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兰娟院士:人工肝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我是医生,治病救人是我的本职工作。”这是中国工程院院士、“李氏人工肝系统”开拓者李兰娟从医40多年以来始终坚持的无悔的人生选择。从上世纪80年代投身肝炎治疗至今,李兰娟在重症肝病诊治领域取得了系列理论创新和技术突破,以过硬的技术成功救治了数以万计的重症肝病患者。
专访:傅启华 出生缺陷的分子诊断
2016年6月30日下午,转化医学基因检测沙龙在上海市奉贤区生物医药园区拉开帷幕。本次沙龙由上海奉贤生物医药产业基地院士专家服务中心和转化医学网共同主办。
周健:世界首个宫颈癌疫苗背后的中国科学家
在预防宫颈癌的新疫苗即将造福中国女性的同时,许多人也许并不知道,发明这个疫苗的两位科学家中,一位是中国科学家周健博士;另一位是澳大利亚科学家伊恩·弗雷泽(Ian Frazer)博士。
影响因子37.684,奥巴马在顶级医学杂志JA
7月11日,一篇署名为BarackObama的文章出现在顶级医学期刊《JAMA》的在线发表文章列表中,文章题目是美国医改取得的进展和下一步规划……
李宝军:隔空操控细胞的人
不接触细胞但又能对细胞实现灵活精准地捕获和操控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研究课题,其意义是在不接触人体皮肤的情况下对皮肤下面毛细血管里面的各种细胞进行操控,因而,具有非常重要的科学价值和广阔地应用前景。
詹启敏:中国人口与医疗的挑战及精准医疗的发展
随着新的技术创新出现及创业浪潮的不断发展,现实世界的诸多领域正在发生各种变革:下一代基因技术将如何改善人们的健康和医疗?人工智能与制造业转型的结合将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企业服务和消费升级会如何改变移动互联网生态?
精准医疗的生死之门:诊断与治疗相结合
7月5日,“中国医健创投对谈录”第二期如约而至,我们邀请到了君联资本董事总经理蔡大庆先生和弘晖资本管理及创始合伙人王晖先生,和大家一起聊聊精准医疗。跟随他们6个精辟观点,是否能窥得一眼未来精准医疗的生死之门?
【重磅快讯】科技部官网:中国科学家在爱尔兰取得
在爱尔兰戈尔韦大学再生医学研究所从事博士后工作的刘敏博士,首次在实验室实现了从皮肤干细胞培养出同步跳动的心脏细胞。这将有望开发出能够治疗心脏疾病的新方法,治疗心脏衰竭、心律失常和儿童心源性猝死等疾病。
华大基因张晓平:测序技术如何助推精准医学
测序技术在精准医疗中的应用方向有哪些?NGS推动精准医学的痛点又在哪?在火石创造的基因系列沙龙中,华大基因副总裁张晓平做了主题演讲——测序技术助推精准医学。
詹启敏院士:精准医学在中国的正确落地方式
詹启敏院士是著名的分子肿瘤学家,科研成果丰硕,在国内外都极具影响力。詹启敏院士2011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现任中国医学科学院副院长、北京协和医学院副校长,分子肿瘤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微循环学会理事长,中国抗癌协会副理事长,国家973肿瘤研究项目首席科学家。
方舟子发文质疑“诺奖级”实验:不需高深技巧
方舟子公开发文质疑河北科技大学韩春雨“诺贝尔奖级”实验成果存在“不可重复复制操作”的问题,暗指韩春雨科研成果的真实性,并批评韩春雨对质疑的回应态度。
刘彤华院士:七厘米载玻片上的医学人生,妇科肿瘤
北京协和医院病理科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工程院院士。1929年11月13日出生于江苏无锡。1953年毕业于上海圣约翰大学医学院。擅长淋巴结病理、消化道疾病病理、内分泌病理等的诊断,对胰腺肿瘤特别是胰腺癌的实验性基因治疗方式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开展了内分泌肿瘤的分子生物学和分子遗传学研究。
“世界最具潜力女科学家”:从小到大都不是学霸
6月18日下午,获得2015年“世界最具潜力女科学家”荣誉的85后博士后应佚伦走上上海民进教育论坛,与诸多中小学校长、教育专家分享她的人生经历。她说,自己从小到大都不是学霸,成绩并不冒尖,是属于班级上占很大比例的那群“中等偏上”的学生之一。
世界顶尖实验室归来 探索肿瘤治疗新路径
促炎症消退脂类介质(英文中相应术语简写为“SPM”)可以对多种急慢性炎症反应有强效的调控作用,研究表明其在肿瘤炎性微环境中的作用是通过减少促炎、促肿瘤介质的产生,以及调动机体对肿瘤的免疫应答,从而抑制肿瘤的发生、发展。
张锋畅谈其CRISPR/Cas9前沿性研究工作
近日,张锋在The Scientist网站的一次网络研讨会上,讨论了他的课题组在CRISPR/Cas9开发与应用前沿开展的研究工作。
《自然》选出十位中国科学之星
2016年6月21日北京时间凌晨1点,《自然》杂志发表了Science stars of China这篇新闻特写文章,Nature.com的官方微信号"Nature自然科研”同时放出此文的中文版《中国科学之星》。
“不让学生署名,我就只能撤稿”—复旦副教授“任
复旦大学“70后”海归副教授郑磊这几天“火”了。他与研究生合写的一篇论文,被国内一家核心期刊约稿,不料在最后发表前,对方突然提出硕士生不能联合署名,只能保留导师自己的名字。沟通未果后,郑磊果断做出了“不让学生署名,我就只能撤稿”的决定。
栏目推荐
专访丨王剑博士:罕 |
专访元码基因CEO |
《转》访北大肿瘤医 |
专访博奥晶典总裁许 |
近年施一公院士组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