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ll子刊】一种口服降糖药治疗糖尿病的效果
谈及糖尿病降糖药,就会有个疑问,首选二甲双胍,还是恩格列净?今年的欧洲新指南对这二甲双胍和恩格列净等SGLT-2抑制剂进行了重新定位,认为SGLT2抑制剂已经超越了二甲双胍。美国科学家发现,事情没有那么简单,半路又杀出一匹“黑马”,SRI-37330,对1、2型糖尿病的治疗效果超出了人们的预期。
【Lancet子刊】人工智能算法识别前列腺癌精
前列腺癌是发生于前列腺的上皮恶性肿瘤,是男性泌尿生殖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前列腺癌在疾病早期阶段,多数患者无明显症状,一旦前列腺癌开始快速生长或扩散到前列腺外,病情就非常严重了。因此,前列腺癌的前期准确识别就显得尤为重要。
【PNAS】加利福尼亚大学开发利用“合成致死作
合成致死(synthetic lethality)效应即生物体内多个基因共突变时,会造成无法被机体调控机制修复的DNA损伤,进而引发细胞凋亡。因此通过关键基因位点的共突变,引起的合成致死效应可用于癌症治疗。
【研究】暨南大学周庆华研究员参与的队列研究,揭
自然流产(SAB)的妊娠损失率约为30%。从自然流产到死胎的妊娠流失可能是由孟德尔遗传的单基因原因引起的。找出潜在的遗传原因可以减少那些失去怀孕的人的自责,并为将来的怀孕提供有效的临床治疗。
【新发现】海藻提取物抗新冠性能大大优于瑞德西韦
今年早些时候,吉利德公司的抗病毒药物——瑞德西韦(Remdesivir)治愈美国新冠肺炎患者的消息使人们对这种药物抱有很大期望。而研究表明,瑞德西韦对新冠肺炎的病死率没有很大改善,但能帮助病人恢复。近期有研究人员通过细胞实验发现,一种海藻提取物抗新冠病毒能力大大优于瑞德西韦。
【新发现】双刃剑!远古人类的基因既增强了现代人
加利福利亚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的科学家在《基因组生物学与进化》上发表在的一篇研究表明,通过分析远古人类尼安德特人和丹尼索瓦人以及现代人类基因组,发现至少在60万年前,这三种人的祖先中都发生了免疫细胞的进化。这些遗传变化可能增强了人体防御利用唾液酸进化的病原体的能力,但却造成了新的弱点。
【Cell子刊】新发现:高可塑性细胞状态揭示了
众所周知,药物治疗癌症已经成为重要的治疗手段,近些年来,各种新型的抗癌新药层出不穷,也取得了一定的治疗效果。然而许多的抗癌药物在开始使用时效果往往不错,但经过一段时间之后逐渐变得疗效不佳或甚至无效,这也是人们常常所说的肿瘤出现耐药性了。
【新发现】反转!富含碳水化合物的植物性饮食或可
Ⅰ型糖尿病是一种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其特征是胰岛β细胞被破坏、胰岛素分泌绝对不足而导致高血糖。虽然我国Ⅰ型糖尿病发病率较低,但相比于Ⅱ型糖尿病,Ⅰ型糖尿病往往较重,更不容易控制。而近期有研究发现,富含碳水化合物的植物性饮食或可改善Ⅰ型糖尿病。
【Science子刊】澳大利亚科学家开发新药,
每年,全球死亡人数的三分之一都是由心血管疾病引起的,主要是心脏病发作和中风。这两种疾病都由血栓阻塞大脑或心脏血管引起。近期,澳大利亚莫纳什大学的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新药,可以防止血小板引发血栓,从而预防心血管疾病发作。
【新发现】三阴性乳腺癌靶向治疗新突破!BBOX
三阴性乳腺癌(TNBC)约占所有乳腺癌的15-20%,以分化差、侵袭性高、易转移著称。在精准治疗时代,三阴性乳腺癌因无具体的靶点,往往以化疗为主,临床治疗比较棘手。有效的治疗靶点一直是学界的世界性难题。
【新发现】白血病药物显示出治疗小儿脑癌的希望!
髓母细胞瘤(medulloblastoma)是一种儿童常见的颅内恶性肿瘤,其生长极其迅速;手术不易全部切除;肿瘤细胞有沿脑脊液产生播散性种植的倾向。而近日,巴西科学家发现一种治疗白血病的药物三氧化二砷具有治疗髓母细胞瘤的潜力。
【PLOS子刊】全球变暖增加了与高温有关的心血
高温和低温都是已知的心血管疾病发病率和死亡率的危险因素。全球气候变化正在增加这种极端温度的持续时间和强度。先前的研究发现,高温和心血管死亡之间的关联性下降,这表明人们可能已经适应了变暖的气候。但近几十年来,人们对环境温度与心血管住院之间的关联变化知之甚少。澳大利亚的研究人员对此进行了研究,证实了高温会加剧心血管住院事件。
【实锤】肉桂可改善糖尿病前期患者的血糖控制,延
肉桂平时都是用来调味的,它也是一味中药材,具有散寒止痛、温通经脉的功效。近日,发表在《内分泌学会杂志》上的一项研究表明,肉桂能改善糖尿病前期患者的血糖控制,并可延缓Ⅱ型糖尿病的发展。
【新进展】英国科学家发现了前列腺癌的新药物靶标
前列腺癌是老年人常见的恶性肿瘤,在欧美国家男性中,前列腺癌的发病率已超过肺癌占第一位,在我国,受人口老龄化、饮食结构改变、以及检测水平的提高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前列腺癌的发病率也呈逐年上升趋势。
【Nature】南加州大学研究表明,模拟禁食可
不久前,南加州大学领导的科学家就发现,禁食与维生素C结合,在治疗某些类型的癌症时可能会更有效。进一步研究饮食和癌症两者间的关联性后,他们发现,模拟禁食竟可以促进乳腺癌治疗。
长生不老不是梦!基因编程黑科技揭秘衰老关键机制
衰老是不可违抗的生命规律,但衰老的程度、衰老的快慢则是因人而异的。近日,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的研究人员通过微流体、计算机建模等技术,揭秘了衰老背后的关键机制。还通过使用基因编辑技术延缓了细胞的衰老。这一研究进展加快了人类逆转衰老的步伐。
【Nature子刊】七年之后又获进展!英国科学
1953年,沃森和克里克发现了DNA双螺旋的结构,开启了分子生物学时代,使遗传的研究深入到分子层次,“生命之谜”被打开。近日,英国科学家首次在活细胞中观察到四螺旋DNA的形成。
【新发现】警惕!日本研究发现,清肺排毒汤会导致
在没有有效的新冠肺炎疫苗的情况下,中医药开辟蹊径,取得阶段性进展。而中药中一位“猛将”,清热排毒汤,也因在山西等4个省份试点后明确指出总有效率达90%以上而闻名。近日,日本科学家对其进行了研究,发现其不为人知的一面,为广大群众敲响警钟,提醒大家不可将其作为预防方使用。
【Science子刊】《科学信号》封面文章,揭
口腔微生物作为人体微生物群的重要组成部分,种类繁多,组成复杂。近日,弗吉尼亚理工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一种常见的口腔细菌会导致结直肠癌细胞的扩散,并揭示了其中的机制。该研究作为封面文章发表在本期《科学信号》杂志上。
【PNAS】耶鲁大学最新研究:两种药物的结合可
沃尔夫勒姆综合征(Wolfram Syndrome)是一种较为罕见的遗传综合征,表现为Ⅰ型糖尿病、眼部症状、耳聋和尿崩症四个主要症状。目前尚无治疗方法。近日,耶鲁大学的研究人员发表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上的论文指出,两种药物的结合可治疗沃尔夫勒姆综合征。
栏目推荐
【Nature子刊 |
【Science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