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九大研究显示癌症与饮食不可分
2016年3月3日,麻省理工学院(MIT)的一项新研究发表在nature杂志上,这项研究揭示出了高脂肪饮食使得肠壁细胞更有可能癌变的机制。为此,转化医学网扒了扒饮食与癌症之间的关联研究。
困扰福岛儿童的神秘癌症
事故发生后几个月,福岛开始对成百上千的儿童和青少年的甲状腺进行筛查,有没有辐射引起相关癌症的迹象。筛查工作投入的力度是前所未有的,没有人知道该期待什么样的结果。所以,当第一轮筛查发现近一半的孩子都有甲状腺异常,其中超过100名后来被诊断为患有甲状腺癌时,新的风暴爆发了。
宋红军、明国丽夫妇首发现寨卡病毒破坏神经干细胞
据新加坡《联合早报》综合报道,最新研究显示,寨卡病毒能感染并杀死对大脑发育至关重要的神经干细胞。这是科学家第一次发现寨卡病毒与新生儿小头症之间有生理关联的证据,有助于医学界更有针对性地探索对抗寨卡的治疗方法。
Science:垃圾DNA的大作用
大约8%的人类DNA起源于病毒:是我们的祖先与传染性病毒之间古老斗争的残留物。这些所谓的内源性病毒常常被认为是没有明确生物学意义的垃圾DNA。但来自美国犹他大学医学院的科学家们在一项新研究中证实,进化改变其中一些病毒残余物的用途,使之成为了对付病毒自身的武器。
关于人乳头瘤病毒疫苗的5个事实
人乳头瘤病毒(HPV)是最常见的性病之一,在美国,大约有25%的人口携带现在已知的40种人乳头瘤病毒中的某一种。这次病毒通常是无害的,但有少数几种会导致严重的后果,包括尖锐湿疣、已经相关器官的癌变等。
Nature:巨型病毒也有类似细菌CRISPR
就像细菌,体型较大的病毒也需要保护自己,免受其他微小生物入侵。根据法国科学们的一项新研究,这些巨型病毒有类似于细菌中的CRISPR系统的免疫系统,来保护自己。相关工作发表在近期的《Nature》上。
日研究人员培育出新细胞 可抑制肝脏移植排异反应
日本研究人员日前报告说,他们用肝脏提供者和接受者的淋巴细胞培育出一种特殊细胞,有效抑制了肝脏移植后的排异反应。这种方法有望减少接受肝脏移植患者的负担并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
科学家发现人类灰发基因 未来可助推迟头发变白
当人们年老时,头发总会变成灰白,《Nature Communications》杂志前日公布一项最新研究结果称,发现第一个灰色头发基因,证实灰发是受遗传因素而非环境的影响。
压力如何影响癌症扩散?
压力与肿瘤进展风险增加和癌症患者存活率较差有关。最近的一些研究,将这些效果与“肿瘤细胞在血流中的散播加快”联系起来。现在,由澳大利亚研究人员领导的一项小鼠研究,揭示了压力调节癌症扩散的机制。研究结果发表于3月1日的《Nature Communications》。
Nature揭秘饮食如何影响癌症
来自麻省理工学院(MIT)的一项新研究揭示出了,高脂肪饮食使得肠壁细胞更有可能癌变的机制。研究结果发布在3月3日的《自然》(Nature)杂志上。
施一公院士再发表PNAS:蛋白酶体新研究
来自清华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哈佛医学院的研究人员,采用单颗粒冷冻电子显微镜解析了酵母内源性26S蛋白酶体(proteasome)的结构,揭示出了两种主要的构象状态。这些研究成果发布在2月29日的《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上。
免疫疗法瓦解癌症的壁垒
免疫系统的许多组分都能用来对抗癌症,巨噬细胞也不例外。宾夕法尼亚大学的研究人员最近在Cancer Discovery杂志发表文章,揭示了免疫疗法利用巨噬细胞突破胰腺癌壁垒的分子机制。
栏目推荐
聚焦药靶-NTR |
【精华回顾】李涛教 |
Cell重磅!樊嘉 |
CAR-T绝杀实体 |
“笑一笑十年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