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活动

第七届上海国际癌症大会
第六届单细胞技术应用研讨会暨空间组学前沿研讨会
【直播】AI驱动的功能基因组学研究--技术突破与前沿应用

专家访谈

《转》访菲鹏数辉马步勇教授|AI与分子模拟引领生物医药创新,“构象选择机制”开辟药物动态设计新纪元
《转》访无锡市第九人民医院科教科主任赵刚
《转》访Olink亚太副总裁Andrea Ballagi博士:新一代蛋白组学如何加速精准医疗新进程
【我的2022】瑞普基因首席技术官王涛:发挥BT+AI双引擎特色优势,推进AI技术在精准医疗领域的临床落地
【我的2022】佰诺全景创始人焦磊:降低使用成本和难度,推动全景病理技术在中国的临床转化落地
【我的2022】墨卓生物创始人兼COO刘寒:日日精进,久久为功,把一个好的单细胞中国解决方案带给客户
【我的2022】迈杰医学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张亚飞:数智化赋能商业模式转型,为客户提供更优质的伴随诊断整体解决方案
【我的2022】深圳绘云生物总经理林景超:专注慢病早筛类临床质谱检测产品,从临床痛点出发,为临床医学检验解决更多难题
【我的2022】艾吉泰康联合创始人屈武斌:对技术精雕细琢,以客户应用场景为核心,用特色服务提供基因捕获整体解决方案
【我的2022】恩泽康泰联合创始人李志:开放与合作,深耕外泌体技术开发与临床转化,为创新药研发提供坚实的肩膀!
【我的2022】迈迪安生命科学部门市场总监Liyan Pang:持续拓展颠覆性分子诊断原料,为体外诊断行业提供创新型解决方案
【我的2022】司羿智能科技创始人尹刚刚:以人为本,用科技传递温度,让老百姓用得起实用有效的创新康复产品!

找到约2330条结果 (用时0.1656秒)

肿瘤分子诊断:环磷酰胺/异环磷酰胺药物疗效检测

2013-01-03

环磷酰胺/异环磷酰胺药物疗效检测常用分子靶标 环磷酰胺/异环磷酰胺是最常用的烷化剂类抗肿瘤药,进入体内后,在肝微粒体酶催化下分解释出烷化作用很强的氯乙基磷酰胺(或称磷酰胺氮芥),而对肿瘤细胞产生细胞毒作用,临床上可用于治疗恶性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白血病、乳腺癌、卵巢癌、宫颈癌、前列腺癌、结肠癌、支气管癌、肺癌等多种恶性肿瘤。经大量临床研究证证实,环磷酰胺/异环磷酰胺作为化疗辅助药物治疗时...

肿瘤个体化用药项目样本采集及运输要求

2013-01-03

一、石蜡组织 1、样本采集要求:     已包埋的石蜡组织,或厚度5-10um的石蜡白片8-10片。     注意:(1)石蜡组织/切片制备过程不标准会较大程度影响检测结果;(2)样本尽量采取癌组织。癌旁组织会影响某些特异性基因检测的灵敏度。(3)组织切片的表面积1cm2 2、运输条件:     常温运输 3、适合项目类型 ...

黄芩汤可以改善肿瘤治疗

2012-12-09

新研究表明,一种有着1800年历史的中草药方可以改善肿瘤治疗的效果同时还能减少治疗引起的副反应。     试验所用到的方剂由四味药组成:芍药、黄芩、甘草和大枣。由植物提取物、根和果实组成的黄芩汤在治疗胃部不适和恶心方面已经有数百年的历史。但是现在研究人员发现它在化疗病人身上有着不一样的作用,还可以提高化疗的有效率。 <!--more-->     化疗中使用到的强效药...

非实性肺癌肿瘤负荷定量研究获进展

2012-12-09

<div>记者从中科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获悉,日前,该院生物医药与健康工程所医学成像研究中心副研究员张丽娟在非实性肺癌肿瘤负荷的定量研究方面取得进展,发现其肿瘤的影像密度值每增加100单位,肿瘤负荷约增加10%。</div> <div> </div> <div>据介绍,倍增时间在判断肿瘤的性质及预后方面有重要临床意义。不同于实性肿瘤,...

阎锡蕴小组发现肿瘤血管生成新机制

2012-12-09

中科院生物物理所阎锡蕴课题组通过研究,揭示了肿瘤血管内皮标志分子CD146作为细胞表面受体促进血管生成的最新分子机制,从而获得了CD146作为肿瘤血管生成标志分子的最直接证据。这是该课题组继发现CD146是肿瘤血管新靶标之后的又一突破,相关成果近日在线发表于美国血液学会主办的《血液》杂志。 <!--more--> <div>据该课题组博士生姜天霞介绍,血管内皮细胞生...

阎海教授:偶然发现肿瘤中存在有益用途的变化

2012-12-09

来自杜克大学癌症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在癌症治疗研究过程中,居然偶然的发现了一种更便宜,更方便的生产尼龙的必要分子。这一研究成果公布在Nature Chemical Biology杂志上,提出了一个有趣的概念,即癌症肿瘤中的一些遗传和化学变化可能具有实际有益的用途。<!--more--> 文章的通讯作者是华裔科学家阎海(Hai Yan)博士,阎海博士早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医学部,获得美国哥...

金域检验:让分子诊断推进肿瘤个体化综合治疗

2012-12-09

<img class="size-full wp-image-4599 aligncenter" title="images" src="http://img.360zhyx.com/uploads/2012/10/images.jpg" alt="" width="328" height=&...

胃癌患者肿瘤坏死因子基因型与其血清水平的关系

2012-12-09

近日,北京大学深圳医院消化科、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消化科、湖北省肿瘤医院肝病科的研究人员共同发表论文,旨在研究胃癌患者肿瘤坏死因子(TNF)-α308和TNF-β252基因型与血清TNF-α、β水平的关系。研究指出,胃癌患者血清TNF-α水平增高与TNF-α308和TNF-β252基因型无显著相关性。TNF- α308G/TNF-β252G和TNF-d308G/TNF- β252A单倍型胃癌患者的血清...

肿瘤细胞检测研究取得新进展

2012-12-09

<p align="center"><img src="http://paper.sciencenet.cn/upload/paper/images/2012/8/20128151010311730.gif" alt="" /></p> <div><br/><stro...

肿瘤早期诊断的新方法:用微流体生物芯片过滤出肿瘤细胞

2012-12-09

<a href="http://img.360zhyx.com/uploads/2012/11/a0ce3bcbjw1dyfwq21berj.jpg"><img class="aligncenter size-full wp-image-5424" title="a0ce3bcbjw1dyfwq21berj" src=&...

肿瘤干细胞或将戳中乳腺癌的命门

2012-12-09

我们知道,要想完全彻底的治愈癌症唯一的希望就是将癌细胞“斩草除根”。目前我们用于治疗癌症的常见方法还是手术、化学治疗、放射治疗和免疫治疗等。 然而很多时候,那些似乎已经被治疗消灭的癌症又会卷土重来。于是,一些科学家提出一种假说,认为这里所说的“根”是存在癌细胞的一个子集——肿瘤干细胞(cancer stem cell or tumor stem cell,CSC/TSC),能够保持休眠状态,...

肿瘤分子诊断基地落户大场

2012-12-09

<div> 卫生部重点科研项目——“肿瘤分子诊断临床研究基地”昨天落户宝山区大场镇。承担这一项目的单位是宝山科技园的上海赛安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据悉,此项目也是宝山区大场镇打造“科技大场”的重点项目。 由卫生部医药卫生科技发展研究中心召开的“‘肿瘤个体化分子诊断技术临床应用研究’课题启动会”昨天同时在宝山区衡山北郊宾馆举行。据悉,该课题将肿瘤分子的检测结果与临床药物的药效...

肿瘤与感染:约1/6的肿瘤患者与感染相关

2012-12-09

<span style="font-size: medium;">近年来,各种癌症发病率居高不下,并且有逐年增高之势。因此了解癌症的危险因素,做好预防工作以控制癌症发病率显得尤为重要。其中感染是癌症发病率增加的重要因素之一,大约17%的新发癌症与感染性疾病有关(在发展中国家,26%的癌症与感染有关,而在发达国家仅为7.2%)。最常见的致癌性感染包括人类乳头状瘤病毒感...

盘点2011-2012临床肿瘤学进展

2012-12-09

<p align="left"></p> <p align="center"><img src="http://www.bioon.com/tm/UploadFiles/201211/2012111215110086.jpg" alt="" width="400&q...

新药物使1/4患者肿瘤变小

2012-12-09

<p align="center"><img src="http://paper.sciencenet.cn/upload/paper/images/2012/6/2012641334419660.jpg" alt="" /></p> <div> </div> <d...

新方法可筛查肿瘤再生细胞-大部分癌细胞并不致命,癌症的致命元凶是肿瘤再生细胞

2012-12-09

<div> </div> <div>为什么现代治疗手段,如放疗、化疗等通常无法杀死全部的癌细胞?为什么化疗后仍有相当一部分病人的癌症会复发?这些问题一直困扰着医学界。华中科技大学生命学院汪宁教授与同济医学院黄波教授领衔的研究成果揭示了部分答案。其论文《软三维纤维蛋白可促进肿瘤再生细胞筛查与生长》于美国东部时间7月1日在《自然—材料》上发表。</div&g...

恶性肿瘤的个体化用药备受关注

2012-12-09

个体化用药,顾名思义就是药物治疗“因人而异”、“量体裁衣”,在充分考虑每个病人的遗传因素(即药物代谢基因类型)、性别、年龄、体重、生理病理特征以及正在服用的其它药物等综合情况的基础上制定安全、合理、有效、经济的药物治疗方案。 近期,生物谷对数万位业内的专家和学者以邮件形式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恶性肿瘤、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领域的个体化用药的临床应用受到业内人士的普遍关注,其中,有超过...

循证医学时代的肿瘤个体化治疗研讨会在沪召开

2012-12-09

<p align="center"><img src="http://www.bioon.com/trends/UploadFiles/201211/2012111211591452.jpg" alt="" width="500" height="264" border="...

天津肿瘤医院与美国公司创建中美肿瘤分子诊断中心

2012-12-09

近些年来,基因研究持续大热,众多科学家致力于由此破解人类疾病的神奇密码,尤其在肿瘤疾病领域,基因研究更被视为破题关键。日前(6日),天津市肿瘤医院和美国基诺泰克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联合创建中美肿瘤分子诊断中心。记者从签约仪式上获悉,肿瘤学家预测,到2050年,人类50%的癌症都可以得到治愈。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是解构肿瘤难题的关键。其中,基因分子诊断...

夏建川:生物治疗联合常规治疗恶性肿瘤或能增效

2012-12-09

<div id="region-column1and2-layout2"> <div> 在2011年揭晓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中,三位科学家因在免疫学方面的发现获奖,其中一半奖金归于拉尔夫·斯坦曼RalphM.Steinman,他发现了树突状细胞及其在获得性免疫中的作用引人关注。</div> </div> <div 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