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活动

第七届上海国际癌症大会
第六届单细胞技术应用研讨会暨空间组学前沿研讨会
【直播】AI驱动的功能基因组学研究--技术突破与前沿应用
转化医学圆桌π第一期“解码生命多维密码:组学技术融合如何构建精准医学未来”
首届精准医学国际学术研讨会暨队列研究先锋计划颁奖仪式

专家访谈

《转》访菲鹏数辉马步勇教授|AI与分子模拟引领生物医药创新,“构象选择机制”开辟药物动态设计新纪元
《转》访无锡市第九人民医院科教科主任赵刚
《转》访Olink亚太副总裁Andrea Ballagi博士:新一代蛋白组学如何加速精准医疗新进程
【我的2022】瑞普基因首席技术官王涛:发挥BT+AI双引擎特色优势,推进AI技术在精准医疗领域的临床落地
【我的2022】佰诺全景创始人焦磊:降低使用成本和难度,推动全景病理技术在中国的临床转化落地
【我的2022】墨卓生物创始人兼COO刘寒:日日精进,久久为功,把一个好的单细胞中国解决方案带给客户
【我的2022】迈杰医学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张亚飞:数智化赋能商业模式转型,为客户提供更优质的伴随诊断整体解决方案
【我的2022】深圳绘云生物总经理林景超:专注慢病早筛类临床质谱检测产品,从临床痛点出发,为临床医学检验解决更多难题
【我的2022】艾吉泰康联合创始人屈武斌:对技术精雕细琢,以客户应用场景为核心,用特色服务提供基因捕获整体解决方案
【我的2022】恩泽康泰联合创始人李志:开放与合作,深耕外泌体技术开发与临床转化,为创新药研发提供坚实的肩膀!
【我的2022】迈迪安生命科学部门市场总监Liyan Pang:持续拓展颠覆性分子诊断原料,为体外诊断行业提供创新型解决方案
【我的2022】司羿智能科技创始人尹刚刚:以人为本,用科技传递温度,让老百姓用得起实用有效的创新康复产品!

找到约54450条结果 (用时0.1656秒)

【Nature】癌细胞比想象中更扛“饿”,研究表明肿瘤缓慢代谢为生长和转移保存能量

2023-02-16

在一项最新研究中,普林斯顿大学的研究人员首次证明了事实恰恰相反,原发性实体肿瘤产生ATP的速度远比正常组织要慢,这种惰性可能有助于肿瘤为生长和转移保存能量。该研究发表于《Nature》期刊。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6-022-05661-6 研究背景  01  ...

翌圣生物邀您参加第二届长三角单细胞组学技术应用论坛

2023-02-16

大会背景 细胞作为生命最为基本的一个单元概念,是生命活动的基石。单细胞技术可通过极高的分辨率,精准识别每个细胞和细胞群所具有的特征,在单个细胞层面进行研究和分析。2011年,Nature Methods将单细胞测序列为年度值得期待的技术之一;2013年,Science将单细胞测序列为年度最值得关注的六大领域榜首;2017年,与“人类基因组计划”相媲美的“人类细...

【Nature】重磅!哈佛团队发现神经元中的DNA修复新机制,能够推动神经退行性疾病等研究进展!

2023-02-16

近日,哈佛医学院的研究人员在Nature上发表了题为“A NPAS4–NuA4 complex couples synaptic activity to DNA repair”的研究。该研究发现了一种发生在神经元中的新的DNA修复机制,解释了为什么神经元在高强度重复工作的情况下仍能持续工作。 具体来说,研究结果表明,一种名为NPAS4-NuA4的蛋白质复合物启动了修复神经元活动诱导的DNA断...

颠覆认知!密歇根大学最新研究攻克“不可成药”的抗癌靶标,成功实现体内肿瘤消退

2023-02-16

通过利用细胞垃圾处理功能,研究人员发现他们可以从细胞培养物和小鼠中消除STAT5,为癌症治疗的潜在发展奠定基础。研究论文“A selective small-molecule STAT5 PROTAC degrader capable of achieving tumor regression in vivo”近日发表在《Nature Chemical Biology》。  ...

【日程公布】转化医学 · 春 创新分子诊断论坛03月02日在上海举办,聚焦核心领域,诚邀您的参与!

2023-02-16

论坛背景 分子诊断是指应用分子生物学方法检测患者体内遗传物质的结构或表达水平的变化而做出诊断的技术。因其具有速度快、灵敏度高、特异性强等优势,广泛应用于产前筛查、遗传病诊断、感染性疾病检测、肿瘤精准诊疗等领域,目前,分子诊断成已成为当代医学发展的重要前沿领域之一,是体外诊断行业发展最快的细分领域。 近些年,随着各种创新分子诊断技术不断发...

越甜蜜越危险!牛津大学11万人研究发现,糖摄入量与心血管疾病风险增高正向关联!

2023-02-15

近日,牛津大学的研究人员在BMC Medicine上发表了题为“Associations between types and sources of dietary carbohydrates and cardiovascular disease risk: a prospective cohort study of UK Biobank participants”的研究。该研究评估了膳食碳水化...

【Science子刊】南京大学殷武教授课题组揭示非小细胞肺腺癌免疫逃逸新机制

2023-02-15

2023年2月10日,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殷武教授课题组在《Science Advances》发表了研究论文。研究围绕肾上腺产生的内分泌激素物质-内源性哇巴因( EO)的新生物功能展开研究,通过大量的临床样本检测与生物学功能确认,发现EO是一种能促进NSCLC抑制性免疫微环境的新内分泌激素物质。 https://www.science.org/doi/10.1126...

【日程公布】第二届长三角单细胞组学技术应用论坛将于三月在上海举办,春意盎然,大咖云集,诚邀您的参与!

2023-02-15

活动背景 细胞作为生命最为基本的一个单元概念,是生命活动的基石。单细胞技术可通过极高的分辨率,精准识别每个细胞和细胞群所具有的特征,在单个细胞层面进行研究和分析。2011年,Nature Methods将单细胞测序列为年度值得期待的技术之一;2013年,Science将单细胞测序列为年度最值得关注的六大领域榜首;2017年,与“人类...

《柳叶刀》子刊权威解析:手术前后该静养还是“多活动”?

2023-02-15

据估计,超过一般的英国成年人没有达到推荐的运动量(physical activity, PA)。低水平的PA与较差的身体和心理健康有关——在英国,每六例死亡中就有一例是由缺乏活动直接导致的。而成年人PA的小幅增加有益于健康——例如降低全因死亡率、降低35%的患心脏和循环系统疾病风险。对老年人而言,增加PA可以防止跌倒和虚弱,减少社会孤立。既然增加运动量(PA)有这么多好处,那么对于即将接受手...

一种蛋白质两种功效!最新研究鉴定出影响肿瘤细胞代谢和免疫逃避的关键蛋白质

2023-02-15

近日,由马萨诸塞州总医院(MGH)的研究人员领导的一个研究小组通过寻找既能调节癌细胞代谢又能影响肿瘤中免疫细胞的蛋白质,确定了可以同时消耗肿瘤能量并增强对它们的免疫反应治疗的潜在靶点。相关论文“Discovery of Targets for Immune–Metabolic Antitumor Drugs Identifies Estrogen-Related Receptor Alpha...

【Cell】麻省理工张锋研究:全面绘制人类所有转录因子图谱,让细胞命运调控变得可预测

2023-02-14

近日,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张锋研究组在Cell发表了文章,创建了一个包括人类所有转录因子不同剪接形式在内的条形码库,以单细胞分辨率绘制了每个转录因子在人体胚胎干细胞中过表达的表达谱。该图谱涵盖了所有三个胚层和滋养层细胞类型生成的转录因子,并且通过开发预测与验证平台可以检测不同转录因子组合的影响。 https://www.cell.com/cell/fulltext/S0...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最新研究证实:新辅助免疫治疗显著改善对结直肠癌的长期疗效

2023-02-14

随着饮食结构和生活习惯的改变,结直肠癌在我国的发病率逐步升高。据统计,仅2020年,我国新患结直肠癌患者就为55万,占新确诊癌症人数的12.2%;而在所有的结直肠癌中,错配修复蛋白缺陷或微卫星高度不稳定结直肠癌约占10%-15%。如何提高这部分人群治疗效果、生存率等,一直是临床医学所聚焦的问题。 由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教授丁培荣、张晓实、潘志忠领衔的多中心团队在...

【Nature子刊】生物靶向治疗重要突破!科学家发现p53有效诱导癌细胞死亡的新机制

2023-02-14

在过去的二十年中,科学家们一直致力于设计特异性激活p53的生物靶向疗法。和其他生物靶向疗法一样,p53的激活可以阻止肿瘤生长一段时间,但细胞最终会发生突变并对治疗产生抗药性。最近,有研究团队发现了使基于p53的生物靶向治疗更有效的方法。 癌症是一种由基因突变驱动的疾病。癌症中的这些突变基因分为两大类:癌基因和抑癌基因。抑癌基因的突变可以使肿瘤不受控制地生长,就像抑癌的刹车失灵了;而癌基因的突...

常喝酒,防痴呆?超393万人的全国性研究表明喝酒控制到这个量,可降低痴呆风险!

2023-02-14

近日,研究论文“Changes in Alcohol Consumption and Risk of Dementia in a Nationwide Cohort in South Korea”发表在《JAMA Network Open》上,通过对超393万人的全国回顾性队列研究表明:与不饮酒的相比,轻度至中度的饮酒与罹患全因痴呆风险降低21%和17%有关,但重度饮酒则会增加痴呆症的发病率...

哈佛Chris Sander, Augustin Luna:蛋白质组学中的药物联用和适应性耐药机制 | WeOmics G22

2023-02-14

“Westlake Proteomics Series” (WeOmics)系列研讨会 由西湖大学Guomics实验室,西湖实验室iMarker实验室,CN-HUPO,The Proteomic Navigator of the Human Body (π-HuB) Project共同举办,并由西湖欧米承办,SCIEX协办。 本期研讨会主题:蛋白质组学中的药物联用和...

直播预告|“全景病理新时代” —肿瘤免疫微环境精准检测技术及临床应用系列讲座

2023-02-14

肺癌作为世界范围内发病率第二,死亡率第一的疾病,新发及死亡概率极大。由于发病隐匿,转移迅速,在我国总体发病率及死亡率均居首位。恶性肿瘤中免疫细胞亚群的分布是影响患者治疗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且其与癌细胞的精确位置已被提出可作为预测肿瘤免疫治疗反应的标志,近年来多种肿瘤的免疫组化研究表明大量免疫细胞在肿瘤微环境中具有不同的亚群分布特征。 多重荧光免疫组化技术(m...

烈冰生物邀您参加第二届长三角单细胞组学技术应用论坛

2023-02-14

大会背景 细胞作为生命最为基本的一个单元概念,是生命活动的基石。单细胞技术可通过极高的分辨率,精准识别每个细胞和细胞群所具有的特征,在单个细胞层面进行研究和分析。2011年,Nature Methods将单细胞测序列为年度值得期待的技术之一;2013年,Science将单细胞测序列为年度最值得关注的六大领域榜首;2017年,与“人类基因组计划”相媲美的“人类细...

碧迪医疗邀您参加第二届长三角单细胞组学技术应用论坛

2023-02-14

大会背景 细胞作为生命最为基本的一个单元概念,是生命活动的基石。单细胞技术可通过极高的分辨率,精准识别每个细胞和细胞群所具有的特征,在单个细胞层面进行研究和分析。2011年,Nature Methods将单细胞测序列为年度值得期待的技术之一;2013年,Science将单细胞测序列为年度最值得关注的六大领域榜首;2017年,与“人类基因组计划”相媲美的“人类细...

昆士兰大学脑研究所最新发现:猴头菇活性提取物可促进神经生长并增强记忆力

2023-02-13

研究背景  01  猴头菇(Hericium erinaceus),也称为狮鬃菇,是一种益智真菌,因其神经营养(neurotrophic)特征而闻名;然而矛盾的是,目前它们还是主要被用于治疗其他疾病,例如胃疼、作为癌症的预防性治疗等。(Kim et al., 2013)。已有一些研究报告了猴头菇强烈的神经营养作用,并鉴定了多种生物活性成分,包括多糖、猴头菌素、猴头菌碱...

【Biology】情绪不佳?洗个冷水澡试试!新研究首次揭示冷“休克”后的大脑内部变化

2023-02-13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进行冷水澡或户外游泳来保持身体健康。有证据表明,短期浸泡在冷水中可以促进积极的影响,减少消极情绪。最近,有研究团队发现了其背后的神经机制。 近日,朴茨茅斯大学,伯恩茅斯大学和多塞特大学医院的研究人员在Biology上发表了题为“Short-Term Head-Out Whole-Body Cold-Water Immersion Facilitates Positive A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