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活动

转化医学网企业会员
转化医学产业大会
转化医学网直播间

专家访谈

《转》访菲鹏数辉马步勇教授|AI与分子模拟引领生物医药创新,“构象选择机制”开辟药物动态设计新纪元
《转》访无锡市第九人民医院科教科主任赵刚
《转》访Olink亚太副总裁Andrea Ballagi博士:新一代蛋白组学如何加速精准医疗新进程
【我的2022】瑞普基因首席技术官王涛:发挥BT+AI双引擎特色优势,推进AI技术在精准医疗领域的临床落地
【我的2022】佰诺全景创始人焦磊:降低使用成本和难度,推动全景病理技术在中国的临床转化落地
【我的2022】墨卓生物创始人兼COO刘寒:日日精进,久久为功,把一个好的单细胞中国解决方案带给客户
【我的2022】迈杰医学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张亚飞:数智化赋能商业模式转型,为客户提供更优质的伴随诊断整体解决方案
【我的2022】深圳绘云生物总经理林景超:专注慢病早筛类临床质谱检测产品,从临床痛点出发,为临床医学检验解决更多难题
【我的2022】艾吉泰康联合创始人屈武斌:对技术精雕细琢,以客户应用场景为核心,用特色服务提供基因捕获整体解决方案
【我的2022】恩泽康泰联合创始人李志:开放与合作,深耕外泌体技术开发与临床转化,为创新药研发提供坚实的肩膀!
【我的2022】迈迪安生命科学部门市场总监Liyan Pang:持续拓展颠覆性分子诊断原料,为体外诊断行业提供创新型解决方案
【我的2022】司羿智能科技创始人尹刚刚:以人为本,用科技传递温度,让老百姓用得起实用有效的创新康复产品!

找到约490条结果 (用时0.1656秒)

Nat Cell Biol:新型蛋白ASPP2可控制上皮细胞可塑性且抑制癌症转移

2014-10-30

近日,来自牛津大学的科学家通过研究,揭示了控制机体上皮细胞形状和运动状态发生转变的关键机制,相关研究刊登于国际杂志Nature Cell Biology上;文章中研究者表示,名为ASPP2的肿瘤抑制蛋白的功能就好比是一种分子开关,其可以控制并且逆转机体上皮细胞的形状及运动状态的改变,这对于解释一系列生化现象,比如伤口愈合、胚胎发育及癌症转移都非常关键。   研究者Xi...

卢欣院士、郭亚军教授Nature子刊揭示阻遏癌症的开关

2014-10-27

   来自牛津大学、第二军医大学等机构的研究人员,发现了支配上皮细胞在坚硬的、高度结构化及固定不移的状态与柔软的、可移动的状态之间切换的一个关键机制。他们的研究发表在10月26日的《自然细胞生物学》(Nature Cell Biology)杂志上,证实了一个叫做ASPP2的肿瘤抑制蛋白充当分子开关控制了这一过程及它的逆转过程——两者在许多的生物学现象,包括伤口愈合、胚胎发育、尤...

安进、赛诺菲因PCSK9抑制剂互掐

2014-10-27

2014年10月20日,在研发新一类降脂药物——PCSK9抑制剂竞赛中,赛诺菲和合作伙伴Regeneron制药已与竞争对手安进(Amgen)齐头并进,该领域再掀波澜! 近日,安进(Amgen)在美国特拉华地方法院起诉赛诺菲(Sanofi)和Regeneron专利侵权,称其PCSK9单抗药物alirocumab侵犯了安进有关PCSK9单抗的3个美国专利(专利号:...

NATURE:CCL2抑制剂的中断会造成乳腺癌的转移

2014-10-23

  女性乳腺是由皮肤、纤维组织、乳腺腺体和脂肪组成的,乳腺癌是发生在乳腺腺上皮组织的恶性肿瘤。乳腺癌中99%发生在女性,男性仅占1%。   乳腺并不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重要器官,原位乳腺癌并不致命;但由于乳腺癌细胞丧失了正常细胞的特性,细胞之间连接松散,容易脱落。癌细胞一旦脱落,游离的癌细胞可以随血液或淋巴液播散全身,形成转移,危及生命。目前乳腺癌已成为威胁女性身心健康的常见肿瘤。 ...

两面性基因SIRT6:能抑制部分癌症,也能促进某些癌症

2014-10-15

  SIRT6蛋白是一种能够抑制肝癌和结肠癌生长的蛋白质,但发表在《Cancer Research》上的一项新研究显示:SIRT6蛋白能促进皮肤癌的发生,这是因为SIRT6蛋白能激活一种酶,这种酶能增强日光引起的皮肤癌细胞的炎症反应、提高癌细胞的生存和增殖能力。   以前认为:SIRT6蛋白是七种蛋白组成的长寿蛋白里的一种,能帮助调节基因组的稳定性、阻止一些与衰老有...

JCI:对NCoA2的抑制或能治疗前列腺癌

2014-10-14

  近日,来自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的Jun Qin等人发现,雄性激素阻断诱导的NCoA2促进了转移性及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表明对NCoA2的抑制可能是治疗前列腺癌的有效靶点。该研究成果发表在2014年10月8日的《The Journal of Clinical Investigation》杂志上。   前列腺癌(PCa),是世界范围内男性常见的第二大肿瘤,分为前列腺上皮内瘤、PCa...

监测免疫抑制剂药物浓度可提高器官移植患者存活率

2014-10-08

器官移植是终末期器官衰竭的常见治疗手段。数据显示,我国每年约有1万例器官移植手术,累计移植量超过10万例。移植术后的排异反应,是该手术面临的主要挑战,也是移植物失功以及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因此,如何抑制移植器官后免疫系统出现排斥反应,是提高成功率的关键。   过去30年,免疫抑制药物ISDs已有效抑制了移植术后患者的器官排斥反应,并很好地改善了器官移植受体的存活率。近...

免疫抑制剂监测新技术获批上市

2014-10-08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cfda)日前批准由瑞士罗氏诊断研发的elecsys环孢霉素和他克莫司监测技术。该技术可用于临床器官移植患者使用免疫抑制剂后的药物浓度监测。 器官移植是终末期器官衰竭的常见治疗手段,我国每年约有1万例器官移植手术,有效抑制移植器官后免疫系统出现的各种排斥反应是提高患者移植手术成功率的关键。免疫抑制药物可用于阻断不同作用机制的免疫系统,从而减少对移植物的排斥...

百时美PD-1抑制剂Opdivo欧美监管收获好消息

2014-09-30

近几个月来,癌症免疫治疗领域异常火热。一方面,百时美施贵宝(BMS)抗癌免疫疗法PD-1抑制剂Opdivo(nivolumab)于今年7月获日本批准,用于治疗晚期黑色素瘤,是全球批准的首个PD-1抑制剂;另一方面,默沙东的PD-1抑制剂Keytruda(pembrolizumab)于9月初获FDA批准,治疗既往经Yervoy(ipilimumab)治疗病情恶化或对Yervoy和BRAF抑制剂双重耐...

中国科技大学发现核糖核酸小分子可抑制乳腺癌

2014-09-30

  从中国科技大学获悉,该校生命学院教授柳素玲在肿瘤干细胞研究中发现一种叫作microRNA100(miR-100)的核糖核酸小分子可以抑制乳腺肿瘤干细胞的更新和增殖,从而遏制乳腺癌的生长和迁移。这一新突破日前得到国际著名学术期刊《癌症研究》的高度评价。   乳腺肿瘤干细胞是一群具有自我更新及多向分化潜能的细胞,在乳腺癌的发生、发展以及...

中国科学家发现抑制艾滋病病毒新途径

2014-09-29

从中国农科院获悉,该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郑永辉研究员领衔的基础免疫创新团队近日发现了抑制艾滋病病毒囊膜蛋白合成的新途径。该研究为艾滋病疫苗的研制及抗艾滋病药物的研发提供了新思路。绝大多数动物病毒,包括能够引起艾滋病、埃博拉出血热、登革热等严重疾病的病毒,在病毒颗粒外都有一层含有糖蛋白的囊膜。   这些糖蛋白又称为囊膜蛋白,而病毒就是通过识别这些糖蛋白而感染靶细胞的。艾...

我科学家发现抑制艾滋病病毒新途径

2014-09-29

28日本刊从中国农科院获悉,该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郑永辉研究员领衔的基础免疫创新团队近日发现了抑制艾滋病病毒囊膜蛋白合成的新途径。该研究为艾滋病疫苗的研制及抗艾滋病药物的研发提供了新思路。 绝大多数动物病毒,包括能够引起艾滋病、埃博拉出血热、登革热等严重疾病的病毒,在病毒颗粒外都有一层含有糖蛋白的囊膜。这些糖蛋白又称为囊膜蛋白,而病毒就是通过识别这些糖蛋白而感染靶细胞的。艾滋病疫苗的研制难点...

Nature :抑制癌细胞扩散可用蛋白质疗法

2014-09-23

  癌细胞的扩散正是导致大多数癌症患者死亡的罪魁祸首。目前,医务工作者们通常通过化疗抑制癌细胞的转移,但化疗本身的效果有限,且会带来强烈的副作用。而近日公布的一项研究成果或许在未来能够帮助癌症患者们减免化疗之苦。   美国斯坦福大学的研究团队开发出一种蛋白质疗法,该疗法能够破坏癌细胞从肿瘤中分离的过程,防止癌细胞通过血液循环等途径在体内...

最新研究成果 一小分子可抑制乳腺癌

2014-09-19

  记者9月18日从中科大获悉,该校生命学院教授柳素玲最近发现一种名为microRNA100(miR-100)的核糖核酸小分子,这种小分子可抑制乳腺肿瘤干细胞更新和增殖,从而扼制乳腺癌生长和迁移。成果以长文形式发表于最新一期国际著名学术期刊《癌症研究》上。   乳腺肿瘤干细胞是一群具有自我更新及多向分化潜能的细胞,在乳腺癌发生、发展以及...

中科院研究发现白介素对间充质干细胞免疫抑制机制

2014-09-10

       中科院上海生科院、上海交大医学院健康科学研究所时玉舫研究组在承担中科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科技部“973”重大科学研究计划等项目中获得最新研究成果,研究揭示了白介素17可通过调节mRNA稳定性,增强间充质干细胞(MSC)的免疫抑制功能,这对其在炎症、肿瘤等疾病发生中的作用和探寻相关治疗新方案...

研究发现白介素对间充质干细胞免疫抑制机制

2014-09-04

  中科院上海生科院、上海交大医学院健康科学研究所时玉舫研究组在承担中科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科技部“973”重大科学研究计划等项目中获得最新研究成果,研究揭示了白介素17可通过调节mRNA稳定性,增强间充质干细胞(MSC)的免疫抑制功能,这对其在炎症、肿瘤等疾病发生中的作用和探寻相关治疗新方案具有重要意义。近日,《自然—细胞死亡和分化》在线发表了这项研究成...

Diabetes:开启特殊基因可抑制糖尿病发生

2013-07-26

II 型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素耐受性部分是由于机体缺少某种蛋白质所致,而这种特殊蛋白质和糖尿病并无关系。 现在,来自蒙特利尔大学等机构的研究人员研发出了一种可帮助开发有效抑制糖尿病发生的疗法。相关研究论文刊登在了近期出版的《糖尿病》(Diabetes)杂志上。 II 型糖尿病占据了全世界糖尿病人群中的 90%,影响着 250 万加拿大人...

张永清:发现抑制老年性痴呆病理发生潜在药物靶标

2013-03-05

阿尔兹海默病(Alzhermer’s disease, AD),又叫老年性痴呆。其主要病理变化之一是病人大脑神经元中微管结合蛋白Tau的过度磷酸化而形成神经纤维缠结。除了AD,其它多个相关神经退行性疾病的病理发生过程中也有Tau蛋白的过度磷酸化和神经纤维缠结的形成,这类疾病统称 为Tau蛋白病(tauopathy)。正常生理情况下,Tau起着稳定微...

抑制肿瘤转移研究获进展

2013-02-08

近日,华东师大生命医学研究所、上海市调控生物学重点实验室、“千人计划”刘明耀教授领衔的课题组发现了一种新型抗肿瘤体内生长和转移的抑制剂。国际肿瘤学期刊《美国国立癌症研究所杂志》日前发表了这一成果。 随着全球肿瘤发病率的显著提高,我国已成为世界上肿瘤发病和死亡的大国。预计到2030年,世界上将有1320万人死于癌症,其中1/4发生在中国。 针对这一严峻现状,致力于肿瘤学基础和转化研究...

研究称摄入咖啡可抑制帕金森病早期亚临床阶段的路易小体形成

2012-12-09

一项新的研究表明,每天喝三杯咖啡可预防大脑中路易小体的形成,路易小体的形成被认为是帕金森病(PD)最早期的亚临床阶段。 该项研究发现每天咖啡或是其他含有咖啡因物质的摄入量与病理性路易小体的形成呈反比关系,说明了这种关系可能包含生物学基础。. 来自夏威夷檀香山退伍军人事务部的首席研究员G. Webster Ross医师说道:“通过前瞻性和病例对照研究,大家知道咖啡或者咖啡因与PD发病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