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活动

转化医学产业大会

专家访谈

《转》访菲鹏数辉马步勇教授|AI与分子模拟引领生物医药创新,“构象选择机制”开辟药物动态设计新纪元
《转》访无锡市第九人民医院科教科主任赵刚
《转》访Olink亚太副总裁Andrea Ballagi博士:新一代蛋白组学如何加速精准医疗新进程
【我的2022】瑞普基因首席技术官王涛:发挥BT+AI双引擎特色优势,推进AI技术在精准医疗领域的临床落地
【我的2022】佰诺全景创始人焦磊:降低使用成本和难度,推动全景病理技术在中国的临床转化落地
【我的2022】墨卓生物创始人兼COO刘寒:日日精进,久久为功,把一个好的单细胞中国解决方案带给客户
【我的2022】迈杰医学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张亚飞:数智化赋能商业模式转型,为客户提供更优质的伴随诊断整体解决方案
【我的2022】深圳绘云生物总经理林景超:专注慢病早筛类临床质谱检测产品,从临床痛点出发,为临床医学检验解决更多难题
【我的2022】艾吉泰康联合创始人屈武斌:对技术精雕细琢,以客户应用场景为核心,用特色服务提供基因捕获整体解决方案
【我的2022】恩泽康泰联合创始人李志:开放与合作,深耕外泌体技术开发与临床转化,为创新药研发提供坚实的肩膀!
【我的2022】迈迪安生命科学部门市场总监Liyan Pang:持续拓展颠覆性分子诊断原料,为体外诊断行业提供创新型解决方案
【我的2022】司羿智能科技创始人尹刚刚:以人为本,用科技传递温度,让老百姓用得起实用有效的创新康复产品!

找到约2000条结果 (用时0.1656秒)

Nature Medicine:全基因组CRISPR筛选找到“癌中之王”的薄弱环节

2016-11-23

胰腺癌生长快而且转移率高,是一种非常致命的恶性疾病,被称为“癌中之王”。胰腺导管腺癌(PDA)是胰腺癌的一个主要类型,它拥有抵御化疗的物理屏障,能诱导多种免疫抑制。多伦多大学的研究人员最近通过全基因组CRISPR–Cas9筛选找到了PDAC细胞的弱点,这项研究于十一月二十一日发表在Nature Medicine杂志上。 规律成簇的间隔短回文重复CRISPR与内切酶C...

Nature:华裔新锐将单细胞成像和CRISPR结合揭示细胞历史

2016-11-23

研究者们已经开发出了一种新的方法来阅读细胞的历史和“家谱”。这种方法的英文缩写为MEMOIR,即Memory by Engineered Mutagenesis with Optical In situ Readout(通过基因工程诱导突变与光学原位读出的记忆)。该技术可以记录动物细胞的生活史,它们与其它细胞的关系、通信模式和塑造了它们的重要事件。相关文章11月21日在线...

Nature医学:肝炎病毒的诡计,诱骗肝细胞破坏免疫防御

2016-11-23

11月14日,华盛顿大学的研究人员及其同事在《Nature Medicine》发表的一项研究表明,导致丙型肝炎的病毒,本身可通过阻断“唤醒肝细胞中免疫防御”的信号,来保护自己。 这项研究的通讯作者、华盛顿大学医学院免疫学助理教授Ram Savan说:“这个发现有助于解释‘为什么许多患者对某些药物治疗没有反应’,并将帮助我们开发更有效的替代治疗方案。” 在美国,...

Nature:基因编辑新技术有望治愈基因缺陷病

2016-11-22

说起基因编辑技术,目前最火的就是CRISPR/Cas9系统了,从科研工具到癌症治疗,它的应用几乎可以涵盖生命科学的各个领域,不过它的应用主要是在分裂细胞中。最近,发表在《自然》期刊上的一篇文章阐述了Salk研究所(Salk Institute)研发的一种利用CRISPR/Cas9系统的创新型基因编辑技术,可以高效地对不分裂细胞进行基因编辑,为基因缺陷疾病治疗打开了一扇全新的大门。 位...

Nature子刊:除了女孩,同龄段男孩也应该接种HPV疫苗?

2016-11-22

近日,英国疫苗接种和免疫联合委员会宣布将进一步延迟考虑男孩接种HPV(Human Papillomavirus, 人乳头瘤病毒)疫苗的项目。对此,《Nature Reviews Clinical Oncology》期刊在线发表一篇题为“HPV vaccination in boys—will the UK join the fight?”的新闻评论,旨在评议男孩接种HPV...

Nature:华西医院全球首例CRISPR临床人体实验,领先美国!

2016-11-16

   近日来自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的团队全球首次使用革命性的基因编辑技术CRISPR Cas9编辑癌症病人T细胞并回输到病人体内进行癌症治疗。10月28日,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的肿瘤学家卢铀教授对首位晚期肺癌患者进行了基因编辑T细胞的回输注射,目前进展顺利。 此前回输不同基因编辑技术编辑的细胞的临床实验结果已经使临床医生兴奋不已,医学界一下子炸开了锅。...

Nature:中国进行全球首个CRISPR技术人体应用,治疗肺癌

2016-11-16

今年7月21日,《自然》杂志曾报道成都的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有望率先将CRISPR基因编辑技术应用到人体,这使得中国科学家成为全世界首个把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修饰的细胞注入人体的团队。 今日,《自然》杂志进行了后续报道,并确认全球首个CRISPR技术的人体应用已在中国启动。 CRISPR基因编辑技术是近年生物技术领域的热点。在科研领域,它已展...

Nature:科学家对美国大选结果持悲观态度

2016-11-14

共和党人特朗普,在11月8日的民意调查中已经落后于他的民主党对手Hillary Clinton(希拉里),但却出人意料地获得了美国总统大选胜利。《Nature》杂志收集了科研人员对“特朗普当选为下一任美国总统”的不同反应。 一些在美国工作的外国研究人员开始考虑离开这个国家。 @NatureNews这对于科学、研究、教育以及我们地球的未来,都是非常可怕的。我想是我回到...

Nature:测序研究引发的思考,谁该拥有个人基因数据?

2016-11-12

大样本数据库是影响基因数据分析解读的重要因素,也是影响测序产业链发展的瓶颈之一。如今,越来越多的志愿者将自己的基因数据贡献给科研,但是对于后续的数据反馈,却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近日,一位遗传学研究者在Nature网站上披露了如今遗传学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是否有必要将原始数据反馈给参与者?以下为她的自述内容。 存在问题:参与者被拒绝访问原始数据 ...

Nature:测序研究引发的思考,谁该拥有个人基因数据?

2016-11-10

大样本数据库是影响基因数据分析解读的重要因素,也是影响测序产业链发展的瓶颈之一。如今,越来越多的志愿者将自己的基因数据贡献给科研,但是对于后续的数据反馈,却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近日,一位遗传学研究者在Nature网站上披露了如今遗传学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是否有必要将原始数据反馈给参与者?以下为她的自述内容。 存在问题:参与者被拒绝访问原始数据 作为一个...

Nature:治疗实体瘤有了明确靶标,肿瘤干细胞确实存在

2016-11-09

Nature上11月2日在线刊登的一篇从单细胞水平分析脑瘤基因组的研究文章显示癌症干细胞促进少突胶质细胞瘤的生长。这是一种生长缓慢但无法治愈的脑瘤。麻省总院和MIT的Broad研究所以及哈佛的研究人员合作,首次在人脑肿瘤样本中鉴定出肿瘤干细胞和其分化的子代。 通讯作者,麻省总院病理科的Mario Suvà大夫说:“我们的工作有力地支持了肿瘤干细胞是肿瘤增长的主要来源,因此...

Nature:CRISPR治疗镰刀形细胞贫血症临床前试验成功

2016-11-09

镰刀形细胞贫血症是一种隐性基因遗传病:患病者的血液红细胞表现为镰刀状,其携带氧的功能只有正常红细胞的一半。迄今为止还没有能真正治愈的药物。目前唯一批准用于治疗镰状细胞疾病的药物是hydroxyurea(羟基脲),该药物只能用来缓解症状,并不能治愈该疾病。 斯坦福大学医学院的研究团队利用CRISPR基因编辑技术,在人体干细胞中修复了造成镰状细胞贫血病的基因,这是在研发针对...

Nature,Science子刊两篇文章:第五周无创产前诊断

2016-11-07

美国韦恩州立大学医学院的科学家们研发出了一种无创产前诊断新技术,能在怀孕一个多月时间里就能检测出遗传疾病来。这一研究成果公布在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杂志上。  研究人员表示,这种无创产前诊断的方法就是 Trophoblast Retrieval and Isolation from the Cervix ( TRIC ),即从子宫颈分离滋养层细...

Nature解答四十年前疑问:是什么让肠道微生物发挥作用

2016-11-07

很少有针对病原菌引发腹泻,还有发烧腹痛等症状的肠道炎症的治疗方法,来自加州大学欧文分校的一组研究人员发现了一种新方法能有效降低肠道发炎的程度,这不仅对于包括了克罗恩病和结肠炎等多种肠道疾病具有重要意义,而且也为破解四十年的一个谜题提供了新的答案。 这一研究成果公布在10月31日的Nature杂志上,领导这一研究的是加州大学欧文分校微生物学与分子遗传学副教授Manuela Raffatellu...

Nature:益生菌分泌的抗菌蛋白有望克服抗生素抗药性

2016-11-04

美国加州大学的一个研究团队发现在患有肠道炎症的小鼠中引入被称为microcin的抗菌蛋白能使炎症的情况减轻。他们的论文在线发表在10月31日的Nature上,研究小组描述了他们在小鼠中对这个蛋白的测试以及microcin与肠道中不同类型细菌的相互作用。 同样是大肠杆菌也分益生菌与病原菌 大肠杆菌是人和动物肠道中最主要且数量最多的一种细菌。正常情况下,大多数大肠杆...

Nature突破传统观点:移植神经元的融合

2016-11-01

移植胚胎神经细胞可以连接到发育好了的成年小鼠视觉皮层上,并且随时间发展,促进它们对视觉线索的敏感度。这一研究成果公布在10月26日的Nature杂志上。这项研究打破了之前认为大脑无法自我修复的观点,证明了移植胚胎神经元能重建受损的成年小鼠大脑中的回路,并恢复其功能。 来自法国国家健康研究所和医学研究院 (INSERM)的神经学家Afsaneh Gaillard(未参与该项研究)对此评价道,“...

Nature遗传学:生孩子由DNA决定?

2016-11-01

什么时候生孩子、生几个孩子,这些问题似乎纯粹是个人选择。牛津大学和格罗宁根大学的研究人员首次揭示了这些生殖行为的生物学基础。他们十月三十一日在Nature Genetics杂志发表文章指出,人类生殖行为与12个DNA区域密切相关。 研究人员对62个数据集进行了深入研究,分析了238,064名男女首次生育的年龄,以及330,000名男女的子女数量。他们在此基础上分离了与人类生殖行为有关的一些遗...

著名遗传学家Nature发表lncRNA重要发现

2016-11-01

人们发现,有些lncRNA通过RNA-蛋白互作招募调控复合物,进而影响附近基因的表达。可能正是因为这个原因,lncRNA表达往往与附近基因的表达相关。不过,这种关联分析起来并不容易。Broad研究所的科学家们最近在这方面取得了重要成果。他们在Nature杂志上发表文章揭示了lncRNA对基因表达的本地调控机制。  生物通报道:长非编码RNA(lncRNA)是一些长度超过二百个核苷酸的RNA分...

Nature Genetics:谭旭、杨勇课题组阐明遗传学皮肤病的新机制

2016-11-01

比利时的科研团队近日在欧洲生殖医学会杂志《Hum Reprod》上刊文称,他们通过实验证实,利用第二代试管婴儿技术进行受精产下的男性,在成年后与普通男性相比,精子的浓度更低且活跃精子的数量较少。(转化医学网360zhyx.com) 这是科学家首次证实,男性不育症会通过显微受精的方式遗传。 单精子卵胞浆显微注射(ICSI,又称:第二代试管婴儿技术)是将单个精子通过显微注射的...

山东大学特聘教授Nature Immunology文章

2016-10-26

山东大学医学院,山东省医学科学院的研究人员发表了题为“E3 ubiquitin ligase RNF128 promotes innate antiviral immunity through K63-linked ubiquitination of TBK1”的文章,发现了TBK1激活过程中一个重要的正调控因子:E3泛素连接酶 RNF128,这对于进一步了解泛素调控在机体固有免疫调节中的作用具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