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转化医学是什么?
推荐活动
专家访谈
找到约68条结果 (用时0.1656秒)
《转》访复旦大学于文强教授:从表观遗传学研究中谈科研创新与自信!
《转》访是转化医学网的品牌专访栏目,是业内专家、大佬、知名企业智慧交流碰撞的平台,也是促进行业健康发展的重要力量,《转》访致力于打造转化医学领域最知名的专家访谈栏目。 复旦生物医学研究院表观遗传学中心PI于文强教授,多年来一直在国际著名大学的表观遗传实验室与该领域的顶尖级科学家共同从事表观遗传学研究,取得了许多杰出的研究成果...
历史罕见,仅仅有5个月,朱健康团队发表12篇文章,在表观遗传,植物胁迫及基因编辑取得突破性进展(系统解读,值得收藏)
iNature:截止到2018年5月22日,朱健康研究组总共发表了12篇文章,其中通讯文章达到了8篇。在这里,iNature系统介绍一下这8篇文章(朱健康为通讯作者):“Multiplex gene editing in rice with simplified CRISPR‐Cpf1 and CRISPR‐Cas9 systems”,该文章开发了简化的CRISPR-Cpf1和...
重大突破|表观遗传大牛张元豪连发Cell及Nature Medicine(总影响因子达60多),在表观遗传领域取得颠覆性进展
2018年4月23日,美国斯坦福大学的表观遗传学大牛张元豪在Nature Medicine上在线发表了题为“Transcript-indexed ATAC-seq for precision immune profiling”的研究论文。研究人员利用T-ATAC-seq这种新型的工具,可用于分析克隆T细胞中的表观遗传学景观,并且应该对T细胞恶性肿瘤,免疫和免疫治疗的研究有价值。...
唯一可部分抑制“癌中之王”的机制!靶向表观遗传因子显奇效!
12月11日,研究人员《Journal of Cell Biology》上发表了该项研究成果,文章标题为“SUV420H2 Is an Epigenetic Regulator of Epithelial/Mesenchymal States in Pancreatic&n...
表观遗传学:癌细胞耐药性,有我一份力!
表观遗传学同药物之间作用 近日,美国范德比尔特大学科学家发现了一种肿瘤对西妥昔单抗(用于治疗晚期结直肠癌)产生抗性的非遗传因素。 该研究对应文章发表于最新上线的Nature Medicine杂志上,名为“lncRNA MIR100HG-Derived miR-100 and ...
表观遗传学与抗癌药物的抗性相关
近日,美国范德比尔特大学科学家发现了一种肿瘤对西妥昔单抗产生抗性的非遗传因素,西妥昔单抗常用于治疗晚期结肠直肠癌。 该研究对应文章则发表于最新上线的Nature Medicine杂志,名为“lncRNA MIR100HG-Derived miR-100 and miR-125b Mediate Cetuximab Resistance via Wnt/β-Catenin Signaling。...
逆转吸毒成瘾?从表观遗传学着手或可实现
近日,美国南卡罗来纳医科大学(MUSC)科学家研究发现早期吸毒者大脑中表观遗传因子 经历着急剧的变化,这类表观遗传学的变化则在极大程度上加剧了吸毒成瘾这一难以逆转过程的发生。该研究对应文章则发表于最新上线的Neuron杂志,名为HDAC5 and Its Target Gene, Npas4, Function in the Nucleus Accumbens to Regul...
遗传的不仅是基因!新研究发现表观遗传的代传证据
不仅仅只有基因决定着我们的身体与生活,饮食,疾病或生活方式等环境因素所调节的表观遗传学机制同样通过开关基因转录调节着DNA对我们生活的影响。 一个人在整个生命中累积的表观遗传修饰是否可以跨越世代的边界继承给子孙后代一直都为学术界所争论不休。 近日,来自德国弗莱堡马克斯·普朗克免疫生物学和表观遗...
从表观遗传学入手,逆转“衰老时钟”!
人类(和动物)的老化是一种必然过程,每种物种的寿命或多或少地被预先确定。 最近的一项研究表明,一种表观遗传修饰DNA甲基化可以显示与老化相关的变化。DNA甲基化是一种表观遗传修饰,其可以改变DNA的表达方式而不改变DNA的基本序列。 这些修饰是非常准确的,依照这些修饰可以从身体中的任何组织或液体预测+/- 3.6年人类老化程度(Horvath S. 2013)。 这是迄今为止预测老化的...
甲基化与lncRNA: 表观遗传学与转录组学研究的完美结合
2017年国自然申请的热点什么?circRNA,lncRNA,外泌体。除了这些大家耳熟能详的香馍馍之外,现在很多小伙伴们开始了新的玩法,通过多平台联用,将不同层面的东西结合起来,比如,表观遗传与非编码RNA的结合,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 研究背景 肺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特别在中国,由于环境的污染,肺癌的发生率也在持续升高。非小细胞肺癌(NSCLC)是肺癌中最常见的...
Nat Commun:I型糖尿病发病机制或与表观遗传变化有关
11月29日,自然旗下子刊《Nature Communication》杂志在线发表了一篇题为“Increased DNA methylation variability in type 1 diabetes across three immune effector cell types”的文章,研究揭示了表观遗传变化等环境因素或与1型糖尿病的发病机制有关。伦敦大学学院Dir...
Cell重要发现:揭示表观遗传改变与自闭症的关系
近日发表在《Cell》上的一项研究表明,罕见及常见类型自闭症谱系障碍(ASD)患者的脑中具有共同的表观遗传修饰模式——组蛋白乙酰化,超过68%的ASD患者都出现了这种表观遗传改变。这一表观遗传模式影响了脑中共同的分子通路,可能是这种精神疾病的多种表现的基础。 文章共同通讯作者、新加坡基因组研究所的Shyam Prabhakar说,“我们发现大多数ASD患者都存在表观...
培训 | 二代测序在DNA及RNA表观遗传研究中的应用
甲基化是表观遗传学的研究重点,也是复杂转录调控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真核生物中,甲基化在正常的细胞发育和维持组织稳定性方面有着重要作用。同时,甲基化还与基因组印记、X染色体失活及肿瘤发生等多种生物学过程相关。 羟甲基化和m6A甲基化是目前表观研究的热点。 hMeDIP-seq是基于抗体富集原理进行测序的全基因组甲基化检测技术,利用该技术可有效地寻找基因组上的甲基化区域,从而比较不同细...
清华Nature子刊发表表观遗传学新成果
高等生物的基因组DNA围绕着由四种组蛋白组成的八聚体,形成碟状的核小体结构。基因组DNA以这样的形式包装成为染色质,使DNA受到良好的保护。通过“读取”模块识别组蛋白共价修饰是表观遗传学调控的一个主要机制。 最近人们发现了多种组蛋白赖氨酸酰化,比如巴豆酰化(Kcr)、丁酰化(Kbu)和丙酰化(Kpr),它们大大拓展了组蛋白赖氨酸修饰的编码能力。清华大学医学院的研究人员发现,双PHD锌指(DP...
徐国良院士Nature发表表观遗传学新成果
表观遗传学修饰可以在不改变DNA序列的情况下调控基因的活性,而且这种修饰会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DNA甲基转移酶(DNMT)介导的胞嘧啶甲基化是哺乳动物基因组最常见的一种表观遗传学修饰,在基因组印记、X染色体失活等重要过程中起到了关键性作用。TET家族的双加氧酶能够逐步氧化5-甲基胞嘧啶,由此实现去甲基化。 迄今为止,人们还不完全清楚胞嘧啶甲基化和去...
第五届国际肿瘤表观遗传学大会
由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主办的第五届国际肿瘤表观遗传学研讨会将于2016年10月20-24日在美丽的首都——北京隆重举行。 本届大会的核心内容是肿瘤表观遗传学的最新进展,涵盖以表观遗传学为基础的精准治疗、长链非编码RNA临床应用等前沿研究成果。主要内容包括DNA甲基化、组蛋白修饰、基因组印迹、发育表观遗传学、非编码RNAs、DNA损伤修复的表观遗传机制、表观遗传记忆机制、...
曹雪涛团队揭示抗病毒免疫应答新型表观遗传机制
中国工程院院士曹雪涛团队发现,DNA甲基化酶Dnmt3a能使天然免疫细胞针对病毒感染处于一种敏感状态,一旦识别病毒入侵就可以显著产生干扰素和启动抗病毒天然免疫反应,该发现揭示了抗病毒免疫应答新型表观遗传机制,也为病毒感染性疾病防治提出了新的潜在分子靶标。成果近日发表于《自然—免疫学》。 树突状细胞与巨噬细胞作为关键性天然免疫细胞,能及时识别病毒入侵并启动有效的天然免疫应答以抵...
表观遗传学市场总览:定性和定量分析
本文探讨了目前的国际表观遗传学市场格局,最近几年表观遗传学领域发展势头强劲,推动了多种不同疾病的研究以及疗法开发。 图1,表观遗传学文献增长;图2,表观遗传学文献增长地理分布 表观遗传学知识基础分析 为了准确高效地对这一细致且多样的学科进行分...
Cancer Cell:表观遗传的肿瘤异质性
表观遗传学修饰可以在不改变DNA序列的情况下调控基因的活性,广泛参与了细胞对基因表达的控制,在细胞生长、细胞分化、细胞增殖和疾病状态中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由此不少科学家都展开了表观遗传与癌症发生发展的研究。 而对于肿瘤而言,在患者第一次被确认患上癌症的时候,其体内已经存在了上千万个癌细胞了,这些细胞之间存在异质性, 这种差异涉及...
曹雪涛院士Cell子刊发布表观遗传新成果
来自浙江大学医学院、第二军医大学、中国医学科学院证实,H3K4me3去甲基化酶Kdm5a通过结合p50来抑制SOCS1是自然杀伤(NK)细胞激活的必要条件。这一研究结果发表在3月31日的《Cell Reports》杂志上。 我国著名的免疫学家曹雪涛(Xuetao Cao)院士是这篇论文的通讯作者。曹雪涛现任职浙江大学医学院、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