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转化医学是什么?
推荐活动





专家访谈
找到约542条结果 (用时0.1656秒)
新型的治疗性双抗体
抗体是我们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具有精准靶向性,在我们体内持续进化以帮助避开疾病。抗体药物的使用始于20世纪70年代诺贝尔奖级别的突破,由此形成了大量抗体生产的科学基础。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FDA已批准了首个治疗性抗体,而1990年代后期,科学家和医生们已开发了用于癌症治疗的首个抗体,引领着肿瘤学“靶向药物”时代。 在美国,现在有十几种抗体已获批用于癌症治疗。 ...
新型可生物降解注射剂设计成功:一次注射控制血糖数周!
目前许多治疗2型糖尿病的手段均为使用GLP1,GLP1是一种使胰腺释放胰岛素以控制血糖的信号分子。 然而,该肽具有短的半衰期,会很快的在身体中清除。 为了使药效持续更长时间,研究人员以前将GLP1与合成微球和生物分子如抗体融合,使其在小鼠体内维持2至3天,在人体中维持一周。 目前,市面上药效时间最长的杜拉格肽需要每周注射一次,而标准胰岛素治疗通常必须每天注射两次或更多次。尽管...
Nat Biotechnol:新型基因编辑策略或有望攻克癌症
最近,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Nature Biotechnology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匹兹堡大学医学院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利用CRISPR基因编辑技术开发出了一种新型的基因疗法,这种基因疗法能够有效靶向作用促癌“融合基因”,并且改善恶性肝癌和前列腺癌小鼠模型的生存率。 研究者Jian-Hua Luo表示,这项研究中我们首次利用基因编辑技术特异性地靶向作用癌症融合基因,这也为后期我们开发治疗癌症的...
基于微芯片的自动化循环肿瘤细胞检测系统——CellRich™新型液体活检平台
循环肿瘤细胞(Circulating Tumor Cell, CTC)是存在于血液中带有原肿瘤的抗原性和分子遗传特性的肿瘤细胞。CTC来源于原发肿瘤或转移瘤,它们获得了能够迁移到血液循环的能力,当其中的一部分细胞遇到合适的微环境,就极有可能像找到良田的种子“生根发芽”,克隆生长成新的转移瘤。 美国国立卫生院(NIH)在 2011年的年度癌症研究报告中就指出,通过...
重磅!疫苗新贵康希诺完成4.5亿元融资:加速新型人用疫苗研发
2017年4月18日,康希诺生物股份公司(简称“康希诺”)宣布完成了4.5亿元人民币的新一轮融资。本轮融资由国投创新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简称“国投创新”)管理的先进制造产业投资基金领投,由歌斐资产、达晨创投、金石翊康等新投资人以及礼来亚洲基金、启明创投等原有投资人共同出资完成。 康希诺始终专注于新型人用疫苗的研发和生产,已建立了由10余个新型疫苗组成的研发管线,涵盖了对肺炎、结核病...
强森医疗完成1亿元B轮融资 加速新型社区医疗生态市场布局
近日,致力于打造国内首个家庭责任医疗组织的强森社区医疗集团宣布完成1亿元B轮融资,由知名风险投资机构启明创投和君联资本共同领投。此前,强森医疗分别于2015年4月和2016年6月完成Pre-A轮(德辉资本)和A轮(君联资本领投、德辉资本跟投)融资。 强森医疗创始人兼CEO何海洋表示,本轮融资将主要用于加快全国化拓展布局、深耕社区连锁诊所、家庭医生签约式服务推广、医疗服务产品化设计...
新型电脑程序助力癌症早期诊断,准确率高达80%!
美国科研人员日前开发出一种新的电脑程序,可通过检测血液样本,有效分析出提供血样者是否患有癌症。这可用于癌症的早期诊断,此外该程序还可判断癌细胞存在的部位。 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的周向红教授和同行在英国《基因组生物学》期刊上报告说,如果一个人体内出现癌变迹象,那么血液中会有来自癌细胞的脱氧核糖核酸(DNA)分子,科研人员针对这些分子的特征建立了一个数据库,用电脑程序将血样检测结...
安捷伦科技公司荣获 2017 年度科学家选择奖之最佳新型分离产品奖
安捷伦科技公司荣获 2017 年度科学家选择奖之最佳新型分离产品奖 该奖项得主是 Agilent 1260 Infinity II 液相色谱系统 2017年3月13日,北京——安捷伦科技公司(纽约证交所: A)荣获 2017 年度科学家选择奖之最佳新型分离产品奖: Agilent 1260 Infinity II 液相色谱系统。 正如科学家所提名的...
新型纳米机器癌细胞内平稳给药,精准治疗不再是梦!
想要在活细胞中获得易操控的分子机器是很困难的,试管中一样。更困难的是合理控制分子机器仅在需要时启动。然而,艾伯塔大学的科学家构建的分子机器已能够在癌细胞内平稳运行。此外,每一个分子机器都没有启动,直到针对其特别设计的接收装置接收到正确的信号时,这些分子机器才会运转,这些信号发放者便是与癌症相关的微小RNA(miRNA),即该分子机器可以特异识别癌细胞中特有的微小RNA。 这个结果...
Nature Genetics:新型癌症检测技术帮助早期检测和定位癌症!
近日,美国加州大家圣地亚哥分校生物工程系张鹍教授团队公布了一种新型癌症检测方法,可以快速检测肿瘤细胞,并确定肿瘤在体内的生长位置。相关文章《Identification of methylation haplotype blocks aids in deconvolution of heterogeneous tissue samples and tumor tissue-...
Nature子刊丨利用CRISPR技术治疗失明?新型Cas9酶或许能行!
能够将基因组编辑工具CRISPR / Cas9包装成一个针对大量组织的递送系统是分子生物学家的目标。目前,基因组工程中心的科学家,与ToolGen和首尔国立大学合作,已经设计了最小的CRISPR / Cas9递送系统,通过腺相关病毒将其递送到肌肉细胞和眼睛,并用它来编辑引起失明的基因。新Cas9酶,预期成为对抗常见和不可排除的疾病靶标的有用的治疗工具,其源自空肠弯曲杆菌,空肠弯曲杆菌是导致食...
科学家发现乳腺癌关键途径,开发新型口服药物!
一旦乳腺癌扩散至身体的其他部位,它可以降解患者的健康骨骼,造成许多问题。 犹他大学Huntsman癌症研究所(HCI)的科学家们发现了骨骼被癌症破坏的新途径。他们还掌握了如何用一种新药阻止这种破坏。对患者进行初步测试的结果是充满希望的。 近日,研究结果发表在“科学转化医学”杂志上。HCI的研究员兼犹他大学肿瘤科学副教授Alana Welm博士领导了这项研究。 每年有...
新型药物可穿透血脑屏障抑制肺癌脑转移
中国、英国和韩国研究人员7日在新一期美国《科学-转化医学》杂志上报告说,他们研发出一种能够穿透血脑屏障,抑制肺癌脑转移的新药。新药已在动物和两名肺癌患者身上取得较好疗效。 非小细胞肺癌是常见恶性肿瘤之一,常发生脑或脑膜转移。肿瘤转移到脑或脑膜后,患者死亡率显著升高,但目前还没有抗肿瘤药物能够有效穿透血脑屏障,有效治疗肺癌脑转移。 血脑屏障是血液和脑组织之间一种...
Nat Commun:科学家有望开发出新型个体化肺癌疗法
肺癌如今依然是全球癌症死亡相关的主要原因,相比其它类型肿瘤而言,肺部肿瘤往往会表现出大量的基因组变化,这或许是暴露于烟草烟雾中致癌物的结果,而烟草依然是引发肺癌的主要原因,大约10%的肺部肿瘤都会携带一种名为ATM的基因突变,然而目前在临床中并没有可用药物来治疗ATM突变的肺癌。 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Nature Communications上的研究报告中,来...
新型受体能“引诱”关键致癌分子,可明显抑制胰腺癌和卵巢癌
美国斯坦福大学医学院28日发布新闻公报称,该机构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可吸引关键致癌分子Gas6的“诱饵受体”,小鼠实验表明,其抑制胰腺癌和卵巢癌细胞生长的作用明显,有望成为一种新的癌症治疗手段。 胰腺癌和卵巢癌是致死率很高的癌症类型,很难在早期阶段被诊断出来,治疗手段也有限。传统放化疗效果不明显,一些新型药物,如抗生素和酪氨酸激酶抑制剂,虽有时可阻止肿瘤生...
新型分子登《自然》杂志:克癌有奇效
科学家在实验室环境里利用一种新型化合物成功延缓了多达四分之一的癌细胞类型的生长。 这种分子叫做S63845,它有奇效就在于它能阻止癌细胞获取MCL1蛋白——一种维系其生存的蛋白质。 这一杀器可以阻止多种癌症扩散,包括黑素瘤以及肺部和乳房里的实体瘤。它还能对抗诸如多发性骨髓瘤、淋巴瘤和骨髓性白血病等血液癌症。 “MCL1对很多癌症都很重要,因为它是一种促存活蛋...
新型靶向治疗:脑癌儿童的希望之光
近日,美国犹他大学Huntsman癌症研究所(HCI)的科学家们在Cell Report上发表了一篇题为“MEK抑制剂可以扭转起源于oligoneural前体细胞的胚胎脑瘤的生长方向”的文章,报道他们发现了一组药物,可以在减少或消除儿童脑肿瘤的同时保留正常的脑组织。研究人员用一种新的斑马鱼模式动物系统进行了这项研究,该系统模拟了一种攻击性较强的儿童...
Nature解读:抗癌新突破!新型化合物有望治疗多种癌症
Nature杂志10月20日在线发表了一项抗癌药物研究领域新成果,来自澳大利亚Walter and Eliza Hall Institute的研究人员发现,一种名为S63845的化合物能够高亲和度结合在MCL-1蛋白的BH3结构域结合区域,并通过诱导线粒体途径细胞凋亡的产生而杀死MCL-1依赖性肿瘤细胞。该研究表明,MCL-1可作为一种有效的靶点来开发治疗诸如急性髓性白血病、淋...
Nature:突破!科学家开发出可治疗多种类型癌症的新型化合物
最近,一项刊登于国际杂志Nature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澳大利亚沃尔特与伊丽莎-霍尔研究所(Walter and Eliza Hall Institute)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表明,一种特殊的化合物能够有效阻断一种关键蛋白的作用,而这种蛋白对于维持至少四分之一癌症的持续性发展非常关键,相关研究或可帮助研究人员开发新型方法来有效杀灭癌细胞,并且开发治疗诸如急性髓性白血病、淋巴瘤及其多种实体瘤(黑...
南京大学团队:新型基因组编辑系统尚需打磨
基因组编辑是生命科学领域近几年最热门的话题。内切酶经过改造可以成为强大的编辑工具,比如ZFN、TALEN、风头正劲的CRISPR–Cas系统和引起争议的NgAgo技术。不过这些技术都是通过序列识别来实现靶向切割的,会受到序列偏好的限制。 九月十五日Genome Biology杂志发表了南京大学的一项突破性成果。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金陵医院周国华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