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转化医学是什么?
推荐活动





专家访谈
找到约3443条结果 (用时0.1656秒)
帮癌细胞“减肥”还能抑制肺癌?
日前,位于圣地亚哥的索尔克生物研究所(Salk Institute For Biological Studies)与位于波士顿的Nimbus Therapeutics公司的研究人员合作,发现通过小分子药物抑制肿瘤细胞的脂肪合成,可以在临床前肺癌模型中抑制肿瘤的生长。这代表着一种治疗癌症的新策略,并且有可能推广到用于治疗包括肝癌在内的其它类型肿瘤。 SALK的这项研究让我...
研究遭质疑 八问小苏打如何“饿”死癌细胞
重大突破! 癌细胞,竟被中国医生用小苏打“饿”死了 浙江大学肿瘤研究所教授胡汛和研究团队一起发现了“饿死”癌细胞的新疗法,并发表在国际生物和医学领域权威杂志elife上,得到了国际著名肿瘤学者的肯定。 “癌细胞也需要‘吃’东西才能生存,剥夺它的食物,癌细胞就会死亡。”胡汛说,就是循着这个看似简单的原理,他和研究团队一起发现了“饿死”癌细胞的新疗法。胡汛教...
小苏打真能饿死肿瘤细胞?大家需要明确的内情
最近几天,一大批以“浙江医生用十几块钱小苏打饿死癌细胞”或类似词语为标题的文章刷爆了网络。文章称:癌细胞吃东西才能生存,剥夺他的食物,癌细胞就会死亡。浙江大学的医生以此为原理,研发出抗癌新方法,用十几块钱的小苏打饿死了癌细胞,取得了癌症治疗的重大突破,云云。 首先,应当说明,这则研究是客观存在的,并且发在著名的期刊《eLife》上。但媒体的报道存在很大偏差,以致于跟现实已经拉开...
深圳将出台细胞治疗地方标准
记者从深圳国际BT领袖峰会的细胞治疗论坛上了解到,深圳有望在2017年上半年出台深圳细胞治疗技术的地方标准,推动深圳细胞治疗产、学、研、医的发展。 国家卫计委于今年5月叫停了细胞治疗,细胞治疗行业该如何发展?记者从深圳国际BT领袖峰会的细胞治疗论坛上了解到,深圳有望在2017年上半年出台深圳细胞治疗技术的地方标准,推动深圳细胞治疗产、学、研、医的发展。 ...
浙医二院医生用十几块钱的小苏打饿死了癌细胞
为什么病人吃的那么少,癌细胞还能疯长?饿死癌细胞,真的靠谱吗? 得了癌症,很多人会有这样的担心:营养会促进癌细胞生长,那干脆少吃点。 不吃饭,真的可以饿死肿瘤吗? 很遗憾,不会,没有粮食,神通广大癌细胞照样可以活的很好。 但是,饿死癌细胞,这个思路,靠谱! 早在2012年,浙江大学肿瘤研究所胡汛教授团队,就在国际期刊上发表了一项研究成果,他们发现了癌细胞轻易饿不死的原...
最新综述文章介绍干细胞疗法在神经疾病治疗方面的进展
据一篇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Human Gene Therapy上的综述文章介绍,将治疗性干细胞直接移植到中枢神经系统是治疗溶酶体贮积症(lysosomal storage diseases)造成的神经疾病的一个非常具有前景的新方法,不过将基于LSD动物模型开发的干细胞治疗方法转化为用于人类疾病治疗的有效方法仍然面临着许多重大挑战。 这篇文章题为“Stem Cell The...
晚期淋巴瘤患者经T细胞治疗后病情缓解
Fred Hutchinson癌症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员分享了晚期非霍奇金淋巴瘤(NHL)患者接受JCAR014和化学治疗的早期研究数据,JCAR014是一种嵌合抗原受体(CAR)T细胞治疗。CAR-T细胞来自于患者自身免疫细胞,随后通过基因工程识别和杀死癌细胞。该文章发表在科学转化医学期刊上。 文章报道了首批32例患者的研究结果,患者在接受被称为淋巴细胞耗损的化疗后,进行JCAR0...
几经周折,干细胞治疗又被推向临床,惊吓 or 惊喜?
由于科学界仅仅是在20年前才对干细胞有了真切的了解,Asterias Biotherapeutics的这一细胞治疗技术可以称得上是意义非凡。Asterias Biotherapeutics在极早期胚胎中分离的这些干细胞可以生长分裂并分化为包括寡树突细胞在内的多种其他组织细胞类型,而寡树突细胞正是神经保护细胞中的主要成员之一。寡树突细胞是Asterias所专...
CSCO寻“瘤”探秘,基于cSMART技术的“非小细胞肺癌”大探秘
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特别是人类基因组计划的顺利实施、人类基因组序列的剖析、相关基因功能的识别,人类对肿瘤的发生、发展机制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推动肿瘤治疗进入精准医学新时代,肿瘤分子诊断逐渐成为肿瘤诊断发展的重要方向,甚至被列为21世纪“最有望改善全球健康状况的十大关键生物技术”之首位。 肿瘤分子诊断:组织活检or液体活检? 肿瘤分子诊断技术按照检测样...
有助于抗癌的死细胞“清理工”
最近,英国谢菲尔德大学的科学家们,确定了一种蛋白质,它们能够使细胞吞噬它们周围垂死的细胞,从而帮助防止炎症——这对于阻止癌症扩散是至关重要的。这项研究发表在9月12日的《Developmental Cell》杂志上,对癌症生物学家将是非常有益处的。 研究人员发现,吃豆人(Pac-Man)样的Rac1蛋白,可打开细胞功能,并致使细胞回应来自垂...
高通量测序技术揭秘,中药如何杀死癌细胞?
在一项新研究中,澳大利亚阿德莱德大学的研究人员揭示了在中国临床上使用多年的中药——复方苦参注射液(CKI)如何杀死癌细胞,相关研究结果于近日发表在《Oncotarget》杂志上,是首个在不破坏结构的基础上分析中医分子作用机制的研究。 CKI已在中国临床上使用了15年,通常被用于治疗多种实体肿瘤,也被当做西医化疗的辅助治疗,但它如何起...
日本科学家成功确认控制细胞老化的遗传基因
诱导凋亡细胞和衰老细胞,比较其基因表达水平 日本神户大学于2016年9月5日宣布,他们使用不同浓度的抗癌药剂对肝癌细胞进行处理,成功诱导凋亡细胞和衰老细胞,通过对它们进行基因表达水平的比较,确认出能够控制细胞老化的遗传基因。由该校生物信号综合研究中心镰田真司教授、长野太辉研究员以及日本国立癌症研究中心江城政人研究小组组成的团队完成了...
【专访】非小细胞肺癌精准医疗之问——肺癌诊疗专家支修益教授
导读:9月2日,由中国癌症基金会主办,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和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承办的“第六届中美国际肺癌多学科综合治疗论坛”在北京丽都假日酒店隆重召开。安诺优达基因科技作为肿瘤精准医学的优秀企业参会,并特别举办了”非小细胞肺癌精准医疗专家论坛”,中国癌症基金会控烟与肺癌防治工作部部长、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胸外科主任支修益教授担任论坛主席。支修益教授在会议现场接受了媒体专访。支修益教授作为我国肺癌临...
西南地区首例术中放射治疗手术在重庆完成 杀死残留癌细胞
华龙网9月6日20时36分讯(记者 黄宇 通讯员 曾理 吴刘佳)今(6)日,记者从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获悉,一位患有腹膜后脂肪肉瘤的患者在该院接受了腹部肿瘤切除术、并采用了该院最新引进的放疗设备治疗机针对肿瘤复发高风险的瘤床区域进行了单次大剂量照射。目前,患者病情已恢复平稳,由重症监护室转入普通病房接受进一步治疗。据了解,该患者也是西南地区完成的首例术中...
遗传分析发现使用了50年的脑癌细胞系身份有误
瑞典Uppsala大学的研究人员利用短串联重复序列(STR)基因分型和基于芯片的基因表达谱技术,比较了ATCC的U87MG细胞系和Uppsala大学的U87MG细胞系,以及约五十年前用来开发该细胞系时使用的肿瘤样本。它表明,ATCC的U87MG细胞系不是神经胶质瘤,而更接近于之前分析过的胶质母细胞瘤样本。这项研究结果近日在线发表在《Science Tr...
再生医疗公司BioCardia买壳上市,继续推进骨髓细胞治疗心脏衰竭的III期临床研究
再生医学公司BioCardia在今年4月份放弃了IPO计划,而就在最近,该公司通过反向合并医疗设备商Tiger X Medical实现买壳上市,继续推进其骨髓细胞治疗系统治疗心脏衰竭的III期临床试验。 近日,BioCardia公司宣布与医疗设备商Tiger X Medical达成一项最终协议,拟与后者合并,在合并完成...
八成细胞治疗企业关门,合一康转战境外市场、布局医美,这个行业怎么了?
2016年5月4日,国家卫计委医政医管局就规范医疗机构科室管理及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召开视频会议,免疫细胞治疗被要求停止应用于临床治疗,仅限于临床研究。禁令之后4个月,据称,深圳大概有80%的免疫细胞技术企业因收入中断而关门。剩下的企业在零收入情况下,如何撑下去?被认为是治愈肿瘤的希望所在的免疫细胞产业,在国内又如何继续? 新三板...
安诺优达专家论坛带您畅游非小细胞肺癌精准医疗
2016年9月1日-3日,由中国癌症基金会主办,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和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共同承办的“第六届中美国际肺癌多学科综合治疗论坛”(以下称中美肺癌论坛)在京盛大召开。中美肺癌论坛是由王洁教授、陈克能教授及朱广迎教授于2005年主持召开,每两年举办一次,迄今已经历十余载,该论坛吸引了众多国内外肺癌领域知名专家以及以安诺优达为代表的肿瘤精准医学优秀企业共同参与。 ...
口腔卫生会影响HPV相关头颈部鳞状细胞癌的患病风险吗?
正人类乳头状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是一种致瘤性DNA病毒,具有嗜上皮细胞特性,是公认的肿瘤相关病毒。在已知的100多种HPV型别中,约有25种型别与头颈部肿瘤有关。 方法:数据来自一个大样本的病例对照研究(卡罗来纳州的头部和颈部癌症研究[CHANCE])中的数据,评估口腔卫生指标和吸烟的102名H...
ATCC“偷天换日”?DNA“法医”让变异的细胞系无所遁匿
细胞系是在医学研究中常用的培养细胞。来自乌普萨拉大学的新结果表明,这种细胞并不总人们所认为的样子。使用基因分析,研究人员表明,50年前建立在乌普萨拉瑞典的一个常用细胞系,并非来自它所声称的来源。这项研究结果发表在《科学转化医学》杂志上。 培养的细胞系通常来源于肿瘤。与其他培养的细胞相比,这样的肿瘤细胞可以无限期地分裂,从而可以培养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