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转化医学是什么?
推荐活动

专家访谈
找到约1683条结果 (用时0.1656秒)
重磅:基因编辑等高风险生物医学新技术将需要国务院卫生主管部门审批
2019年2月26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公布《生物医学新技术临床应用管理条例(征求意见稿)》,规定基因编辑技术等高风险生物医学新技术需要由国务院卫生主管部门审批。 征求意见稿规定,医疗机构开展生物医学新技术临床研究和转化应用必须经过行政部门批准,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开展未经审查批准的临床研究。 临床研究按照风险等级进行两级管理,中低风险研究项目由省级卫生主...
基因测序技术的3种划分方式和4个关键突破
作者:华大基因王威博士 相对于较早出现的Sanger双脱氧核苷酸测序技术(简称Sanger测序),2005年后出现的NGS测序技术,使得基因组研究进入高通量时代,促进了基因组学科学研究及技术转化应用。 在基因组学领域,NGS通常是next-generation sequencing的缩写,意为下一代或者新一代测序技术,亦有人称之高通量测序技...
2018年最受VC垂青的12家医疗技术公司
根据普华永道(PwC)和CB Insights的MoneyTree报告,2018年风险投资公司在医疗器械公司的投资超过29亿美元 ,比2017年的28亿美元略有增加。 2018年第一季度和第二季度的投资均增加,总额分别接近7.78亿美元和7.86亿美元。 第三和第四季度略有下降,医疗技术公司在第三季度筹集了7.38亿美元...
中国医药生物协会基因检测技术分会发文揭示基因检测新定义!
018从最初联合全球著名实验室进行的人类全基因组测序,到现在逐渐普及到个体的全基因组分析,我们在普及基因检测路上已经迈出了一大步。而近日中国生物医药协会基因检测技术分会武多娇秘书长、程韵枫副主任委员和王向东主任委员对现有临床基因检测做出了全面的定义。这一综述发表于近期的《 在大量基因测量中,临床基因测试通常被认为是基因测序,用于解释疾病中特定突变的基因突变和其潜在治疗应用性。...
Nature:组织活检与3D技术两开花,揭秘癌症之王起源!
2011年10月5日,苹果公司创办人史蒂夫·乔布斯因患胰腺癌病逝,享年56岁。在哀悼之余,胰腺癌也走入了大众的视野。胰腺癌是一种恶性程度很高,诊断和治疗都很困难的消化道恶性肿瘤,被称为“癌中之王”。 他们的研究结果以“Tissue curvature and apicobasal mechanical tension imbalance instruct cancer morp...
华人学者开发新无创产前诊断技术!两大难题一并解决!|Nature子刊
NIPS——单基因显性疾病检测,两座大山压顶 其针对单基因显性疾病的筛查却难寻可靠的进展,相关研究屡屡碰壁,这是为什么呢? 这二者让NIPT对单基因显性疾病的筛查准确率始终难以提高。因此,最大限度地降噪和降低假阳性率就是NIPS应用于单基因显性疾病必须跨过的“两座大山”。 一直以来,NGS时PCR及测序过程中的系统错误造...
国产新技术终于来啦!基因魔剪成了分子诊断的新帮手
“分子诊断”听起来非常“高大上”,其实大家早已不陌生: 要献血?血站采血之后要检测乙肝(HBV)、丙肝(HCV)和艾滋病(HIV)等病毒。 要生娃?抽点血来产前筛查(地中海贫血、血友病、耳聋基因检测等)和新生儿筛查。 想看有没有患癌风险?来做个肿瘤早期筛查吧,看你是不是有肿瘤易感基因。 …… 这一切都离不开分子诊断技术。 ...
【转网快讯】清华大学医学院郭永团队合作发表基于数字PCR技术的胎儿染色体非整倍体无创产前检测新方法!
2019年1月8日,清华大学医学院生物医学工程系郭永实验室合作在《分析学家》(Analyst)在线发表题为《基于多重微液滴数字PCR的胎儿染色体非整倍体无创产前检测方法》(A Multiplex Droplet Digital PCR Assay for Non-invasive Prenatal Testing of Fetal Aneuploidy)的研究论文,该研究利用数字PCR技术检...
2018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生物医药领域最全获奖名单!
2019年1月8日,2018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人民大会堂召开。经学科专业评审组、评审委员会和奖励委员会三级评审,2018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共评选出285个项目和7名科技专家。医药卫生领域获奖项目共27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4项,2018年度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通用项目3项,2018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通用项目20项,生物医药领域名单具体如下: ...
博奥生物遗传性耳聋基因诊断芯片系统 喜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
)联合研发的 :证书 获奖 “遗传性耳聋基因诊断芯片系统的研制及其应用”项目依托国家863重大科技专项,发明了多重等位基因特异性扩增及通用芯片技术,并在此基础上研制出全球40项 (含中国发明专利16项,国外专利20项),软件著作权证1项,医疗器械注册证书4个。 2012)2054万,其中0-6岁儿童超过80万人3万...
最全!2018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名单
1月8日,2018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在京揭晓,共评出285个项目(人选)。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奖38项,国家技术发明奖67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173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授予简·迪安·米勒等5人。备受关注的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授予了两位“80后”科学家——哈尔滨工业大学刘永坦院士,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工程大学钱七虎院士。 2018年度 国家...
基因编辑技术应用现状
生命科学的迅速发展使得我们从生物遗传信息的“读取”阶段进入到后基因组时代,基因组的“改写”乃至“全新设计”正逐渐成为现实。在不断的探索研究中,基因编辑技术已经从最初依赖细胞自然发生的同源重组,发展到几乎可在任意位点进行的靶向切割,其操作的简易和高效极大地推动了物种遗传改造的发展。基因编辑可为合成生命的进一步改造提供手段,为新物种的创造提供更多的可能性。 基因编辑主要包括锌指核酸酶...
新一代基因组学测序技术如何助力CRISPR?Mission Bio获3000万美元投资
Mission Bio成功完成3000万美元B轮融资,Fusion Fund作为最早期投资人也参与了此次投资。Mission Bio计划将通过拓展血癌研究市场,逐步扩大其独特的单细胞DNA技术——Tapestri®平台,同时拓宽其应用至CRISPR,从而开拓欧洲、亚洲等全球市场。Tapestri技术为疾病的复杂性提供了更精确的镜头,实现测序突破,其单细胞灵敏度比传统测序高50倍,单碱...
Cell:癌症疫苗又一突破!新型单细胞测序技术成功助力!
黑色素瘤是皮肤肿瘤中恶性程度最高的一种肿瘤,其扩散速度快,并且更偏爱男性。据《A Cancer Journal for Clinicians》2017年发表的癌症统计,黑色素瘤发病率在男性中比在女性中高约60%,死亡率在男性中比在女性中高出一倍以上。最糟糕的是黑色素瘤对放疗不敏感,所以晚期黑色素瘤患者从常规疗法中获益极少。但是免疫疗法打破了这一僵局。 近日,以色...
年度精彩 | 2018测序技术和应用高峰论坛
2018年12月25日,由华大智造主办的“2018测序技术和应用高峰论坛”在上海顺利召开。大会汇集了来自行业内的近20位专家与大咖,大家围绕“测序技术助力多组学研究与应用”、“测序技术助力肿瘤基因组学研究的转化与应用”、“测序技术的发展、创新与转化应用”三大主题发表演讲并展开探讨,现场精彩内容层出不穷。 开幕式 上海市科委生物医药处董树沛老师、复旦大学...
微流控生物芯片上的液体活检技术
图1 液体活检的概念与流程 微流控技术:芯片助力液体活检 微流控芯片技术是一种在微米或纳米尺寸级别下处理或操纵液体的技术手段,由多个不同的操作单元组成,具有通量高、耗时短、耗材少、可控性强等优势,从而优化检测过程,实现自动化检测,是分析化学、细胞生物学、遗传学等诸多研究领域的重要技术平台。在生物技术研究领...
扒一扒藏于百亿惊天骗局背后的液体活检技术!
有这样一个人,她号称可以用一滴血检测几百项生理指标,被称为女版乔布斯。 就在近日,她的百亿惊天骗局被世人揭穿并最终宣告破产,她就是在朋友圈引起轩然大波的伊丽莎白,而这项技术便是液体活检技术。 幸而这只是个别极端,我国东南大学团队研制的癌症检测仪,已经可以仅凭一滴血就完成16项癌症筛检。那么这项技术究竟是什么呢? 液体活检技术主要包括游离循环肿瘤细胞(CT...
《转》访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国际和平妇幼保健院生殖遗传科主任徐晨明教授:胚胎植入前遗传诊断及产前诊断的技术及应用
《转》访是转化医学网的品牌专访栏目,是业内专家、大佬、知名企业智慧交流碰撞的平台,也是促进行业健康发展的重要力量,《转》访致力于打造转化医学领域最知名的专家访谈栏目。近期,转化医学网有机会采访到徐晨明教授,徐晨明教授从事妇产科临床、科研和教学20年,在辅助生殖临床和生殖遗传转化医学研究中具备丰富经验。 问 徐主任您好,这是我们第二次有幸采访您,上一次采访的主题是胚胎植...
Nature:CRISPR编辑技术存在致癌风险,全球首例基因编辑婴儿的未来谁来负责?
昨天,你应该被基因编辑婴儿的新闻刷屏了吧,(转基因人类问世!是人类新时代还是潘多拉魔盒已经打开?)小编也是,微信群里大家议论纷纷。从投票来看,大部分票数都投向了反对。 反对声音集中在了技术存在的未知风险和伦理争议上。各国科学家纷纷谴责其违背了医学伦理,现卫计委等多方已经介入整个实验的调查当中。 今天,伦理的事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