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活动

第七届上海国际癌症大会
第六届单细胞技术应用研讨会暨空间组学前沿研讨会
【直播】AI驱动的功能基因组学研究--技术突破与前沿应用
转化医学圆桌π第一期“解码生命多维密码:组学技术融合如何构建精准医学未来”
首届精准医学国际学术研讨会暨队列研究先锋计划颁奖仪式

专家访谈

《转》访菲鹏数辉马步勇教授|AI与分子模拟引领生物医药创新,“构象选择机制”开辟药物动态设计新纪元
《转》访无锡市第九人民医院科教科主任赵刚
《转》访Olink亚太副总裁Andrea Ballagi博士:新一代蛋白组学如何加速精准医疗新进程
【我的2022】瑞普基因首席技术官王涛:发挥BT+AI双引擎特色优势,推进AI技术在精准医疗领域的临床落地
【我的2022】佰诺全景创始人焦磊:降低使用成本和难度,推动全景病理技术在中国的临床转化落地
【我的2022】墨卓生物创始人兼COO刘寒:日日精进,久久为功,把一个好的单细胞中国解决方案带给客户
【我的2022】迈杰医学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张亚飞:数智化赋能商业模式转型,为客户提供更优质的伴随诊断整体解决方案
【我的2022】深圳绘云生物总经理林景超:专注慢病早筛类临床质谱检测产品,从临床痛点出发,为临床医学检验解决更多难题
【我的2022】艾吉泰康联合创始人屈武斌:对技术精雕细琢,以客户应用场景为核心,用特色服务提供基因捕获整体解决方案
【我的2022】恩泽康泰联合创始人李志:开放与合作,深耕外泌体技术开发与临床转化,为创新药研发提供坚实的肩膀!
【我的2022】迈迪安生命科学部门市场总监Liyan Pang:持续拓展颠覆性分子诊断原料,为体外诊断行业提供创新型解决方案
【我的2022】司羿智能科技创始人尹刚刚:以人为本,用科技传递温度,让老百姓用得起实用有效的创新康复产品!

找到约54450条结果 (用时0.1656秒)

重磅!牛津大学等研究发现新的免疫原性肽,可加速抗肿瘤反应,助力设计新型癌症疫苗

2023-03-04

研究论文“Long non-coding RNA-derived peptides are immunogenic and drive a potent anti-tumour response”于近日发表在《Nature Communications》上,最终结果表明lncRNA基因编码可作为癌症疫苗部署的免疫原性肽。 https://www.nature.com...

【快讯】第二届长三角单细胞组学技术应用论坛圆满结束,大咖云集,共话单细胞组学技术!

2023-03-04

2023年3月3日,“第二届长三角单细胞组学技术应用论坛”成功在上海举办,论坛邀请了单细胞组学领域近30位大咖专家,围绕研究热点、技术进展、应用场景、临床需求、市场反馈、瓶颈分析及机遇与挑战等话题,进行了精彩报告,干货满满!众多业内同仁针对单细胞组学技术做了深入的交流和热烈的讨论。 会议开场由主办方代表,转化医学网CEO潘刘阳先生主持,他对发起本届论...

联合治疗!华工医学院团队发现,经典抗凝药能通过“活血化瘀”,协助免疫治疗对抗“癌王”!

2023-03-04

近日,华南理工大学医学院谢克平教授领导的研究团队,在期刊《Clinical Cancer Research》上发表重要研究论文“Anticoagulants Enhance Molecular and Cellular Immunotherapy of Cancer by Improving Tumor Microcirculation Structure and Function and ...

【快讯】“创新·转化·未来”——转化医学·春 创新分子诊断论坛于上海成功举办!

2023-03-03

3月2日,转化医学·春 创新分子诊断论坛在上海圆满结束。本次论坛聚焦创新分子诊断技术,涵盖生殖遗传、病原检测、基因检测、新型诊断四大主题,邀请到了十余位科研大咖、临床专家和技术专家进行深度学术交流互动,助力促进基础科学与临床应用的双向转化,推进精准医学的创新发展。众多业内同仁参加了本次论坛,线上线下讨论活跃! 上海市医学会生物医药转化分会范金成主任委员为...

【Nature】重磅!科学家揭示了控制细胞内遗传活动的关键机制

2023-03-03

今日,Nature杂志发表了一项重大新研究,揭示了一种控制细胞内遗传活动的“红绿灯”机制,这种系统可能被已经在开发中的抗癌药物靶向。研究题为“H3K4me3 regulates RNA polymerase II promoter-proximal pause-release”,描述了DNA结构的“表观遗传”变化如何作为决定是否应该读取基因的“停-行”信号。 https://doi.org/...

【Nature子刊】纽约大学:通过限制T细胞出口,从而增强肿瘤控制

2023-03-03

2023年2月27日,纽约大学朗格尼健康中心及其珀尔马特癌症中心的研究人员在《Nature Immunology》发表了论文,他们发现,将一种免疫细胞退出的化学阻滞剂与另一种药物(一种免疫疗法)结合起来,可以阻止超过一半的测试小鼠的黑色素瘤扩大。以前仅靠免疫疗法无法阻止癌细胞的生长。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90-02...

全国爱耳日丨精准筛查,开启主动健康“芯”时代

2023-03-03

2023年3月3日是第24个全国爱耳日,今年的主题是“科学爱耳护耳,实现主动健康”。倡导我们自己要成为健康的第一责任人,主动学习爱耳护耳知识,关注听力变化,主动进行听力检查,并采取防护措施。 我国听力障碍人数众多 2021年《世界听力报告》显示,全球超15亿人听力受损。到2050年,预计全球四分之一的人有听力问题,近25亿人将患有某种程度的听力损失。在我国,耳聋在...

【Science Advances】可被人体吸收的电子绷带,慢性伤口愈合能增速30%,还可实时监测

2023-03-02

近日,美国西北大学的研究人员首创一种小而灵活的、可伸展的绷带,它可柔和地包裹在受伤部位,通过直接向伤口部位提供电疗来加速愈合。这是第一个能够提供电疗的生物可吸收绷带,也是第一个智能再生系统的例子。这项研究于2023年2月22日发表在《Science Advances》。 https://www.science.org/doi/10.1126/sciadv.ade46...

阔别母校35年!47岁当选美国院士,如今放弃高薪回国,履新北大!

2023-03-01

人物经历  01  陈雪梅,女,1966年出生于中国哈尔滨,生物学家,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 陈雪梅于1988年从北京大学生物学专业毕业,并考取中美生物化学联合招生项目(CUSBEA)。 1989年进入美国康奈尔大学生物化学系攻读博士学位;1995年博士毕业后来到加州理工学院从事博士后研究。 1999年转到美国罗格...

NEJM重磅研究:“无创疗法”可使70%帕金森患者显著改善症状!

2023-03-01

目前,帕金森病的治疗手段主要分为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左旋多巴制剂仍是最有效的药物,但晚期帕金森病患者长期服用左旋多巴类药物后会出现药效波动,即“开关”现象:“关”期突然肢体僵直、运动不能,“开”期肢体僵直消失、活动自如。手术方式一般是指对患者大脑苍白球内侧进行破坏的毁损疗法。虽然该手术治疗方式能改善帕金森患者震颤、僵直等症状,减少抗帕金森药物剂量和药物治疗引起的副作用,但由于开放式的外科手...

【快讯】衢州市人民医院新举措,柔性引进人才发表高影响因子SCI文章(IF 34.915)

2023-03-01

日前,四省边际中心医院(衢州市人民医院)柔性引进人才Pooyan Makvandi教授,在行业顶尖期刊《Military Medical Research》(2022年影响因子34.915 ;JCR分区:Q1区),以第一通讯作者发表了题为“具备选择性抗菌性能的生物工程材料在生物医学中的应用”的综述。 Pooyan Makvandi教授在这篇综述中详尽分析了生物工...

【PNAS】癌转移重大发现!肿瘤内坏死区域在癌细胞分泌的蛋白质帮助下促进癌症扩散

2023-03-01

近日,弗雷德·哈钦森癌症中心(Fred Hutchinson Cancer Center)的研究人员在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上发表了题为“Metastasis from the tumor interior and necrotic core formation are regulated by breast cancer...

【1天倒计时】芯像生物国产基因测序平台新品发布会,诚邀您的参与!

2023-03-01

活动背景 随着精准医疗的兴起和NGS技术的快速进步,基因测序技术已成为科研和临床上的常用检测方法。在过去的十余年里,NGS技术发展迅速,基因测序已逐渐涉及到肿瘤诊断及治疗、科研服务、生育服务、环境污染治理、生物多样性保护、农牧业育种、司法鉴定等多个领域,我们见证了科研工作者与患者依托于NGS技术发展而获益,也看到了用户对于NGS技术日益增长的高性价比、低成本、灵...

【Nature子刊】中山大学马骏、柳娜团队发现肿瘤抑制放疗免疫激活新机制

2023-03-01

近日,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马骏、柳娜团队在《Nature Communications》上发表了题为“TRIM21 inhibits irradiation-induced mitochondrial DNA release and impairs antitumour immunity in nasopharyngeal carcinoma tumour models”的研究论文,该工作鉴...

【参会提醒】第二届长三角单细胞组学技术应用论坛本周召开,春意盎然,大咖云集,欢迎您的到来!

2023-03-01

活动背景 细胞作为生命最为基本的一个单元概念,是生命活动的基石。单细胞技术可通过极高的分辨率,精准识别每个细胞和细胞群所具有的特征,在单个细胞层面进行研究和分析。2011年,Nature Methods将单细胞测序列为年度值得期待的技术之一;2013年,Science将单细胞测序列为年度最值得关注的六大领域榜首;2017年,与“人类基因组计划”相媲美的“人类细胞图谱...

Hans Clevers 团队类器官研究再突破!新型人脂肪肝类器官可用于CRISPR筛选新靶点药物

2023-02-28

“organoid(类器官)”一词在20世纪80年代就已出现;但直到2009年来自荷兰Hubrecht 研究所的Hans Clevers及其团队成功用来自小鼠肠道的成体干细胞培育出首个肠道类器官,才宣告了类器官研究进入了新时代。 2010年,有研究发现小鼠胚胎肾干细胞分离再组合可形成肾类器官;随后,多种脏器类器官被成功构建。2017年,Hans Clevers等...

超79万人研究:肥胖+代谢异常,近12种癌症风险剧增

2023-02-28

目前关于代谢处于正常或异常的肥胖患者与癌症间关联的相关研究较少。近日,瑞典隆德大学研究人员在《Journal of the National Cancer Institute》发表研究,研究发现代谢异常会进一步增加肥胖人群诱发结直肠癌和胆囊癌等癌症的风险,也提示相关研究在评估肥胖相关癌症风险时,代谢状态/表型也需要考虑。 https://academic.oup.c...

【Nature子刊】小心隐藏的致病因素!代糖或引发血栓,增加心血管疾病和中风风险!

2023-02-28

近日,克利夫兰诊所的研究人员在Nature Medicine上发表了题为“The artificial sweetener erythritol and cardiovascular event risk”的研究。该研究发现,现在流行的人造甜味剂——赤藓糖醇,与心脏病发作和中风的风险增加有关。 https://doi.org/10.1038/s41591-023-02223-9 研究背...

“以毒促癌”实锤了!重庆医科大学黄爱龙团队最新研究揭秘乙肝病毒促癌的潜在机制

2023-02-28

近日,由重庆医科大学病毒性肝炎研究所黄爱龙领衔的研究团队,在期刊《Signal Transduction and Targeted Therapy》发表研究论文“O-GlcNAcylation of YTHDF2 promotes HBV-related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progression in an N6-methyladenosine-depen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