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活动

转化医学产业大会

专家访谈

《转》访菲鹏数辉马步勇教授|AI与分子模拟引领生物医药创新,“构象选择机制”开辟药物动态设计新纪元
《转》访无锡市第九人民医院科教科主任赵刚
《转》访Olink亚太副总裁Andrea Ballagi博士:新一代蛋白组学如何加速精准医疗新进程
【我的2022】瑞普基因首席技术官王涛:发挥BT+AI双引擎特色优势,推进AI技术在精准医疗领域的临床落地
【我的2022】佰诺全景创始人焦磊:降低使用成本和难度,推动全景病理技术在中国的临床转化落地
【我的2022】墨卓生物创始人兼COO刘寒:日日精进,久久为功,把一个好的单细胞中国解决方案带给客户
【我的2022】迈杰医学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张亚飞:数智化赋能商业模式转型,为客户提供更优质的伴随诊断整体解决方案
【我的2022】深圳绘云生物总经理林景超:专注慢病早筛类临床质谱检测产品,从临床痛点出发,为临床医学检验解决更多难题
【我的2022】艾吉泰康联合创始人屈武斌:对技术精雕细琢,以客户应用场景为核心,用特色服务提供基因捕获整体解决方案
【我的2022】恩泽康泰联合创始人李志:开放与合作,深耕外泌体技术开发与临床转化,为创新药研发提供坚实的肩膀!
【我的2022】迈迪安生命科学部门市场总监Liyan Pang:持续拓展颠覆性分子诊断原料,为体外诊断行业提供创新型解决方案
【我的2022】司羿智能科技创始人尹刚刚:以人为本,用科技传递温度,让老百姓用得起实用有效的创新康复产品!

找到约2293条结果 (用时0.1656秒)

【在线研讨会】安捷伦肿瘤与遗传测序主题研讨会与您相约金秋十月

2020-10-14

  肿瘤是个复杂的整体,伴随诊断、液态活检、突变负荷、肿瘤异质性等等都是研究热点。美国FDA在不久前批准了首个基于NGS的液体活检伴随诊断产品,让基于血液的肿瘤测序方案成为近期最为热门的话题;而这一应用在中国的临床表现又是怎样的呢?同时,肿瘤异质性的广泛存在已被证实,肿瘤异质性的临床意义、肿瘤异质性如何影响药物治疗策略的相关学术发现不断涌现,NGS 如何...

【Science子刊】让“冷”肿瘤变“热”!新型免疫肿瘤学组合成功治疗恶性脑瘤

2020-10-11

       众所周知,胶质母细胞瘤是一种极其难治的恶性脑瘤。近年来,很多科学家已尝试使用免疫增强疗法药物来治疗这种肿瘤,但它们都未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在这项新的研究中,研究人员尝试了另一种方法——将细胞因子与抗体融合,以对抗肿瘤。研究显示,这种疗法能够共同激发免疫系统更强烈地攻击肿瘤,甚至完全消除肿瘤。  ...

【银丰咖秀厅】访山东大学齐鲁医院王秀问主任 | 临床肿瘤研学联盟1周年回顾及擎英荟享启动

2020-10-09

   王秀问主任       “临床肿瘤研学联盟”于2019年6月15日成立,由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天津肿瘤医院、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山东省立医院,青岛大学附属医院、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中国肺癌杂志》、《国际肿瘤学杂志》、《肿瘤防治研究》、《Cancer Communications》、银丰基...

【快讯】求臻医学与Illumina达成深度合作,全力推进肿瘤大Panel基因检测体外诊断产品注册申报工作

2020-10-09

  求臻医学现有的非小细胞肺癌、结直肠癌及泛癌种大Panel检测试剂盒、癌症早期筛查等多款检测产品,将在Illumina新一代测序仪NextSeq™550 Dx基因测序平台上完成注册报批。求臻医学将整合独立开发的文库制备试剂盒及生信分析软件,开发兼具性价比、易用性的体外诊断(IVD)试剂盒用于非小细胞肺癌、结直肠癌的基因检测,一键化出具解读报告,尤...

【聚焦】桐树基因完成数亿元B轮融资,推进肿瘤精准诊断!

2020-09-24

         2020年9月22 日,常州桐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桐树基因)正式宣布完成数亿元人民币B轮融资。本轮融资由元生创投领投,朗玛峰创投、翕然资本、江苏拓邦跟投。   此前,桐树基因于成立之初获得宁波博颐的天使轮投资,2018年获得复星医疗A轮投资。本轮融资所募集的资金将用于加...

【快讯】复旦大学附属金山医院肿瘤中心程韵枫主任入选上海市优秀学术带头人

2020-09-18

  程韵枫,博士研究生导师,专注于血液疾病的临床及基础研究,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基因检测分会副主任委员及青委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血液分会血栓与止血学组委员,上海医学会分子诊断分会委员兼秘书,中国病理生理学会实验血液学专业委员会血管生物学组委员,中国老年医学会血液分会委员,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分子诊断分会委员,第14、15及16版《实用内科学》编委,复旦...

【Nature子刊】卵巢癌检测灵敏度提高4.5倍!得益于肿瘤内糖异常结构的发现

2020-09-15

        CA-125(癌抗原 125,或糖类抗原125)也被称为粘蛋白16或MUC16,是一种蛋白质,在人中由MUC16 基因编码。 MUC16是粘蛋白家族糖蛋白的成员。CA-125已经找到应用程序作为肿瘤标志物或生物标志物,其可以在某些癌症患者的特定类型的血液中升高,或是良性的其他条件。   使...

【行业动态】吉利德斥资210亿美元收购下一代抗体药物偶联物开发商Immunomedics 加速肿瘤药物布局

2020-09-15

         Trodelvy TM (sacituzumab govitecan-hziy)是一流的Trop-2定向抗体药物偶联物(ADC),用于治疗那些至少接受过两种转移性疾病疗法的转移性三阴性乳腺癌(mTNBC)患者,该治疗方法于今年4月份获得了FDA的加速批准。  &ems...

一场10万肿瘤科医师共同参与的巡讲是怎样炼成的?

2020-09-10

  该系列巡讲历时88天,国内118位富有肿瘤诊疗经验的临床知名专家参与授课,获得了全国肿瘤科医生的广泛欢迎并积极参与上线学习。自6月20日开启首站(京沪皖鲁站)活动以来,共有超过100,000人次上线参与观看直播,参会观众与直播间专家互动积极,反响热烈,授课专家的授课以及专业问答均得到了参会医师的极高认可。每一场会议最后的提问环节也总是让人觉得意犹未尽,互动屏幕中问题热...

【快讯】Oncocyte与GRN建立战略联盟,推进肿瘤免疫精准治疗

2020-09-04

  Oncocyte是一家分子诊断公司,其使命是在整个癌症治疗的关键决策点上提供可行的解决方案,其目标是通过加速和优化诊断及治疗程序来改善患者的预后。该公司最近推出了DetermaRx?癌症分层系统,可识别出切除后复发风险高的早期肺癌患者,从而可以在癌症对辅助化疗反应更敏感的情况下进行治疗。Oncocyte也在开发DetermaIO?基因表达测试平台,可识别更可能对检查点...

裕策生物完成近3亿元人民币C轮融资,打造肿瘤精准免疫诊疗一体化解决方案

2020-08-25

  转化医学网获悉,深圳裕策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简称:裕策生物)近日宣布完成近3亿元人民币C轮战略融资,由元知科技医疗领投,普华资本追加跟资,探针资本担任独家财务顾问。本轮融资所得主要用于扩大市场覆盖,推动TMB检测大panel产品报证,建立市场化的肿瘤免疫药企临床研究服务平台。   裕策生物成立于2015年,致力于解决肿瘤免疫治疗领域临床端...

2020年(第十二届)肿瘤生物学诊断与治疗进展国际研讨会(南京),诚邀您来!

2020-08-25

  2020年(第十二届)肿瘤生物学诊断与治疗进展国际研讨会(南京)——肿瘤精准医学与前沿诊疗技术   2020-year (12th)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f Tumor Biological Diagnosis and Therapy(Precision medicine of tumor and fro...

【Cell】新发现:检查点分子有望成为肿瘤免疫治疗的新靶点

2020-08-24

  免疫疗法激活了人体自身对肿瘤的防御,彻底改变了癌症的疗法。然而,尽管免疫疗法取得了一些突破性的成功,但只有一小部分患者受益于现有的药物。   近日,德国癌症研究中心(DKFZ)和柏林健康研究所(BIH)的一组研究人员发布了新的数据,研究了肿瘤逃避免疫系统破坏的分子机制,强调了癌症免疫疗法的一个潜在新靶点。科学家们发现,代谢酶IL4I1(白细胞介素-4诱导-1)促进了肿瘤细胞的...

【Nature子刊】首次证实:染色体外DNA促进了多种侵袭性肿瘤的生长,有望成为癌症治疗的新靶点

2020-08-21

  人类细胞有23对染色体,但在癌症中,基因可以在染色体或环状染色体外DNA (ecDNA)中扩增,其频率和功能意义尚不清楚。近日,圣地亚哥加州大学(UC)的研究人员报告说,ecDNA是人类癌症中的一种常见事件,至少在14%的人类肿瘤中发生,在最恶性的癌症中出现的频率更高,包括胶质母细胞瘤、肉瘤、食管癌、卵巢癌、肺癌、膀胱癌、头颈部癌、胃癌等。  &...

【Nature子刊】新进展!抑制TMBIM6基因可抑制原发性肿瘤的生长

2020-08-17

  TMBIM6是内质网(ER)应激的抑制剂,最初命名为BAX抑制剂(BI)-12。BI-1/TMBIM6是含蛋白3家族跨膜BI-1基序的成员。TMBIM6是一种钙离子通道样蛋白,可降低内质网ER膜表面表达的钙离子稳态。它在许多癌症类型中上调,包括乳腺癌、肺癌、前列腺癌、鼻咽癌和肝癌。   在之前的研究中,TMBIM6的过度表达通过调节细胞...

【Science子刊】封面文章: MIT开发工程化微粒强化肿瘤免疫治疗

2020-08-14

  肿瘤微环境中干扰素基因(STING)信号刺激剂的激活,能产生强大的抗肿瘤反应。尽管STING激动剂的局部给药有望用于癌症免疫治疗,但为达到疗效,给药方案需要数月的频繁肿瘤内注射,这会导致患者依从性差,多次肿瘤内注射也会破坏肿瘤的微环境和血管网络,从而增加转移的风险。对此,麻省理工学院的科学家最近开发了一种工程化微粒,只需一次注射就可在适当的时间间隔释放激动剂,并在多种...

【Cell】完全消除肿瘤!抑制这种蛋白能大大增强免疫治疗效果

2020-08-13

  T细胞作为人体内重要的免疫细胞,具有检测和破坏肿瘤细胞的能力,但是肿瘤可以在其自身和周围产生抑制性免疫环境,从而将T细胞维持在抑制状态。近日,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医学院的研究人员通过小鼠研究发现,通过阻断TREM2蛋白可以增强标准免疫疗法药物的作用,甚至完全消除了肿瘤。该研究或许可以揭示使免疫疗法对更多癌症患者有效的潜在新方法。   这项...

【新发现】 一种基因修复因子可控制三阴性乳腺癌的肿瘤生长,阻止其转移

2020-08-10

  目前,乳腺癌的主要治疗手段为手术、放疗、化疗、内分泌治疗、靶向治疗五大类,而免疫疗法是近年来针对包括乳腺癌在内的所有恶性肿瘤的一种较为热门的治疗方式。   不同于以往的生物治疗,免疫治疗是用适当的方法增强或调理机体对肿瘤细胞的免疫应答反应,是利用机体自身的免疫系统来对抗肿瘤细胞,已经在黑色素瘤和其他癌症中取得了巨大成功。然而,它对乳腺癌...

看大牛是如何利用肿瘤免疫登顶 Nature

2020-08-05

  今天,就让我们来盘点一下从实体瘤到血癌乃至数字化诊断多个课题的新发现,看看肿瘤免疫的大牛们是如何利用单细胞技术以及数字化空间分析等新兴平台在 2020 继续乘风破浪,统治 Nature 等高分期刊。   突破一:三级淋巴组织在肿瘤免疫疗法中的作用      2020 年开端的一个头条新闻是来自 ...

【Nature子刊】肿瘤逃逸?阻止其分泌类固醇或可延缓肿瘤生长

2020-08-04

  早前的研究已经表明,肿瘤可以通过使免疫细胞产生免疫抑制类固醇来逃避免疫系统。近日,来自剑桥大学韦康桑格研究所(Wellcome Sanger Institute)病理科和MRC癌症部门的研究人员发现,来自小鼠皮肤和乳腺肿瘤的免疫T细胞分泌类固醇,而阻止这种类固醇的产生可以减慢小鼠肿瘤的生长。   研究发现,无论是去除一个关键的类固醇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