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转化医学是什么?
推荐活动

专家访谈
找到约2407条结果 (用时0.1656秒)
不好好刷牙和过早死于癌症有关
研究人员声称,如果你没有做到以恰当的方式刷牙,那么这可能增加你过早死于癌症的风险。这些研究者发现了大量的牙斑——也就是细菌,和比在其它情况下早13年死于癌症存在联系。 牙齿和牙龈表面附着最多的细菌的人,过早死亡的概率被提高了80个百分点。 研究人员表示,五分之一的癌症发病和感染和炎症有关,而感染和炎症也是由牙斑引起的牙龈疾病中的一个关...
BMJ:压力与癌症没关系
近日,发表在《英国医学杂志》上的一项研究成果显示:在职场中遇到的困难和工作压力或许会让人身心疲惫,但并不会增加人们患上某些癌症,如结直肠癌、肺癌、乳腺癌或前列腺癌的风险。 研究人员从芬兰、法国、荷兰、瑞典、丹麦和英国共选取11.6万名年龄在17—70岁之间的男女志愿者,将他们的工作分为4种类型:高压型,即...
强烈关注:我国200城市5成地下水质差 癌症村频现,牛羊绝育
原标题[失守的中国地下水] 日前山东潍坊被疑有企业往深层地下排污的消息,引发了公众对地下水现状的关注和忧虑。 在多种污染源作用下,我国浅层地下水污染严重且污染速度快。2011年,全国200个城市地下水质监测中,“较差—极差”水质比例55%,并且与一年前比15.2%的监测点水质在变差。 根据国土资源部十年前的调查,197万平方公里的...
检测癌症新法:弹性成像技术 或可取代X射线摄影术
挪威和法国将作为世界上首批国家,对用来检测癌症的一种全新方法展开试验。这是通过测量肿瘤的弹性来完成的。这种方法被称为“弹性成像技术”。你不妨马上了解一下这个新词汇。在未来几年里,弹性成像技术可能会像X射线那样普遍。 挪威奥斯陆大学国家医院干预中心的放射科医生和临床顾问克里斯蒂安·霍尔表示,弹性成像为肿瘤医生提供了一种检测肿瘤的新方法,特别适合...
“DNA之父”、诺奖得主:沃森发布癌症新假说
“尽管许多癌症的死亡率一直在稳步下降,尤其那些血液系统癌症(例如,白血病),更为重要是,统计数据显示还有那么多的上皮癌和实际上所有的间质癌仍然是不治之症。” 以这些话为序,“DNA之父”、诺贝尔奖获得者James D. Watson在最新发表的一篇题为“自双螺旋之后我最重要的工作”(among my most important work si...
Science医学:全基因组测序助力癌症诊断
来自约翰霍普金斯大学Kimmel癌症中心的科学家们开发了一种测试方法,利用常规巴氏检测(Pap test)获得的宫颈分泌物来检测卵巢癌及子宫内膜癌。在一项初步研究中,研究人员采用这种命名为“PapGene”的测试方法,依靠全基因组测序癌症特异性突变,检测出了全部24个子宫内膜癌,以及22个卵巢癌其中的9个,准确率分别为100%和41%。这些实验结果发布在1月9日的《科学转化医学》(Science ...
首席科学家Science:癌症靶定药物G202
来自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威斯康星大学等处的研究人员发表了题为“Engineering a Prostate-Specific Membrane Antigen–Activated Tumor Endothelial Cell Prodrug for Cancer Therapy”的文章,研发了一种新型抗癌药物,这种药物不会被正常细胞侦查到,而是顺着特殊癌蛋白激活的血液中流动。相关成果公布在Sc...
衰老和癌症的起因
<div><span style="font-family: 幼圆; font-size: large;"><img class="aligncenter" src="http://t1.baidu.com/it/u=2024291536,1185548579&fm=0&gp=0.jpg...
获诺贝尔奖科学家:绝大多数癌症有望10年内治愈
<div>詹姆斯•沃森现年84岁,他表示:“我认为我们应该将目光聚焦为何无法治愈癌症这个问题上。在我看来,如果知道无法攻克癌症的原因,研究哪些手段可用于治疗癌症,我们就有机会战胜它。进行癌症研究的人并不努力了解一切与癌症有关的东西,同时也似乎不愿意冒险。我们认为进行癌症研究的人一定更聪明——实际情况并非如此——至少也不会比其他人差。”</div> <div id=&...
英研究出可提前检测多种癌症的方法
<a href="http://img.360zhyx.com/uploads/2012/11/a0ce3bcbjw1dyny8oxrlej.jpg"><img class="aligncenter size-full wp-image-5564" title="a0ce3bcbjw1dyny8oxrlej" src=&...
美华裔癌症专家被刀划伤手 未及时处理癌变去世
<div> </div> <div>无意中被小刀划破手,竟然在6年后变成了致命皮肤癌。扬子晚报的报道《美华裔癌症专家战癌失败抱憾去世》引发了不少读者的热议。据报道,美华裔癌症专家陈昌友是因为没有及时处理手上的伤口而患上皮肤癌而最终致命。小小伤口的隐患竟有如此之大?南京专家表示,厨房操刀时容易感染海洋分枝杆菌。南京也曾经出现过烧伤患者没有及时处理,最终转化为皮肤...
结肠癌干细胞试验将癌症干细胞先唤醒再杀死
全球范围内约有120万结肠直肠癌患者,单是在美国境内,每年就有七万多名患者死于结肠直肠癌。患上结肠直肠癌之后,能继续存活五年以上的患者仅仅占到10%,甚至不足10%。截止至目前为止,全球范围内的结肠直肠癌治疗手段依然是手术,手术治疗的确可以延长患者的生命,但是成功率不是很高,专家表示,此次试验或将为结肠直肠癌患者提供一种新型治疗手段。 癌症研究协会 Gateway for Cancer Re...
突破性发现:癌症的“阿基里斯之踵”
<blockquote>来自纽约西奈山医学院的科学家们发现了一种细胞亚群显示癌症干细胞特性,对化疗产生耐受,参与了肿瘤的进程。这一突破性发现有可能导致开发出早期癌症诊断的新测试、预后测试以及创新的治疗策略。相关论文报道在9月11日的《癌细胞》(Cancer Cell)杂志上。</blockquote> 化疗耐药是在癌症患者接受某些治疗的过程中发生的一种常见的破坏性现象。不...
科学家用基因组测序研究癌症 探寻白血病基因
<div>在不久的将来,全基因测序技术可以协助医生为每一个癌症病人找到具体的变异基因。</div> <div id="contentText"> <div><a href="http://www.cn-healthcare.com/upload/image/2012-07-19/1187338900381720...
科学家找到控制炎症、衰老和癌症的共同基因
近日,纽约大学医学院的研究人员首次确定了一个单一基因能同时控制炎症、加速衰老和癌症。 纽约大学Langone医学中心首席研究员Robert J. Schneider博士说:这肯定是一个意外的发现。一个基因同时在控制老化和炎症过程中有两个非常不同的,但却是非常重要的功能的现象是比较罕见的。老化和炎症如果没有妥善得到控制缓解,最终可以导致癌症的发生于发展。 <!--more-->...
研究称六分之一新发癌症患者由感染引起
<p align="center"><img src="http://paper.sciencenet.cn/upload/paper/images/2012/8/20128141028273270.gif" alt="" /></p> <div> </div> <...
研究发现与癌症相关的DNA复制蛋白
<div> 遗传的基础是DNA复制—一个高度合作的过程,在其中DNA拷贝同时发生在基因组中数十万的位置上。如果这种拷贝机制没有按预期进行,则会造成细胞中遗传物质丢失或过多,而这是多数出生缺陷或癌症中常见的基因组不稳定性的标志。 美国北卡莱罗纳大学医学院的科学家发现,一种叫做Cdt1的蛋白质除了是DNA复制所必须外,还在细胞循环的一个后期阶段—有丝分裂—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这...
新方法可筛查肿瘤再生细胞-大部分癌细胞并不致命,癌症的致命元凶是肿瘤再生细胞
<div> </div> <div>为什么现代治疗手段,如放疗、化疗等通常无法杀死全部的癌细胞?为什么化疗后仍有相当一部分病人的癌症会复发?这些问题一直困扰着医学界。华中科技大学生命学院汪宁教授与同济医学院黄波教授领衔的研究成果揭示了部分答案。其论文《软三维纤维蛋白可促进肿瘤再生细胞筛查与生长》于美国东部时间7月1日在《自然—材料》上发表。</div&g...
异常信使核糖核酸(mRNA)或是癌症恶化原因之一
日本研究人员在新一期英国《核酸研究》杂志网络版上报告说,他们发现癌细胞内成熟的信使核糖核酸(mRNA)会因为错误的剪接而丢失必要的遗传信息,这或许是癌症恶化的原因之一。 mRNA是从脱氧核糖核酸(DNA)转录合成的带有遗传信息的一类单链RNA,它能指导蛋白质的合成,相当于蛋白质合成时的模板。由DNA直接转录而来未经修饰加工的mRNA称为前体mRNA。前体mRNA经过剪接过程,无用的内含子被剪...
对付癌症进入综合治疗时代
每年的11月是全国肺癌防治宣传月。最新数据显示,北京市肺癌发病率自2001至2010年增长56%。10年间,新发癌症患者中1/5为肺癌患者。近日,一场名为“拒绝癌症‘遗传’,保护家人健康”的活动,在北京解放军309医院展开。医院核医学专家何宝明、肿瘤放疗专家李月敏就困扰广大肿瘤患者和家人的话题进行了解答,并就癌症到底会不会遗传进行了深入讨论。 <!--more-->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