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组控制着我们?还是我们控制着它?
我们终究还是可以控制我们的肠道的。最近发表的一篇论文阐述了这一诱人的发现,它揭示了小鼠可以控制它们肠道微生物的组成和行为,而人类也有这样的潜能。这一发现颠覆了主流观念。
干细胞再生治疗白内障获得重大突破
据英国广播公司网站3月10日报道,中国中山大学和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科学家最新发表在《自然》杂志上的报告显示,科学家在治疗白内障的研究中获得重大突破。
Cell子刊:吸烟为何会引起糖尿病
我们都知道吸烟有害健康,会引发多种疾病。瑞典Lund大学的研究人员最近在小鼠和人类细胞中揭示了尼古丁与二型糖尿病之间的联系,这项研究发表在Cell旗下的Cell Reports杂志上。
CRISPR,基因编辑只是头盘菜
3月7日,Nature网站发表了一篇题为“CRISPR: gene editing is just the beginning”的文章,在这一长篇新闻特稿中Nature指出基因编辑只是CRISPR技术应用的一个起点,这一生物工具的真正能力在于探索基因组的运作机制。
单细胞测序为研究免疫反应提供新方法
欧洲分子生物学实验室等机构的研究人员近日开发出一种计算方法,能够从单个T细胞的RNA测序数据中重建配对的T细胞受体(TCR)序列,将T细胞特异性与功能反应相关联。这项成果于本周发表在《Nature Methods》期刊上。
超级火爆的CRISPR基因编辑技术
今天的《自然》有三篇文章对这一技术进行了讨论,说明这一技术受到重视的程度之高,2015年没有获得诺贝尔奖,2016年仍然是大热门。
PNAS:益生菌可显著抑制肝癌生长
以前已经有研究证明了益生菌在减少胃肠道炎症和预防大肠癌中的作用,但是最近发表在《PNAS》上的一项新研究,探讨了益生菌对肠外肿瘤(特别是肝细胞癌HCC)的免疫调节作用。
从另一个视角看CTC
随着人们对CTC了解的日益加深,有关CTC的研究与临床应用已不再局限、纠结于以往的单纯定量或计数。揭示CTC细胞内的核酸、蛋白如何调控CTC及其临床意义已成为近来的研究热点。
惊人发现:一种不饱和脂肪酸能诱发肝癌
脂肪肝病是西方国家原发性肝癌的最重要前期病变,中国肝癌的主要前期疾病是病毒性肝炎,随着肝炎疫苗的广泛推广,预期中国的肝癌原因也会逐渐转变为以脂肪肝病为主,因此如何控制脂肪肝以及脂肪肝转化为肝癌的过程,是该领域重点关注的课题。
Cell子刊:癌细胞代谢的惊人发现
MIT的研究人员最近发现,虽然癌细胞消耗的氨基酸比较少,但它们才是癌细胞的最大材料源。这项研究发表在三月七日的Developmental Cell杂志上。
癌细胞惊人之举:将信号转换成能量
众所周知,癌细胞是贪婪的能源消费者,它们贪吃大量的葡萄糖。最近,经验丰富的癌症代谢研究员Deepak Nagrath带领的课题组,对他们一项最新的癌症研究结果感到非常惊讶:他在莱斯大学的实验室通过实验表明,某些癌细胞通过进食它们邻近细胞的“言语”,而获得30%到60 %的燃料。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eLife》杂志。
【重磅】科技部发布“精准医学研究”重点专项 2
本专项按照全链条部署、一体化实施的原则,部署新一代临床用生命组学技术研发,大规模人群队列研究,精准医学大数据的资源整合、存储、利用与共享平台建设,疾病防诊治方案的精准化研究,精准医学集成应用示范体系建设等5个主要任务。
选择性杀死癌细胞的新策略
本周在《Cell Reports》杂志发表的一项研究中,宾夕法尼亚大学佩雷尔曼医学院的研究人员指出,抑制钙离子到细胞动力室——线粒体的转移,可特异性地对癌细胞产生毒性。
美国前总统卡特告别黑色素瘤 新药杀灭癌细胞
据路透社3月6日报道,《亚特兰大宪法日报》报道称,卡特患有的黑色素瘤之前已经扩散到肝脏和大脑,但他目前已不再需要治疗。
CRISPR功能研究入门指南(CRISPRa)
基因组测序让我们意识到,人类基因组只有一小部分被翻译成蛋白质。其实我们基因组的80%会转录成RNA,但这些转录本大多不生成蛋白质。近年来人们发现非编码RNA往往与人类疾病有关,不过绝大多数非编码RNA的功能还是未知的。CRISPR/Cas9在这方面可以起到重要的作用。
人基因组测序关键设备攻关不能再等了
“目前国内能做人基因组测序的公司有不少,但是测序的整套设备包括试剂都是从美国购买的。”两会期间,中科院北京基因研究所副所长张德兴委员在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说,一个人做一次全基因组测序,在美国成本是1000美元,在中国却要1500美元,成本差异就在于关键设备。
栏目推荐
聚焦药靶-NTR |
【精华回顾】李涛教 |
Cell重磅!樊嘉 |
CAR-T绝杀实体 |
“笑一笑十年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