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活动

转化医学产业大会

专家访谈

《转》访菲鹏数辉马步勇教授|AI与分子模拟引领生物医药创新,“构象选择机制”开辟药物动态设计新纪元
《转》访无锡市第九人民医院科教科主任赵刚
《转》访Olink亚太副总裁Andrea Ballagi博士:新一代蛋白组学如何加速精准医疗新进程
【我的2022】瑞普基因首席技术官王涛:发挥BT+AI双引擎特色优势,推进AI技术在精准医疗领域的临床落地
【我的2022】佰诺全景创始人焦磊:降低使用成本和难度,推动全景病理技术在中国的临床转化落地
【我的2022】墨卓生物创始人兼COO刘寒:日日精进,久久为功,把一个好的单细胞中国解决方案带给客户
【我的2022】迈杰医学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张亚飞:数智化赋能商业模式转型,为客户提供更优质的伴随诊断整体解决方案
【我的2022】深圳绘云生物总经理林景超:专注慢病早筛类临床质谱检测产品,从临床痛点出发,为临床医学检验解决更多难题
【我的2022】艾吉泰康联合创始人屈武斌:对技术精雕细琢,以客户应用场景为核心,用特色服务提供基因捕获整体解决方案
【我的2022】恩泽康泰联合创始人李志:开放与合作,深耕外泌体技术开发与临床转化,为创新药研发提供坚实的肩膀!
【我的2022】迈迪安生命科学部门市场总监Liyan Pang:持续拓展颠覆性分子诊断原料,为体外诊断行业提供创新型解决方案
【我的2022】司羿智能科技创始人尹刚刚:以人为本,用科技传递温度,让老百姓用得起实用有效的创新康复产品!

找到约2448条结果 (用时0.1656秒)

【Cell子刊】西湖大学吴连锋团队揭示生命早期维生素B12的作用及分子机制

2022-09-25

近日,西湖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吴连锋团队在 《Cell Reports 》发表了题为 "Early-life vitamin B12 orchestrates lipid peroxidation to ensure reproductive success via SBP-1/SREBP1 in Caenorhabditis elegans" 的研究论文,报道了生命早期维生素 B12影响生物体...

【Science】康奈尔大学团队:肠道旋转的启示——生命的不对称之美

2022-09-24

是什么推动了肠道旋转? 肠道等器官的非左右对称发育绝非偶然——在健康的胚胎中的发育过程中,肠道旋转总是以逆时针方向发育进展,并且严格遵照相关时间点。此过程十分复杂,科学家们也一直在试图探究该现象背后的机制。 9月23日,来自康奈尔大学等机构的研究者在《科学》(Science)杂志发表了题为“Pitx2 patterns an ac...

【Cell子刊】第四个基因!转基因猪为阿尔茨海默氏症的治疗提供新视角

2022-09-24

Olav Michael Andersen说:“通过跟踪猪随时间的变化,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细胞的最早变化。后来,这些变化导致大脑中不可逆转的改变,这恰恰是导致痴呆的原因。但现在我们可以在猪失去记忆,改变行为等之前跟踪它们,将会使测试可以在早期阶段用于预防SORL1相关阿尔茨海默病的新药成为可能。该研究近期发表在科学杂志《 Cell Reports Medicine》上。 ...

【Cell子刊】坐着也能减肥!激活比目鱼肌可提高代谢,预防慢性疾病

2022-09-23

休斯顿大学教授马克·汉密尔顿发现了最佳激活方法,该研究发布于《iScience》,他开创了“比目鱼肌俯卧撑”(SPU),该方法有效地提高了肌肉新陈代谢数小时,即使一个人坐着也是如此。比目鱼肌是人体600块肌肉之一,是一种从膝盖以下到脚跟的后腿肌肉。 https://www.cell.com/iscience/fulltext/S2589-0042(22)01141-...

【Cell子刊】重磅!造血干细胞实现人工制造!或可解决其供体短缺问题

2022-09-22

2022年9月13日,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和墨尔本大学的研究团队在《Cell Reports》上发表了研究成果。研究表明在实验室中使用微流体设备模拟胚胎心脏跳动,可诱导人类造血干细胞前体的发育,这些前体可进一步发育成造血干细胞。 https://www.cell.com/cell-reports/fulltext/S2211-1247(22)01167-6#%20...

【Cancer cell】华西医院陈崇/刘玉/魏强教授团队发现肿瘤耐药新机制

2022-09-21

9月12日,发表在《Cancer Cell》上的一篇题为“Acquired semi-squamatization during chemotherapy suggests differentiation as a therapeutic strategy for bladder cancer”的研究论文,报道了科学家们发现的膀胱癌化疗耐药的一个新特征——半鳞状分化,进而提出靶向组织蛋白酶C...

【Cell子刊】抵抗胰腺癌!中科院上海药物研究所杨财广团队发现了一种ClpP激动剂

2022-09-20

9月15日,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学杭州高等研究院化学生物学研究中心杨财广团队等在《Cell Chemical Biology》上发表了题为“Aberrant human ClpP activation disturbs mitochondrial proteome homeostasis to suppress pancreatic ductal adenocarcinom...

【CEJ】中南大学团队成功研制新型抗肿瘤免疫刺激纳米药物

2022-09-19

该研究发布于《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阐明了新型纳米免疫药物在腺苷调节中的意义,并通过光热治疗和免疫调节的协同治疗为肿瘤提供了潜在的治疗方法。 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abs/pii/S1385894722036233 免疫治疗面临挑战  ...

【Cancer Cell】突破!新方法让KRAS癌症基因向免疫系统说“吃我”

2022-09-18

9月12日,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研究人员在著名期刊《癌细胞》(Cancer Cell)发表题为“A covalent inhibitor of K-Ras(G12C) induces MHC class I presentation of haptenated peptide neoepitopes targetable by immunotherapy” 的研究论文。该研究描述了一种新的治疗...

【Cancer Cell】南医大沈洪兵、胡志斌团队揭示肺癌致病变异的遗传新机制

2022-09-16

2022年9月15日,南京医科大学沈洪兵团队和胡志斌团队合作在《Cancer Cell》杂志上发表了研究论文。该研究是在中国人群中进行的迄今为止最大的非小细胞肺癌全基因组测序研究,并通过 SNP 阵列进行基因分型。这项成果不仅为未来基于阵列的关联研究提供了高质量的参考面板,而且描绘了 NSCLC 罕见致病变异的全貌。 https://www.cell.com/can...

【Cell Research】西湖大学宋春青/申恩志开发新技术:实现活细胞中非重复 DNA 的高灵敏度成像

2022-09-16

2022年9月14日,西湖大学宋春青及申恩志共同通讯在《Cell Research》上发表了一项新研究,该研究表明CRISPR FISHer能够通过相位分离介导的信号放大,对活细胞中的非重复性DNA进行高灵敏度成像。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422-022-00712-z 基因组成像  01  ...

【Science】世界首次!上科大刘志杰/华甜团队破解首个苦味受体结构

2022-09-16

9月16日,上海科技大学刘志杰和华甜联合研究团队在《Science》期刊发表研究长文“Structural basis for strychnine activation of human bitter taste receptor TAS2R46”,成功破解苦味受体的“神秘面纱”——国际首个苦味受体结构。 https://www.science.org/doi/1...

【Science子刊】打破传统观念!北京大学罗冬根团队发现维持昼夜节律的新机制

2022-09-15

9月2日,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罗冬根研究员团队在期刊《Science Advances》上发表了题为“An extra-clock ultradian brain oscillator sustains circadian timekeeping”的研究论文,报道了一种维持昼夜节律的新型电信号及其神经机制。原来,主时钟不是自给自足的,无法维持自由运行的行为节奏,而是需要来自时钟外超电位脑振荡...

【Cell子刊】浙江大学团队揭示了钾离子在肿瘤微环境中调控巨噬细胞免疫代谢的机制

2022-09-14

2022年9月13日,浙江大学王迪及丁克峰教授共同通讯在《Cell Metabolism》上在线发表了研究论文,研究揭示了肿瘤内高K+抑制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AM)的抗肿瘤能力。研究人员将向内整流的高K+通道Kir2.1确定为高K+ TME中TAM功能极化的中枢调节剂,其有条件的耗尽会让TAM重新极化为抗肿瘤状态,以此依次增强局部抗肿瘤免疫力。 https://ww...

【Cell】斯坦福研究人员构建出最复杂、最完整的合成微生物组

2022-09-12

斯坦福大学的研究人员建立了最复杂和最完整的合成微生物组,创造了一个由100多种细菌组成的群落,这些细菌物种被成功移植到小鼠体内。通过添加,删除和编辑单个物种的能力将使科学家能够更好地了解微生物组与健康之间的联系,并最终开发出一流的微生物组疗法。 许多关键的微生物组研究都是使用粪便移植完成的,粪便移植将整个天然微生物组从一个生物体引入另一个生物体。虽然科学家们经常使一...

【Cell子刊】曹雪涛院士团队揭秘葡萄糖代谢的增加促进癌症转移

2022-09-10

9月8日,发表在《Cancer Cell》上的题为“Increased glucose metabolism in TAMs fuels O-GlcNAcylation of lysosomal Cathepsin B to promote cancer metastasis and chemoresistance”研究论文,意为TAMs中葡萄糖代谢的增加,促进了溶酶体组织蛋白酶B的O-葡萄...

【CELL DISCOV】西湖大学郭天南等团队结合高通量蛋白质组学和人工智能评估甲状腺结节良恶

2022-09-09

9月6日,西湖大学郭天南和李子青团队联合新加坡国立癌症中心研究人员在Cell Discovery 发表了一篇题“Artificial intelligence defines protein-based classification of thyroid nodules”的研究论文。该团队开发了一种人工智能定义的蛋白质生物标志物组别用于诊断甲状腺结节分类。 研究背景 01 先...

【Science】国际关注!陈子江院士团队发表人类早期胚胎翻译组图谱,揭示生命初期关键机制

2022-09-09

9月8日,山东大学生殖医学研究中心陈子江院士、赵涵教授团队联手清华大学颉伟教授团队,发现了人类早期胚胎翻译调控新机制,以长文形式在《Science》发表题为“ Translatome and transcriptome co-profiling reveals a role of TPRXs in human zygotic genome activation ”的文章。 ...

【Cell子刊】南京大学毕艳团队首次发现外泌体介导脂肪-大脑间通讯机制

2022-09-08

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内分泌科毕艳教授团队和南京大学生命科学院张辰宇教授、李靓副教授团队合作,在 《Cell Metabolism》上发表了研究论文,该研究团队首次发现外泌体介导脂肪-大脑间通讯并促进糖尿病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 https://www.cell.com/cell-metabolism/fulltext/S1550-4131(22)00347-3?...

【Cell子刊】上海交大房静远教授团队关于结直肠癌防治靶点的最新综述研究

2022-09-07

近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的房静远教授团队在《Trends in Microbiology》发表最新综述,总结了具核梭杆菌在结直肠癌(CRC)中发生发展中的生物学特性及其调控机制,并将具核梭杆菌作为CRC早期预警和预后预测标志物。 https://www.cell.com/trends/microbiology/fulltext/S0966-842X(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