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转化医学是什么?
推荐活动





专家访谈
找到约346条结果 (用时0.1656秒)
香港又有 6 人死于流感 累计 140 人死亡
香港卫生防护中心 7 日公布,过去一日再有 6 人死于流感,由 1 月初至今,共有 214 人因感染流感而情况严重,目前累计 140 人死亡。 香港卫生防护中心总监梁挺雄在当日的媒体简报会上表示,新增的严重流感个案,由上星期平均每日 9.1 宗,下降至本星期平均每日 8.4 宗。流感高峰期一般维持 8 至 18 个星期,现在已过了 5 个星期,预计高峰期仍会持续一段时间。 ...
香港爆发近五年最严重流感,至少 118人死亡
这个冬天,香港的流感是最近四五年来最严重的,目前已经造成至少118人死亡,其中绝大多数是老年人。在专家预计死亡人数会进一步增加的同时,香港政府呼吁高危人群接种流感疫苗,有症状及时就医。 从今年年初到现在,香港因为流感死亡的人数已经增加到118人,超过九成是六十五岁或以上的长者。香港卫生防护中心总监梁挺雄建议高危人士...
心梗送医死亡 医院判赔35万
认为儿子突发急性心肌梗死被送医后,医院未采取有效抢救措施,导致儿子入院9小时后死亡,于某夫妇将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告上法庭,索赔127万余元。一审法院确定医院承担40%的责任并判决赔偿35万余元后,二人提出上诉。记者昨天获悉,北京市二中院终审维持原判。 家属认为延误救治 2013年7月,于某夫妇起诉至一审法院称,...
卫计委制定肿瘤登记管理办法 定期登记发病和死亡信息
昨天是“世界癌症日”,据国家卫计委官网消息,为建立完善全国肿瘤登记制度,动态掌握我国癌症流行状况和发展趋势,国家卫生计生委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定了《肿瘤登记管理办法》。 《肿瘤登记管理办法》的解读 近日,国家卫生计生委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印发了《肿瘤登记管理办法》》(以下简称《管理办法》)。现对有关要点解读如下: ...
中国癌症死亡人数占全球四分之一
2月4日是世界癌症日,这一天的设立标志着全球共同攻克癌症的决心与期盼。中国肿瘤发病情况究竟怎样?和其他国家有何不同?肿瘤治疗情况究竟如何?带着一系列问题,新华社记者去年以来深入医院、病房、研究院所、企业和有关部门采访,就肿瘤现状进行调研,试图一探究竟。 发病率与世界水平接近 但死亡率高于世界水平 &em...
基因检测帮助降低美国癌症死亡率
据报道,自1991年至今,美国癌症死亡人数大减22%;如果癌症死亡率如1940年至1991年间持续上扬,据估计将有107.16万名男性与44.77万名女性因癌症死亡。美国癌症协会将癌症死亡率下降归因于吸烟人口减少、癌症预防、早期癌症侦测及治疗技术的进步等。 美国肿瘤基因检测是目前全球最尖端的针对肿瘤诊断的分子学方法。在美国,近15%的人都知道“基因检测”这项服务,每年有四...
中国女性赴韩国整形 陷入脑死亡
首尔消息:大韩整形外科理事会(下称理事会)当地时间1月30日发布消息称,一名中国女性患者1月27日在首尔清潭洞K整形外科医院接受手术过程中,突然心脏停止跳动,陷入脑死亡状态。 韩联社援引理事会方面表态说,该整形医院很可能是一家“事务长医院”。这类医院的负责人没有行医执照,仅通过投资和雇佣医护人员设立医院。 &ems...
当死亡真的来临:从癌说到安乐死和器官捐赠
作者:廖新波 绝大多数人的一生都要经历“生—老—病—死”,国人对“生”是欢天喜地,对“死”却是相当避讳,常常用“走了”、“仙逝”以替代。尽管谈死色变,但是每个人都要经历,都要面对,不管对自己,还是对他人。如果有选择死亡方式的权利,究竟选择什么样的死亡才比较合适呢? 《英国医学杂志》(BMJ...
H3N2变种,香港64人死亡!
香港卫生署卫生防护中心发言人表示,由于北半球地区包括香港的流感活跃程度仍属高水平, 同时农历新年将至,市民不论在本地或外出旅行均应注意个人卫生。由于流感疫苗对流感病毒株有一定程度的预防作用,并可减低疾病严重程度,因此接种疫苗仍是预防流感的重要方法。 另外,据香港《明报》此前报道,入冬后香港出现了首宗H7N9甲型禽流感病例,患者68岁...
线粒体DNA总体水平或可预测个体的死亡风险
近日,来自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发现,个体机体细胞中的线粒体DNA的总量或可帮助预测个体的死亡率;研究者表示,个体机体血液中的线粒体DNA总量可以直接反应出机体的虚弱程度,而线粒体DNA也是在机体出现症状之前反应个体死亡和虚弱性总体风险的一个很好的预测工具。 研究者表示,本文研究为我们理解机体老化进程,同时为开发新型检测手段来帮助鉴别处于风险...
美医院瞒超级细菌感染 致11人死亡
中新网1月23日电,据“中央社”1月23日报道,美国西雅图地区一所医院隐瞒超级细菌(superbug)感染案例,2012年至2014年至少造成32人感染,其中11人死亡。 据报道,具有强力抗药性的超级细菌,透过受到污染的内诊镜造成感染,导致维吉尼亚梅森医学中心在2012年至2014年3月之间,至少32人受到感染,其中11人死亡...
过去40年英国青少年因癌症死亡人数下降近60%
近日,来自英国癌症中心的研究数据显示,在过去40年里儿童和年轻人因癌症死亡率降低了58%,近年来在治疗24岁及以下年轻人的癌症进展上取得了空前的进步,在20世纪70年代每年大约有1300人因癌症死亡,而如今因癌症死亡的人数降至了550人。 Harpal Kumar表示,在下一个5-10年里,我们希望加倍治疗癌症的投资...
11 岁男孩割喉放血治疗死亡 放血疗法存废再引争议
近日,有媒体曝出汝州 11 岁男孩黑诊所就医被割喉的新闻,一时间引起社会的广泛讨论。很多人将黑诊所里行医者所采取的放血治疗与中医的放血疗法产生关联,并提出质疑。北大人民医院中医科主任医师白文告诉中新网生活频道,“割喉”那样的操作绝对不是中医的放血疗法,中医的放血疗法使用的是专门的三棱针,放血的部位多是在手指、耳尖,而且放血量很少。此外,南方医科大学附属南方医院针灸科医生张东淑强调,喉部放血是放...
久坐增加死亡风险
发表于1月20日《内科学年鉴》(Annals of Internal Medicine)的一项荟萃分析表明,久坐与全因死亡率、癌症发病率、心血管疾病发病率和2型糖尿病发病率相关,甚至在经常锻炼人群中此相关性依然存在。 然而,先前发表的47篇文章分析表明,在运动很少人群中,全因死亡率和久坐行为之间的相关性是显著性。 ...
2050年可能没有人会因为癌症死亡
当前人们普遍认为,癌症患者的数量在不断增加。但最新一项研究表明,得益于更好的技术、药物和生活方式,到本世纪中叶,几乎没有人再因为癌症而死亡。 伦敦大学学院(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近日在一份报告中称:“得益于生活方式的转变,预防性技术的出现,以及更好的药物和其他疗法,到2050年,无论是儿童还是80岁高龄的老人,几乎...
世卫:每年300万中国人过早死亡
世界卫生组织1月19日发表报告指出,超过300万中国人在70岁之前死于心脏病、肺病、脑卒中、癌症和糖尿病等非传染性疾病的问题。 据英国广播公司网站1月20日报道,世界卫生组织将此类死亡定义为“过早”死亡。 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这份《2014年全球非传染性疾病现状报告》显示,2012年共有380...
世界卫生组织:非传染病每年致1600万人早死
世界卫生组织 19 日发布的一份研究报告称,心肺疾病、中风、癌症、糖尿病等非传染性疾病每年导致全球 1600 万人在 70 岁以前过早死亡。世卫组织呼吁各国采取行动以减轻非传染病带来的各种负担。 这份报告指出,绝大多数非传染病导致的死亡可以预防,在 2012 年全球 3800 万名死于非传染病的患者中,有 1600 万人是过早死亡且本可避免这种...
袁钟:死亡智慧
在这个世界上,生命无处不在,无论是花草树木还是飞禽走兽,生命的活力无处不光彩。所有这些光彩来自生命的接力和自然的交替,而这种现象早已被人类理解和接受。其实,人类也是自然界的一个成员,我们在接受其他生物生与死的变化时,往往很难接受自己生与死的变化,殊不知两者的变化完全一样。不同的是,其它生物缺乏人类这种对生与死的意识,也就没有对生与死的深刻思考和被强烈冲击。 ...
谁之错?因未做皮试 老人服药后死亡
珠海一名63岁老人去年因感冒服用医生开出的青霉素药片后突然出现强烈过敏反应死亡,家属随后将院方告上法庭,质疑医生未先做皮试存在疏忽。昨日,金湾区法院透过官方腾讯微博直播了庭审经过。院方承认未作皮试,但认为死者未告知其对该药物过敏,且该院医生已尽到职责,只是卫生所条件简陋无法进行皮试。 老人服阿莫西林后过敏死亡 死者...
预示危重病人长期肾脏损伤及死亡风险的生物标志物
近日,来自匹兹堡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危重疾病早期两种尿液生物标志物的较高水平和急性肾损伤(AKI)病人的长期预后不良结果直接相关,相关研究刊登于国际杂志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of Nephrology上。AKI是一种经常影响重症监护病人的疾病,而且其往往在严重感染及术后会持续病症数小时至数天。 &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