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转化医学是什么?
推荐活动





专家访谈
找到约12855条结果 (用时0.1656秒)
【Nature子刊】小心!CRISPR疗法弄丢大量的遗传物质
来自以色列特拉维夫大学(Tel Aviv University)研究人员在近日的一项研究中警告,CRISPR(Clustered Regularly Inter-Spaced Palindromic Repeats)疗法可能会破坏基因组:“CRISPR基因组编辑方法非常有效,但它并不总是安全的。有时,染色体在裂解后无法恢复,进而破坏基因组稳定性。从长远看,这可能会引发癌症。” ...
【Nature】嗅觉受体不止鼻子独有,或可作为临床靶点!
数百种赋予我们嗅觉的受体已被发现在身体的其他部位具有重要作用,并且用药物靶向它们的前景良好。但仍然有许多挑战需要克服 ,尤其是对这些可能的药物靶点的有限药理学理解。该研究发布于《Nature》。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d41586-022-01631-0 开创性质的工作 01 1991...
【Nature子刊】新发现!研究确定特异性靶向和阻断疾病相关白细胞的方法
最近,发表在《Nature Nanotechnology》上,由Case Western Reserve 大学(CWRU)研究团队领导设计了一个纳米颗粒平台,该平台专门针对与疾病相关的活化嗜中性粒细胞,同时保持不活跃的循环嗜中性粒细胞不变。CWRU教授EviStavrou解释:“它确保了与疾病相关的中性粒细胞被抑制,且抗感染能力完好无损。这些发现提供了改变流行疾病治疗的潜力,包括糖尿病并发症...
【Nature子刊】复旦大学团队揭示胰岛素信号传导机制——应用于2型糖尿病治疗
胰岛素分泌缺陷会导致年轻人成熟期糖尿病(MODY)。胰岛素信号级联反应成分受损,例如IR亚型之间的竞争破坏胰岛素信号传导的产生或AKT2的缺失,导致胰岛素信号传输的中断,导致胰岛素敏感性降低和2型糖尿病(T2D)。 氨基酸是否作用于细胞胰岛素信号传导尚不清楚,因为循环氨基酸水平的增加与2型糖尿病(T2D)的发作有关。近日,来自复旦大学的研究团队报道了苯丙氨酸改变胰岛素受体β(IR...
【Nature子刊】别偷懒!T细胞疗法有了监工!
一种新的三维成像技术将T细胞免疫治疗的工作模式带入了实时视野。最近,有研究人员计划使用了这种新的成像技术来改进实体肿瘤的T细胞疗法。该研究结果于7月25日发表在《Nature Biotechnology》上。 T细胞疗法,如CAR-T细胞,是一种很有前途的免疫疗法,在治疗儿童白血病方面已经取得了效果。这类疗法使用自身的免疫系统。T细胞是一种白细胞,在实验室中经过修饰,随后以靶向方...
【Biophysical Journal】秃头患者的福音——毛囊再生新机制!
单一化学物质是控制毛囊细胞何时分裂以及何时死亡的关键。这一发现不仅可以治疗秃头,而且最终可以加速伤口愈合,因为卵泡是干细胞的来源。该研究发布于《Biophysical Journal》。 https://www.cell.com/biophysj/fulltext/S0006-3495(22)00428-3 研究背景 01 人...
Mol Psychiatry | 李伟广/徐天乐/江帆合作揭示恐惧消退记忆的动态印迹网络机制
恐惧记忆是生物体适应复杂生存环境的保护性机制之一。然而,过度的、不合理的恐惧记忆对机体却是极其有害的,是导致抑郁症、焦虑症、创伤后应激障碍等重大情感和精神障碍的首要因素。作为生物体进化出的灵活应对恐惧记忆的重要机制,消退训练(Extinction)是通过形成新的消退记忆用以对抗固有恐惧记忆的认知过程。消退记忆是机体通过调整学习行为以适应复杂环境变化的生理基础,具有极为重要...
【Cancer Discov.】免疫时空治疗——肝内胆管癌免疫逃逸的潜在机制
2022年7月19日,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肝外科樊嘉院士和高强教授,在《Cancer Discovery》上发表了一篇研究论文。这一研究揭示了肿瘤细胞和免疫微环境的互作规律,为肝内胆管癌精准的个体化免疫联合治疗带来了新希望。 https://doi.org/10.1158/2159-8290.CD-21-1640 研究背景 ...
【Nature子刊】高通量测序——亚洲人群癌症基因改变的差异
精准肿瘤学使基于越来越准确和高分辨率的癌症分子分层的个体诊断、预后和治疗成为可能,主要集中在基因组靶向治疗上。具有高通量优势的下一代测序(NGS)技术可以同时识别数百个基因上所有类别的基因组改变。 近日,来自中山大学中山纪念医院、青岛大学附属医院的研究团队对来自中国10000多名患者的肿瘤组织和血液标本进行深入的下一代DNA测序(NGS),相关成果发表在《Nature Commu...
OXFORD NANOPORE 癌症研究线上分享会 - 亚太专场
癌症背后的遗传因素既多样又复杂,因此需要检测和分析各种各样的基因组变异,以进一步了解该疾病。通过纳米孔测序,科学家们可以获得对癌症基因组最全面的洞察。 为进一步探讨此主题,8月8日,我们邀请到来自奥克兰大学分子医学与病理学系的Peter Tsai研究员、东京大学新领域创成科学研究科的Ayako Suzuki副教授和Oxford Nanopore Technolo...
【快讯】墨卓生物完成近亿元A+轮融资,持续领跑单细胞测序赛道!
近日,墨卓生物科技(浙江)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墨卓生物”)宣布完成近亿元A+轮融资,本轮融资由LYFE Capital(洲嶺资本)领投,老股东源码资本和地方政府引导基金云祥基金跟投,全面支持公司发展。据悉,本轮融资所募资金将主要用于进一步扩充公司单细胞产品研发管线,大力推进全球独有的高通量微生物单细胞基因组学平台(MobiMicrobe™)的研发和推广,并持续推进各产品的研发生产、商业化落地...
【Nature】肠道细菌是如何促进癌症治疗的?
大约在五年前,Levy被诊断出患有黑色素瘤。幸运的是,他接受了一种名为nivolumab的强大的免疫疗法,病情得到缓解。由于Levy对此药物反应良好,以色列特哈休莫Sheba医疗中心的医生们提议他捐赠自己的粪便——当然,也包括粪便中的微生物——以帮助其他对癌症治疗无反应或产生抗药性的患者。Levy欣然同意了,并配合进行了严格的检查、抽血,并描述了他平常最常吃的食物(披萨饼)。他捐献了自己的粪...
【Nature】科学家确定了癌症突变的内源性来源
突变在癌症发生的过程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而且很多突变都会产生可供靶向作用的弱点,而确定包含基因突变形式的人群中所有癌症患者的比例,对于公共卫生和基础科学研究都有一定的好处;癌症研究人员已经利用DNA测序技术识别出了引发多种形式癌症的基因突变。 APOBEC3家族与癌症中一些最普遍的突变特征有关,然而,内源性APOBEC3酶与人类癌症基因组突变特征之间的因果关系尚未确定,使得A...
【Nature】保持生育能力50年,揭秘人类卵母细胞如何超长“待机”
近日,来自西班牙基因组调控研究中心(Center for Genomic Regulation, CRG)的一项研究显示,未成熟的人类卵母细胞“跳过”了一种基本的代谢反应——该代谢反应被认为对能量生成至关重要。通过改变代谢活动,卵母细胞能避免产生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这些有害的分子会逐渐积累,进而损坏DNA,并导致细胞死亡。这些发现解释了人类卵母细胞为何...
【Cancer Cell】癌细胞通过产生独特形式的胶原蛋白来逃脱免疫反应!
这项研究建立在先前发表的研究结果的基础上,阐述了对成纤维细胞和癌细胞产生的胶原蛋白独特作用的新理解。该研究发布于《Cancer Cell》。 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abs/pii/S1535610822002756?via%3Dihub 研究背景 01 在正...
【Nature子刊】揭开斑马鱼心脏再生的奥秘!——提供人类心脏修复研究新可能
当人心脏病发作而得不到及时的治疗时,心肌细胞会因缺氧而受损并开始死亡,且无法再生。但低等脊椎动物斑马鱼则大不相同,其心脏在受伤后具有很高的再生能力。最近,有研究团队模拟了斑马鱼心脏的心肌梗死损伤,并通过单细胞分析和细胞谱系树,追踪了心肌细胞的再生。 斑马鱼,俗称 “花条鱼”、“蓝条鱼”,原产于喜马拉雅山南麓的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和尼泊尔等南亚国家。这种热带鱼与人体基因存在高度相...
M20 Genomics完成Pre-A+轮融资,由启真未来医学基金独家投资
近日,M20 Genomics完成由启真未来医学基金独家投资的Pre-A+轮融资。此前,公司于年初完成由启明创投领投、巢生资本跟投的天使轮融资,并于今年4月完成由红杉中国领投、泰煜资本跟投的Pre-A轮融资。 浙商创投管理合伙人、执行总裁,启真未来医学基金执行合伙人游向东表示:“浙商创投在管的启真未来医学基金致力于中早期的医学...
【Nature】关于人们为什么对食物没有免疫反应的解释!
明尼苏达大学医学院的一个研究小组研究了为什么大多数人在食用食物后不会产生免疫反应的问题。该研究发布于《Nature》,研究人员试图通过对小鼠进行实验来回答这个问题。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6-022-04916-6 研究背景 01 人类的免疫系统已经进化到产生各种反应,旨在使...
【Nature】仅用一汤匙血液 就能改善癌症治疗方案!
温哥华前列腺中心的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新的血液检测方法,这种方法能够前所未有地了解患者的癌症构成,有望让医生更好地选择治疗方案,改善患者的预后。这项研究于7月20日发表在《Nature》杂志上。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6-022-04975-9#MOESM3 这项史无前例的血液测试分析了转移性癌症进入血液...
【Nature 子刊】浙大郭国骥/韩晓平团队用小鼠发育的单细胞图谱,揭示出细胞命运调控机制
浙江大学基础医学院郭国骥/韩晓平团队,一直以来都专注于单细胞测序与细胞命运决定的相关研究,并自主研发出Microwell-seq这一高通量和低成本的单细胞分析平台。利用Microwell-seq平台,他们构建了世界上第一个小鼠细胞图谱和人类细胞景观,并于2018年和2020年分别在CELL和NATURE上发表了首个小鼠细胞图谱和人类细胞图谱。在前期的基础上,研究团队对小鼠七个重要发育阶段的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