近日,来自塔夫茨大学(Tufts University)的研究人员在体外模拟了大脑的微环境,从而研发出一套可以培养原发性小儿和成人脑瘤的3D人体组织培养模型,并在重要国际期刊Nature Communications上发表了相关成果...
【大会议程】2019医学前沿论坛暨第十届中国分子诊断技术大会诚邀您的加入!
2019年10月17-18日,由中国工程院医药卫生学部、清华大学、生物芯片北京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主办,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生物芯片分会、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湖南省药理学会承办的“2019医学前沿论坛暨第十届中国分子诊断技术大会”将在湖南省长沙市隆重召开。 分子诊断是系统医学到预测医学、预防医学、个性化医学的桥梁之一。本届盛会将围绕心血管疾病与免疫分子诊断、法医科学与分子...
重磅嘉宾来袭丨第十届中国分子诊断技术大会精彩报告抢先看!
2019年10月17-18日,由中国工程院医药卫生学部、清华大学、生物芯片北京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主办,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生物芯片分会、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湖南省药理学会承办的“2019医学前沿论坛暨第十届中国分子诊断技术大会”将在湖南省长沙市隆重召开。 分子诊断是系统医学到预测医学、预防医学、个性化医学的桥梁之一。本届盛会将围绕心血管疾病与免疫分子诊断、法医科学与分子鉴定、肿瘤分子诊...
癌症手术新福音:光声遥感显微技术有望上临床
在肿瘤切除手术中,外科肿瘤专家必须高度依赖自身视野或者成像成片的分辨率和清晰度,从而评估患者的肿瘤边缘。术后,医生仍需借助两周以上的病理实验报告,以评估术后诊断,而这很可能会延误患者的后续治疗。目前,市场上还没有能够可视化肿瘤组织的临床工具或仪器。近日,滑铁卢大学(University of Waterloo)的研究人员发表了一项新成果。研究显示,光声遥感显微技术可以在切除肿瘤...
液体活检新技术:让肿瘤耐药性基因通通显形!
导 读:肿瘤异质性是恶性肿瘤的特征之一,可使肿瘤的生长速度、侵袭与转移、药物敏感性等多方面产生差异。之前的研究表明,液体活检(特别是cfDNA (无细胞DNA))可以很好地检测获得性耐药的肿瘤异质性。但该方法尚缺少大规模队列验证。 近日,由包括麻省总医院、麻省理工学院布罗德研究所、哈佛大学及IBM Research等在内的多家顶级癌症研究单位合作,在《Nature Med...
《转》访中国科学院分子影像重点实验室主任田捷教授:影像组学新技术和光学多模融合分子影像
《转》访是转化医学网的品牌专访栏目,是业内专家、大佬、知名企业智慧交流碰撞的平台,也是促进行业健康发展的重要力量,《转》访致力于打造转化医学领域最知名的专家访谈栏目。本次我们邀请到了中国科学院分子影像重点实验室主任——田捷教授,为我们带来分子影像技术领域的相关知识。聆听大咖观点! 几天前的一个晚上,我与田教授约好电话访谈,八点整电话铃声响起,接起电话,还未来...
相约长沙丨第十届中国分子诊断技术大会报名通道火热开启!
2019年10月17-18日,由中国工程院医药卫生学部、清华大学、生物芯片北京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主办,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生物芯片分会、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湖南省药理学会承办的“2019医学前沿论坛暨第十届中国分子诊断技术大会”将在湖南省长沙市隆重召开。 分子诊断是系统医学到预测医学、预防医学、个性化医学的桥梁之一。本届盛会将围绕药物基因组学分子诊断、肿瘤诊断与个性...
快讯!上海宣布:争取允许外商投资人体干细胞、基因诊断与治疗技术开发和应用,推进医疗科技领域的项目合作和取消外资准入限制!
来源:上海市人民政府官网 2019年8月13日 上海市政府新闻办8月13日举行市政府新闻发布会,副市长许昆林介绍了最新出台的《上海市新一轮服务业扩大开放若干措施》。市商务委主任华源、市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朱民、市文化旅游局副局长程梅红、市市场监管局副局长彭文皓出席发布会,共同回答记者提问。 为深入贯彻落实...
《转》访清华大学药学院胡泽平教授:代谢组学与代谢流分析技术
本次我们邀请到了清华大学药学院胡泽平研究员,为大家带来代谢组学领域的相关知识。聆听大咖观点! 代谢组能让我们全面理解一个生物系统,它能为研究者提供许多功能性信息。请您介绍一下,目前代谢组学主要研究手段有哪些?该领域目前的研究及临床应用情况如何? 胡教授:代谢是生物体进行生命活动的基础,代谢紊乱已被证明与糖尿病、肿瘤、炎症等诸多疾病密切相关。代谢组学是代谢研究的重要...
液体活检再上一层楼!新技术助力乳腺癌预后监测,告别过度治疗!
作者:Ruthy 乳腺癌作为女性发病率首位的恶性肿瘤,在精准医学研究中占据着重要地位。以循ctDNA检测为代表的液体活检技术已成为乳腺癌精准诊治的重要工具,但该技术对微量ctDNA敏感性不高的问题仍然悬而未决。 近日,美国转译遗传研究所、梅奥医学中心领导的研究团队开发了一种名为“TARDIS”的新型乳腺癌液体活检方法,准确分析了新辅助治疗期间乳腺癌...
《转》访于晓波教授:高通量蛋白芯片技术的精准医学之路
随着蛋白质组学的迅猛发展,研究新的大规模、高通量分析技术已经成为生命科学技术中的前沿领域。蛋白质芯片技术因具有灵敏度高、分析通量大和易于微型化等优点,近年来已经引起了生物学家的广泛重视。转化医学网针对这一新技术对于晓波教授进行了专访。 随着蛋白质组学的快速发展,研究新的大规模、高通量分析技术已经成为生命科学技术中的前沿领域。蛋白质芯片技术因具...
《转》访上海生物信息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谢鹭教授:用蛋白质组学破译癌症密码
近日,在2019中德肿瘤液体活检及精准治疗双边论坛上,上海生物信息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谢鹭教授做了关于“多组学数据整合技术鉴定代谢生物标志物”的精彩报告。早在本世纪初,谢鹭教授就已投身蛋白质组学领域,从2007年起,她开始参与了北京蛋白质组学研究中心贺福初院士主导下的各类蛋白质组学领域研究课题,主要承担蛋白质质谱数据的生物信息学解读和分析工作。在会后的访谈中,谢鹭教授向我们道出...
2019生命组学技术与转化前沿论坛——分子诊断技术与临床应用新趋势
随着人类对疾病认识的不断深入及基因检测的技术进步,全球分子诊断市场快速增长,分子诊断新技术及其在临床上的最新应用得到飞速发展。临床诊疗已经进入精准医疗时代,分子诊断在临床实践中的作用日益明显。2019中国国际实验室规划、建设与管理大会(labtech China Congress)同期论坛“2019生命组学技术与转化前沿论坛——分子诊断技术与临床应用新趋势”应运而生,将于2019年11月6-...
【盘点】微流控芯片技术应用,助力精准医疗发展
随着精准医疗的不断发展,分子诊断技术的重要性日益突出。精准医疗包括两个方面,精准诊断和精准治疗。其中,精准诊断是精准医疗的基础,而分子诊断又是精准诊断的核心。因此,分子诊断是精准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为精准医疗提供保障,而微流控芯片是其常用技术之一,近年来发展迅速,应用广泛。 按照技术原理,可暂将分子诊断技术大致划分为PCR技术、分子杂交、基因测序、核...
体外诊断领跑者:分子诊断技术
文章导读 分子诊断是精准医疗的技术基础,也是体外诊断增速最快的分支行业。近几年分子诊断产业以较快速度稳步增长。市场占有率还不高,处于行业成长初期,相对免疫诊断、生化诊断来讲,发展并不成熟,中国分子诊断行业年均增速达到25%。 分子诊断简介 分子诊断技术是应用分子生物学如DNA、RNA和蛋白质等方法,检测患者体内遗传...
单细胞测序技术“遍地开花”,精准医疗“如虎添翼”!
作者:Carrie 单细胞测序技术 基因测序在体外诊断市场中的重要性日益突出。其中,单细胞测序技术自2009年问世,2013年被Nature Methods评为年度技术以来,越来越多地被应用在科研领域。2015年以来,10X Genomics、Drop-seq、Micro-well、Split-seq等技术的出现,彻底降低了单细胞测序的成本门槛。自此,单...
科学家将开发基于CRISPR基因编辑技术的永久性心脏病预防针
根据最新《卫报》报道,美国科学家 Sekar Kathiresan的Verve Therapeutics公司宣布研发永久性心脏病预防针,使用CRISPR基因编辑技术修改肝脏中的“坏胆固醇基因”,以达到永久预防心脏病的效果。 当心脏病专家Sekar Kathiresan博士对与冠状动脉疾病相关的基因进行编目时,他发现近60种可以预防或治疗心脏病的基因:一些可以降低血...
盘点|CRISPR基因编辑技术研究进展
作者:Carrie CRISPR/Cas这项基因编辑技术自从问世以来,已经吸引了无数欢呼和掌声,在短短几年之内,它已经成为了生物科学领域最炙手可热的研究工具。然而它最近也频频被“泼冷水”,那么基因编辑未来究竟何去何从呢? 基因编辑技术指能够让人类对目标基因进行“编辑”,实现对特定DNA片段的敲除...
Nature子刊:全新液体活检技术将允许捕捉单个循环肿瘤细胞!
分离具有活性且完整的循环肿瘤细胞(CTC)对于液体活检的使用至关重要,液体活检本身作为组织活检的替代方案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这些循环肿瘤细胞作为癌症生物标志物,可预测患者的治疗反应,对肿瘤组织进行药物筛选及为患者提供个性化医疗。循环肿瘤细胞可以很轻松地进入循环系统内,而这些细胞内携带肿瘤组织大量特定基因突变的信息,因此其分析结果将为靶向治疗提供大量可靠数据。然而,从血液中准确分离循环肿瘤...
Nature子刊:全新液体活检技术将允许捕捉单个循环肿瘤细胞!
液体活检随着循环血液筛选分析技术的发展逐步从实验室验证走向临床应用。其主要的工作原理主要包括识别分离血液中的循环肿瘤细胞(CTC)或直接对肿瘤代谢产物等生物标记物进行精细的分析处理,进而辅助临床医生进行针对早期癌症的早期诊断。最近,来自伊利诺伊大学芝加哥分校(UIC)和澳大利亚昆士兰科技大学的研究小组开发了一种新的液体活检装置,它可将从患者血液样本中分离出单个癌细胞,进而提供准确、快速且廉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