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活动

第七届上海国际癌症大会
第六届单细胞技术应用研讨会暨空间组学前沿研讨会
【直播】AI驱动的功能基因组学研究--技术突破与前沿应用
转化医学圆桌π第一期“解码生命多维密码:组学技术融合如何构建精准医学未来”
首届精准医学国际学术研讨会暨队列研究先锋计划颁奖仪式

专家访谈

《转》访菲鹏数辉马步勇教授|AI与分子模拟引领生物医药创新,“构象选择机制”开辟药物动态设计新纪元
《转》访无锡市第九人民医院科教科主任赵刚
《转》访Olink亚太副总裁Andrea Ballagi博士:新一代蛋白组学如何加速精准医疗新进程
【我的2022】瑞普基因首席技术官王涛:发挥BT+AI双引擎特色优势,推进AI技术在精准医疗领域的临床落地
【我的2022】佰诺全景创始人焦磊:降低使用成本和难度,推动全景病理技术在中国的临床转化落地
【我的2022】墨卓生物创始人兼COO刘寒:日日精进,久久为功,把一个好的单细胞中国解决方案带给客户
【我的2022】迈杰医学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张亚飞:数智化赋能商业模式转型,为客户提供更优质的伴随诊断整体解决方案
【我的2022】深圳绘云生物总经理林景超:专注慢病早筛类临床质谱检测产品,从临床痛点出发,为临床医学检验解决更多难题
【我的2022】艾吉泰康联合创始人屈武斌:对技术精雕细琢,以客户应用场景为核心,用特色服务提供基因捕获整体解决方案
【我的2022】恩泽康泰联合创始人李志:开放与合作,深耕外泌体技术开发与临床转化,为创新药研发提供坚实的肩膀!
【我的2022】迈迪安生命科学部门市场总监Liyan Pang:持续拓展颠覆性分子诊断原料,为体外诊断行业提供创新型解决方案
【我的2022】司羿智能科技创始人尹刚刚:以人为本,用科技传递温度,让老百姓用得起实用有效的创新康复产品!

找到约10062条结果 (用时0.1656秒)

【Nature】原来肿瘤在这种蛋白质的帮助下躲避宿主免疫系统......

2021-05-09

免疫系统具有免疫监视、防御、调控的作用,当人生病时,免疫系统就会启动。人体依靠这种功能识别“自己”和“非己”成分,从而破坏和排斥进入人体的抗原物质(如病菌等),或人体本身所产生的损伤细胞和肿瘤细胞等,以维持人体的健康。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曾被称为癌症治疗困境的破局者!因为它可以增强免疫系统发现和破坏肿瘤细胞的能力,但是后来发现这并不适用于大多数患者...

【新研究】热带生姜竟可预防炎症性疾病!天然化合物ACA是NLRP3炎症小体的有效抑制剂

2021-05-08

许多天然高分子化合物都具有抗炎的有益特性,它们在数百年前就被人类用于医疗用途。然而,这些有益特性背后的具体分子机制并不是很清楚。 其中有一种化合物是1’-acetoxychavicol acetate(ACA),它是热带生姜高良姜(Alpinia officinarum Hance)根茎中的一种天然化合物,具有抗微生物、抗过敏和抗...

【Nature】诺奖得主用万多条基因表达破解细胞挤压的奥秘,为癌症治疗提供了新思路!

2021-05-06

人与人之间距离越近,交流思想、信息的机会也就越多;而细胞之间距离越近,也会有细胞挤压的“化学反应”! 细胞挤压是一种细胞排除机制,适用于海绵、线虫、昆虫和哺乳动物等多种生物。在挤压的过程中,一个细胞会从周围的细胞层中脱离,同时还不破坏留下的细胞层。 近期,麻省理工学院的研究人员在顶级学术期刊《Natu...

【Nature】英国、德国、加拿大等多家顶尖研究机构,构建了迄今为止最全的人类心脏单细胞图谱

2021-05-04

心脏是人体循环系统的重要器官,心脏在人体血液循环中发挥的作用是巨大的,不可替代的。 心血管疾病是全球范围内主要的死亡原因。人们对心血管疾病的机制和治疗策略的深入了解,需要对心脏中涉及的分子过程有更深入的了解。而了解心脏细胞的全部组成及其基因表达谱是这项工作的基本第一步。 2020年9月,英国、德国、美国、加拿大的多家顶尖研...

【Science子刊】另辟蹊径 | 新型嵌合体STAR-T有望对抗实体肿瘤

2021-05-03

CAR-T(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 T-Cell Immunotherapy)疗法就是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免疫疗法,其中CAR代表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是从病人的血液中分离出来的。 众所周知,CAR-T已经彻底改变了血液系统癌症的治疗方法。自2017年以来已有5款CAR-T疗法获FDA批准上市,累计适应证包...

【Nature】剑桥大学科学家开发出有治疗白血病潜力的新型抗癌药,首次将METTL3酶作为对抗癌症的靶点

2021-04-27

急性骨髓性白血病(AML)是一种由骨髓性白细胞(而非淋巴性白细胞)异常增殖导致的造血系统癌症。一旦得此病,人们通常需要数月的强化化疗和长时间的入院治疗,且发病率随年龄的增加而增加。在英国,每年大约有3100人被诊断出患有这种疾病,其中大多数年龄超过65岁。 数十年来市场上主流治疗AML的方案没大改变,只有不到三分...

【Science】科学家探秘人类不老之迷!原来它可以减缓并改善与年龄有关的衰老

2021-04-26

NMN(烟酰胺单核苷酸)在人体细胞能量生成中扮演重要角色,且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减少。先前,有研究人员表示向动物补充NMN可以减缓并改善与年龄有关的体内许多组织功能的下降。 但是动物和人毕竟在身体机制的各方面存在着很大差异,人体补充NMN是否起着同样的作用受到了科学家的质疑,且一直以来都缺乏临床试验的证据。 近期,华盛顿大学的...

【Science背靠背】切尔诺贝利核事故35年后,Science期刊连发2篇关于核辐射对健康影响的研究

2021-04-24

最近由于日本决定将福岛核废水排入大海,而遭到全球唾骂,由此也引发出了大家对于核污染的热议。 说到核辐射,就不得不提轰动1986年轰动全世界的切尔诺贝利核事故。这场事故爆发后,事故方圆30公里的地方,成为了废墟,35万人被迫背井离乡,甚至连动物都被迫迁徙。在这方圆30公里的地方,将在未来2万年内都不适宜人类居住。可怕的是,迄今为止这场事故已导致超...

【Nature子刊】心“碎”了就无法复原?逆转应激性心脏损伤的SAHA了解一下!

2021-04-23

心碎综合征,顾名思义,是在创伤事件(例如,亲人的死亡或家庭分居等)之后的压力和情绪下引发的。通常伴随胸痛,呼吸急促和心跳不规则等症状的一种应激性非缺血性心肌病。它又被称为Takotsubo综合征(TTS),常见于女性,但在男性中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 TTS 于是,...

【Nature子刊】中年人长期睡眠不足,痴呆风险会增加?25年的硬核数据告诉你真相

2021-04-21

随着社会压力的激增,越来越多的人选择牺牲睡眠时间来学习、工作等等,中年人更是如此。他们上有老下有小,是全家的顶梁柱,更是长期睡眠不足的常见群体。 众所周知,睡眠不足的危害有很多,关于睡眠不足与痴呆症状之间的联系也有很多研究。但这些研究中观察睡眠时间和痴呆症的随访时间相对较短,或者仅在开始时就检查老年人,而痴呆症症状的发展和表...

【Nature&Science】为什么有些人总是饿得快、吃了还想吃?两篇新研究告诉你其中的秘密

2021-04-19

肥胖是一种全球性流行病,是多种疾病发病率和生活质量下降的因素。相信很多肥胖症患者都听过这句话:“管住嘴,迈开腿”。但往往有些人无论怎么努力,还是收获甚微,甚至还有些人不耐饿,刚吃完东西又想吃,以致减肥遥遥无期。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这样的现象频繁发生呢? 2021年4月16日,以色列魏茨曼科学研究所领导的国际研究团队在《...

鹍远生物荣膺动脉网“年度领袖企业”,构建“First in class”产品竞争力,多模式推动癌症早筛商业化落地

2021-04-19

2021年4月16日-18日,由动脉网主办,苏州市吴江区人民政府、广东省钟南山医学基金会联合主办,苏州市吴江东方国有资本投资经营有限公司协办的“第五届未来医疗100强大会”以“生命的计算”为主题,在苏州吴江盛大开幕。 4月16日晚,在第五届未来医疗100强大会颁奖晚宴上,动脉网对外发布了《2020-2021未来医疗100强系列榜单》。作为中国肿瘤早筛和...

【PNAS】为什么不开心时想去外面走走?科学研究告诉你正确的解压方式

2021-04-19

当我们长大步入社会后,越来越多的烦心事纠缠着,于是我们开始怀恋记忆中最为快乐的时光:早晨,上学小路上一路相陪的欢快布谷鸟声;下雨天,雨滴落在屋檐上、台阶上,雨靴上的清脆声音;傍晚,庭院上方的蜻蜓满天飞舞的声音;夜晚,听蛙声一片,欣赏安静美丽的星空…… 为什么我们不开心时怀恋的总是自然的声音,而不是灯红酒绿的生活呢? 近日,...

【Nature】重磅| 纽约大学科学家发现新的肿瘤抑制因子,成为癌症潜在治疗方法

2021-04-16

近日,研究人员发现了一种期待已久的酶,它能够通过分解驱动蛋白质来预防癌症。 与发育中的胎儿一样,限制细胞分裂是预防癌症中异常、侵袭性生长的关键,新研究发现,细胞已经进化到使用AMBRA1来抵御它。 该研究发表在《Nature》杂志上,题为“CRL4AMBRA1 is a master regulator of D-type...

领星携手中山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张弩教授揭示 circRNA调控胶质母细胞瘤发生机制

2021-04-15

近日,领星与中山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张弩教授合作撰写学术论文“Circular RNA-encoded oncogenic E-cadherin variant promotes glioblastoma tumorigenicity through activation of EGFR–STAT3 signalling”,发表于“Nature Cell Biology”,IF:20.042。 ...

Twist Bioscience「谱写未来-亚太区专场」线上会议诚邀您参加

2021-04-13

每一个生物体都好比一台电脑,有基本的硬件框架,也有运行生命的软件,以及最为核心的「基因代码」。如今,下一代基因测序技术(NGS)的发展如火如荼、日益成熟,帮助人类更便捷地从基因层面认识生命和疾病,并极大地推动了合成生物学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科学突破正在助力推动疾病诊断和治疗的创新,从而改善患者的治疗效果。 想不想知道基因代码是如何让人体运行的,解密基因代...

【Cell】CRISPR基因编辑升级版:一个不改变DNA序列的可逆可遗传高特异性的技术

2021-04-12

在过去的十年中,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彻底改变了基因工程领域。科学家可以使用基因编辑技术对生物体的DNA进行进行修剪、切断、替换或添加,Emmanuelle Charpentier和Jennifer Doudna 两大科学家也因CRISPR基因编辑荣获诺贝尔化学奖。 尽管基因编辑技术在基因研究、疾病防治和遗传改良...

突破局限,真迈生物高通量基因测序平台GenoLab M助力NGS技术使用和价值拓展

2021-04-12

真迈生物的高通量基因测序平台GenoLab M,可以打破选择局限,为你更快速地使用高通量测序技术提供友好的产品和支持,以及更自由的选择。 GenoLab M是真迈生物2020年10月发布的一款国产高通量基因测序仪。它支持SE50-PE150多种读长模式,从生殖遗传检测、传染感染检测到遗传疾病检测、肿瘤相关检测,从WGS、WES、动植物基因组测序到转录组...

喜讯|Clinical and Translational Medicine被MEDLINE收录!

2021-04-12

我们非常高兴地宣布,由Wiley出版的开放获取(open access)医学期刊Clinical and Translational Medicine(CTM)近日正式被MEDLINE收录! MEDLINE是美国国家医学图书馆(NLM)的首要文献目录数据库,涵盖了超过2700万篇生命科学期刊文章,主要集中在生物医学方面。 Pub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