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活动

转化医学产业大会

专家访谈

《转》访菲鹏数辉马步勇教授|AI与分子模拟引领生物医药创新,“构象选择机制”开辟药物动态设计新纪元
《转》访无锡市第九人民医院科教科主任赵刚
《转》访Olink亚太副总裁Andrea Ballagi博士:新一代蛋白组学如何加速精准医疗新进程
【我的2022】瑞普基因首席技术官王涛:发挥BT+AI双引擎特色优势,推进AI技术在精准医疗领域的临床落地
【我的2022】佰诺全景创始人焦磊:降低使用成本和难度,推动全景病理技术在中国的临床转化落地
【我的2022】墨卓生物创始人兼COO刘寒:日日精进,久久为功,把一个好的单细胞中国解决方案带给客户
【我的2022】迈杰医学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张亚飞:数智化赋能商业模式转型,为客户提供更优质的伴随诊断整体解决方案
【我的2022】深圳绘云生物总经理林景超:专注慢病早筛类临床质谱检测产品,从临床痛点出发,为临床医学检验解决更多难题
【我的2022】艾吉泰康联合创始人屈武斌:对技术精雕细琢,以客户应用场景为核心,用特色服务提供基因捕获整体解决方案
【我的2022】恩泽康泰联合创始人李志:开放与合作,深耕外泌体技术开发与临床转化,为创新药研发提供坚实的肩膀!
【我的2022】迈迪安生命科学部门市场总监Liyan Pang:持续拓展颠覆性分子诊断原料,为体外诊断行业提供创新型解决方案
【我的2022】司羿智能科技创始人尹刚刚:以人为本,用科技传递温度,让老百姓用得起实用有效的创新康复产品!

找到约247条结果 (用时0.1656秒)

新研究有望拯救千万乳腺癌患者!新靶点被发现!|《Nature》子刊

2018-07-30

三阴性乳腺癌(TNBC)一直是医学界难以对抗的肿瘤之一。由于肿瘤表面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和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均为阴性,所以患有该种乳腺癌的患者难以从常规的内分泌治疗和分子靶向治疗中获益,所以目前临床主要依赖于化疗。而在近期的研究中,Aurélie S. Cazet等人将目光转向三阴性乳腺癌肿瘤的基质细胞,努力探索出利...

《Cell》子刊:药物抗癌新靶点被发现!竟是非编码RNA!

2018-07-09

目前RNA,尤其是小RNA在整个基因研究领域都是研究热点。但我们对RNA的认识足够全面吗?研究人员利用新的分析技术分析了市面上大多数抗肿瘤药物与RNA的相互作用关系。结果显示目前大多数药物均存在潜在的非编码RNA结合位点。该文章发表于最近的《Cell Chemical Biology》。 抗...

JCI:华人科学家发现增强肿瘤免疫治疗的潜在新靶点

2018-05-25

PIM激酶是一个高度保守的丝氨酸/酪氨酸激酶家族,由PIM-1,PIM-2和PIM-3三个成员组成,其中PIM-2在造血细胞中表达,通过对靶向底物进行磷酸化来影响细胞存活,增殖,转录激活和蛋白质翻译。之前一些研究表明PIM-2激酶参与多种癌细胞类型的存活和增殖,其中包括B细胞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和前列腺癌,表明PIM-2可能是癌症治疗的一个潜在靶点。 ...

Immunity:清华医学院董晨又双叒叕同期两篇论文,分别揭示肿瘤免疫治疗新靶点和银屑病发病新机制

2018-05-14

2018年4月19日,最新一期的国际免疫学顶尖杂志Immunity同时刊发了清华大学医学院董晨课题组的两篇研究论文。有意思的是,这是董晨实验室过去15年中继2003、2008、2010 和2015年之后, 第五次在同期Immunity发表两篇无关联论文,这在国际免疫学界绝无仅有, 成为佳话。 2018中国微循环学会转化医学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第二届中国转化医学大会邀请函(欢迎点击...

喜讯!清华大学免疫所董晨课题组发现肿瘤免疫治疗新靶点

2018-04-23

该论文深入研究了免疫调节点分子B7S1对抗肿瘤免疫反应中的负调节功能, 揭示了肿瘤微环境中表达于抗原呈递细胞的B7S1可启动CD8+效应T细胞的衰竭过程,并且与PD-1抑制性信号一起协同地诱导T细胞衰竭,阻断B7S1信号有望进一步改善现有anti-PD-1免疫治疗的疗效。 近年来, 肿瘤免疫治疗蓬勃发展, 已经给人类彻底战胜癌症带来了一线曙光。CD...

喜讯!清华大学免疫所董晨课题组发现肿瘤免疫治疗新靶点

2018-04-10

该论文深入研究了免疫调节点分子B7S1对抗肿瘤免疫反应中的负调节功能, 揭示了肿瘤微环境中表达于抗原呈递细胞的B7S1可启动CD8+效应T细胞的衰竭过程,并且与PD-1抑制性信号一起协同地诱导T细胞衰竭,阻断B7S1信号有望进一步改善现有anti-PD-1免疫治疗的疗效。 近年来, 肿瘤免疫治疗蓬勃发展, 已经给人类彻底战...

突破!线粒体DNA或是三阴性乳腺癌早期诊断和治疗的新靶点!

2018-02-11

曾有研究表明,线粒体缺陷与乳腺癌的发生存在着一定关联,但科学家们依旧无法确定线粒体DNA改变与TNBC转移和化疗拮抗的关系。 近期,宾夕法尼亚大学研究人员将不同乳腺肿瘤亚型的代谢图谱进行比较,确定TNBCs的侵袭性亚群,并指出了更准确的风险评估方式,从而有助于为TNBC患者提供个性化治疗方案。该研究成果以“Aggressive triple negative breast can...

胃癌全新靶点MG7在2017年AACR首度报导引起广泛关注

2017-04-06

2017年AACR(美国癌症研究学会)年会于4月1日至5日在美国华盛顿举行。 AACR成立于1907年,是世界上创立最早、规模最大的专注于癌症研究的科学组织。AACR的任务是通过研究、教育、交流、协作来预防和治疗癌症。 当地时间4月4日上海吉凯基因的研发总监袁纪军博士在AACR年会现场为参会者介绍了关于胃癌治疗的最新科研成果:MG7-CAR, ...

突破!科学家使用CRISPR/Cas9鉴定出120余个抗癌新靶点!

2017-03-22

  引起癌症的基因突变往往也是癌症的弱点,这也就为科学家们创造了机会--可以开发能够选择性杀伤癌细胞的药物,而对正常细胞无影响。这个概念叫做合成致死,因为这些药物仅仅对突变细胞是致命的。来自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UCSD)医学院和雅各布工程学院的研究人员近日就开发了一种筛选合成致死基因组合的新方法,这项技术发表在Nature Methods上,揭示了120个开发抗癌药物的新靶点。...

Nature子刊:耶鲁大学团队发现动脉粥样硬化新靶点

2016-12-10

日前,美国耶鲁大学(Yale University)的研究团队发现一个在低密度脂蛋白(LDL) 胆固醇在血管内沉积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的蛋白,这为阻断LDL沉积的创新医疗方法的开发提供了启示,从而防止或者减缓导致心脏疾病的血管阻塞。这项研究成果发表在《自然》子刊《Nature Communications》上。 动脉粥样硬化导致的心血管疾病是世界范围内第一大致死因素。动脉粥...

我国科学家团队确定了肾癌治疗的新靶点

2016-12-08

从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获悉,我国科学家团队确定了肾癌治疗的新靶点,相关研究成果日前在线发表于国际学术期刊《癌症细胞》上。这是中国自主研发确定的首个肾癌药物靶标,为肾癌的临床治疗提供了新方向。 近年来,肾癌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但几种治疗肾癌的方式却都不太理想,相关科学家们一直在致力于寻找新的靶点,开发疗效更好的药物。 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研究员刘江带领团队...

Nature Medicine:新靶点有望成为抗体药物研发大爆炸的引线

2016-11-24

日前,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的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新的实验技术,大幅削减了开发新型癌症治疗技术的时间成本,提高了癌症新疗法从实验室走向临床的转化效率。由于该技术前所未有的突破性,对应文章发表在了最新出版的Nature Medicine上。通过这项研究,科研人员基于他们开发的新技术找到了新的胰腺癌治疗潜在靶点,开创了利用遗传缺陷摧毁癌细胞的新大陆。 利用CRIS...

研究发现胰腺癌治疗新靶点

2016-11-24

上海交通大学基础医学院王义平博士等研究发现,精氨酸甲基化酶CARM1可以对苹果酸脱氢酶MDH1进行甲基化修饰并降低其活性,进而抑制胰腺癌细胞的谷氨酰胺代谢过程。该研究揭示了肿瘤细胞代谢新的调控特征,对肿瘤代谢调控的临床应用具有重要指导意义。相关成果日前发表于《分子细胞》。 胰腺癌被称为“癌症之王”,其5年存活率仅有3%~5%。近期研究表明,胰腺癌细胞的增殖高度依赖于葡...

伯豪客户发现黑色素瘤个体化靶向治疗新靶点

2016-11-03

摘要 哺乳动物类雷帕霉素靶蛋白(mammalian target of rapamycin, mTOR)是经过临床验证的肿瘤靶标,但PI3K-AKT-mTOR通路抑制剂是否可用于治疗mTOR基因突变的黑色素瘤患者,目前还有待与临床试验的确认。在该研究中,北京肿瘤医院郭军教授课题组通过Sanger测序方法筛查412例黑色素瘤样本中mTOR的外显子区域基因畸变,并采...

新发现!CRISPR基因编辑技术治疗急性髓性白血病(AML)新靶点KAT2A

2016-10-25

日前,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英国剑桥大学的研究人员和他们的合作研究者对一种CRISPR基因编辑技术进行改进研究,并利用它发现急性髓性白血病(AML)的新的治疗靶标。在他们的研究成果中鉴定出大量基因可能作为抗AML疗法的潜在靶标,与此同时描述了抑制这些基因中的一种,即KAT2A,破坏AML细胞的机制,以及怎样的操作可以同时不会伤害非白血病血细胞。 (下图是这项研究的图表...

确证肾癌治疗新靶点

2016-09-14

  中科院上海药物所蒋华良课题组、杨财广课题组及北京基因组所刘江课题组在一项合作研究中确证了肾癌治疗新靶点SPOP。9月12日,相关成果在线发表于《癌症细胞》杂志。   以索拉非尼和舒尼替尼为代表的靶向抗肿瘤药物是晚期肾癌的一线治疗药物,但对转移性肾癌的疗效十分有限,并且容易产生耐药。因此,当前亟待发现并确证治疗肾癌特异性药物作用新靶标。 &em...

科学家发现治疗前列腺癌新靶点

2016-04-06

  中科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许永课题组与美国加州大学陈宏武课题组合作,发现了治疗前列腺癌的新靶点。该研究发现,孤儿核受体RORγ在转移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中高表达,同时RORγ调控雄激素受体AR的表达。采用理论模拟与设计获得的RORγ小分子拮抗剂,能有效抑制AR的基因和蛋白表达水平。因此,RORγ可作为前列腺癌的重要治疗靶点,发展RORγ拮抗剂则将成为治...

Cell Rep:科学家阐明治疗结直肠癌的新靶点

2016-01-04

  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Cell Reports上的研究论文中,来自迈阿密大学米勒医学院的研究人员通过对结直肠癌进行研究,报道了机体免疫反应对肿瘤产生反应的关键性研究发现,这项研究也首次详细地解释了干扰素基因刺激子(STING,stimulator of interferon genes)信号通路如何扮演重要的角色来改变机体对细胞转化的免疫反应。 &...

Nature子刊:华人科学家发现治疗肺癌新靶点

2015-10-08

  近年来,肺癌的发病率与致死率都在不断提高,使其持续成为全球范围内最严重的癌症类型之一。其中70%-80%的患者被确诊为非小细胞癌,并且已经进入转移期。尽管目前的诊断与治疗技术已经突飞猛进,许多肺癌仍旧在后期才得以发现。鉴于非小细胞肺癌的严重性,寻找更加有效地癌症相关生物标记显得十分重要。   ID是一类抑制DNA结合/分化的转录因子,ID蛋白能够二聚化并结合调节性的E...

抗感染抗肿瘤免疫治疗新靶点被发现 T细胞能具更强杀伤效力

2015-09-22

  如果感染、肿瘤“起势”了,身体之盾如何接招?T细胞是身体免疫系统有杀伤功能的“接招”机制之一。“杀伤之矛”和“接招之盾”,T细胞靠什么掌控?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医学科学院院长曹雪涛团队发现,E3泛素连接酶分子Nrdp1是掌控关键点,它调控T细胞介导的抗感染、抗肿瘤免疫应答,相关研究论文发表于21日的《自然免疫学》杂志上。   据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