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活动

转化医学产业大会

专家访谈

《转》访菲鹏数辉马步勇教授|AI与分子模拟引领生物医药创新,“构象选择机制”开辟药物动态设计新纪元
《转》访无锡市第九人民医院科教科主任赵刚
《转》访Olink亚太副总裁Andrea Ballagi博士:新一代蛋白组学如何加速精准医疗新进程
【我的2022】瑞普基因首席技术官王涛:发挥BT+AI双引擎特色优势,推进AI技术在精准医疗领域的临床落地
【我的2022】佰诺全景创始人焦磊:降低使用成本和难度,推动全景病理技术在中国的临床转化落地
【我的2022】墨卓生物创始人兼COO刘寒:日日精进,久久为功,把一个好的单细胞中国解决方案带给客户
【我的2022】迈杰医学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张亚飞:数智化赋能商业模式转型,为客户提供更优质的伴随诊断整体解决方案
【我的2022】深圳绘云生物总经理林景超:专注慢病早筛类临床质谱检测产品,从临床痛点出发,为临床医学检验解决更多难题
【我的2022】艾吉泰康联合创始人屈武斌:对技术精雕细琢,以客户应用场景为核心,用特色服务提供基因捕获整体解决方案
【我的2022】恩泽康泰联合创始人李志:开放与合作,深耕外泌体技术开发与临床转化,为创新药研发提供坚实的肩膀!
【我的2022】迈迪安生命科学部门市场总监Liyan Pang:持续拓展颠覆性分子诊断原料,为体外诊断行业提供创新型解决方案
【我的2022】司羿智能科技创始人尹刚刚:以人为本,用科技传递温度,让老百姓用得起实用有效的创新康复产品!

找到约2293条结果 (用时0.1656秒)

丰愈·芳华-妇科肿瘤临床诊疗学术研讨会-成都站 成功举办

2021-04-07

2021年3月26日,由临床肿瘤研学联盟组织的丰愈·芳华系列会议在成都召开,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何跃东教授担任会议主席,并有来自华西大学第二医院、西部战区总医院、四川省人民医院、成都市三六三医院多位妇科领域资深的临床专家,对妇科肿瘤临床诊疗相关议题进行了交流。   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李征宇教授对上皮性卵巢癌手术R0的实现进行了分析和经验分享,并对更彻底...

精准直击肿瘤微小(分子)残留病灶,MRD SHOT 桐树生物专业 MRD 检测 PANEL

2021-03-31

2021年3月1日,桐树生物推出基于600个基因固定Panel的泛实体瘤MRD检测产品MRD SHOT。 【桐树生物MRD SHOT®检测PANEL简介】 【桐树生物MRD SHOT检测PANEL临床应用】 肿瘤术后基因监测采用NGS平台,通过检测外周血样本中ctDNA,获得肿瘤相关基因的5种基因组变异信息,从而辅助...

【Science子刊】光热疗法|血小板立功!定点清除肿瘤更进一步

2021-03-29

肿瘤是人类自身细胞的异常增生引发的疾病。根据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 预计,2040年时全世界将有2840万新发癌症病例,较2020年的1930万增加 47%。 近年来,光热疗法由于治疗部位精确可控、杀伤效率高且副作用小等优点,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研究人员目前已研发了多种载体,期望将治疗药物准确地递送至肿瘤部位。...

【Nature】重磅!恶性脑肿瘤又出新疫苗啦!早期试验安全有效(附其他脑瘤疫苗介绍)

2021-03-26

神经胶质瘤是最常见的恶性原发性脑瘤,是目前发病率最高的原发性颅脑肿瘤,占所有原发性脑瘤的近四分之一,占所有恶性肿瘤的四分之三。胶质母细胞瘤(或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是最常见和最具侵袭性的胶质瘤类型,占所有胶质瘤的一半以上。 对于这种肿瘤,目前没有任何治愈方法,治疗很困难:一是因为胶质母细胞瘤会将触角伸入大脑,而不是形成医生可以瞄准和移除的固体肿块,所...

盘点 | CTC走近国内各类肿瘤临床指南和共识

2021-03-25

循环肿瘤细胞(CTC)自19世纪首次被发现后,随着检测技术的发展,其在肿瘤检测的临床价值逐步得到权威认可,近年来陆续被纳入各类肿瘤的临床指南和共识,下面小编就和大家一起来盘点国内的相关指南和共识。 时间轴:CTC纳入国内各类肿瘤临床指南和共识 指南 – 乳腺癌 2019年《 CSCO乳腺癌诊疗指南》 ...

【行业动态】大事件!黄峥辞任拼多多董事长并向母校浙大捐赠1亿美金,探索肿瘤免疫、脑认知、人造鱼肉等前沿科技

2021-03-18

3月17日,拼多多董事长黄峥在致股东信中宣布:董事会已批准其辞任董事长,由联合创始人、现任CEO陈磊接棒。 作为一家市值千亿美元的上市公司,80后的黄峥还非常年轻,突然宣布辞任董事长,此举引发外界格外关注。 黄峥表示辞任董事长后将专注于食品科学和生命科学领域,为拼多多未来十年高速高质量纵深发展探索新空间。 ...

《循环肿瘤细胞检测在结直肠癌中的应用专家共识》解读

2021-03-17

《2020年全球最新癌症负担》数据显示,在全世界范围内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 CRC)发病率排名第三(193万),死亡率第二(94万),而在中国结直肠癌的发病率排名第二(56万),死亡率第五(29万),结直肠癌已经对人类健康造成严重的威胁。随着手术、放化疗及靶向治疗等综合治疗手段的应用,CRC患者的预后得到有效改善。但目前,仍有一半以上患者在疾病进...

【重磅】朱焕章团队报告趋化因子受体修饰CART可提高其体内抗肿瘤活性

2021-03-15

近日,复旦大学朱焕章教授团队报道了在NSG小鼠肺癌CDX模型中,趋化因子受体CCR2b可以促进靶向间皮素的CAR T细胞向肿瘤组织的迁移,从而增强其抗肿瘤功能,这是首次将趋化因子受体联合CAR T细胞治疗应用于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研究,为推进实体瘤的临床治疗带来了新的希望。 该研究发表在国际著名杂志《Frontiers in Immunology》上...

海尔施基因携手桐树基因,国产首款核酸检测“金标准”平台造福更多MSI-H肿瘤癌者

2021-03-11

2021年3月10 日,上海桐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桐树基因)与宁波海尔施基因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尔施基因”)正式宣布双方在“Sanger测序仪(又称基因分析仪)核酸检测的“金标准”平台上的市场开发及学术推广等多个领域”进行战略合作。 桐树基因董事长兼CEO严令华先生表示: 该试剂盒是中国首个基于“多重荧光PCR-毛细管电泳...

【行业深度报告】肿瘤早筛驶入发展快车道

2021-03-08

1 恶性肿瘤与肿瘤早筛 1.1 恶性肿瘤——全球民众生命健康的主要威胁 1.1.1 肿瘤的定义及其分类 肿瘤是一种人类自身细胞的异常增生引发的疾病,是机体在各种内外因素作用下, 局部组织的某一个细胞在基因水平上失去对其生长的正常调控,导致其克隆性异常增生 而形成的异常病变,医学界一般将肿瘤分为良性和恶性两大类。 ...

专访裕策生物COO吴东方:深耕肿瘤免疫检测,从"时""空"维度突破临床瓶颈

2021-03-03

旧岁新辞,2021年伊始,肿瘤诊疗领域捷报频传。专注肿瘤免疫诊疗解决方案的裕策生物宣布正式引进全球最高日通量的基因测序仪DNBSEQ-T7,携手华大智造共同推进肿瘤免疫诊疗临床应用发展。两个“头部玩家”的强强联手,将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作为国内较早从事肿瘤免疫诊疗的基因检测公司,裕策生物对于领域的的未来发展有着怎样的判断,又将如何发挥自身优势满足广大肿瘤患者的真实需求?带...

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携手芝友医疗发现恶性肿瘤转移亿分之一的“秘密”

2021-02-22

      2月18日,湖北省科技创新大会在武汉洪山礼堂举行。武汉大学中南医院熊斌教授的一项研究突破了循环肿瘤细胞检测技术壁垒,可为恶性肿瘤的精准诊疗提供技术支持,被授予湖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       复发转移是恶性肿瘤患者死亡的首要原因。循环肿瘤细胞(CTC)作为从实体瘤原发...

【Science】“难治性”癌症新突破!粪便菌群移植有望扭转肿瘤对PD-1治疗的耐药性

2021-02-08

      这项二期原理循证研究表明,将某些粪便微生物引入患者的结肠,可能有助于个人对那些增强免疫系统,识别和杀死肿瘤细胞的药物产生反应。       该研究由NIH与UPMC希尔曼癌症中心的研究人员合作进行,并于 2021年2月5日发表在Science杂志,题为“Fecal microbio...

【Gastro】名古屋大学发现:“打破”两种细胞间的平衡就可抑制肿瘤扩散!

2021-02-04

      近日,名古屋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在结直肠癌(CRC)组织中,存在两种类型的肿瘤相关成纤维细胞,即促癌成纤维细胞和抑癌成纤维细胞,这两种细胞之间的平衡在很大程度上与结直肠癌的进展有关。       他们的发现于近期发表在胃肠疾病领域最著名的期刊,美国胃肠病学协会官方杂志《胃肠病学》,...

【我的2020第8期】深圳泰莱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钟晟博士:创新肿瘤检测技术,检测更准确、价格更亲民,惠及更多肿瘤患者!

2021-01-29

             2019年,转化医学网推出《我的2019》年度思考分享盛宴,行业专家、从业者聚焦癌症治疗、临床多组学、基因检测、新药研发、免疫治疗、精准医学、新技术新产品临床转化。2020年,新冠疫情打乱了一切。这一年的开端,没有拜年、没有喧嚣,更多的磨难、更多的思考。这一年,我们不忘初心、...

【Nature子刊】让巨噬细胞携带二甲双胍,增强PD-1抗肿瘤效果

2021-01-28

  免疫检查点阻断疗法已成为当今最热门的免疫疗法之一,该疗法显著改变了目前癌症治疗的格局,而PD-1免疫阻断疗法正是其中最典型的代表。尽管抗PD-1免疫疗法在肿瘤治疗方面取得了不俗的进展,但在很多实体瘤的治疗中仍存在响应率不高的问题。   导致PD-1抗体肿瘤免疫疗法耐受的主要原因有:   1、肿瘤组织T淋巴细...

【Nature子刊】癌细胞“强强联手”,自发性细胞融合扩大肿瘤内的遗传多样性

2021-01-24

       细胞不断变异,新的细胞特征不断产生,使癌症发展出在新的组织环境中生长的能力,并对抗癌药物产生耐药性。癌细胞系中细胞特征的多样性可以通过许多充分表征的机制来产生,包括小片段突变、缺失、大片段DNA的获得和重组,以及非遗传性突变。        同时,科学家们普遍认为,肿瘤细胞...

【PNAS】为何癌前细胞出现Warburg效应?原来是肿瘤微环境在进行自然选择

2021-01-20

  Warburg效应是指,肿瘤细胞产生能量的方式极为特别:健康细胞依靠线粒体氧化糖类分子释放出大量能量, 而大多数肿瘤细胞则通过产能率相对较低的糖酵解作用为自身供能。这种作用机制不需要氧气也不需要线粒体参与。恶性,生长迅速的肿瘤细胞的糖酵解率通常比正常组织高达200倍。这种情况,即使在氧气充足的条件下也会发生。当时,Otto Warburg推测这种代谢变化...

国际品牌|慧渡医疗入选肿瘤液态活检创新公司全球前五强

2021-01-18

2021年新年伊始,总部在欧洲的数据科学公司 StartUs Insights发布了 “影响肿瘤学的全球五大液态活检创新公司” 榜单,慧渡医疗(Predicine)凭借其DNA+RNA新一代液态活检技术入围技术创新的全球先锋企业。 在过去的半年里,慧渡医疗在液态活检领域的突破性成就受到国内外健康医疗领域的系列深度关注,先后入选全球著名技术情报咨询公司 CB Insi...

广东省转化医学学会肿瘤学分会2020年年度会议顺利召开

2020-12-31

2020年12月26日,广东省转化医学学会肿瘤学分会于广东迎宾馆隆重召开了2020年广东省转化医学学会肿瘤学分会年度会议。本次会议与广东省抗癌协会肿瘤分子诊断专委会共同举办,大会主题聚焦于“肿瘤分子诊断技术和肿瘤标志物的发现进展”方面的最新内容,关注点从前沿学术进展延伸到临床实战的转化运用,旨在搭建勾通临床和研究型实验室的平台,推动肿瘤分子诊断领域的可持续发展,促进肿瘤分子转化医学的发展。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