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活动

第七届上海国际癌症大会
第六届单细胞技术应用研讨会暨空间组学前沿研讨会
【直播】AI驱动的功能基因组学研究--技术突破与前沿应用
转化医学圆桌π第一期“解码生命多维密码:组学技术融合如何构建精准医学未来”
首届精准医学国际学术研讨会暨队列研究先锋计划颁奖仪式

专家访谈

《转》访菲鹏数辉马步勇教授|AI与分子模拟引领生物医药创新,“构象选择机制”开辟药物动态设计新纪元
《转》访无锡市第九人民医院科教科主任赵刚
《转》访Olink亚太副总裁Andrea Ballagi博士:新一代蛋白组学如何加速精准医疗新进程
【我的2022】瑞普基因首席技术官王涛:发挥BT+AI双引擎特色优势,推进AI技术在精准医疗领域的临床落地
【我的2022】佰诺全景创始人焦磊:降低使用成本和难度,推动全景病理技术在中国的临床转化落地
【我的2022】墨卓生物创始人兼COO刘寒:日日精进,久久为功,把一个好的单细胞中国解决方案带给客户
【我的2022】迈杰医学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张亚飞:数智化赋能商业模式转型,为客户提供更优质的伴随诊断整体解决方案
【我的2022】深圳绘云生物总经理林景超:专注慢病早筛类临床质谱检测产品,从临床痛点出发,为临床医学检验解决更多难题
【我的2022】艾吉泰康联合创始人屈武斌:对技术精雕细琢,以客户应用场景为核心,用特色服务提供基因捕获整体解决方案
【我的2022】恩泽康泰联合创始人李志:开放与合作,深耕外泌体技术开发与临床转化,为创新药研发提供坚实的肩膀!
【我的2022】迈迪安生命科学部门市场总监Liyan Pang:持续拓展颠覆性分子诊断原料,为体外诊断行业提供创新型解决方案
【我的2022】司羿智能科技创始人尹刚刚:以人为本,用科技传递温度,让老百姓用得起实用有效的创新康复产品!

找到约4723条结果 (用时0.1656秒)

Science子刊:决定疫苗是否有效的关键因素

1970-01-01

来自美国军事艾滋病毒研究项目(MHRP) 的研究人员发现一种特殊的免疫基因:人类白细胞抗原(HLA)基因是否出现突变,与疫苗是否能抗击艾滋病病毒密切相关。这一研究成果公布在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杂志上。 文章的通讯作者Rasmi Thomas博士说:“我们发现决定HIV感染风险的抗体是否有效,与宿主HLA等位基因关系密切,”通过...

Cell:坏基因为何并不总是闯大祸

1970-01-01

   两个携带着相同致病突变的人患病的严重程度却不相同,这是一个困扰了科学家们数十年的谜题。现在多伦多大学Donnelly 中心的Andy Fraser教授和他的研究小组揭示出了导致每位患者之间相异的一个关键部分。 Fraser说:“我们揭示出了遗传背景――存在于所有人基因组中一组独特的DNA碱基――是如何影响遗传疾病的严重程度的。这一研究发现提高了我们预测每位受累患...

谷歌将提供基因数据在线服务

2015-07-21

  近日,谷歌公司宣布将开始提供由生物医学研究机构 Broad 研究所开发的DNA 分析软件的云服务版本。   Broad 研究所是由来自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和哈佛大学附属医院的科学家组成的。该机构的基因组分析工具包GATK,可用于分析基因组测序数据,并已被研究人员和企业下载20000 次。谷歌表示,该服务价格尚未确定,在开始服务后会将其纳入云计算费用。 (转化医学网36...

我国学者绘制淋巴瘤最全基因图

2015-07-21

  今天凌晨,国际知名期刊《自然遗传学》报道了我国学者对一种亚洲人高发的恶性淋巴瘤发病原理和临床预后的最新研究。这项研究是迄今为止有关自然杀伤/T细胞淋巴瘤最全面系统的基因组学图谱,也是对相关突变基因致病原理及其临床意义最为深入系统的阐述。这些突破性发现对推动这种恶性淋巴瘤的精准治疗意义重大,表明了中国科学家在淋巴瘤研究领域已跻身世界一流行列。 &emsp...

TT型基因让中国人更易中风

2015-07-20

  和欧美人相比,中国人更容易中风?很不幸,这个传言竟然是真的。由于基因特点,国人更易患高同型半胱氨酸(HCY)血症;我国75%的高血压患者,伴有Hcy增高,属H型的;而且就因为这个HCY血症,让国人更易中风,即使血压不高,也可能中风!   而摄入足量的维B6、维B12和叶酸,可防高HCY血症。因此,平时,要多食富含这些营养素的食物...

天生"缺陷"?三成人爱吃糖与基因有关!

2015-07-20

  你也许纳闷,为什么有的人喝一杯咖啡要放好几块方糖,不齁得慌吗?美国莫内尔化学感觉研究中心的丹妮尔·里德研究了近700对同卵和异卵双胞胎后发现,三成人爱吃糖与基因有关。对这些人来说,爱吃糖由天生“缺陷”造成,因为他们对甜不敏感,必须要多吃一些才能获得与普通人一样的“甜感”。   里德在《双胞胎研究和人类遗传学》杂志上发表文章说:“...

失明基因疗法可同时医治眼睛和大脑

2015-07-20

  这是一个完美的组合。一项日前发表于《科学—转化医学》杂志的研究发现,逆转失明的基因疗法能修复眼睛中受损的细胞,还能重新排列大脑以帮助处理新的信息。   大脑中的视觉通路由上百万个相互连接的神经元构成。当感官信号沿着它们被发送出去时,神经元之间的连接变得强大起来。如果未被充分利用,比如当人们失明时,这种连接会变得脆弱并且杂乱无章。 ...

研究发现基因也会“拔刀相助”

2015-07-18

  德国马克斯·普朗克协会16日说,研究人员发现,如果某一基因被人为关闭,其他基因会“拔刀相助”,降低甚至抵消可能产生的不良影响。   基因敲除和基因抑制是科学家改变遗传物质的两种方法。若想阻碍某种特定蛋白的合成,人们可以删除基因中的部分遗传密码,即使用基因敲除的方法关闭基因,也可采取基因抑制的手段,借助信使RNA等妨碍基因正常表达,阻止蛋白质合成。   不过,多项动物实验...

转化医学网云直播:赖仁胜教授《临床肿瘤基因项目设计和软件报告》

2015-07-17

导语:转化医学网开通云直播平台,从此无论你身处何处,只要有网络就可以进入学习。结识一群志同道合的良师益友,学海无涯,干货在此! 本期邀请到的嘉宾是赖仁胜教授,赖教授分享的内容主要涵盖三方面:美国癌症基因组临床启示;临床肿瘤基因项目创新;大数据软件临床应用报告。 赖仁胜简介: 南京中医药大学博士生导师,国家卫计委分子病理...

重磅内幕:传华大基因CEO王俊已离职,下家尚不明确

2015-07-17

  近日,网易科技对基因界的“小皇帝”王俊作了一直独家专访“当基因联网,人类会怎样?”。   当此文一出,在网易话题中国引起了数千条转发和评论,也可谓将中国基因测序大工厂华大再次推到了风口浪尖,网友对华大的评价褒贬不一。   点击图片查看评论   对此争议最多的是,谣传“华大科技高管层有大老虎要离职”,而一些基因行业人士对此猜测...

深圳市人民医院启动万人癌基因测序

2015-07-17

  近年来,深圳恶性肿瘤发病率逐年上升,很多患者在发现肿瘤之时已经到了晚期,失去了治疗的最佳时机。16日,记者从深圳市人民医院获悉,该院肿瘤内科今日起启动万人癌基因测序计划,计划到明年底,将针对我国肺癌、肝癌、胃癌、结直肠癌和乳腺癌等五种高发癌症,用最先进的基因测序的方法,帮助癌症高危人群进行无创早期肿瘤筛查,以及帮助癌症患者进行预后监测、个体化用药指导等...

科学家首次发现抑郁症相关基因

2015-07-16

  2014年2月,当牛津大学遗传学家Jonathan Flint第一次发现某些基因序列和抑郁症的发生有关时,他非常吃惊。因为进行这种尝试的研究都相继失败,其中有研究从9000人重度抑郁症筛选敏感基因,也有对17000人进行随访分析的研究。而他自己项目的研究规模只有5303人。该项目中国合作单位有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和中国医学科学院等。  ...

人社部“基因健康管理师”职业培训班通知(西安)

2015-07-16

  背景   随着本世纪初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完成,我们已经进入了后基因组时代,后基因组时代的一个主要研究内容就是基因组与健康。把后基因组时代的海量组学数据迅速转化为具体的医学和健康管理实践,即基因组导向下的健康管理实践,是转化医学和精准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   以基因导读为基础的转化医学已经从遗传分析和遗传咨询迅速...

美国将创建统一的公有云端基因组数据平台dbGap

2015-07-16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取消了不准将其dbGap数据库中的基因组信息上传到云端的规定。这一规定设立于2007年,它的取消无疑为科研工作者存储和分析基因组信息提供了便利。   基因组学的科研人员正越来越多地使用云计算服务,谷歌的云计算服务就是其中之一   今年三月基因组学领域的科研工作者们迎来了一件大喜事:...

瑞士成为全球首个将无创产前基因检测(NIPT)纳入医保的国家

2015-07-16

  据GenomeWeb报道,瑞士联邦内务部(EDI)官员称:自2015年7月15日起,瑞士将为符合要求的高风险孕妇提供强制性医疗保险(OKP),报销无创产前染色体非整倍体(染色体三体异常)筛查的相关费用。   标准的孕早期(怀孕前三个月)筛查包括血液生化检测和胎儿颈项透明层(nuchal translucency, NT)分析,如果该项检测结果显示胎儿患21三体综合征(...

赛尔基因72亿美元收购药企Receptos

2015-07-16

  美国生物科技业龙头企业赛尔基因14日宣布以每股232美元、合计72亿美元的报价现金收购制药企业Receptos公司,这一价格较后者14日收盘价溢价12%。赛尔基因表示,上述收购将显著提升其在炎症和免疫领域的业务组合,令公司2019年以后的收入实现多元化。   Receptos旗下拥有一项颇具市场前景的药物Ozanimod,该药物主要用于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和复发性多发性硬化症...

中美学者:导致肥胖和糖尿病的基因突变

1970-01-01

   随着年龄的增长,几乎每个人都会变得越来越胖,但一些人可能要归因于他们的基因带来了更多脂肪。最近,美国杜克大学和中国香港科技大学的研究人员表明,在ankyrin-B基因中的两个不同突变,可导致细胞以更快的速度吸收葡萄糖,从而使人体发胖,并最终引发肥胖相关的糖尿病。 近一百万名美国人携带其中一个更严重的突变,称为R1788W。另外一个较温和的突...

Nature发布基因组测序重要发现

1970-01-01

   由科隆大学Roman Thomas领导的一个国际研究小组,对110个小细胞肺癌(SCLC)样本进行了测序,发现除了两个样本其余所有的均包含失活的TP53和RB1基因。通过调查这一疾病的基因组景观,他们还发现有不少的肿瘤具有与TP73基因相关的基因组重排或突变,以及激酶基因突变和Notch家族基因失活突变。他们将这些研究结果发布在7月13日的《自然》(N...

首个国家基因库已有840万份样本 10月有望投用

2015-07-15

  6月30日,深圳盐田,热浪滚滚。北山道136号,几栋白色的建筑并不起眼。庞大的数据如同螺旋一般,每天从这里源源不断地涌出。偶尔从门口经过的人也许无法想象,这些数据有一天会完全改变他的生活。全球最大的基因组研究中心、深圳华大基因就藏在这些白色建筑里,“生产”出全球40%的基因测序数据。   离此约20公里处,一块11.6万平米的巨大“...

肺癌患者存活率与239个基因表达有关

2015-07-15

  英国科学家发现,通过分析239个基因的表达模式,就可以预测肺癌患者的存活率。   目前,利用CT扫描仪能对肺癌进行早期诊断,但是这对降低癌症致死率没有明显效果。英国牛津大学胡江亭(音译)博士说:“如果人们能够在早期发现肿瘤,那么也肯定希望能够通过对患者进行早期治疗以降低致死率。但是早期发现肿瘤和存活率之间并没有明确的联系。”而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