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活动

第七届上海国际癌症大会
第六届单细胞技术应用研讨会暨空间组学前沿研讨会
【直播】AI驱动的功能基因组学研究--技术突破与前沿应用
转化医学圆桌π第一期“解码生命多维密码:组学技术融合如何构建精准医学未来”
首届精准医学国际学术研讨会暨队列研究先锋计划颁奖仪式

专家访谈

《转》访菲鹏数辉马步勇教授|AI与分子模拟引领生物医药创新,“构象选择机制”开辟药物动态设计新纪元
《转》访无锡市第九人民医院科教科主任赵刚
《转》访Olink亚太副总裁Andrea Ballagi博士:新一代蛋白组学如何加速精准医疗新进程
【我的2022】瑞普基因首席技术官王涛:发挥BT+AI双引擎特色优势,推进AI技术在精准医疗领域的临床落地
【我的2022】佰诺全景创始人焦磊:降低使用成本和难度,推动全景病理技术在中国的临床转化落地
【我的2022】墨卓生物创始人兼COO刘寒:日日精进,久久为功,把一个好的单细胞中国解决方案带给客户
【我的2022】迈杰医学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张亚飞:数智化赋能商业模式转型,为客户提供更优质的伴随诊断整体解决方案
【我的2022】深圳绘云生物总经理林景超:专注慢病早筛类临床质谱检测产品,从临床痛点出发,为临床医学检验解决更多难题
【我的2022】艾吉泰康联合创始人屈武斌:对技术精雕细琢,以客户应用场景为核心,用特色服务提供基因捕获整体解决方案
【我的2022】恩泽康泰联合创始人李志:开放与合作,深耕外泌体技术开发与临床转化,为创新药研发提供坚实的肩膀!
【我的2022】迈迪安生命科学部门市场总监Liyan Pang:持续拓展颠覆性分子诊断原料,为体外诊断行业提供创新型解决方案
【我的2022】司羿智能科技创始人尹刚刚:以人为本,用科技传递温度,让老百姓用得起实用有效的创新康复产品!

找到约346条结果 (用时0.1656秒)

由赴美产妇死亡赔偿看中美医与法的差距

2015-11-06

有朋友认为,相比美国人的平均收入、医生的收入,在美国赔偿520万美元与在中国赔偿120万元,是大致相称的。我再次声明,在中国的医疗损害很少存在全部责任,所以通过诉讼赔到120万元几乎不可能。而且,在美国,对痛苦、精神损失的赔偿也不小,这是中美人身损害赔偿最大的不同,体现了美国法律对生命的真正尊重,体现了中国法律对生命的真正蔑视。在中国,除了深圳等极少数地方,5万元封顶了...

即将死亡到底是种什么感觉?

2015-10-30

  世界上存在两类人:一类人讨厌恐怖片,因为他们感到害怕;另一类人喜欢恐怖片,因为他们……感到害怕。你不能去责怪那些对恐怖片避之如瘟疫的人,因为研究人员发现:在观看恐怖片时,你的大脑活动和片中人物是一样的。恐惧的化学成分是相同的,无论你是否处于真正的危险中。   但究竟什么是恐惧?在最基本的层面上,恐惧是对威胁的认知反应、是一系列化学过程的兴...

广东妇女乳腺癌死亡率加速上升 是2010年的3.8倍

2015-10-19

  记者昨日从广东省统计局发布的《广东省实施妇女发展国家纲要和省规划中期监测统计报告》获悉,2010年以来,广东省妇女在健康、教育、社会保障、法律保护领域的目标进展显著,然而,“两癌”中的乳腺癌死亡率近两年加速上升。   数据显示,2014年,乳腺癌死亡率指标达到了11.28/10万(人),是2010年2.95(人)的3.8倍。报告建议...

MIT:助力器官移植,新技术让死亡心脏重新“复活”

1970-01-01

据MITTechnologyReview网站报道,移植外科医生开始使用一种能够使心脏“复活”的设备;这种设备能够延长心脏在体外持续的时间,从而使一些原本不具备捐赠资格的人的心脏恢复跳动。 在美国,每年约有2400例心脏移植手术,这个数据20年来没有发生太大变化。通常,心脏移植只依靠来自脑死亡但身体健康的捐赠者。然而,在至少15个案例中,英国和澳大利亚的外科医生说,他...

江苏8月传染病发病9159例死亡33人 艾滋病排第一

2015-09-14

  从江苏省卫计委获悉,2015年8月1日0时至8月31日24时,全省共报告甲、乙类法定报告传染病发病9159例,死亡33人。   据了解,本月除鼠疫、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炭疽、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白喉、钩端螺旋体病、血吸虫病、人感染 H7N9禽流感无发病报告外,其余18种甲、乙类传染病均有病...

BBC:微生物可揭示死亡状况 亦可为性侵案提供线索

2015-08-24

  在人停止呼吸后的几秒内,身体处于活死人状态。 血液停止流动,身体含氧量极速下降,化学分解过程开始,身体组织酸化。 身体中某些寄生细菌因此开始享受饕餮而得以迅速繁衍,另一些则陆续死亡。   据英国广播公司网站8月21日报道,此时体内的各种化学反应还会引来昆虫,这些昆虫爬上尸体,钻入毛孔产卵,随之而来的还有昆虫身上的共生微生物。 几天后...

埃森哲:50%以上的数字医疗创业公司面临死亡危机

2015-08-20

  两天前,美国著名咨询公司埃森哲发布一个题为《数字医疗:僵尸创业公司与秃鹫投资者》(《healthcare it: zombie  start-ups and vulture capital》)的简短报告。其中有一些有意思的观点,奇点糕跟大家分享一下。   首先要澄清两个概念:第一,美国媒体会同时用“healthcare IT”和“Digital Health”这两个概念,...

两篇Nature文章揭示细胞死亡新机制

1970-01-01

   在10亿多年前发生的一次内共生事件中,一个细菌被细胞所吞食,并最终变成了细胞器――线粒体。随着时间的推移,近1000种编码线粒体蛋白的基因,其中的大多数现在从线粒体转移到了细胞核中,并且是在细胞质中被翻译为蛋白质。一个至关重要的输入机制确保了这些蛋白质最终定位在线粒体内适当的位置。 发表在《自然》(Nature)杂志上的两项互补研究,提供了...

著名期刊:经常吃辣可降低死亡风险

2015-08-06

  根据本周发表在世界著名医学期刊《英国医学杂志》(British Medical Journal)的一项最新研究报道,日常饮食中经常吃辣,可降低死亡风险。这种关联性也存在于某些疾病死亡,如癌症、缺血性心脏病和呼吸系统疾病。   这是一项观察性研究,因此关于因果关系还没有明确的结论,但是作者呼吁开展更多的研究,有望带来更新的膳食建议和功...

Science:抑癌基因p53与癌细胞死亡

2015-07-31

  p53是迄今为止细胞中最为重要的肿瘤抑制因子之一,它在细胞生长发育中的周期调控、DNA修复以及细胞凋亡等重要细胞过程中都发挥着关键作用。最新的一项研究揭示了这种明星抑癌基因如何杀死并清理细胞的重要新机制,相关成果公布在7月31日的Science杂志上,这一发现也将对未来癌症与自身免疫疾病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p53属于最早发现...

Lancet:显著降低乳腺癌死亡率的药物

1970-01-01

     最近,在超过30000名女性中开展的一项大型研究表明,一类称为芳香化酶抑制剂的药物,可显著降低最常见乳腺癌类型患病绝经后妇女的死亡风险。   这项研究强调了芳香化酶抑制剂在雌激素受体(ER)阳性乳腺癌治疗中的重要性,并指出,与较旧的激素治疗他莫昔芬相比,它们能够更加显著地降低死亡风险。   这...

首次分子合成物可引起癌细胞快速死亡

2015-07-22

            达特茅斯大学的研究人员进行了首次特定合成参与白血病细胞死亡的某种化合物的研究。   该发现发表在《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杂志上。   “我们预计,这些化合物将作为一种重要且有用的工具...

陈新杰教授Nature发布线粒体研究重大发现

2015-07-22

  来自纽约州立大学上州医科大学的研究人员报告称,他们发现了一条新的线粒体介导细胞死亡信号通路,并揭示出了抑制线粒体介导蛋白质稳态应激及细胞死亡的一个胞质溶胶网络。这些重要的研究发现发布在7月20日的《自然》(Nature)杂志上。   论文的通讯作者是华人科学家、纽约州立大学上州医科大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教授陈新杰(Xin Ji...

姜学军教授Cell子刊解析细胞死亡新形式

2015-07-14

  来自美国纪念斯隆-凯特琳癌症中心的研究人员在新研究中证实,谷氨酰胺代谢(glutaminolysis)和转铁蛋白(Transferrin)调控了铁死亡(Ferroptosis)。这一重要研究发现发布在7月9日的《分子细胞》(Molecular cell)杂志上。   领导这一研究的是美国纪念斯隆-凯特琳癌症中心的姜学军(Xueju...

AnnalsofInternalMedicine:简单扫描帮你确认15年内死亡风险

1970-01-01

在线发表在最新Annals of Internal Medicine杂志上的一篇研究表示,冠状动脉钙化(CAC)扫描可以帮助医生确定病人是否有早卒的风险。 冠状动脉钙化扫描其实就是一个X射线断层摄影的测试,寻找冠状动脉壁上斑块聚集成的点。这些斑点被称为钙化,已经被认定为冠状动脉疾病的早期迹象。冠状动脉钙化的风险因子包括心脏病风险因子,血脂异常,高血压和肥胖等等。 ...

含糖饮料每年导致全球数万人死亡你还敢吃那么多糖吗?

1970-01-01

越来越多的新闻报道了糖类的危害:根据研究人员统计,单单含糖饮料就要对每年好几万起死亡事件负责。这对食品风潮的转向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膳食脂肪――一度被认为是最大的罪魁祸首――现在走下了风口浪尖,因为在新的膳食指南中,对脂肪摄入上限的规定已被抛弃。而我们一直以来都知道对我们身体健康没有好处的糖,不但越来越多地与肥胖关联在一起,而且各种慢性病甚至死亡也与它脱不了干系。塔夫茨大学进...

新技术可判断10日内确切死亡时间

2015-07-07

  确切判断遇害者死亡时间有助于案件侦破,但在一些案例中,犯罪分子对尸体做手脚以混淆法医视听。新的技术手段将使他们难逃法网。   奥地利萨尔茨堡大学研究人员最新报告说,他们通过检测特定肌肉蛋白和酶在尸体内的降解程度,可以在死亡10日内确切判断死亡时间,而目前普遍使用的技术手段仅能在3日内作出确切判断。   研究人...

韩再增MERS死亡病例已有95人感染7人死亡

1970-01-01

韩国保健福祉部说,当天的死亡患者是一名68岁女性,患有慢性心脏病。这名老妇5月27日至28日在首尔三星医疗中心住院,期间密切接触过一名MERS患者,从而被感染。 韩联社报道,新确诊的8例病例也都曾密切接触过MERS患者。迄今为止,所有的感染都发生在医疗机构内。 根据保健福祉部提供的数字,截至9日晨,韩国共有2892人因可能感染MERS而受到隔离观察。另...

柳叶刀:新型工具或可帮助预测个体在未来5年的死亡风险

2015-06-07

  近日,来自乌普萨拉大学(Uppsala University)的研究人员研究了人们在未来5年的死亡风险,他们通过利用英国生物样本库(UK Biobank)中大量的数据设计出了一种特殊的健康风险计算器,英国生物样本库中包含有大约50万人的数据,研究人员希望这种健康风险计算器可以应用于临床治疗、公众健康保障及研究中,相关研究刊登于国际杂志The Lancet上。   研究者E...

促使癌细胞死亡的分子途径

1970-01-01

   最近,美国埃默里大学Winship癌症研究所的肺癌研究人员,发现了一种新策略,利用细胞凋亡――一种程序性细胞死亡的形式,用于肺癌的治疗。蛋白质Bcl-2是肿瘤治疗的一个已知靶标,因为它可让癌细胞通过细胞凋亡而逃避细胞死亡。 本文通讯作者、Winship癌症研究所癌症生物学家邓兴明(音译,Xingming Deng),和他的同事们发现了一类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