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呼出的“气溶胶”能将冠状病毒传播到4米
随着新冠疫情的全球蔓延,不少国家建议民众外出时保持社交安全距离。美国疾病防控中心此前指出,最理想的社交距离是1.8米,其他各个国家规定的社交距离也都不尽相同。最近出版在《新发感染疾病》和《新英格兰医药杂志》上的研究表明,新冠病毒能传播4米远,鞋子底部较容易携带病毒。
【新发现】准确检测乳腺癌的新方法出现了!
以前手术中的肿瘤看不到摸不着,哪怕用X射线成像来检测也不管用。目前,由于初次手术乳腺肿瘤边缘不清,约有20%的保乳手术(BCS)患者需要重复手术。尽管生活在数字时代,外科医生通常必须依靠他们的视力和触觉来确定他们是否在BCS中切除了整个肿瘤。研究人员就技术方面进行了研究,为外科医生进行手术打开了一扇大门。
【科学进展】 高血糖人群患严重流感的几率更大
高血糖如果得不到很好的控制,就会导致机体脱水及高渗性昏迷、电解质紊乱及酸中毒、代谢紊乱、胰岛功能衰竭、抵抗力下降等等,对身体健康和生命造成很大的威胁。最近发表在《科学进展》的研究表明,血糖高的流感患者的症状比普通人要严重的多。
【研究】新的通用埃博拉疫苗可能对抗感染人类的4
埃博拉病毒2013年开始在西非多国蔓延,后来离开非洲到达欧洲和美洲,成为全球关注的突发公众卫生事件。2014年中国工程院院士陈薇带领团队研发出首个进入临床的新基因型疫苗,用来预防和抵御埃博拉,研究发表在《柳叶刀》上,最近新冠病毒肆虐全球,陈薇团队宣布研制重组新冠疫苗,目前已经在开展临床试验。
【重磅】MIT开发出新蛋白,或可阻止COVID
Covid-19的主要特征之一是在严重情况下可能会发生过度的免疫反应。这种免疫过度反应的爆发,也称为细胞因子风暴,会损害肺部并可能致命。细胞因子风暴始终是冠状病毒及其他严重感染患者疾病进展及死亡的重要推手之一,所以如何解决免疫过度反应成了科学家的研究关键。
【重磅】惊!抗癌化合物在不起眼的柳树中被找到了
古希腊、亚述和埃及文明都记载了柳树皮在医学上的用途,但第一次将柳树作为治疗发烧的科学研究是在1763年。当时在柳树中分离出一种有效成分,即水杨苷。之后一段时间的柳树成分作为止痛处方,直到1897年,拜耳公司生产了合成类似物阿司匹林(乙酰水杨酸),这是最早和最成功的天然药物之一。最近英国洛桑研究所提出,柳树中有潜在的抗癌物质。
【Nature】母乳喂养或有助于预防胃肠道病毒
很多人会担心母乳喂养存在一定的缺陷,比如通过母乳喂养可以将一些传染性疾病传播给宝宝。但其实母乳喂养是现在非常推荐的一种方式,不仅对小孩、妈妈,甚至对整个家庭都有非常大的好处。尤其是母乳里面有很多的抗体,可以对不少疾病进行抵抗,反而不容易生病。2018年,《自然》杂志上层围绕“婴儿肠道微生物”进行研究,流行病学证据表明了母乳在部分肠道微生物间起着关键作用。现如今,有一项新的研究进行了证据加持,进一步研究了母乳对胃肠道致命性病毒的影响,或能为预防胃肠道疾病提供新的治疗策略。
【Nature子刊】男性自闭症与小胶质细胞缺陷
自闭症(ASD,又称自闭症谱系障碍)“男女有别”的原因长期困扰着科学家们。2014年,男性大脑更易遗传缺陷的观点曾得到部分肯定,而今的研究则是从神经元功能为出发点进行分析。人们了解自闭症的性别差异,对于及时、正确的诊断至为重要,但更关键的是,这很可能预示着未来新药研发的方向。
【新发现】“咳嗽室”显示社交距离2米远远不够
随着新冠疫情的蔓延,不少国家建议民众外出时保持社交距离。在公众场合,我们能见到多种多样的标识,时刻提醒人们保持社交距离、阻断病毒传播。那么社交距离到底保持多远比较好呢?
【柳叶刀子刊】免疫治疗药物派姆单抗有望治疗晚期
放疗和化疗都是肿瘤治疗中最常用到的方法,放疗(被医生誉为“出色的物理学家”)是通过射线来杀死处于分裂周期的癌细胞,化疗(被医生誉为“出色的化学药物学家”)是通过药物的作用来杀死癌细胞。不同的肿瘤适用不同的治疗手段,那对于肺癌晚期患者到底用哪种治疗方式更好些呢?
【Nature子刊】 T细胞反应谱的发展有助于
免疫T细胞具有广泛的反应能力的发现可能为我们的免疫系统如何应对感染和癌症以及免疫疾病中的错误提供了启示。惠康桑格研究所(Wellcome Sanger Insititute)、英国制药公司葛兰素史克(GSK)、美国生物科技公司渤健(Biogen)和Open Targets平台的合作研究人员发现,暴露于更多的“训练”后,T细胞对免疫信号的反应非常不同,而不是简单地从幼稚过渡到有经验。这可以帮助指导研究寻找针对免疫疾病(例如哮喘和类风湿关节炎)的药物靶标。
【突破】攻克癌症的“柳暗花明”——这种药物成功
癌症的持续增长是由自我更新的恶性细胞亚群驱动的。癌症研究中最大的挑战之一是如何防止已经接受治疗的患者癌症复发。这些复发的原因是某些癌细胞能够存活并长成新的肿瘤。
【PNAS】蝙蝠是人类病毒的主要来源,但监测工
蝙蝠和啮齿动物被认为是高风险的病毒库,它们可能会传染给人类,有时甚至导致流行病的疾病。一些科学家甚至认为,这些动物具有某些特征,可能会增加从动物传染到人的意外事件。因此应对它们进行更密切的监视。但是一项新的分析表明,蝙蝠和啮齿动物感染人类的病毒的倾向是“无与伦比的”。
【新发现】流浪狗可能是SARS-CoV-2流行
新冠病毒的全球爆发迫使人们急切寻找病毒的来源,新冠病毒爆发早期人们都猜测蝙蝠是病毒的自然宿主,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石正丽团队在《自然》杂志上发表了一篇研究,认为新型冠状病毒与来源于蝙蝠样本的一株冠状病毒(简称TG13)基因序列一致性高达96%。那新冠病毒的宿主到底是什么呢?
【新冠】 医生豪赌用抗凝血药物来拯救新冠病毒患
来势汹汹的新冠病毒在全球的爆发,使得各国人民人心惶惶。全球都在迫切寻找可以治疗新冠病毒的药物。之前有氯喹、羟氯喹、瑞德西韦等可能治疗COVID-19药物的小型临床使用,但并没有临床证实有很好的效果。最近美国医生开始用抗凝血药物试图挽救COVID-19重症病人的生命。
【重磅】新冠病毒的爆发,暴露出美国抗体检测市场
美国副总统彭斯4月10日在白宫记者会上说,美国将很快在全国推广新冠病毒抗体检测,以确定哪些人曾被感染。当天,加利福尼亚州洛杉矶县率先针对1000人开展抗体检测。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同一天宣布,已启动10000万人规模的抗体检测新研究。
【循环】AHA最新科学声明:如何从2型糖尿病入
长期以来,心脏病专家们一直将冠心病患者中伴发的2型糖尿病,视为心脏病进展中的并发症,但过去十年的临床经验积累迫使心脏病学界重新看待其作用:2型糖尿病不仅会反过来增加心血管事件的风险,合并用药还会影响冠心病的治疗选择和预后。因此,重新审视两种疾病之间的联系,优化冠心病-糖尿病并发患者的治疗决策显得很有必要。
【JAMA子刊】基因变异或有助于预防老年痴呆
近日,斯坦福大学医学院的研究人员在一项新的大型研究中指出,如果基因变异使面临阿茨海默症(AD)高风险的人也携带完全不同的基因变异体,那么他们将免受其衰弱的影响。他们的发现于4月13日发表在《美国医学会神经学期刊》上,表明大约15%的美国人中,有相当一部分携带高风险基因变异的人,受到另一基因变异的某种程度的保护,免受阿茨海默症的侵害。
【实锤】脂肪组织中这种蛋白会促进乳腺癌发展!
众所周知,较高的体内脂肪会增加患乳腺癌以及其他癌症的风险。詹姆斯·格雷厄姆·布朗癌症中心的研究人员发现,有13种癌症都与肥胖有关,而不仅仅是乳腺癌。那么,脂肪组织中是否存在着某种物质在癌症(尤其是乳腺癌)与脂肪细胞之间起关键作用呢?
【新发现】强制接种卡介苗可有效抑制COVID-
卡介苗主要是用来预防肺结核病,它是由减毒牛型结核杆菌悬浮液制成的活菌苗,具有增强巨噬细胞活性,加强巨噬细胞杀灭肿瘤细胞的能力。接种卡介苗可降低不同传染病的风险。那么,接种卡介苗会成为预防COVID-19的一个因素吗?最近密歇根大学的研究人员对此进行了研究。
栏目推荐
【Nature子刊 |
【Science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