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活动

转化医学产业大会

专家访谈

《转》访菲鹏数辉马步勇教授|AI与分子模拟引领生物医药创新,“构象选择机制”开辟药物动态设计新纪元
《转》访无锡市第九人民医院科教科主任赵刚
《转》访Olink亚太副总裁Andrea Ballagi博士:新一代蛋白组学如何加速精准医疗新进程
【我的2022】瑞普基因首席技术官王涛:发挥BT+AI双引擎特色优势,推进AI技术在精准医疗领域的临床落地
【我的2022】佰诺全景创始人焦磊:降低使用成本和难度,推动全景病理技术在中国的临床转化落地
【我的2022】墨卓生物创始人兼COO刘寒:日日精进,久久为功,把一个好的单细胞中国解决方案带给客户
【我的2022】迈杰医学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张亚飞:数智化赋能商业模式转型,为客户提供更优质的伴随诊断整体解决方案
【我的2022】深圳绘云生物总经理林景超:专注慢病早筛类临床质谱检测产品,从临床痛点出发,为临床医学检验解决更多难题
【我的2022】艾吉泰康联合创始人屈武斌:对技术精雕细琢,以客户应用场景为核心,用特色服务提供基因捕获整体解决方案
【我的2022】恩泽康泰联合创始人李志:开放与合作,深耕外泌体技术开发与临床转化,为创新药研发提供坚实的肩膀!
【我的2022】迈迪安生命科学部门市场总监Liyan Pang:持续拓展颠覆性分子诊断原料,为体外诊断行业提供创新型解决方案
【我的2022】司羿智能科技创始人尹刚刚:以人为本,用科技传递温度,让老百姓用得起实用有效的创新康复产品!

找到约6192条结果 (用时0.1656秒)

【BMC MED】北京协和研究团队研究促进非小细胞肺癌抗肿瘤活性的新方法

2022-12-06

近日,由北京协和医学院肿瘤医院研究团队进行的研究“Conteltinib (CT-707) in patients with advanced ALK-positive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a multicenter, open-label, first-in-human phase 1 study”,发表在《BMC Medicine 》上,研究表明,Co...

【Cell子刊】先前未知的基因失活——导致胰腺癌发病的罪魁祸首

2022-12-01

NF1通常被认为是重要的抑癌基因,NF1属于肿瘤易感性的遗传综合征。NF1相关的常见肿瘤包括神经纤维瘤、视神经胶质瘤、嗜铬细胞瘤、白血病、胃肠道间质瘤等。通过证明NF1和p53的伴随失活可以替代PDAC中的致癌性Kras,这一研究结果揭示了以前未被识别的机制,导致PDAC发病机制和大部分PDAC患者在KRAS正常患者中的进展。 胰腺导管腺癌  01 ...

【Science子刊】液体活检新突破!北京协和研究团队发现可用于肝癌检测的甲基化液体活检方法

2022-11-30

近日,发表在《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上的文章“Simultaneous analysis of mutations and methylations in circulating cell-free DNA for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detection”,报道了一项由北京协和医院研究团队开发的新技术——Mutation ...

首次发现,上海十院找到甲癌精准表观遗传学分子标志物

2022-11-29

甲状腺结节很常见,甲状腺超声检查的患病率约为 70%,其中约 5% 是恶性的。准确评估以区分恶性甲状腺结节和良性甲状腺结节对于其适当的临床管理至关重要。超声影像学联合细针穿刺 (FNA) 活检是甲状腺结节现有的诊断主要方法。 近日,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甲状腺中心/上海市甲状腺疾病研究中心在全球范围内首次发现甲癌精准表观遗传学分子标志物。该项研究应用定量显色印迹基因原位...

【Nature子刊】再进一步!中山大学潘志忠、丁培荣教授团队发现高度微卫星不稳定结直肠癌对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耐药性

2022-11-29

11月28日,中山大学潘志忠、丁培荣教授团队在《Nature Communications》发表文章“Inflammation promotes resistance to 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s in high microsatellite instability colorectal cancer”,阐明了炎症促进高度微卫星不稳定性结直肠癌对免疫检查点抑...

【快讯】聚焦癌症精准诊疗,第四届上海国际癌症大会成功举办!

2022-11-28

11月24-27日,“第四届上海国际癌症大会暨第三届中德液体活检双边论坛&第七届公济肿瘤论坛”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顺利召开。本届上海国际癌症大会为期四天,共设1场主论坛、12场分论坛,汇聚了国内外近200位肿瘤研究领域顶尖专家学者分享交流,内容涉及肿瘤代谢、肿瘤微环境、多组学、表观遗传及信号调控、类器官与临床转化、肿瘤免疫治疗、分子影像、新型肿瘤标记物、液体活检等...

专属中老年人的癌症——已悄悄“盯”上30多岁的年轻人

2022-11-27

大肠癌是世界范围内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最新发布的肿瘤调查数据表明,我国大肠癌的发病率呈上升态势,全国发病率占恶性肿瘤的第四位,令人忧心的是,这一过去专属中老年人的癌症,已悄悄“盯”上30多岁的年轻人。 在我国,70% 的国人存在不同程度的胃肠不适,每年有超过10亿人次出现腹泻或便秘症状,新增大肠癌患者达40 万人次,肠道问题日渐突出。尤其在当下,高强度的工作、不规...

新兴癌症标志物!上海交大研究团队发现促进肿瘤发生和侵袭性的潜在机制!

2022-11-27

近日,上海交通大学研究团队在《Nature Communications》发表文章“AMPK induces degradation of the transcriptional repressor PROX1 impairing branched amino acid metabolism and tumourigenesis”,研究结果表明,癌症中LKB1-AMPK轴的缺乏重新激活PRO...

晚期患者占比近60% !肝癌研究如何为中国患者“量体裁衣”?

2022-11-24

我国是一个肝癌大国。由于病毒性肝炎、脂肪肝等肝病人群庞大,导致发展成为肝癌人数也很多。肝癌是我国发病率第四位、死亡率第二位的癌种,无论是新发病例还是死亡人数,都占到世界近一半。 我国癌症有着独特的流行病学特征,尤其在高发癌种与高致死癌种上,中西方差异显著。在肝癌治疗药物方面,以 PD-1单抗为代表的免疫疗法,正在改变中晚期肝癌诊疗格局,为延长肝癌患者生存期带来突破。...

【Nature子刊】疾病进展风险降低49%!研究发现预测结直肠癌治疗效果的新基因!

2022-11-23

近日,西班牙瓦尔德西布伦大学医院Elena Elez和瓦尔德西布伦肿瘤研究所Rodrigo A. T oledo团队在Nature Medicine杂志上报告了RNF43突变型组患者的ORR翻倍,疾病进展风险降低49%,死亡风险降低68%,提出RNF43突变类型可作为预测BRAF/EGFR联合抑制疗效的生物标志物。 https://doi.org/10.1038/s41591-022-019...

肿瘤药物再遇挫折!葛兰素史克血癌药物Blenrep在美国被叫停!

2022-11-23

制药巨头葛兰素史克宣布,将停止在美国销售其血癌药物Blenrep,但将继续该药物的试验计划,一些患者也可以选择报名继续使用该疗法。这是葛兰素史克在肿瘤业务方面遭遇的又一次挫折。 肿瘤药物一直是葛兰素史克关注的关键领域,但该公司本月连续遭遇挫折。此前,FDA已限制其卵巢癌药物Zejula在美国的使用。葛兰素史克表示,已遵守FDA的要求,将Zejula限制为仅用于治疗肿...

【CELL DEATH DIS】南方医科大学团队首次揭示Myo1b在结肠癌细胞自噬调节和血管生成中的作用

2022-11-22

近日,南方医科大学陈奕鸿、徐南竹、洪畅为第一作者,周珏宇教授为通讯作者,在Cell Death & Disease上发表了题为“Myo1b promotes tumor progression and angiogenesis by inhibiting autophagic degradation of HIF-1α in colorectal cancer”的研究论文。该研究发现了Myo1b在...

黄金运动时间出炉!你选对了吗?两大研究发现:清晨8-10点锻炼,癌症风险降低27%,中风降低17%

2022-11-22

运动与癌症 在本研究中,研究人员观察到娱乐和家庭体育活动对癌症的总体保护作用可能因活动当天的时间而异。研究发现,对于乳腺癌和前列腺癌的潜在风险,清晨活动可能比上午下午的活动更具保护作用。晚间活动的发现有所不同,仅观察到前列腺癌的中等保护作用。不同时间型没有一致的模式,并且在肿瘤亚表型中观察到差异。 研究估计了不同活动时间的比值比(OR)和95%置信区间(95%CI)。...

【Nature】单细胞分子图谱,揭秘微生物群对癌症空间和细胞异质性的作用!

2022-11-21

导读:肿瘤相关菌群是人类癌症类型肿瘤微环境的固有组成部分。迄今为止,肿瘤内宿主-微生物群的研究主要依赖于bulk组织分析,模糊了肿瘤内微生物群的空间分布和局部效应。最近,有研究团队使用原位空间谱分析技术和单细胞RNA测序,揭示了宿主-微生物在空间、细胞和分子上的相互作用。 2022年11月16日,弗雷德·哈钦森癌症中心的Susan Bullman等人在Nature发表了题为“Effect o...

【重磅日程】第四届上海国际癌症大会将于11月24-27日举办,大咖云集,免费注册观看!

2022-11-21

邀请函 尊敬的各位专家、同道: 为了加强国内外肿瘤学术交流,促进肿瘤基础研究、转化与临床研究深入发展,“第四届上海国际癌症大会暨第三届中德液体活检双边论坛&第七届公济肿瘤论坛”将于2022年11月24-27日在中国·上海召开。 本届大会由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人民医院、上海市抗癌协会、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肿...

【乳腺癌前沿与临床转化 日程公布】第四届上海国际癌症大会将于11月24-27日举办,大咖云集,免费注册观看!

2022-11-19

邀请函 尊敬的各位专家、同道: 为了加强国内外肿瘤学术交流,促进肿瘤基础研究、转化与临床研究深入发展,“第四届上海国际癌症大会暨第三届中德液体活检双边论坛&第七届公济肿瘤论坛”将于2022年11月24-27日在中国·上海召开。 本届大会由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人民医院、上海市抗癌协会、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肿瘤基础及转化研究...

【肿瘤前沿“巅峰论道”日程公布】第四届上海国际癌症大会将于11月24-27日举办,大咖云集,免费注册观看!

2022-11-18

邀请函 尊敬的各位专家、同道: 为了加强国内外肿瘤学术交流,促进肿瘤基础研究、转化与临床研究深入发展,“第四届上海国际癌症大会暨第三届中德液体活检双边论坛&第七届公济肿瘤论坛”将于2022年11月24-27日在中国·上海召开。 本届大会由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人民医院、上海市抗癌协会、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肿瘤基础及转化研究...

五篇!近期国内外乳腺癌最新研究综述:绘制图谱+治疗新方法

2022-11-18

新方法一 2022年10月25日,发表在《The Lancet Oncology》上的文章“Eliminating breast surgery for invasive breast cancer in exceptional responders to neoadjuvant systemic therapy: a multicentre, single-arm, phase...

【肿瘤药物研发与治疗日程公布】第四届上海国际癌症大会将于11月24-27日举办,大咖云集,免费注册观看!

2022-11-17

邀请函 尊敬的各位专家、同道: 为了加强国内外肿瘤学术交流,促进肿瘤基础研究、转化与临床研究深入发展,“第四届上海国际癌症大会暨第三届中德液体活检双边论坛&第七届公济肿瘤论坛”将于2022年11月24-27日在中国·上海召开。 本届大会由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人民医院、上海市抗癌协会、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肿瘤基础及...

“神药”抗癌功能新发现!二甲双胍能够增强自然杀伤细胞功能 ,联合免疫疗法开辟新治疗方向

2022-11-17

二甲双胍是一种双胍类药物,用于治疗II型糖尿病和多囊卵巢疾病,最近,二甲双胍也在癌症临床试验中得到了测试。在先前的临床前研究中,二甲双胍已被证明对实体肿瘤具有抗癌作用:主要通过刺激AMP激活的蛋白激酶(AMPK),以及随后抑制雷帕霉素的机制靶点(mTOR)。此外,鼻咽癌的小鼠模型已证明它可以防止口腔肿瘤的发展和进展。 最近的证据表明,二甲双胍还可能通过在维持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ILs)的多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