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转化医学是什么?
推荐活动





专家访谈
找到约439条结果 (用时0.1656秒)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将研发鼻咽癌疫苗
鼻咽癌别名“广东瘤”,这一病名被提出已经142年。全球80%的鼻咽癌病例发生在中国,尤其是华南地区的广东等省份。今年鼻咽癌风险预警芯片面世,让科学预测鼻咽癌成为可能。开发这个芯片的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团队,正谋划一件大事——启动鼻咽癌疫苗的研制。这意味着,广东科学家们对鼻咽癌长达半世纪的围剿进入全新阶段。 测基因 &ems...
用定制疫苗“智取”艾滋病毒
最近,英国杜克大学的研究人员设计的抗体和抗原,使得艾滋病疫苗研究人员向“智胜艾滋病”这个目标,更近了一步。 在1983年,HIV病毒被认定为艾滋病的原因。尽管几十年来人们对这种病毒的了解有一定进展,但是仍然没有研制出一种有效的疫苗。没有取得成功的部分原因在于,艾滋病毒具有一种不可思议的能力,它们能够逃避免疫系统。 ...
上海研发新型疫苗有望一针终结流感
记者29从上海市(复旦大学附属)公共卫生临床中心获悉,由该中心徐建青研究员领衔的课题组与墨尔本大学合作,历经一年半艰辛研究,首次发现有一种对人体有临床保护作用、有流感“杀手”之称的特异性免疫细胞(CD8阳性 T 细胞),这一细胞的发现使研制出可保护机体抵抗各种新出现的流感的疫苗成为可能。 时下,人们为什么对打疫苗预防流感不感兴趣,就是因为随着病...
美国研制出新疫苗 有望控制艾滋病感染
美国研究人员研制出一种新的疫苗,能够最大程度激活人体免疫系统,从而控制艾滋病的感染。这种新疫苗得到了迄今为止最好的反应,或能为研发有效预防艾滋病病毒的疫苗提供关键信息。“这是到目前为止同类疫苗中收效最好的一种。”西班牙IrsiCaixa艾滋病研究中心专家胡利娅·布兰科对记者说。 据西班牙《阿贝赛报》6月18日报道,目前全世界...
HPV疫苗发现者周健:获欧洲“最受欢迎发明奖”
2015年6月11日,欧洲发明奖颁奖仪式在巴黎举行,周健博士的遗孀孙小依与弗雷泽一同出席了颁奖仪式。 6月11日晚,2015年欧洲发明奖评选结果在巴黎揭晓,成功开发全球第一种宫颈癌疫苗“佳达修(Gardasil)”的温医大知名校友、已故免疫学家周健博士与他的合作伙伴、澳大利亚科学家伊恩・弗雷泽荣获“最受欢迎发明奖”,周健遗孀孙小依和弗雷泽共同领奖。 ...
浙大教授首将纳米涂层用于口服DNA疫苗 助力肿瘤免疫治疗
根据科技部官方网站的最新消息,由浙江大学教授汤谷平和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博士平渊联合研究的涂有纳米粒子的细菌可以有效传递口服DNA疫苗,刺激人体自身的免疫系统摧毁癌细胞,这是首次将纳米涂层用于口服DNA疫苗的体内细菌传递,研究结果发表在最近一期的国际纳米科学技术领域权威期刊Nano Letters上。 首将纳米涂层用于口服DNA疫苗的体内...
澳成首个治愈癌症的国家?新疫苗获准进行人体试验
癌症免疫疗法已成为热点,在该领域新突破不断。近日,澳大利亚科学家在癌症疫苗方面有了实质性的进展。5月25日,澳洲上市公司Regeneus宣布获得伦理委员会许可,将进行首个癌症疫苗人体临床试验。 该疫苗名称为RGSH4K,它由患者自身的肿瘤细胞和专有的免疫刺激剂综合制成,可刺激患者免疫系统,个性化对抗肿瘤。此前,科学家在患有不同类型癌症的狗身上做过试验,结果显示,该...
Cellreports:为什么治流感需要许多疫苗治麻疹只需一种疫苗?
为什么流感的治疗要开发许多疫苗,而治疗麻疹只需要一种疫苗呢? 由于流感病毒持续发生突变,因此需要一年注射一次疫苗,从而提供一定程度的防护作用,而对麻疹的治疗只需在儿童阶段进行两次疫苗注射,即可提供一生的免疫保护作用。近日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cell reports的一篇文章对此进行了解释:麻疹病毒表面蛋白如果发生突变就会失去作用能力,该表面蛋白主要用于...
J Virol:科学家开发出了抵御H5N1和H7N9的重组性病毒疫苗
近日,一项发表于国际杂志Journal of Virology上的研究论文中,来自堪萨斯州立大学(Kansas State University)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开发出了针对H5N1和H7N9两种禽流感病毒的疫苗,这两种病毒可以从禽类传播给人类,每年其可引发数百万只鸡及成百上千人死亡。这种新型疫苗的开发方法或可帮助研究人员快速开发针对当前存在的禽流感病毒的高效疫苗,进而帮...
新HPV疫苗能预防80%宫颈癌
美国的一项新研究表明,在儿童十二岁之前给他们注射最新的人乳头瘤病毒(HPV)疫苗能有80%的概率预防宫颈癌。 研究表明,该疫苗(被称为9-Valent)能预防9中不同的人乳头瘤病毒株,同时也可能能预防19,000种其他癌症,包括肛门癌和阴茎癌。新的HPV疫苗相比前一代而言,其保护作用提升了11%。研究还发现,这种疫苗可以预防5.7%的咽喉癌,而咽喉癌则是常见癌症中第...
最新研究:麻疹疫苗能够预防其它致命性疾病
研究人员早就了解,麻疹会抑制免疫系统,但是他们普遍认为,这种效应在麻疹消去后最多持续几个月。然而,在发展中国家儿童中的研究发现,大多数情况下,麻疹疫苗能够在长达五年的时间中降低总体死亡率,这表明其能够预防其他的疾病。 对此,一个可能的解释是,麻疹疫苗在某种程度上刺激了免疫系统,从而使其对其他疾病的防御力增强。但是在猴子中麻疹复发的工作却支持了另一种假说。2012年,荷兰鹿特丹的Rik d...
欧洲发明奖提名:发明宫颈癌疫苗的中国专家周健
伊恩•弗雷泽和周健(右) 欧洲专利局21日宣布,提名已故中国癌症研究专家周健和澳大利亚免疫学家伊恩·弗雷泽为2015年欧洲发明奖“非欧洲国家”奖项获奖候选人,以表彰他们发明全球首种宫颈癌疫苗“加德西”. 欧洲专利局局长伯努瓦·巴蒂斯泰利当天在一份公告中说:“他们的发明已经挽救了无数生命,并且将继续保护众多女性,使她们未来不会患宫颈癌。” 欧...
第二届2015亚洲生物制药领袖峰会将于9月在上海举办
随着生物制药行业在中国及亚洲地区的发展,做为我们非常成功的生物制药峰会系列的一部分,本次峰会将吸引超过180位生物制药领域的企业高层管理者参与,80%的参会者为总监级别以上职位。绝大多数参会者来自跨国或本土的生物制药企业、生物技术公司、生产设备公司、技术解决方案提供商、厂房设计与建造公司、医药品制造受托机关(CMO)、研究机构、投资者、供应链管理提供商、...
我国流感疫苗研究取得新突破
中科院上海巴斯德研究所周东明课题组在流感疫苗研究领域取得新突破,相关研究成果近日在线发表于《基因治疗》,该研究证明了靶向流感保守片段的miRNA可作为流感防控的新手段。 流感病毒可感染包括人、禽类等多种宿主。据统计,全球每年约有300万至500万流感重症患者,其中死亡人数达50万。流感病毒传播迅速、流行广泛、致病性强,对人类健康构成严重威胁,是当今...
利用肿瘤细胞的基因突变制备癌症疫苗
个性化疫苗为治疗多对基因突变引发的癌症提供新的选择。 在一个小型临床试验中,利用在肿瘤细胞中的突变蛋白所制备的疫苗成功地引发了机体对癌细胞的免疫应答反应。 该结果是目前致力于研发个性化癌症治疗所得出的最新成果,并公布于4月2日的科学(Science)杂志中。在此次试验中,三位恶性黑色素瘤患者接受了这种疫苗的注射,这种疫苗经过设计改造后能够使机体免疫系统察觉到患者肿瘤细胞中的突变蛋白...
PNAS:开发出潜在疫苗来帮助预防人类患1型糖尿病
近日,来自芭芭拉·戴维斯儿童糖尿病中心等处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发现,一种抑制小鼠患1型糖尿病的分子或许会诱发人类细胞的免疫反应,相关研究刊登于国际杂志PNAS上,该研究表明,突变的胰岛素碎片或许可以被用于抑制人类患1型糖尿病。 John Kappler博士表示,近年来1型糖尿病的发病率明显增加,我们的研究发现或为开发潜...
世界首创治疗性狂犬病疫苗研制成功 狂犬病死亡率可降低50%
国家重大新药创制项目“皮卡佐剂狂犬病疫苗”专家论证研讨会日前在北京召开。参加研讨会的有中国工程院院士侯云德、俞永新、徐建国、高福、洪涛、庄辉等近30名病毒学、免疫学、临床、生物制药等领域的专家学者。 据该项目组负责人、依生集团董事长张译先生介绍,皮卡佐剂疫苗是一种新型、稳定、安全、高效的治疗性狂犬疫苗,属世界首创。现有狂犬病疫苗只有10%-30%的攻毒保...
爱滋病疫苗研究的新希望:新蛋白能阻断HIV病毒感染
一种新的化合物能够非常有效地阻止爱滋病病毒 (HIV) 的感染,从而有可能发展成为疫苗而对抗爱滋病。这是由佛罗里达大学,哈佛大学,普林斯顿大学,洛克菲勒大学, 南加州大学,以及法国巴斯德研究所等机构合作开展研究的新发现。 抗HIV病毒疫苗的研究已经进行了30多年,但进展缓慢。本文介绍的这种新方法主要是通过刺激肌肉细胞,从而产生类似于抗体的蛋白。这些蛋白头...
历经70年,为何我们无法造出持续有效的流感疫苗?
流感疫情如此严重的部分原因是,今年的流感疫苗注射效果是近十年来最弱的一次。这或许也可以解释今年的流感疫情为什么如此早地就达到流行病级别。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表示,今年的流感疫苗有效率只有23%,远低于往年50%到60%的水平。 流感疫苗并不是一项高新技术,早在1935年,人类就测试了第一支流感疫苗。仅仅7年后,也就是1942年,美国就开始在美军基地里进行大规模的流感疫苗研究。那么经过了...
Nature子刊:新型3D疫苗可自组装并有效抗癌
近日,刊登在国际杂志Nature Biotechnology上的一篇研究论文中,来自美国国家生物医学成像和生物工程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新型3D疫苗,其可以帮助机体有效利用免疫系统来抵御癌症及其它感染性疾病;这种疫苗可以自组装成支架,一旦被注射入皮下就能够自我更新,并且控制免疫细胞产生强大的免疫反应。 研究者David Mooney教授说道,这种疫苗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