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坏胆固醇”可抑制肿瘤生长
最近,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的儿科教授Richard Lehner,开展了进一步的研究,以了解肿瘤细胞如何通过清除非常低密度的脂蛋白(VLDL)而进行生长,低密度脂蛋白(LDL)俗称“坏胆固醇”,以及我们可以使用什么机制来降低恶性肿瘤细胞的增殖。
液体活检中的外泌体,你知道多少?
外泌体是一种存在于细胞外的多囊泡体,可通过细胞内吞泡膜向内凹陷形成多泡内涵体,内涵体与细胞膜融合后释放其中的小囊泡。外泌体的直径为40-110 nm,包含RNA、蛋白质、microRNA、DNA片段等多种成分,在血液、唾液、尿液、脑脊液和母乳等多种体液中均有分布。
惊人发现,手术本身推动癌症复发?
当结直肠癌转移到肝脏的时候,医生们通常会通过手术将肿瘤切除。然而,在大多数情况下癌症都是阴魂不散的。匹兹堡大学的Allan Tsung认为,手术过程本身(尤其是机体对手术损伤的修复应答)会促使癌症复发。
Nature首次揭示年龄如何影响癌症
当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的细胞累积损伤并发生慢性炎症时,癌症的风险会随人的年龄而增长。现在由Wistar研究小组领导的一个国际研究小组证实,黑色素瘤中老化的肿瘤细胞与年轻肿瘤细胞表现不同。
科学家发现治疗前列腺癌新靶点
该研究发现,孤儿核受体RORγ在转移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中高表达,同时RORγ调控雄激素受体AR的表达。采用理论模拟与设计获得的RORγ小分子拮抗剂,能有效抑制AR的基因和蛋白表达水平。
肿瘤治疗的又一把“双刃剑”—细胞自噬
近期研究发现,自噬在肿瘤细胞中同样发挥着重要作用。自噬其实是一把双刃剑,其对肿瘤存在促进与抑制双重作用。
Cell子刊:传统癌细胞代谢观念受质疑 癌细
80多年来,盛行的一种观念是,癌细胞通过从血液中吸收葡萄糖、利用它的能量和原子制成细胞组件的多个版本,维持它们的爆炸式增长。癌症生物学家们也一直在追寻一种想法,通过切断癌细胞的燃料供应,来杀死它们。
肿瘤治疗“三早”是王道: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癌症已成为我国疾病死因之首,为加强防癌科普宣传,提高全民防癌意识,广州日报携手南方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肿瘤中心、广州抗癌协会联合推出的“名医广东行”大型公益防癌系列巡讲巡诊活动于3月26日正式启动。
“种子与土壤”——肿瘤与其微环境
肿瘤细胞是核心,其周围的细胞及非细胞组份构成“肿瘤微环境”,因其特殊的理化性质及与炎症和免疫系统的内在关系,从而成为肿瘤治疗研究的关键靶点。
CAR-T细胞疗法商业化 不再遥远
最近,美国Fred Hutchinson癌症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员,展示了一种新的方法,可促进工程抗癌T细胞的生长,并增强这些细胞的有效性。
纳米人工红细胞可精准治疗癌症
近日,广东医科大学药学院博士郑明彬和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蔡林涛、马轶凡等专家,在纳米人工红细胞可视化精准治疗癌症方面取得突破,相关成果在著名国际学术刊物《Scientific Reports》发表。
我的任务是给癌症儿童争取一个未来
李志伟和中国的不解之缘早在上世纪80年代就结下了。作为香港大学医学院内外全科医学士,他至今还保留着“香港儿童血液学与肿瘤科学会理事”头衔。正是他,1991年在香港玛丽医院建立了儿童骨髓移植中心。专注治疗和研究儿童血液及肿瘤相关的疾病。
【盘点】癌症免疫疗法行业进展
癌症免疫疗法已有30多年历史,它治疗的是人体免疫系统而非直接针对肿瘤。Science杂志认为,癌症研究界在2013年经历巨变,因为酝酿了数十年的癌症免疫疗法终于确定了它的潜力,在临床试验中表现出令人鼓舞的效果。
日企业研制癌症疫苗 已进入临床试验阶段
日本盐野义制药公司研发的食道癌治疗性疫苗已进入临床试验的最终阶段。日本安斯泰来制药公司将和美国新创公司联合研发针对杉树花粉症等过敏反应的疫苗。
卵巢癌早诊及预后判断发现新依据
哈医大附属一院妇科主任张广美教授团队近日研究发现,作为一种大分子的非编码RNA(核糖核酸),长链非编码RNA(lnc RNA)在卵巢癌发病进程中扮演主流“角色”,揭示了其在卵巢癌诊断、治疗、预后标志物识别等研究中的重要功能。
栏目推荐
【精华回顾】李涛教 |
这个帕金森相关蛋白 |
乳腺癌转移措手不及 |
《Cancer C |
这个天然抗氧化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