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转化医学是什么?
推荐活动
专家访谈
找到约331条结果 (用时0.1656秒)
【重磅】盛大陈天桥夫妇捐美1.15亿美元 研究帮助人类接受死亡
凤凰财经综合 12月7日据FT中文网消息,盛大创始人亿万富豪陈天桥和雒芊芊夫妇向美捐助,捐赠1.15亿美元用于大脑研究,目的是帮助人类接受死亡。 消息称,盛大(Shanda)创始人陈天桥和雒芊芊(Chrissy Luo)的这笔捐赠突显中国大陆企业家在全球慈善事业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盛大最初是一家网络游戏开发商,后来转型为一家投资集团,持...
肿瘤治疗的“铁器”时代--诱导铁死亡治疗肿瘤
铁对细胞生长分裂的重要性 铁元素对细胞生长分裂至关重要。然而由于铁可以催化生成有毒活性氧(ROS),胞内铁含量必须严格控制。也许由于铁含量高于正常细胞,快速生长的癌细胞对ROS压力更敏感。最近,两篇发表在《Nature Nanotechnology》的文章发现了两种FDA批准用于临床的纳米颗粒可以通过增加铁富集和ROS压力选择性地杀死癌细胞,表明现有纳米颗粒...
美国多家医院现“超级真菌”4人死亡
据外媒报道,美国疾病控制及预防中心(CDC)日前公布调查报告,表示首次在美国发现一种具抗药性的致命超级真菌“耳道假丝酵母菌”,并有蔓延趋势。2013年5月至今年8月间在美国的医院及其他医疗设施内,共发现13宗感染个案,当中4名病人怀疑因此死亡。 CDC官员表示已确认7宗超级真菌感染个案,其中5宗在今年发生,病人分别来自伊利诺伊、马里兰、新泽西及纽约州,他们全部出现严...
青少年突发心脏性死亡:提醒医生注重精密医学
一个13岁男孩的猝死事件,导致超过20个亲戚被错误地诊断为有潜在致命的心律失常的情况。根据Mayo Clinic Proceedings上发表的一篇名为Mayo Clinic的研究表明,这种错误的诊断是由于遗传测试的不当使用和遗传测试结果的不正确解释造成的。 遗传心脏病学家和梅奥诊所的温德兰史密斯水稻突起死亡基因组学实验室主任Michael J. Ackerman博士说:“这个案例突出了当使...
Science:鉴定出导致脑细胞死亡的罪魁祸首
尽管存在不同的触发物,相同的一连串分子事件似乎导致中风、脑损伤和甚至阿尔茨海默病等神经退行性疾病中的脑细胞死亡。如今,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研究人员说,他们精确地发现一种位于这一连串事件末端的蛋白,即一种通过切割细胞的DNA给予致命性打击的蛋白。他们说,这一发现潜在地为开发预防、阻止或削弱这一过程的药物打开新的大门。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2016年10月7...
5%人群由基因决定他们比常人更早衰老死亡
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最新研究表明,一些人群的寿命长短是由他们的先天基因决定的,与后天吸烟、饮酒和饮食习惯没有关系。 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目前,科学家一项创新研究表明,5%的人群是由基因决定比其他人衰老得更快、死亡得更早。 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科学家最新证据表明,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内部时钟”,其运行进程与其他人速度并不一致。这意味着一些人群会比普遍人高50%的概...
乳腺癌发病率和死亡率:中国上海女性的40年趋势
乳腺癌是人类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北美、两欧等发达国家,女性乳腺癌的发病率居女性恶性肿瘤发病率的首位,在中国,乳腺癌的发病率持续增长,目前平均为29/10万,在沿海地区高于内陆地区。2016年6月,发表在《Ann Oncol》的一项由中国和美国科学家进行的研究考察了中国上海女性40年的乳腺癌发病率和死亡率。 亚洲女性乳腺癌的发病率在增加,这可能是由于全球化趋势造成的风险因素的改变。由于实施...
PD-1警报:Opdivo与免疫疗法并用引发严重副作用 已造成一名患者死亡
日本小野药品工业公司于2016年7月19日公布最新消息,由该公司和制药巨头百时美施贵宝公司联合研发的知名抗癌药“Opdivo(Nivolumab)”如果与其他“免疫疗法”搭配使用会带来不良影响。当下有6名患者出现了严重的副作用,其中1名已死亡。小野药品工业公司呼吁,患者必须要在拥有足够专业知识和经验的医生的指导下用药。 Opdivo通过靶向分子在免疫系统的能力,在识别并攻击肿瘤中起重要作用。...
美国科学家证实饱和脂肪酸会增加死亡风险
美国科研团队于2016年7月5日刊文称,他们通过32年的长期研究证实黄油、猪油、红肉中富含的饱和脂肪酸会提高人的死亡风险。通过使用橄榄油等不饱和脂肪酸来替代饱和脂肪酸对人体健康更有益处。 相关论文已刊载在美国知名医学杂志《JAMA Internal Medicine》上。 美国哈佛大学陈曾熙公共卫生学院...
恶性肿瘤为北京主要死亡原因首位 死亡率再增4.3%
健康白皮书显示,恶性肿瘤仍位列本市户籍人口主要死亡原因首位。根据首次发布的慢病“早死概率”,北京市30岁户籍人口中有11.11%的可能会因患恶性肿瘤、心血管疾病、糖尿病、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在其70岁生日之前死去。 北京市卫计委昨日发布2015年本市健康白皮书。数据显示,2015年,本市户籍居民期望寿命为81.95岁,比2014年上升了0.14岁。与此同时,恶性肿瘤仍位...
动物死后仍有基因保持活跃状态:多数死亡半小时后活动
我们死后将会发生什么呢?这是目前最大的未解之谜之一。而科学家近日发现,在我们死后的几天内,我们的基因活动仍然会继续进行。 有迹象显示,在人体死亡之后,有1000多个基因仍会保持活跃状态,不过有些基因只有在24小时之后才开始活动。 这一发现不仅将重新定义我们对死亡的理解,对于改进器官移植技术也有着重要的意...
患癌被判"死刑" 如今完全康复,8岁的她如何穿越“死亡陷阱”?
8岁患癌 医生诊断她活不过三年 王威出生在1987年,家在黑龙江省伊春市。8岁的时候,她的人生被一纸诊断书彻底改变了。 王威:“当时我爸从医生手中接过那个诊断书时,扑通就坐地上了。” 颈部一个蚕豆大小、不痛也不痒的肿块被诊断为甲状腺癌。8岁的王威在当地医院做了甲状腺切除手术,手术虽然成功,但医生告知家长,小王威活不过三年。 记者:“这个诊断对你家庭来...
3个月大男婴急诊入院后死亡,尸解居然发现?
20 世纪 90 年代初的春天,我刚刚开始独立一线值班,夜深人静的时候,一家人抱着一个3个月大的男婴急诊入院:白天正常,晚上突然呕吐哭闹不止,神情不佳,孩子的父母等 8 个亲人一起赶往医院。我当时紧急体格检查发现孩子全身皮肤发黄、无出血点,神智不清昏迷状,怀疑是肝脏疾病,家属否认肝脏病史,奶奶哭着说:“一定要救活这个孩子,我们这几家就这一个男孩!“我紧急...
孙燕院士:解读中美癌症死亡率趋势
1996 年,美国癌症协会(ACS)发布一项挑战:到2015 年,美国癌症死亡率降低50%。近日,CA杂志发表一篇文章,1990年至2015 年这25 年间,美国总体癌症死亡率平均降低26%(男性降低32%,女性降低22%)。(CA Cancer J Clin. 2016年5月13日在线版) 肺癌、结直肠癌、乳腺癌和前列腺癌这四个主要...
医生将新生儿冻至“死亡”后,上演「起死回生」 !
凌晨5:00,当这个还来不及有自己名字的婴儿再度睁开双眼时,她小小胸腔里跳动的,已经是一颗完整而健康的心脏,死神,再也不能把她从爸爸妈妈身边抢走。华西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教授,主刀医生赁可揉着僵硬的脖子开心宣布:“娃娃从此拥有一个健康的心脏,这是我们送给她生命中第一个六一儿童节的礼物!” 1、新生儿四种病 种种要命 两周前,芸芸出生在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刚一...
Plos One最新研究:中国男人做家务可减少全因死亡率和癌症死亡率!另大男子主义使男性更易死于糖尿病!
图一 Plos One最新研究:中国男人做家务可减少全因死亡率和癌症死亡率 业余时间的体力活动已经有广泛的研究。但是,家务劳动对老年全因死亡率以及癌症相关死亡率的影响研究很少。因此,来自香港中文大学的Yu进行了一项队列研究,并发表在Plos One上。基于4000名社区65岁以上老年队列,Yu等研究了体力活动与全因死亡率和癌症死亡率的关系。...
BMJ:终生肥胖或具有最高死亡率
最近,国际著名医学期刊《BMJ》(英国医学杂志)发表的一项大型研究表明,终生瘦的人具有最低的死亡率,而那些从童年到中年都具有笨重体型的人,则死亡率最高。 肥胖已经成为全世界大多数国家的一个公共卫生危机。虽然在成年后较高的身体质量指数会增加死亡风险,但是,在生命周期中任何体型和死亡率之间的联系,还存在不确定性。 &e...
怎么不上天呢 这个公司竟然可以精确预测人的死亡时间
Willis Towers Watson公司是全球最大的咨询公司之一,该公司最近开发出一项能够准确预测人的死亡时间的新技术。 这项新技术叫做“PulseModel”,Willis Towers Watson公司开发这项技术源于一个非常特殊的原因——为保险公司提供预测工具,使它们能够更精确预测投保人的死亡时间,以便更准确地计算保费。 Willis Towe...
超越心血管疾病,癌症成为美国半数地区第一致死原因!
据一项新研究报告,1999年,除卒中以外的心血管疾病(CVD)成为全美国除阿拉斯加州外的主要致死原因。而14年以后,在美国约一半的州,死于癌症的人数超过了死于心血管疾病的人数。 在近期举行的2016美国心脏学会(AHA)流行病学、预防、生活方式与心血管代谢性健康(EPI/Lifestyle)年会上,杨伯翰大学的Michael C Harding医生发布了来自美国疾...
预测癌症和死亡的新方法—生物学年龄预测法
表观遗传学年龄是衡量你生物学年龄的一种新方法。最近,美国西北大学的一项研究表明,当你的生物学(表观遗传学)年龄大于你的实际年龄时,你患癌症的风险就会增加。而且,这两种年龄之间的差异越大,罹患癌症的风险就越高。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2月15日的《EBioMedicine》。 本研究通讯作者侯丽芳(音译,Lifang Hou)在去年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