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活动

转化医学网企业会员
2024年慕尼黑上海分析生化展
如何申请你的第一个国自然基金项目
中医药多组学前沿技术应用高峰论坛
转化医学网直播间

专家访谈

《转》访菲鹏数辉马步勇教授|AI与分子模拟引领生物医药创新,“构象选择机制”开辟药物动态设计新纪元
《转》访无锡市第九人民医院科教科主任赵刚
《转》访Olink亚太副总裁Andrea Ballagi博士:新一代蛋白组学如何加速精准医疗新进程
【我的2022】瑞普基因首席技术官王涛:发挥BT+AI双引擎特色优势,推进AI技术在精准医疗领域的临床落地
【我的2022】佰诺全景创始人焦磊:降低使用成本和难度,推动全景病理技术在中国的临床转化落地
【我的2022】墨卓生物创始人兼COO刘寒:日日精进,久久为功,把一个好的单细胞中国解决方案带给客户
【我的2022】迈杰医学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张亚飞:数智化赋能商业模式转型,为客户提供更优质的伴随诊断整体解决方案
【我的2022】深圳绘云生物总经理林景超:专注慢病早筛类临床质谱检测产品,从临床痛点出发,为临床医学检验解决更多难题
【我的2022】艾吉泰康联合创始人屈武斌:对技术精雕细琢,以客户应用场景为核心,用特色服务提供基因捕获整体解决方案
【我的2022】恩泽康泰联合创始人李志:开放与合作,深耕外泌体技术开发与临床转化,为创新药研发提供坚实的肩膀!
【我的2022】迈迪安生命科学部门市场总监Liyan Pang:持续拓展颠覆性分子诊断原料,为体外诊断行业提供创新型解决方案
【我的2022】司羿智能科技创始人尹刚刚:以人为本,用科技传递温度,让老百姓用得起实用有效的创新康复产品!

找到约16条结果 (用时0.1656秒)

Seer前瞻性文献解读三 | Nature震撼发布,Seer蛋白质组学构建空间多组学医疗图谱

2024-07-26

人类对自身的探索和对外太空的向往一样痴迷,在这两大充满挑战和未知的领域,技术的进步再一次将两者紧密结合。让我们跟随Seer蛋白质组学的脚步,推开一扇大门,以前所未有的视角去: - 探索太空飞行对体液蛋白质组的影响 - 揭秘宇航员太空飞行的生理变化 - 推动新型生物标志物的发现和药物开发 …… NEWS新闻速递 ...

Nature子刊,讲者高分文献精选(一)——2023年首场Oxford Nanopore大中华区用户会(3月25日杭州场)

2023-03-22

2023年3月25日,首场纳六城·以孔会友 – Oxford Nanopore大中华区系列用户分享会活动将在杭州金溪山庄金溪厅(杭州市西湖区杨公提39号),本场用户分享会由Oxford Nanopore大中华区与杭州宝诚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上海柏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联合举办。 线上参会报名 本场用户会设有线上直播通道,请扫描下方二维码免费报名观看线...

文献速递 | FR+CTC可预测胰腺癌早期复发和转移来指导手术和新辅助治疗

2022-12-27

胰腺癌是一种恶性程度极高的肿瘤,其五年生存率仅为5%-7%。目前,根治性切除仍然是治愈或延长生存期的唯一希望。但是胰腺癌因起病隐匿且早期发生转移,致使80%的患者确诊时已为晚期,只有10%-20%的患者可以得到根治性治疗。然而,即使患者得到根治性治疗,仍有20%会出现早期复发。早期复发的主要原因可能是影像学检测会遗漏一些隐匿性的全身性疾病或其他影响因素。近期,新辅助治疗被推荐来解决隐匿性全身...

文献速递│FR+CTC用于结直肠癌早期诊断的临床价值初现

2022-05-11

全球癌症负担报告显示,2020年我国结直肠癌(CRC)新发病例约55.5万,死亡病例28.6万,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饮食习惯的改变,CRC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当前早期CRC通常通过手术预后较好,但复发和转移往往会导致患者死亡,因此早期发现和个性化治疗是改善CRC预后的重要因素。目前国内常用的CRC筛查方法各有条件限制,如肠镜检查具有患者依从性差的缺点,而粪便常规+潜血检测敏感性及特异性差,致使83%...

文献速递 | FR+CTC可预测胃癌患者隐匿性腹膜转移和早期复发

2022-04-24

据统计,2020年中国胃癌新发病例48万,胃癌死亡病例37万,均位列第三。胃癌复发率相对较高,尤其早期复发也较为普遍,且其预后很差。通过识别风险因子并预测早期复发,有望及时调整患者管理方案并改善预后。此外,腹膜转移(Peritoneal Metastasis,PM)是进展期胃癌常见的转移模式,也与预后不良相关。目前术前诊断PM的常规方法是CT检查,其特异性高,但敏感度低。因此探索新的...

文献速递|FR+CTC可辅助乳腺癌诊断和动态监测疗效

2022-01-21

近期,由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开展的叶酸受体阳性循环肿瘤细胞(FR+CTC)在乳腺癌诊断和疗效监测的临床价值研究的成果(Detection of folate receptor-positive circulating tumor cells as a biomarker for diagnosis, prognostication,and therapeutic monitoring ...

文献解读 | FR+CTC可预测早期NSCLC术后复发和转移

2021-09-01

肿瘤转移是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这些患者5年生存率仅4%。既往研究证实,大约50% NSCLC患者在术后5年内复发,鉴别术后复发高风险患者将有助于确定术后辅助治疗方案从而改善患者预后。当前主要基于影像学和病理学对肺癌患者进行诊断和分期,无法准确评估患者术后复发或转移的风险。一项长达7年随访的研究证实,术前叶酸受体阳性循环肿瘤细胞(FR+CTC)水平与患者预后密切相关,...

【文献】 新一代测序技术(NGS) 的十年之旅

2018-07-31

标题:Coming of age: ten years of next-generation sequencing technologies 期刊:Nature Reviews Genetics 影响因子:40.2820 出版日期:2016 May 17 文献摘要 人类基因...

菜鸟如何读文献?

2016-01-25

  如果你是学术高手,那么阅读文献是你的日常工作,技术和方法都已经烂熟,没有必要阅读下面的文字。关于阅读文献的方法,已经有太多太多的介绍。但是这些文章大多数是在你对语言没有太多障碍的情况下的技巧。如果英语是你的母语,当然这些方法都比较好,但是如果你是一个像我这样看到英语都头大的学者,该如何阅读文献?我想这绝对不在少数。   主要根据文献...

SCI新增功能“文献级别用量指标”是个什么东东?

2015-10-10

  做科研的人,如果不喜欢SCI,可以理解,但是如果不使用汤森路透 Web of Science,那么肯定不是一个合格的科研人员,但我相信许多人不熟悉,或者不会使用。虽然汤森路透的Web of Science有独特强大的文献检索和分析功能,但使用起来仍然不过瘾,例如没有文章下载量的指标,这在当今网络时代,显然是非常落伍的。另外文献的入库速度比较缓慢,当然这...

云医:病例探讨、文献下载、尽在医者专属的APP

2015-04-10

  忙碌是每个医生的工作常态,学习同样也是必不可少。想提高医疗水平、想与更多同行交流,可是时间那么少,工作那么忙,怎么办?今天我们给大家推荐一款功能强大,能够真正帮助医生学习,同时又能扩大人脉圈和影响力的社交App。   这款手机App就是云医。创始人程李涛是原北医三院的肾内科医生,医学博士。因其资深的医疗背景,使其能够真正深...

盘点RNA序列捕获最新出炉文献(下)

2015-04-07

上周我们一起回顾了3篇关于RNA序列捕获的研究文章,这周我们再来看3篇近期发表的文献: 1.Nat Biotechnol. 2014 Sep;32(9):903-14. doi: 10.1038/nbt.2957. Epub 2014 Aug 24. A comprehensive assessment of RNA-seq accuracy, r...

盘点RNA序列捕获最新出炉文献(上)

2015-03-24

  上周末,一篇利用对lncRNA的捕获测序进行癌症研究的文章吸引了大家的眼球。其实这种针对lncRNA的捕获测序,正是利用罗氏NimbleGen最新上市的产品SeqCap RNA序列捕获探针库实现的。SeqCap RNA与传统外显子捕获测序方法几乎完全相同,然而当被捕获的文库从基因组变成了转录组,则可发现许多转录本可变剪切信息以及一些低丰度的转录本。 ...

学术干货:牛人教你读文献

2015-01-13

  【一】学术牛人1:用自己的话概括和梳理文献 及时回顾   心得和经验:我现在每天还保持读至少2-3篇的文献的习惯。读文献有不同的读法,但最重要的自己总结概括这篇文献到底说了什么,否则就是白读,读的时候好像什么都明白,一合上就什么都不知道,这是读文献的大忌,既浪费时间,最重要的是,没有养成良好的习惯,导致以后不愿意读文献。 &...

一网打尽全球top100科学论文

2014-11-03

引用是作者承认早期研究的方法、理念和发现的标准手段,并且通常被当作衡量一篇论文重要性的粗略标准。50年前,eugenegarfield发行了科学文献索引(sci),这是首个追踪科学文献引用的系统性努力。在周年纪念到来之际,《自然》杂志携手汤森路透(目前是sci的拥有者),罗列了有史以来引用率最高的100篇论文。该研究涵盖了汤森路透全部数据库——sci的在线版本,也涵盖了社会科学、艺术与人文、...

饶毅:学霸怎样读文献

2014-09-10

  科学的宅男宅女可以盯着计算机,也可以老套点捧着纸质的科学期刊。   通过科学研究的刊物读原始论文和综述等文献,首先是学习的一步,是学术成长的必需;其后成为研究人员的日常工作的一部分,所谓活到老学到老对自然科学研究者来说不是例外而是常规,停止读文献之日基本是退出科学前沿之时。   读文献时,可以经常想其他人的文章与自己目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