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转化医学是什么?
推荐活动
专家访谈
找到约12804条结果 (用时0.1656秒)
【Nature子刊】创新DNA纳米机器人——既可以调节血管又可以检测癌症
这种高度创新的“纳米机器人”能够更仔细地研究在微观水平上所施加机械力,这对于许多生物和病理过程至关重要。该研究发表在《Nature Communications》上,并向我们像这样描述:我们的细胞受到微观施加的机械力,可以触发对参与我们身体正常运作或疾病发展的许多细胞过程都至关重要的生物信号。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
会议预告 | 华大智造C4-Cell for All研讨会第三期 动物单细胞研究最新成果
最新一期C4: Cell for All线上研讨会将于8月5日14:30-16:00进行,本期主题为基于DNBelab C4单细胞建库平台和DNBSEQ测序平台在动物科学研究中的新发现。 蚂蚁脑部特征与其社会性的关系 在细胞水平如何解释? 2022年6月16日,权威学术期刊Nature Ecology&Evolution发表了深圳华大...
【Journal of Alzheimer's Disease】草莓竟可以抵御阿尔茨海默症!
根据RUSH研究人员的一项新研究表明草莓作为零食,麦片或沙拉可以帮助保护我们的大脑免受阿尔茨海默氏症的侵害。该研究发布于《Journal of Alzheimer's Disease》。 https://pubmed.ncbi.nlm.nih.gov/35694918/ 天竺葵素 01 RUSH研究人员发现,在草莓中发现的一种...
【Nature】重大飞跃:人工智能预测几乎整个“蛋白质宇宙”!
AlphaFold工具已经确定了大约2亿种蛋白质的结构,这些蛋白质来自地球上几乎所有已知的生物体。该研究发布于《Nature》。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d41586-022-02083-2 蛋白质的3D形状 01 从现在开始,确定几乎所有科学已知的蛋白质的3D形状将像使用搜索...
【Nature子刊】母亲肥胖会导致后代早期代谢紊乱!
肥胖是一种以白脂肪组织增加,代谢紊乱以及心血管和肺部疾病风险增加为特征的疾病,肥胖本身仍然是遗传和环境因素的复杂特征,尽管在治疗相关的代谢综合征以及心血管和肺部疾病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研究已经确定母亲肥胖是后代肥胖,代谢紊乱和心肺疾病风险的决定因素。该研究发布于《Nature communications》。 https://www.nature.com/art...
【Nature子刊】“超能打”免疫战士T细胞,前线抗击病毒感染和癌症侵害!
感染和免疫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已经确定了如何增加组织驻留记忆T(TRM)细胞的能力,以帮助对抗病毒感染和某些癌症。这一发现增加了关于基于T细胞疫苗和免疫疗法的巨大潜力。该研究发布于《Nature Immunology》。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90-022-01273-4 研究背景 01 ...
【Nature】这种脂质竟能引发免疫反应!破译肠道细菌如何参与免疫过程
从免疫到新陈代谢再到心理健康,肠道微生物群似乎与人类健康和疾病的方方面面都有联系。但我们的胃肠道中有数百种细菌,要确定哪些细菌产生的哪些分子影响哪些生物过程——以及它们是如何影响的——是一项艰巨的任务。 麻省理工学院微生物信息学和治疗学中心的联合主任Ramnik Xavier说:“微生物组研究需要从建立联系转移到确定功能和因果关系,这些知识对于学习如何操纵肠道细菌来治疗或预防疾病...
【PNAS】惊!小小分子竟可以防止肿瘤细胞扩散
莱顿的化学家与约克大学(英国)和理工大学(以色列)的同事一起发现了一种小的糖样分子,在癌症期间可以保持肿瘤周围组织的完整性。这种分子可以防止肿瘤细胞从原发癌部位扩散到体内的其他部位定居。同时已经证明,糖样分子显著减少了癌症在小鼠中的扩散,为临床应用的发展铺平了道路。该项研究发表在《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上。 ...
【Nature子刊】小心!CRISPR疗法弄丢大量的遗传物质
来自以色列特拉维夫大学(Tel Aviv University)研究人员在近日的一项研究中警告,CRISPR(Clustered Regularly Inter-Spaced Palindromic Repeats)疗法可能会破坏基因组:“CRISPR基因组编辑方法非常有效,但它并不总是安全的。有时,染色体在裂解后无法恢复,进而破坏基因组稳定性。从长远看,这可能会引发癌症。” ...
【Nature】嗅觉受体不止鼻子独有,或可作为临床靶点!
数百种赋予我们嗅觉的受体已被发现在身体的其他部位具有重要作用,并且用药物靶向它们的前景良好。但仍然有许多挑战需要克服 ,尤其是对这些可能的药物靶点的有限药理学理解。该研究发布于《Nature》。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d41586-022-01631-0 开创性质的工作 01 1991...
【Nature子刊】新发现!研究确定特异性靶向和阻断疾病相关白细胞的方法
最近,发表在《Nature Nanotechnology》上,由Case Western Reserve 大学(CWRU)研究团队领导设计了一个纳米颗粒平台,该平台专门针对与疾病相关的活化嗜中性粒细胞,同时保持不活跃的循环嗜中性粒细胞不变。CWRU教授EviStavrou解释:“它确保了与疾病相关的中性粒细胞被抑制,且抗感染能力完好无损。这些发现提供了改变流行疾病治疗的潜力,包括糖尿病并发症...
【Nature子刊】复旦大学团队揭示胰岛素信号传导机制——应用于2型糖尿病治疗
胰岛素分泌缺陷会导致年轻人成熟期糖尿病(MODY)。胰岛素信号级联反应成分受损,例如IR亚型之间的竞争破坏胰岛素信号传导的产生或AKT2的缺失,导致胰岛素信号传输的中断,导致胰岛素敏感性降低和2型糖尿病(T2D)。 氨基酸是否作用于细胞胰岛素信号传导尚不清楚,因为循环氨基酸水平的增加与2型糖尿病(T2D)的发作有关。近日,来自复旦大学的研究团队报道了苯丙氨酸改变胰岛素受体β(IR...
【Nature子刊】别偷懒!T细胞疗法有了监工!
一种新的三维成像技术将T细胞免疫治疗的工作模式带入了实时视野。最近,有研究人员计划使用了这种新的成像技术来改进实体肿瘤的T细胞疗法。该研究结果于7月25日发表在《Nature Biotechnology》上。 T细胞疗法,如CAR-T细胞,是一种很有前途的免疫疗法,在治疗儿童白血病方面已经取得了效果。这类疗法使用自身的免疫系统。T细胞是一种白细胞,在实验室中经过修饰,随后以靶向方...
【Biophysical Journal】秃头患者的福音——毛囊再生新机制!
单一化学物质是控制毛囊细胞何时分裂以及何时死亡的关键。这一发现不仅可以治疗秃头,而且最终可以加速伤口愈合,因为卵泡是干细胞的来源。该研究发布于《Biophysical Journal》。 https://www.cell.com/biophysj/fulltext/S0006-3495(22)00428-3 研究背景 01 人...
Mol Psychiatry | 李伟广/徐天乐/江帆合作揭示恐惧消退记忆的动态印迹网络机制
恐惧记忆是生物体适应复杂生存环境的保护性机制之一。然而,过度的、不合理的恐惧记忆对机体却是极其有害的,是导致抑郁症、焦虑症、创伤后应激障碍等重大情感和精神障碍的首要因素。作为生物体进化出的灵活应对恐惧记忆的重要机制,消退训练(Extinction)是通过形成新的消退记忆用以对抗固有恐惧记忆的认知过程。消退记忆是机体通过调整学习行为以适应复杂环境变化的生理基础,具有极为重要...
【Cancer Discov.】免疫时空治疗——肝内胆管癌免疫逃逸的潜在机制
2022年7月19日,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肝外科樊嘉院士和高强教授,在《Cancer Discovery》上发表了一篇研究论文。这一研究揭示了肿瘤细胞和免疫微环境的互作规律,为肝内胆管癌精准的个体化免疫联合治疗带来了新希望。 https://doi.org/10.1158/2159-8290.CD-21-1640 研究背景 ...
【Nature子刊】高通量测序——亚洲人群癌症基因改变的差异
精准肿瘤学使基于越来越准确和高分辨率的癌症分子分层的个体诊断、预后和治疗成为可能,主要集中在基因组靶向治疗上。具有高通量优势的下一代测序(NGS)技术可以同时识别数百个基因上所有类别的基因组改变。 近日,来自中山大学中山纪念医院、青岛大学附属医院的研究团队对来自中国10000多名患者的肿瘤组织和血液标本进行深入的下一代DNA测序(NGS),相关成果发表在《Nature Commu...
OXFORD NANOPORE 癌症研究线上分享会 - 亚太专场
癌症背后的遗传因素既多样又复杂,因此需要检测和分析各种各样的基因组变异,以进一步了解该疾病。通过纳米孔测序,科学家们可以获得对癌症基因组最全面的洞察。 为进一步探讨此主题,8月8日,我们邀请到来自奥克兰大学分子医学与病理学系的Peter Tsai研究员、东京大学新领域创成科学研究科的Ayako Suzuki副教授和Oxford Nanopore Technolo...
【快讯】墨卓生物完成近亿元A+轮融资,持续领跑单细胞测序赛道!
近日,墨卓生物科技(浙江)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墨卓生物”)宣布完成近亿元A+轮融资,本轮融资由LYFE Capital(洲嶺资本)领投,老股东源码资本和地方政府引导基金云祥基金跟投,全面支持公司发展。据悉,本轮融资所募资金将主要用于进一步扩充公司单细胞产品研发管线,大力推进全球独有的高通量微生物单细胞基因组学平台(MobiMicrobe™)的研发和推广,并持续推进各产品的研发生产、商业化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