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活动

转化医学产业大会

专家访谈

《转》访菲鹏数辉马步勇教授|AI与分子模拟引领生物医药创新,“构象选择机制”开辟药物动态设计新纪元
《转》访无锡市第九人民医院科教科主任赵刚
《转》访Olink亚太副总裁Andrea Ballagi博士:新一代蛋白组学如何加速精准医疗新进程
【我的2022】瑞普基因首席技术官王涛:发挥BT+AI双引擎特色优势,推进AI技术在精准医疗领域的临床落地
【我的2022】佰诺全景创始人焦磊:降低使用成本和难度,推动全景病理技术在中国的临床转化落地
【我的2022】墨卓生物创始人兼COO刘寒:日日精进,久久为功,把一个好的单细胞中国解决方案带给客户
【我的2022】迈杰医学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张亚飞:数智化赋能商业模式转型,为客户提供更优质的伴随诊断整体解决方案
【我的2022】深圳绘云生物总经理林景超:专注慢病早筛类临床质谱检测产品,从临床痛点出发,为临床医学检验解决更多难题
【我的2022】艾吉泰康联合创始人屈武斌:对技术精雕细琢,以客户应用场景为核心,用特色服务提供基因捕获整体解决方案
【我的2022】恩泽康泰联合创始人李志:开放与合作,深耕外泌体技术开发与临床转化,为创新药研发提供坚实的肩膀!
【我的2022】迈迪安生命科学部门市场总监Liyan Pang:持续拓展颠覆性分子诊断原料,为体外诊断行业提供创新型解决方案
【我的2022】司羿智能科技创始人尹刚刚:以人为本,用科技传递温度,让老百姓用得起实用有效的创新康复产品!

找到约1883条结果 (用时0.1656秒)

FDA前评审官姚毅加入中国生物科技服务,助力精准医疗布局与发展

2019-05-22

5月21日,中国生物科技服务控股有限公司发布公告称,姚毅已获委任为执行董事兼董事会联席主席。 姚博士在2002年加入FDA,之后一直担任首席临床评审官。2004年,转入美国FDA的生物药和生物制品评估中心 (CBER),一直从事基因治疗和细胞治疗的临床实验计划Pre-IND/IND/IDE/501K,临床数据(安全性和有效性,BLA/PMA/NDA)的评估和市场审批。主持起草及...

中国细胞生物资源与医药创新专委会暨联合会张江成立

2019-05-21

5月19日上午,由中国卫生信息与健康医疗大数据学会牵头成立的细胞生物资源与医药创新专家委员会/联合工作委员会,在上海张江正式成立,并召开了第一届全国性中国细胞生物资源与医药创新应用峰会。 中国卫生信息与健康医疗大数据学会会长金小桃、上海市浦东新区副区长管小军、上海市卫生与健康委员会副主任赵丹丹、上海中医药大学校长徐建光、上海长征医院院长张殿勇、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党委书记徐虹、...

专家访谈 | 生物样本库的发展及应用

2019-05-14

国际生物及环境样本库协会(ISBER)年会,是国际生物样本库和生物样本管理领域的重要活动。“2019年ISBER国际生物样本库年会”于2019年5月7-10日在上海隆重召开。 转化医学网作为生物医药行业的资深媒体平台,也时刻关注生物样本库行业的发展,于5月8日来到大会现场,对前来参观展台的业内人士做了随机的简单访问。受访嘉宾均表示,目前...

人物 | 微生物学先驱:埃米尔·冯·贝林

2019-04-29

埃米尔·阿道夫·冯·贝林 在人类历史上,传染病一直都是威胁他们生存的强劲对手。 天花、梅毒、霍乱、疟疾、流感、艾滋病、埃博拉病毒......这些传染病如同恶魔一般,夺走了无数人的生命,给人类带来了无尽的灾难,也因此而影响了文明的进程。 至19世纪初,欧洲医学界仍然为希波克拉底的液...

生物行业,月薪过万职位任你选!

2019-04-19

知乎上有一个著名的问题: “为什么感觉大多数中国人月薪都过万?” 作为一只生物狗,我表示:这个问题的答案,我也想知道。 两年来,我苦苦求索,始终未果。 直到有人告诉我: 那是因为你自己还没有遇见这样的岗位。 别着急,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一批月薪过万的职位,不要错过哦~ ...

中国生物科技服务拟收购国内基因检测公司中科普瑞,完善精准医疗检测服务布局

2019-04-15

  港交所上市公司中国生物科技服务控股有限公司(08037),2019年4月15日发布公告,有意收购中国精准医学科技的70%股权,对应作价7000万人民币,据悉,中国精准医学科技为内地公司中科普瑞香港母公司。   中科普瑞著力布局基因检测的临床应用开发与平台化的科研技术服务。其下设全资子公司上海鲸舟基因科技有限公司/医学检验所,立足新一代测序及其...

生物医药有这样一种招聘方式,各位Boss愿意来试试吗?

2019-04-15

繁琐的线上平台注册;岗位更新;大量的简历筛选;没完没了的面试每天早上查看简历,下班前刷新职位,天天都有面试,看起来虽然很忙碌,结果却没有很大的改善。 “产品经理急需呀,亲!’’ 对于生物医药行业来说,招聘合适的人才更是加!较低的人才入职率以及高离职率,人才能力与岗位要求不符等等……诸多问题,让业内的大BOSS们焦头烂额。 ...

康立明生物获鼎晖、IDG资本3亿元B轮融资,助力中国人居家肠癌早诊

2019-04-12

4月12日,康立明生物正式宣布完成3亿元人民币的B轮融资,由鼎晖投资、IDG资本投资,康立明生物原股东辰德资本和金阖、金垣基金继续跟投。本次融资资金将用于“长安心”产品上市后市场推广和后续癌肿产品管线的持续开发。 康立明生物自2015年成立开始,一直专注于“长安心”——粪便DNA肠癌检测试剂盒等肿瘤早期诊断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其中,拳头产品“长安心”已经于20...

《Nature》子刊:肠道微生物与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双剑合璧,抑制黑色素瘤发展,科学大发现!

2019-04-04

由桑福德·伯纳姆·普雷比斯医院的研究人员领导的40多名科学家和三所医院组成的研究团队在著名期刊《Nature Communications》上详细阐述了肠道菌和癌症免疫治疗之间的关系。 免疫系统是控制肿瘤的主导力量,免疫监视功能低下可导致肿瘤发生、发展。近年来,肿瘤免疫治疗开辟了肿瘤治疗的新方向,然而除了微卫星高度不稳定患者外,获益人群仍不明确。目前报道的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配体1...

权威期刊发表原创结果!桐树生物研发团队成功开发基于qPCR的多基因检测新方法,助力临床肿瘤高效检测

2019-03-06

与ARMS-PCR方法进行了一致性比较,证实了这种新的MASS-PCR方法在临床肺癌驱动基因检测中的有效性。驱动基因的检测对决定肺癌治疗方案十分重要。 Sanger测序被认为是检测癌症基因突变的“金标准”,具有高度的分析准确性,但其检测效率低、灵敏度低、检测突变类型有限,且成本较高,对于没有明确候选基因或候选基因数量较多的大样本病例筛查较难完成。 而基于qPCR的...

重磅:基因编辑等高风险生物医学新技术将需要国务院卫生主管部门审批

2019-02-28

2019年2月26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公布《生物医学新技术临床应用管理条例(征求意见稿)》,规定基因编辑技术等高风险生物医学新技术需要由国务院卫生主管部门审批。 征求意见稿规定,医疗机构开展生物医学新技术临床研究和转化应用必须经过行政部门批准,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开展未经审查批准的临床研究。 临床研究按照风险等级进行两级管理,中低风险研究项目由省级卫生主...

【快讯】艾德生物BRCA NGS检测产品(维汝健)正式获批上市

2019-02-27

今日获悉,艾德生物人类BRCA1基因和BRCA2基因突变检测试剂盒(维汝健)正式获NMPA批准上市。这是艾德生物第二个获得NMPA批准的NGS产品,同时也开创了BRCA基因NGS检测产品获批的先例,结束了该检测领域长期没有合规产品的历史。 至此,艾德生物已拥有2个获NMPA批准的NGS产品,覆盖肺癌、结直肠癌、卵巢癌、乳腺癌等多个瘤种,多款NGS产品获批表明艾德生物将肿瘤分子检测...

214亿美元!丹纳赫收购通用旗下生物制药部门!谁是赢家?

2019-02-27

2019年开年,并购之王出手了! 2月25日美国东部时间清晨,丹纳赫公司宣布将以214亿美元收购 GE 生命科学部门的生物制药业务(BioPharma)。该业务在2018年产生了约30亿美元的收入。 受到这个利好消息的刺激,GE股票开盘涨了超过11%,而丹纳赫的股票开盘也上涨了超过7%。这个消息...

重磅!首个国产生物类似药获批上市,罗氏迎竞争

2019-02-26

目前我国已成为生物类似药在研数量最多的国家,先后有近200余个生物类似药临床试验申请获得批准,部分产品已完成Ⅲ期临床试验并提交了上市注册申请。 生物类似药是指在质量、安全性和有效性方面与已获准注册的参照药具有相似性的治疗用生物制品。生物类似药上市有助于提高生物药的可及性和降低价格,可以更好地满足公众对生物治疗产品的需求。 此次复宏汉霖公司申报的利妥昔单抗注射液是国...

基于DNA甲基化的生物年龄是乳腺癌风险的重要预测因子!

2019-02-25

作者:Paris 导  读 近日,来自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的科学家在线发表了一篇文章指出:基于DNA甲基化的生物年龄测量可能是乳腺癌风险重要的预测因子。该研究以“Methylation-based biological age and breast cancer risk. ”为题发表在《J...

中国医药生物协会基因检测技术分会发文揭示基因检测新定义!

2019-02-15

018从最初联合全球著名实验室进行的人类全基因组测序,到现在逐渐普及到个体的全基因组分析,我们在普及基因检测路上已经迈出了一大步。而近日中国生物医药协会基因检测技术分会武多娇秘书长、程韵枫副主任委员和王向东主任委员对现有临床基因检测做出了全面的定义。这一综述发表于近期的《 在大量基因测量中,临床基因测试通常被认为是基因测序,用于解释疾病中特定突变的基因突变和其潜在治疗应用性。...

Nature子刊:人体肠道微生物群的新基因组蓝图!

2019-02-13

肠道中寄生着数以亿计的微生物,被统称为肠道微生物组(gut microbiome)。人体肠道内的微生物中,超过99%都是细菌,这些细菌大体上可分为拟杆菌(Bacteroides)、普氏菌(Prevotella)和瘤胃球菌(Ruminococci)。近年来,随着高通量测序和宏基因组学等新的研究方法的不断开发和应用,肠道微生物对人类健康的影响重新引起重视,成为当前生命科学和医学的...

Science:原来如此!药物副作用也和肠道微生物有关!

2019-02-12

医学的进步不断推动着新药的开发,给无数病患带来新的希望,然而,是药三分毒,药物毒副作用也一直是横亘在疾病与健康之间的巨大鸿沟,更是科学家们为之不懈努力的目标。 他们的研究结果发表在《Science》杂志上。题目为“Separating host and microbiome contributions to drug pharmacokinetic...

抗癌新机制,破坏生物钟阻止癌症发展!|《Science》子刊

2019-01-28

生物钟参与了生理的方方面面,对健康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生物钟紊乱的人在行为、激素水平、睡眠质量、体温、以及代谢上都会出现异常。正是慢性昼夜节律紊乱会引起细胞的肿瘤样生长,可导致生物基因组不稳定,而后者是癌症的主要标志之一。 昼夜节律紊乱会导致神经内分泌功能紊乱和整体代谢率的下降,一些代谢终产物不能及时清除,从而增加患癌症的风险。 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