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转化医学是什么?
推荐活动

专家访谈
找到约1023条结果 (用时0.1656秒)
重磅!瀚海基因发布中国首个第三代单分子测序仪原理样机
2015年10月27日,深圳,在南方科技大学主办,测序中国与瀚海基因联合承办的“基因组测序技术进展国际研讨会”上,瀚海基因(Direct Genomics)公布了其研发的专门用于临床的第三代单分子测序仪GenoCare原理样机。该仪器可以直接读取患者最原始的DNA或RNA分子序列,大大改善临床基因测序的成本、速度和质量。与已经应用于临床的基因测序设备相比,瀚海基因(Direct Ge...
[实验手册]测序污染有多危险,如何防范与去除
一些研究表明,目前已经公布的基因组存在多种污染,随着这个问题越来越突出,我们需要找出方法来应对 Supratim Mukherjee在进行数据分析的时候,发现数以百计的微生物基因组中会重复出现同一种噬菌体序列,这令他感到很惊讶。这位来自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的生物信息学家最开始是为了比对这些微生物的代谢途径,但后来他发现了几乎无处不在的序列,“我以为我们发现了一些新的...
华因康重磅发布临床应用型测序仪,测序仅需10小时
导读:2015年10月18日,华因康基因重磅发布了一款自主研发、获CFDA医疗器械注册证的临床应用基因测序仪HYK-PSTAR-IIA。在基因测序技术受关注的今天,HYK-PSTAR-IIA基因测序仪的正式发布,对中国基因测序技术发展具有怎样的影响?会给NGS的临床应用市场带来怎样的冲击?又能为临床用户带来怎样的体验?华因康基因测序仪产品发布会,带您一同观看一场...
基因测序的发展趋势与商业模式——探讨精准医疗
近日,银河证券历时两个多月,对基因测序行业龙头企业华大基因、贝瑞和康和达安基因相关上市公司进行了全方位调研,对行业政策环境,技术趋势及行业巨头的商业模式和投资逻辑进行了深入全面的分析,深入研究基因测序全产业链,梳理了 23andMe、Illumina、罗氏和谷歌的商业模式变革,并发布了《基因测序的发展趋势与商业模式——探讨精准医疗系列报告之(一)》的深度调研报告。研报指出...
外显子组测序4500元任性体验,不做测序也能免费领礼品
作为全球测序行业的领导者,千年基因以其全球领先的测序分析及服务质量著称。然而,为了保证数据精准度与可靠度,严格按照标准禁止捕获芯片重复利用,坚持使用原厂试剂,并杜绝一切以牺牲数据质量为前提的方法来降低成本等,使得对于测序公司而言,质量与成本很难做到两全其美。同样对于科研人员而言,一些人在质量与成本间艰难选择了质量,一些人则在原始数据质量、分析质量、验证效率、服务质量等...
如何去除测序过程中出现的污染?
Supratim Mukherjee在进行数据分析的时候,发现数以百计的微生物基因组中会重复出现同一种噬菌体序列,这令他感到很惊讶。并不是只有Mukherjee一人发现此种情况,最近大量的报告表明,发表的基因组出现污染要比之前想象的多得多。那么这些污染是如何出现的呢?我们又能做些什么,避免这些情况的出现呢? 就此The Scie...
环状RNA研究培训班华东站—晶能生物为您科研添能量!
环状RNA测序是新兴的转录组测序技术。过去普遍认为细胞内的非编码RNA多以线型存在,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环状RNA在哺乳动物细胞内的表达量远高于普遍认识水平。环状RNA可以参与基因的表达调控,例如封闭miRNA的作用、调节本位基因的表达等,是非编码RNA研究中的一个新的研究热点。 晶能生物作为国内高通量测序的先行者,一直...
【干货】高通量测序与结直肠癌
结直肠癌是世界第三大癌症,每年患病人数达一百二十万。针对晚期结直肠癌病人的用药主要为抑制表皮生长因子受体活化的单克隆抗体,包括帕尼单抗和西妥昔单抗。虽然近期研究表明针对上述抗体治疗产生的初次和二次抗性的分子机制可能在于KRAS基因和其他基因的改变,但是,针对抗体治疗的增敏机制以及抗体治疗抗性研究的其他可能机制却不甚清楚。 为了...
【盘点】全基因组测序助力疾病研究进展
近些年来,随着科技的发展、研究的深入及投资的加大,科学家在其研究中不断开始使用全基因组深度测序技术进行相关的研究,相关的测序技术的应用也加速了研究者的课题研究的深度以及实验结果的可靠性。 全基因组测序技术即是对未知基因组序列的物种进行个体的基因组测序技术,在1986年研究者Renato Dulbecco提出人类基因组定序,全基因组测技术包括提取基因组DNA...
范德堡大学同BioReference实验室合作开展肿瘤测序研究
今日,美国范德堡大学大学医学中心(Vanderbilt University Medical Center)表示,他们将同BioReference实验室合作开展癌症患者肿瘤特性分析研究。 根据多年的合作协议,合作双方将开发出一种针对肿瘤和恶性血液病的新一代测序检测板,并且使其在2016年在临床肿瘤研究中投入使用,这种检测板预计将包含超过300个基因,同时还可以靶向SN...
Nature新闻:纳米孔测序仪进军太空
科学家们在失重环境下进行实验,首次证实掌上测序仪MinION可以在太空中使用。 Johns Hopkins大学的遗传学家Andrew Feinberg和Lindsay Rizzardi登上了NASA的低重力飞机,在模拟的失重环境下完成了遗传学实验。“我非常享受这种体验,感觉就像置身天堂,”Feinberg说。 &e...
测序发现4种新的遗传病
“解密发育疾病项目”(Deciphering Developmental Disorders,DDD),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最大规模、全国性范围的罕见疾病全基因组测序项目,最近,该项目的研究团队,开发出一种新的计算方法,来识别引发儿童疾病的遗传变异。 这种方法将不明遗传原因的严重发育障碍患儿的DNA,与没有明显发育障碍的儿童的DNA...
国家心肺血液研究所资助Broad研究所4000万美元进行大规模的全基因组测序计划
今日,Broad研究所表示,美国国家心肺血液研究所(NHLBI)将资助他们4000万美元用于对2万名个体进行大规模的全基因组测序研究。 这项资助项目是NHLBI的Trans-Omic精准化医学研究计划(TOPMed)中的一部分,同时也是研究者最开始的利用全基因组测序来进行复杂疾病发现的第一个阶段,相关研究发现或为科学家们提供一种资源来帮助调查影响疾病风险的因子,帮助鉴...
基因组测序推进了难测血癌的早期诊断
皮肤T细胞淋巴瘤(CTCL)是一种很难检测的血癌,它常被误做湿疹或皮炎等良性的皮肤病。这种方法还就该病的生物学提供了新的见解,它能准确地诊断CTCL患者(包括疾病早期和复发者),并证明比目前标准临床试验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更高。 在 CTCL患者中,癌性T细胞在皮肤中累积,它不但引起皮肤肿瘤,也会引起皮疹,后者常被错误地看做是良性的...
Illumina扩大HiSeq X测序系统的使用 用于非人类物种
近日,Illumina公司宣布,他们将扩大HiSeq X测序系统的使用来促进用户对非人类的物种进行全基因组测序,这项更新后的使用权利或将使得HiSeq X和HiSeq X Five用户的权利立马生效,同时也将为所有的新客户提供测序系统的服务。 在世界上第一个1000美元的人类基因组及人口规模测序强烈需求的驱动下,自从2014年1...
贝瑞和康:用基因测序技术开启液体活检新纪元
二代测序技术的迅猛发展给临床医学不断带来革命式的发展,最为人们所熟知的无创DNA产前检测让临床医生用前所未有的方式实现了胎儿遗传病的精准检测。而在刚刚结束的CSCO学术年会上,将无创DNA产前检测引入中国的第一人--贝瑞和康周代星博士,又一次给临床医学带来惊喜,这次是全新的肿瘤分子诊断技术--液体活检。 作为高通量...
2015年基因测序领域产业格局分析
2015年将成为我国精准医疗的元年,基因测序作为精准医疗的前端,行业面临爆发性的增长机遇,同时在实际操作中也面临一定的挑战。 第一部分:基因测序被关注的原因 测序技术和大数据分析能力的发展使得精准医学成为可能。精准医学是以患者的个人基因组信息为基础为病人量身设计出最佳治疗方案,和传统的循证医学相比,精准医学有望成为治疗效果最大化和副作...
什么方法能将DNA测序精度提高1000倍?
来自瑞士洛桑联邦理工学院(EPFL)的科学家们开发出了一种方法,将DNA测序的精度提高了1000倍。利用纳米孔来读取单个核苷酸,这一方法为更好及更廉价的DNA测序铺平了道路。 DNA测序是一种能够确定DNA分子准确序列的技术。作为当前最重要的生物及医学工具之一,它构成了基因组分析的核心。通过辨认基因的确切组成,科学家们可以检测出...
Science公布单个循环肿瘤细胞RNA测序结果
由麻省总医院,哈佛大学主持的一项最新研究发现了前列腺癌细胞对一种常见的癌症治疗方法产生抗性的原因,研究人员完成了前列腺癌单个循环肿瘤细胞的RNA测序,其中找到了非经典Wnt信号所起的关键作用。 这一研究成果公布在9月18日的Science杂志上。 Androgendeprivationtherapy,也就是雄激素剥夺疗法(ADT,也称为去势治疗)主...
Nature发布基因组测序重要发现-调控骨密度基因
来自哈佛附属Hebrew SeniorLife衰老研究所(IFAR)的研究人员,与来自一些国际研究机构的科学家们合作鉴别出了一种遗传变异,并证实其调控了负责骨密度和骨折风险的一个基因。这项研究的结果发布在9月14日的《自然》(Nature)杂志上,有可能促成一些预防老年人骨折的干预措施。 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