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转化医学是什么?
推荐活动
专家访谈
找到约3117条结果 (用时0.1656秒)
维C能防治新冠?研究表明和锌一起服用还可刺激抗体产生
临床试验表明,维生素C可以改善由不同应激源引起的氧化失衡和血管重塑,并减弱内皮屏障通透性。因此,维生素C的抗氧化作用及其对内皮通透性的保护作用可能会在新冠感染过程中发挥作用,尤其是在感染后恢复过程中。锌是人体内含量仅次于铁的第二大微量金属,对T细胞的生长和活性以及细胞因子风暴具有调节作用。 口服锌与维生素C可刺激抗体产生 01 20...
橘子皮能减肥?不止于此,澳门大学研究揭示还能防止糖尿病患者的动脉硬化……
近日,澳门大学的研究人员在《Nutrients》上发布了研究论文,研究结果表明,CRP提取物通过抑制糖尿病大鼠AMPK激活时的血管炎症状态来保护内皮功能。 https://www.mdpi.com/2072-6643/14/24/5221 研究背景 01 先前的研究表明,不同类型的柑橘皮提取物对肥胖和糖尿病...
香港大学最新研究:肥胖会增加81%新冠重症风险和18%感染率
近日,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的研究人员发表了论文,研究表明,肥胖、吸烟会增加新冠的严重程度,重症风险增65%-81%,肥胖增加重症风险与ACE2受体有关。 https://doi.org/10.1002/jmv.28205 研究背景 01 肥胖、吸烟等增加了感染新冠肺炎的风险,而维生素D、血压和血糖特征的相...
【柳叶刀子刊】噩梦竟是老年痴呆前兆!研究表明每周做噩梦多于一次,痴呆风险增加120%
近日,发布于柳叶刀子刊《eClinicalMedicine》上一项基于三个大型前瞻性队列研究,发现了噩梦与认知能力下降之间的关联:较高频率的噩梦(每周1次及以上),与中年认知能力下降的风险提高近3倍、老年罹患痴呆症的可能性增加120%。 https://www.thelancet.com/journals/eclinm/article/PIIS2589-5370(2...
【Nature子刊】最新研究解释为何女性比男性发生药物不良反应的可能性高出50-75%
一项发表于《Nature Communications》上的新研究展示了生物医学中的这一基本假设。女性是男性的“较小版本”,不支持大多数临床前特征(例如葡萄糖水平)。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467-022-35266-6 研究背景 01 尽管这些差异现在已得到...
咖啡能预防新冠?西北大学近四万人研究揭示咖啡对新冠的抑制作用
美国西北大学研究人员在《Nutrients》杂志上发表了一项关于咖啡与新冠预防的研究。研究结果指出,每天至少喝一杯咖啡可以将患新冠病毒的风险降低10%。 https://www.mdpi.com/2072-6643/13/6/2114 研究背景 01 横断面分析可识别检测呈阳性后的患者特征和临床数据,从而告...
【Nature Medicine】华盛顿大学超500万人研究表明重复感染新冠,会显著增加死亡和后遗症风险
近日,美国华盛顿大学医学院的研究人员在《Nature Medicine》上发表了研究论文,该研究使用美国退伍军人事务部的电子医疗保健数据库,来解答新冠病毒重复感染是否会增加首次感染相关健康风险的问题。通过与未感染的对照组相比,评估了首次感染和重复感染的人感染相关累积风险。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91-022-0205...
超百万人前瞻性研究揭示食用橄榄油可显著降低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患病风险......
近日,西班牙研究人员对前瞻性队列研究和随机对照试验(RCT)进行了全局的系统评价和荟萃分析,评估了橄榄油消费与4种不同结局的主要风险之间的关联:心血管疾病(CVD)、癌症、II型糖尿病(T2D)或全因死亡率。 https://www.clinicalnutritionjournal.com/article/S0261-5614(21)00503-3/fulltext...
【Nature】人也能“光合作用”!浙大最新研究让衰老细胞“返老还童”
2022年11月7日,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林贤丰、范顺武与浙江大学化学系唐睿康团队在《Nature》发布了研究论文。该研究实现了向哺乳动物细胞跨物种植入来自植物的天然光合系统,并让植入的光合系统独立提供关键能量代谢来可控增强细胞合成代谢,实现了光合作用系统的跨界医学应用,在衰老退行性疾病(骨关节炎)治疗中显示出了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https://www....
中国1590家医院1.8万例患者研究:低温不仅会导致心脏疾病,还会引发肺栓塞,老年痴呆......
低温引起的死亡率显著高于高温 01 2015年7月,医学期刊《柳叶刀》的一项跨国研究就指出了适度低温的风险。研究共纳入分析7422万死亡案例,中国15个城市的数据显示可归因于温度的死亡率达11%,是最高的。总体看,低温引起的死亡率为7.29%,显著高于高温引起的死亡率0.42%。 低温对心脏,大脑健康等造成很大危害 &n...
一年发布21篇!北大汤富酬教授团队2022年单细胞转录组测序研究综述
2022年(截止到2022年12月1日)北京大学汤富酬团队在单细胞转录组测序领域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突破,共发布研究成果21项,本文对以下九项研究进行系统综述。 01 2022年1月25日,暨南大学兰雨,刘兵及北京大学汤富酬共同通讯在《Cell Research》在线发表了研究论文,研究人员在小鼠和人类胚胎中发生关键血管生成和血管生成事件的时间窗口...
从炎到癌,要几步?王红阳院士:肿瘤研究的思路要变
肝癌高危人群早筛方案 01 为何中国癌症死亡率偏高?王红阳认为,这与我国对早筛的重视和推广不够,且缺乏有效技术手段控制靶向炎症向癌症转化的关键节点有关。以肝癌为例,终末期肝癌的5年生存期只有2%,而如果是极早期诊断的患者,5年生存率可达64%以上。 “肿瘤救治很重要,但不能等到肿瘤已经进展到了终末期再开始救治,这样并不能解决患者复发转移和生存率低...
西红柿可预防高血压!中山大学超十万人前瞻性研究揭示最佳摄入量
2022年11月,中山大学研究团队使用大规模队列数据前瞻性地检查膳食西红柿摄入量与新发高血压的关联,阐明一般人群高血压一级预防中的剂量反应关系,并探索可能影响这些关联的修正因素。 https://www.mdpi.com/2072-6643/14/22/4813 果蔬预防新发高血压? 01 流行病学证据表明...
近5万人的队列研究发现生气的多重危害,导致癌症甚至猝死......
近期,一项针对近5万人的瑞典队列研究发现,经常生气,严重的危害是导致心血管死亡,也有可能会导致心衰、房颤发生。 https://pubmed.ncbi.nlm.nih.gov/36117950/ 生气的多种危害 01 关于生气对于心血管方面的不良影响,早期就有一些研究。 哈佛大学医学院一项为期2...
【Cell】诺奖得主Doudna团队研究发现大量病毒中存在CRISPR系统以及更小更高效的Cas酶
2022年11月23日,由Jennifer Doudna教授领衔的一项重磅研究发表于《Cell》。这项新研究在数千种病毒中发现了大量基于CRISPR的潜在基因编辑工具。 https://www.cell.com/cell/fulltext/S0092-8674(22)01366-6?_returnURL 研究背景 01 ...
患癌风险降低61%!哈佛大学研究表明改变这三种生活方式就可做到
近日,瑞士苏黎世大学以及美国哈佛大学的研究人员在《Frontiers in Aging》上发表了研究论文。该研究发现,简单的三种生活方式改变,高剂量维生素D、omega-3和简单的家庭锻炼计划可以将70岁以上老年人患癌风险降低61%。 https://www.frontiersin.org/articles/10.3389/fragi.2022.852643/ful...
对抗失眠仅需一步!研究表明被子越厚,褪黑素分泌越多......
2022年10月3日,瑞典乌普萨拉大学研究团队在《Journal of Sleep Research》上在线发表题了研究论文,研究的主要目的是调查与使用轻被子相比,使用厚被是否会导致褪黑激素和催产素的唾液浓度更高。这项研究首次表明使用加厚的被子可能会导致睡觉时释放更多的褪黑激素。 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111...
【Cell子刊】上海交通大学研究团队揭示癌痛调控肿瘤进展新机制
2022年11月16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季彤/王旭/孙树洋等在《Cell Metabolism》上在线发表了研究论文。研究首次揭示了肿瘤细胞在面临肿瘤微环境中营养物质匮乏时可主动“劫持”一类感知、传导、调控癌痛的感觉神经即伤害性感觉神经,以维持自身旺盛的生长需求。该文不仅为理解癌痛调控肿瘤发展提供了生物学角度的新机制,也提出了使用一类临床偏头痛用药以增强肿瘤饥饿治疗的新策略...
开灯睡觉危害多!上海交大近10万人研究表明不仅会增加患癌风险,还会导致糖尿病......
2022年11月14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徐瑜等人在《Diabetologia》上发表了研究论文。研究发现,夜间暴露于人造光,会改变人体生物钟,影响血糖控制,从而导致糖尿病的患病风险增加28%。 https://link.springer.com/article/10.1007/s00125-022-05819-x 多种癌症患病风险增加 ...
四篇Nature两篇Cell!高福,何大一等研究团队揭示奥密克戎抗体逃逸的潜在机理
2022年,科学家对于SARS-CoV-2的研究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本文对以下六项研究进行系统综述。 01 2022年1月5日,南方科技大学王培毅,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高福及齐建勋共同通讯在《Cell》在线发表题为“Receptor binding and complex structures of human ACE2 to spike R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