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活动

第七届上海国际癌症大会
第六届单细胞技术应用研讨会暨空间组学前沿研讨会
【直播】AI驱动的功能基因组学研究--技术突破与前沿应用
转化医学圆桌π第一期“解码生命多维密码:组学技术融合如何构建精准医学未来”
首届精准医学国际学术研讨会暨队列研究先锋计划颁奖仪式

专家访谈

《转》访菲鹏数辉马步勇教授|AI与分子模拟引领生物医药创新,“构象选择机制”开辟药物动态设计新纪元
《转》访无锡市第九人民医院科教科主任赵刚
《转》访Olink亚太副总裁Andrea Ballagi博士:新一代蛋白组学如何加速精准医疗新进程
【我的2022】瑞普基因首席技术官王涛:发挥BT+AI双引擎特色优势,推进AI技术在精准医疗领域的临床落地
【我的2022】佰诺全景创始人焦磊:降低使用成本和难度,推动全景病理技术在中国的临床转化落地
【我的2022】墨卓生物创始人兼COO刘寒:日日精进,久久为功,把一个好的单细胞中国解决方案带给客户
【我的2022】迈杰医学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张亚飞:数智化赋能商业模式转型,为客户提供更优质的伴随诊断整体解决方案
【我的2022】深圳绘云生物总经理林景超:专注慢病早筛类临床质谱检测产品,从临床痛点出发,为临床医学检验解决更多难题
【我的2022】艾吉泰康联合创始人屈武斌:对技术精雕细琢,以客户应用场景为核心,用特色服务提供基因捕获整体解决方案
【我的2022】恩泽康泰联合创始人李志:开放与合作,深耕外泌体技术开发与临床转化,为创新药研发提供坚实的肩膀!
【我的2022】迈迪安生命科学部门市场总监Liyan Pang:持续拓展颠覆性分子诊断原料,为体外诊断行业提供创新型解决方案
【我的2022】司羿智能科技创始人尹刚刚:以人为本,用科技传递温度,让老百姓用得起实用有效的创新康复产品!

找到约3154条结果 (用时0.1656秒)

美研究发现两基因增PTSD风险

2015-01-29

  这项发现可能为幸存者带来更快速的诊断和更好的治疗   为什么有些人出现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而另一些遭到了同样的苦难的人却没有?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一项新的发现可能为这个答案提供见解。   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科学家把两个基因变体与这种使人衰弱的心理疾病联系在了一起,他们提出遗传性影响一个人出现创后应激障碍(PT...

媒体报道对医患事件的影响研究

2015-01-29

  从2012年哈医大杀医事件,到2013年温岭杀医事件,再到2014年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北满特钢医院的医生孙东涛被杀事件,医患事件的热度一直居高不下。医患事件究其原因还是患者及其亲属对医院和医生的不信任。在这个过程中,媒体一直在强化这种不信任,可以说事件的演变,媒体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   一、对于医患关系的恶化,媒体起着推波...

孙颖浩:中国前列腺癌研究领军人物

2015-01-29

  一月二十四日的《柳叶刀》杂志特别介绍了我国前列腺癌研究的领军人物,第二军医大学校长和长海医院泌尿外科主任孙颖浩教授。   孙颖浩出生于医生家庭,他的父亲是福建省一个乡村部队医院的内科医生,而他的母亲在药房工作。“那个医院非常小,患者大多数很穷。这也是我学医的主要动力之一,”他回忆道。   孙颖浩的父...

《科学》杂志癌症“厄运”研究与报道遭痛批

2015-01-29

  近期一项研究因轻视癌症预防工作如涂抹防晒剂等,受到批评人士指责。图片来源:DAVID PARRY   今年元旦,美国《科学》杂志出现了一些引人注目的报道:一篇被记者称为“癌症厄运”的报道与这篇报道所依据的研究成果同时发表在该杂志上。和《科学》的报道以及很多其他媒体关于这项研究的解释一样,该研究作者总结认为,简单的“坏运气”——即他...

NIH计划利用网络加速唐氏综合症研究

2015-01-29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目前推出了DS连接的子网站:面向对唐氏综合症感兴趣的研究人员、临床医生和其他专业人士,让他们可以通过这个网站获得有关唐氏综合症的数据。这个网站将帮助专业人士设计临床研究,招募临床实验的参与者,以及使用从网站中获得的最新的数据产生新的研究思路。   “DS-Connect是一个集中的、安全的网站,在这里,人们可以在唐氏综...

日本理研一研究员起诉小保方晴子 称其涉嫌私自盗取ES细胞

2015-01-27

  据日本朝日电视台报道,日本理化学研究所研究员石川智久将正式对小保方晴子提起刑事诉讼。报道称,石川智久在诉讼书中指出,小保方晴子在STAP万能细胞造假事件曝光后,为了自己的名声和收入,曾私自从若山照彦教授的研究室中盗取ES细胞(胚胎干细胞),该名教授曾与其共同研究创作STAP万能细胞论文。   石川智久表示,作为一名研究人员,他对小保方...

北大医院引进妇产科创新团队 卵巢冷冻列入研究计划

2015-01-27

  深圳新闻网1月26日讯(记者 刘梦婷)北大深圳医院引进妇产科创新团队,未来将在子宫内膜癌与卵巢癌早期突变基因及育龄妇女卵巢冷冻保护等方面开展研究计划。   1月26日上午,“妇科肿瘤-深圳市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在北大医院举行揭牌仪式。深圳市副市长吴以环、深圳市医管中心主任王大平、深圳市卫计委副主任许四虎等领导参加揭牌...

专访刘丽宏教授:转化医学和新药研究进展

2015-01-26

  2014朝阳国际医学大会于2014年12月20-21日在北京成功举行。会议由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北美中华医学会主办,本次会议以“加强合作,推动创新,促进医学发展”为主题,内容丰富,议题广泛,设置了覆盖多个学科的分论坛。   在12月21日上午的转化医学和新药研究论坛上,医脉通有幸采访到转化医学及新药研究分论坛主席——北京朝阳医院总药剂师、...

从共生研究到换血疗法

2015-01-23

  认真关于这一历史,留给我们的许多思考。为什么一种非常让人激动的研究技术会在生物技术蓬勃发展的世代被埋没,被学术界放弃。一个具有一定风险的临床技术,为什么经过一定时间后,才被一家私人公司启动开展临床研究。这一具有故事性,应用前景极大的研究领域,为什么没有引起国际范围的关注。只是在《自然》等杂志近年进行广泛宣传,尤其是2014年《科学》杂志将该研究评选为年度科学突破,这一现象才引起大家的关注。 ...

美研究发现贫穷是重要的哮喘风险因素

2015-01-23

  通常认为,生活在城市的人更容易患哮喘。但美国一项最新研究对此提出质疑,认为城市人和农村人面临的哮喘风险并无明显区别,而贫穷也是重要的哮喘风险因素。   城市人更易患哮喘这一观点出现在约50年前,许多专家认为城市内的污染、蟑螂、霉等过敏原以及室内烟尘会增加儿童患哮喘风险。但最新研究提出,这些风险因素已不再是城市所独有。 ...

新研究发现常饮咖啡可降低患黑色素瘤的风险

2015-01-22

咖啡被证实的益处越来越多,在过去的几年中饮用咖啡对多数病痛包括从2型糖尿病到老年痴呆症等的治疗作用已被证明有效。耶鲁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科学家们的一项研究表明咖啡对黑色素瘤的预防也具有一定的效果。 2014年超过75000例新病例被诊断为恶性黑色素瘤。在美国恶性黑色素瘤已在癌症排行榜中名列第七,而且只有该病的发病率在逐年上升(且每年以近2%的速率上升)。 ...

中国高校研究“石头剪刀布”入选麻省理工大奖

2015-01-22

  还记得去年报道的浙江教授做“石头剪刀布”实验吗?   4年前,这个被视为儿时的游戏,被学者用到一项正儿八经的科学研究中。   现在,这项此前被讥为“吃饱了撑的”研究,入选了“麻省理工学院科技评论2014年度最优”,成为了中国首次入选“麻省理工科技评论”的社科领域成果。   ...

研究揭示:社会交际圈或影响个体的机体健康

2015-01-21

  目前有很多研究都表明拥有较强大的社会网络关系对一个人的健康是非常有益的,然而拥有较多的朋友真的就可以促进你的健康吗?近日,一篇刊登在国际杂志Annals of Behavioral Medicine上的一篇研究论文中,来自肯高迪亚大学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揭示了,社会关系不仅可以影响我们的心理健康,而且可以影响我们的身体健康。  &e...

转录组学方介导的多效调控蛋白 SprA 作用机制研究

2015-01-21

Applied Microbiology and Biotechnology (AMB)为国际工业微生物领域著名杂 志。近期,浙江省微生物生化与代谢工程重点实验室研究人员在该期刊上发表了 题 为 “Transcriptome-guided identification of SprA as a pleiotropic regulator in Streptom...

中医在美国进入快速发展 每年拨款数千万支持研究

2015-01-21

  “从美国主流医学界一开始认为针灸只不过是心理作用而已,到如今政府每年拨款数千万美元,用于支持中医的临床研究。中医在美国走过了一段漫长的发展历程。”美国华盛顿中华医学研究所所长田小明教授谈到中医药在美国的发展历程时,犹如谈论自己的儿女般深情。随着中国传统医学越来越被主流医学界和民众认可,中医在美国已迈入了快速发展的新时期。   中医...

研究人员研发出肾透明细胞癌分型检测方法

2015-01-18

  新加坡研究人员最近开发出一种基因检测方法,可有效地鉴别肾透明细胞癌(ccRCC)的不同亚型。该检测能评价病人的预后和治疗后的状况,对改善病人治疗有很大潜力。   肾透明细胞癌(ccRCC)是一种最常见的肾癌。由于手术后患者状况不同,肾透明细胞癌患者在切除肿瘤后,预后是很难预测的。   一般肾透明细胞癌...

研究发现胰腺癌高侵袭性原因

2015-01-17

  只有不到三分之一的病人能活过胰腺癌早期阶段,美国密歇根大学癌症综合中心的最新研究解释了胰腺癌的高致死性原因。   研究人员发现在90%的胰腺癌患者中ATDC基因参与促进肿瘤的生长和扩散。同时,ATDC基因在胰腺癌从肿瘤前期到侵袭性癌继而到转移性恶性肿瘤的发展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   胰腺癌密歇根大学癌症综...

无厘头研究:工作狂更爱喝酒

2015-01-16

  最新研究表明,每周工作时间较长的人更可能会喝酒。研究人员分析了超过43万人的数据,发现相比那些每周工作35-40个小时的人,这些每周至少工作49个小时的人喝过多酒的可能性高出了百分之十三。该研究发表在《英国医学杂志》上。   饮酒过多的定义是女性每周至少喝14杯酒,男性每周至少喝21杯酒。像这样喝酒很容易患上各种疾病,包括心脏病、中风、...

诊断治疗严重的哮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探索

2015-01-15

  哮喘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在过去的几百年间它有明显的上升趋势,到现在为止在欧洲影响了约1/20到1/10的人群。大多数哮喘患者可以被治愈,因此极少需要急诊咨询和住院需求。然而,在少数患者中,尽管经过强化治疗,但哮喘只能部分被控制甚至无法控制。Marek Lommatzsch 和 J. Christian Virchow 发表在德国《Deutsches Ar...

强强联合:在CRISPR/Cas9相关研究中应用新一代测序技术

2015-01-15

  摘要:   CRISPR/Cas9基因组编辑技术和新一代测序技术(也称高通量测序技术),是当今对生命科学研究有重大影响的两项技术。二者并非毫不相干。有效地将二者联用,有时可以大大加速科研进程。两者之间有什么样的联系呢?在哪些研究领域或方向上可以联用呢?本文根据在这两个领域的技术服务经验,对相关内容进行了系统地整理。   一.引言   在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历史中,人们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