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活动

转化医学网企业会员
2024年慕尼黑上海分析生化展
中医药多组学前沿技术应用高峰论坛
转化医学网直播间

专家访谈

《转》访菲鹏数辉马步勇教授|AI与分子模拟引领生物医药创新,“构象选择机制”开辟药物动态设计新纪元
《转》访无锡市第九人民医院科教科主任赵刚
《转》访Olink亚太副总裁Andrea Ballagi博士:新一代蛋白组学如何加速精准医疗新进程
【我的2022】瑞普基因首席技术官王涛:发挥BT+AI双引擎特色优势,推进AI技术在精准医疗领域的临床落地
【我的2022】佰诺全景创始人焦磊:降低使用成本和难度,推动全景病理技术在中国的临床转化落地
【我的2022】墨卓生物创始人兼COO刘寒:日日精进,久久为功,把一个好的单细胞中国解决方案带给客户
【我的2022】迈杰医学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张亚飞:数智化赋能商业模式转型,为客户提供更优质的伴随诊断整体解决方案
【我的2022】深圳绘云生物总经理林景超:专注慢病早筛类临床质谱检测产品,从临床痛点出发,为临床医学检验解决更多难题
【我的2022】艾吉泰康联合创始人屈武斌:对技术精雕细琢,以客户应用场景为核心,用特色服务提供基因捕获整体解决方案
【我的2022】恩泽康泰联合创始人李志:开放与合作,深耕外泌体技术开发与临床转化,为创新药研发提供坚实的肩膀!
【我的2022】迈迪安生命科学部门市场总监Liyan Pang:持续拓展颠覆性分子诊断原料,为体外诊断行业提供创新型解决方案
【我的2022】司羿智能科技创始人尹刚刚:以人为本,用科技传递温度,让老百姓用得起实用有效的创新康复产品!

找到约172条结果 (用时0.1656秒)

颜宁2017年首篇《Cell》文章:脂类转运蛋白ABCA1三维结构

2017-06-09

颜宁研究组一直以来都在针对胆固醇代谢调控通路进行系统的结构生物学与生物化学研究,在近年开始取得进展。去年其研究组在Cell上发文,报道了人源胆固醇胞内转运蛋白NPC1的冷冻电镜结构,在此基础上,他们又首次解析了人源ABCA1全长蛋白的近原子分辨率冷冻电镜结构,为理解ABCA1作用机制及相关疾病致病机理奠定了重要基础。 人源ABCA1蛋白的结构模型及其介导磷脂外向转运和初生H...

张锋连发两篇Nature子刊文章 细述可能超越CRISPR-Cas9的新编辑技术

2017-06-07

CRISPR-Cas9在全球各地的实验室中大放光彩,并且已经被应用到了临床上且证明了其威力。但CRISPR-Cas9有其局限性:上个月末Nature Methods上的一篇“Unexpected mutations after CRISPR–Cas9 editing in vivo”就指出了在全基因组测序研究中,CRISPR-Cas9编辑会令小鼠产生了上千个非目标基因突变,...

从文章引用看科研心态

2017-02-24

       一般来说,自己发表的科研文章被人引用终究是件让人高兴的事。但今天中午吃饭的时候,我的同事在饭桌上向我讲述他的不快。他说他的一篇文章被人引用,结果令他丝毫不感觉愉快。   事情原来是这样的。我的同事在文献检索过程中,无意间发现他的一篇将近十年前发表的汉语某期刊(EI)文章被某学校的科研人员引用了。说实话,他的...

何川教授最新《Nature》文章:基因调控新领域的最新发现

2017-02-15

芝加哥大学的何川(Chuan He)教授是m6A研究领域的权威科学家,近期他的研究组又取得了m6A研究的新进展:他们发现m6A mRNA甲基化在转录组开启,以及动物发育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这一研究成果公布在2月13日的Nature杂志上。 N6-methyladenosine(m6A)是真核生物mRNA上最常见的一种转录后修饰,介导了超过80%的RNA碱基甲基化。这种可逆的m...

时隔一年 华人教授再次发表Nature文章解析RNA病毒

2016-12-28

去年,来自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加州纳米技术研究院的周正洪教授与其合作者在Nature杂志上发文,揭示了双链RNA(dsRNA)病毒的三维原子结构,首次指出了病毒如何感知宿主细胞内的环境条件以触发转录,并阐述了dsRNA基因组在病毒内如何组构以及RNA自我复制的机制。 时隔一年,周正洪教授与孙仁(Ren Sun)再次发表题为“In situ structure...

PNAS新文章关注无创胚胎染色体筛查技术(NICS),掀起生殖新革命

2016-11-29

近日,由南京军区总医院、无锡市妇幼保健院、北京大学和亿康基因组成的团队联合在《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上发表了题为《Noninvasive chromosome screening of human embryos by genome sequencing of embryo culture medium...

多篇文章共同解读免疫系统与肠道菌群的奥秘

2016-11-29

近年来,随着科学家们研究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研究证据将机体的免疫系统与肠道菌群联系了起来,当然我们很多人并不清楚免疫系统到底和机体肠道菌群有着怎样的关联?免疫系统能够被肠道菌群调节,抑或者其能够主动调节机体肠道菌群的多样性从而来影响健康? 本文中我们就对二者之间的关联性研究进行了整理,与各位一起学习! 【1】免疫细胞帮助肠道好细菌战胜坏细菌 国芝加哥大学...

Cell,Nature接连两篇文章再辩:癌症“坏运气”vs.环境因素

2016-11-28

关于致癌的外在因素和内在因素影响,一直都存在争议,这些因素影响力了个体器官癌症发病率,以及年龄相关的癌症易感性,其中一种重要的内在因素就是任意突变随着时间的积累而导致癌症发生。 近期,Nature杂志发表论文:Tissue-specific mutation accumulation in human adult stem cells during life。来自欧洲...

如此研究疾病,高分文章还远么?

2016-11-25

2015年,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宣布,将人类染色体的三维结构研究方向视为进一步认知疾病的重大机遇,并批准立项为共同基金重大项目,即“3D 核小体”(3D-Nucleome)计划,至此开启了基因组学和生物学的后测序时代。  之前的疾病研究多集中于基因组、转录组和表观组层面,大家关注基因突变、表观修饰对于疾病的影响。近几年,染色体三维结构作为崭新的研究方...

《自然》和《新英格兰医学》文章误解了精准医疗?

2016-11-22

备受关注的“国家级”科研项目“精准医疗计划”,近期遭遇到了两年来最大的舆论风波,来自顶级学术杂志《自然》和《新英格兰医学》的两篇报道,似乎在表示精准医疗概念被“滥用”,肿瘤精准医疗理念的“失败”。一个由科学界二十余年工作延续而来的精准医疗计划(Precision Medicine Initiative)是人类对医学理想的“海市蜃楼”,还是真的能构建人类未来健康与医学高楼大厦的基础?这一问题再次成为...

Nature,Science子刊两篇文章:第五周无创产前诊断

2016-11-07

美国韦恩州立大学医学院的科学家们研发出了一种无创产前诊断新技术,能在怀孕一个多月时间里就能检测出遗传疾病来。这一研究成果公布在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杂志上。  研究人员表示,这种无创产前诊断的方法就是 Trophoblast Retrieval and Isolation from the Cervix ( TRIC ),即从子宫颈分离滋养层细...

驳《两篇捅破“精准医疗”泡沫的重要文章》

2016-10-31

韩健老师是成绩卓著的行业前辈。这并不妨碍当意见相左时,我们可以发出不一样的声音。前几天,朋友圈被韩老师的《两篇捅破“精准医疗”泡沫的重要文章》文章刷屏了。就这篇文章,我们有不同的看法,值得和韩老师及同行们探讨一下。 这篇文章引用了两篇重量级的评论作为支撑,一篇来自Nature评论,另一篇来自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短文。结论是“现有精准医疗不...

两篇捅破“精准医疗”泡沫的重要文章

2016-10-28

九月份有两篇把“精准医疗”推上审判台的文章引起了人们的广泛注意。一篇发表在自然杂志上; 另一篇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 两篇文章总结了最近发表的一些肿瘤个体化治疗的临床结果,不过都给出很悲观的评论。第一篇文章认为“精准策略没有给大多数肿瘤病人带来好处”,“肿瘤的精准治疗仅仅是一个待证明的假说”。 "...most people with cancer do not...

山东大学特聘教授Nature Immunology文章

2016-10-26

山东大学医学院,山东省医学科学院的研究人员发表了题为“E3 ubiquitin ligase RNF128 promotes innate antiviral immunity through K63-linked ubiquitination of TBK1”的文章,发现了TBK1激活过程中一个重要的正调控因子:E3泛素连接酶 RNF128,这对于进一步了解泛素调控在机体固有免疫调节中的作用具有...

最新综述文章介绍干细胞疗法在神经疾病治疗方面的进展

2016-09-23

据一篇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Human Gene Therapy上的综述文章介绍,将治疗性干细胞直接移植到中枢神经系统是治疗溶酶体贮积症(lysosomal storage diseases)造成的神经疾病的一个非常具有前景的新方法,不过将基于LSD动物模型开发的干细胞治疗方法转化为用于人类疾病治疗的有效方法仍然面临着许多重大挑战。 这篇文章题为“Stem Cell The...

三篇Nature文章:攻克癌症耐药的策略

2016-08-01

与癌症搏斗令人沮丧。尽管在开发可有效控制肿瘤生长的疗法方面取得了一些进展,这一恶魔几乎总是会用耐药予以反击。即便近期采用免疫疗法在一些癌症患者中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功令人感到兴奋,在一些临床环境及积极的调查研究中一直可看到耐药问题的存在。我们要如何解决癌症治疗耐药?  一种有效的方法就是击中罪魁祸首——瞄准对于治疗不敏感的细胞群,靶向它们的弱点。在发表于6月《自然》(Nature)杂...

不做实验也能发高分文章?公共数据分析驱动免疫治疗

2016-07-20

  近期,Sanford-Burnham Prebys医学研究中心(SBP)的科学家研究揭示了100多种新的癌症免疫治疗相关基因位点。对应论文发表在最新的 Cancer Immunology Research,名为“Mutation drivers of immunological responses to cancer”。 SBP研究中心科学家认为其研究成果可以帮助癌症免疫疗法领域同仁开发更多新...

两篇Cancer Cell文章:禁食也能治疗癌症

2016-07-12

  众所周知,在癌症治疗过程中禁食能够提高积极的结果。现在两项独立的小鼠研究证实,通过饮食或是药物方式,在化疗过程中禁食可帮助增加杀癌T细胞。两个研究小组证实,无论是仅接受卡路里限制模拟剂,还是化疗结合拟断食饮食疗法的啮齿类动物,相比仅接受化疗的动物随着时间的推移具有较小的肿瘤块。这两项研究发布在7月11日的《癌细胞》(Cancer Cell)杂志上。 &...

《Nature》评论文章:中国生物伦理监管经验值得世界借鉴

2016-06-29

近日,中科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研究员裴端卿与日本理化学研究所干细胞伦理学和管理专家道格拉斯·西普应邀在《自然》杂志发表题为《并非野蛮东方》的评论文章。文章就近期针对中国科学家发表的两篇关于胚胎基因编辑的文章所引起的伦理争论以及对中国科研管理政策的误解,进行了分析解读和回应。 道格拉斯和裴端卿认为,中国在监管涉及敏感伦理问题,尤其是生物科学研究方面的经验也许值得世界借...

Nature Biotechnology最新文章:DNA甲基化测序技术比较研究,促进甲基化标记应用精准医疗

2016-06-27

  在不同疾病中,DNA甲基化具有不同的模式。DNA甲基化的具体模式通常与诸如疾病亚型、疾病预后以及药物反应等临床信息具有一一对应的联系。在多种癌症的治疗过程中,DNA甲基化生物标志物可以帮助临床医生选择恰当的治疗方式。   对于拥有成千上万个样本的大量病人来说,全基因组映射与DNA甲基化分析是非常合适的。同样,DNA甲基化分析对于表观基因组学关联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