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活动

第七届上海国际癌症大会
第六届单细胞技术应用研讨会暨空间组学前沿研讨会
首届精准医学国际学术研讨会暨队列研究先锋计划颁奖仪式

专家访谈

《转》访菲鹏数辉马步勇教授|AI与分子模拟引领生物医药创新,“构象选择机制”开辟药物动态设计新纪元
《转》访无锡市第九人民医院科教科主任赵刚
《转》访Olink亚太副总裁Andrea Ballagi博士:新一代蛋白组学如何加速精准医疗新进程
【我的2022】瑞普基因首席技术官王涛:发挥BT+AI双引擎特色优势,推进AI技术在精准医疗领域的临床落地
【我的2022】佰诺全景创始人焦磊:降低使用成本和难度,推动全景病理技术在中国的临床转化落地
【我的2022】墨卓生物创始人兼COO刘寒:日日精进,久久为功,把一个好的单细胞中国解决方案带给客户
【我的2022】迈杰医学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张亚飞:数智化赋能商业模式转型,为客户提供更优质的伴随诊断整体解决方案
【我的2022】深圳绘云生物总经理林景超:专注慢病早筛类临床质谱检测产品,从临床痛点出发,为临床医学检验解决更多难题
【我的2022】艾吉泰康联合创始人屈武斌:对技术精雕细琢,以客户应用场景为核心,用特色服务提供基因捕获整体解决方案
【我的2022】恩泽康泰联合创始人李志:开放与合作,深耕外泌体技术开发与临床转化,为创新药研发提供坚实的肩膀!
【我的2022】迈迪安生命科学部门市场总监Liyan Pang:持续拓展颠覆性分子诊断原料,为体外诊断行业提供创新型解决方案
【我的2022】司羿智能科技创始人尹刚刚:以人为本,用科技传递温度,让老百姓用得起实用有效的创新康复产品!

找到约6284条结果 (用时0.1656秒)

NCCN非小细胞肺癌临床实践指南2017.9版(1)

2017-10-12

目录 指南更新概要 《NCCN非小细胞肺癌指南》从2017.8版到2017.9版的更新内容包括: NSCL-2 ●添加Durvalumab [PD-L1抗体](2A类推荐)作为根治性放化疗后的一个治疗选择。 (也适用于NSCL-5, NSCL-6, NSCL-8, NSCL-11,...

研究揭示乳腺癌的一大重要诱发因素!

2017-10-12

【环境中化学物的暴露是乳腺癌的一个重要风险因素】根据迄今为止对人类研究的最全面的综述,暴露于环境化学品,特别是生命早期,是乳腺癌发展的重要因素。研究结果可以帮助预防旨在减少疾病发病率的战略,因为全球的发病率继续增加。   2007年,沉默春季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在“癌症”杂志上发表...

《科学》突破研究!新蛋白逆转癌症药物治疗导致的DNA损伤!

2017-10-12

TDP2通过何种途径控制DNA解螺旋 治疗癌症药物在杀死癌症细胞的时候会诱导产生DPCs,这种物质可以杀死细胞,但是其对正常细胞也具有杀灭作用。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科研人员发现:一种被命名为ZATT的蛋白可以在TDP2的作用下消除细胞中累积的DPCs!这将为癌症药物治疗打开一扇新世界的大门! 我们在进行癌症治疗的时候,使用的药...

重大突破!中山大学徐瑞华团队破获肝癌“身份指纹”! ctDNA甲基化成“关键先生”!

2017-10-11

近日,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召开肝癌早诊早治技术重大突破新闻发布会,徐瑞华领衔中美团队发现肝癌精准诊治新方法,破获肝癌血液“身份指纹”,研究成果于北京时间10月10日凌晨在国际学术顶尖杂志《Nature Materials》(影响因子39.737)上发表,题目为《Circulating tumour DNA methylation markers ...

40%的癌症与肥胖有关!挨刀是否是最好的解脱?

2017-10-09

根据美国辛辛那提大学(UC)医学院的一项最新研究,研究人员通过对美国西部的患者进行了一项大型回顾性队列研究发现,接受减肥手术的严重肥胖患者,患癌风险至少降低了三分之一!这项研究由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国家癌症研究所资助完成,并最新在线发表在Annals of Surgery期刊。 研究第一作者——UC普内科副教授Daniel Schauer博...

别再为肥胖找借口!这13种癌症都与肥胖密切相关!

2017-10-09

美国卫生官员于昨日发布一组数据:在美国的癌症诊断的患者中,40%与肥胖相关。 根据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的统计研究结果表明:在2014年,肥胖或超重与超过63万美国人的癌症病例有关,其中包括13种类型的癌症。 这13个癌症包括: 脑癌 结肠癌 食道癌 肾癌 多发性骨髓...

微生物研究新突破,用益生菌或抗生素预防乳腺癌!

2017-10-09

在一项最新发表的研究中,克利夫兰诊所的研究人员揭示了健康女性与乳腺癌女性乳腺组织中细菌组成的差异。相关内容于10月5日在线发表在Oncotarget,该项研究由Doris Duke慈善基金会、肿瘤外科基金会、克利夫兰Taussig癌症研究所、Earlier.org等共同资助完成。 微生物——抗击乳腺癌全新视角 人...

微生物研究新突破,用益生菌或抗生素预防乳腺癌!

2017-10-09

在一项最新发表的研究中,克利夫兰诊所的研究人员揭示了健康女性与乳腺癌女性乳腺组织中细菌组成的差异。相关内容于10月5日在线发表在Oncotarget,该项研究由Doris Duke慈善基金会、肿瘤外科基金会、克利夫兰Taussig癌症研究所、Earlier.org等共同资助完成。 微生物——抗击乳腺癌全新视角 人体内的微生物对众多疾病存在影响,目前科研人员对于...

新研究武装巨噬细胞!反转癌细胞发射信号!

2017-09-29

一组研究人员设计了智能蛋白分子,该分子能够重编程白细胞,并使其忽略癌细胞在体内赖以生存和传播的自卫信号机制。研究人员表示,这有利于建立一种新型方法编辑免疫细胞,从而抵抗癌症和传染病。该团队在活细胞培养系统中成功测试了该方法。 这项工作由生物工程教授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Peter Yingxiao Wang,Shu Chien与Victor Nizet,...

巨大肝癌“手术、介入、放化疗均无可能”?中山医院专家勇闯禁区救治年轻母亲

2017-09-28

为赢得后续治疗时间、与肿瘤抢时间,根据既往成功经验,夏景林教授领衔团队,决定先下手为强,变先治标为先治本:“闯禁区”为患者实施介入。 36岁的苏小姐(化名)万万没想到,二宝出生月子还没坐好,自己便病魔缠身:诊断发现直径达25公分巨大肝癌。在求治多位专家无果后,苏小姐家人慕名找到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肝内科夏景林教授,专家领团队为她施行介入治疗...

癌症诊断准确率近90%!厚积薄发下的液体活检技术即将迎来春天!

2017-09-27

肿瘤是异质性最明显的人类疾病。肿瘤的异质性包括时间和空间的异质性:同一肿瘤的不同区域、同种肿瘤的不同患者以及同一患者的不同治疗阶段,肿瘤均存在有不同的生物学特征。因此,对于癌细胞已经发生转移的患者而言,仅仅取某个部位的肿瘤组织,并不能反映患者的整体情况。 近年来随着越来越多的临床证据的出现,通过分子诊断来指导患者个体化的精准治疗,已逐渐成为肿瘤临床专家的共识。在这样...

专访GCPM主编陈凛:胃癌治疗未来突破或在中国

2017-09-21

编者按:2017年9月22日,由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消化道肿瘤专业委员会主办、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及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共同承办的“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消化道肿瘤专业委员会第三届学术研讨会、第22届中日消化外科学术会议、第十届全军胃肠外科学术大会、第二届消化道肿瘤3D腹腔镜大师讲坛”将于郑州召开。会议当天还将举行 Gastric Cancer Precision M...

新发现!这组基因能调控肺癌脑转移

2017-09-21

日前,加拿大麦克马斯特大学(McMaster University)的研究人员运用ShRNA筛选技术发现一组调节肺癌脑转移 (brain metastasis) 的调控基因。这项研究将有助于监控和预测肺癌脑转移的产生,并且帮助研发阻止肺癌脑转移的靶向疗法。 脑转移是最常见的脑瘤形式,而且也是导致癌症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肺癌脑转移是肺癌患者...

难怪胰腺癌那么难治,抗癌药都给细菌吃了!

2017-09-21

     肿瘤的盟友:微生物   每个人都是热闹的微生物殖民地——数十万亿的细菌和其他微生物生活在我们的体内和体表。来自魏兹曼科学研究所(Weizmann Institute of Science)的Ravid Straussman博士和来自哈佛医学院的Todd Golub博士的研究小组...

早期肺癌迎来微创治疗3.0时代

2017-09-20

   据论文通讯作者、肿瘤医院胸外科主任陈海泉教授介绍,在过去相当长一段时间,许多临床医生对肺癌微创治疗的理念认识仅局限于“切口小”和“少打洞”等胸腔镜技术层面,甚至一味追求、攀比可见创伤的最小化。   陈海泉教授将这个阶段定义为肺癌微创1.0,“事实上,我们做微创的真正目标是为了让患者在创伤最小的情况下,获得和开放手术一样甚至更好的疗效...

绝经后妇女罹患癌症!这个原因竟然一直被忽视!

2017-09-20

腹部脂肪堆积的老人 2017年在马德里举办的ESMO大会上一项研究报告:绝经后的妇女,身体脂肪分布比体重对于癌症的影响更重要! “这项研究为绝经后的女性提供了一项新的体重管理目标:她们应该优先考虑身体脂肪的分布,而不仅仅是控制自身的体重。”研究的主要人员说道。 这项研究由MærskSta...

菠萝聊肺癌| 第四期:肺癌基因检测该怎么做?

2017-09-19

哪些肺癌患者应该做基因检测? 并不是所有肺癌都推荐做基因检测。 对于小细胞肺癌,基因突变类型通常没有对应的靶向药物,因此往往不会第一时间推荐测序。 但如果被诊断为肺腺癌,尤其是如果患者不吸烟,那么目前的指南是推荐尽快做基因检测的。原因是这部分患者中EGFR和ALK两个基因突变概率很高,有很大可能性使用对应的靶向药物。如果符合使用靶向药物的条...

山东大学教授Oncologist发文:乳腺癌与肥胖的真正关联

2017-09-18

来自山东大学第二医院,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的研究人员发表了题为“Distinct Effects of Body Mass Index and Waist/Hip Ratio on Risk of Breast Cancer by Joint Estrogen and Progestogen Receptor Status: Results from a Case‐Contro...

研究发现肿瘤细菌能降解癌症药物

2017-09-18

图片来源:Tom Stewart/Corbis/Getty 多亏了一项偶然的发现,研究人员找到了为何化疗药物有时不起作用的其中一个原因。事实证明,癌细胞内的细菌会摧毁一些药物,使其变得无效。相关成果日前发表于《科学》杂志。 此项发现或许可解释为何药物“吉西他滨”在治疗胰腺癌患者时极少能成功。在113名胰腺癌患者中,有3/4的活体组织检查发现了摧毁“吉西他滨”的...

人类到底怎样才能饿死癌细胞?

2017-09-15

众所周知,Warburg效应会使癌细胞贪婪地消耗大量葡萄糖以为其提供能量,但却并没有任何科学家能够基于癌细胞对葡萄糖的特殊嗜好而研发出抑制癌症的方法。 近日,杜克大学癌症研究所科学家不仅阐明了癌细胞快速消耗大量葡萄糖的具体机制,而且还确定了一种可以在实验室选择性地关闭这一系统的天然化合物。该研究对应文章则发表于最新上线的Cell Metabolism杂志。 文章的主要作者Jason 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