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转化医学是什么?
推荐活动

专家访谈
找到约801条结果 (用时0.1656秒)
【重大突破】261名患者实验表明,术后化学疗法有助于降低肾癌复发一半的风险!
导读:肾癌是起源于肾实质泌尿小管上皮系统的恶性肿瘤。肾癌不仅会造成肾功能损害,还会出现恶性转移,严重者危及生命。病理学检查是确诊本病的重要检查手段。此病复发率高,因此研究人员对此进行了减小复发风险的相关研究。 昨日,英国伦敦癌症研究所在《柳叶刀肿瘤》杂志上发表新研究,研究人员进行了全世界针对肾癌进行的最大规模试验——POUT试验,发现化学疗法...
【临床】2103名患者活检数据表明,前列腺癌联合活检可显著提高诊断准确度!
导读:之前研究表明,对前列腺进行12核系统前列腺活检会导致诊断不准确,从而导致前列腺癌的过度诊断和诊断不足。目前有两种方法:MRI靶向和系统活检。仅仅以MRI靶向或系统活检定位的活检就可以减少吗?是否可以两者相结合以此提高精确度呢? 昨日,Michael Ahdoot博士等人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发表了一篇有关前列腺癌诊断的文章,研究人员通...
COVID-19患者急性肾损伤潜在机制大揭秘:全身炎症反应与细胞毒性作用协同作用!
导语:截至2020年2月23日,实验室测试已诊断出77150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病例,包括2592例死亡病例。此外,在世界其他24个国家中也发现了2019年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的患者。新冠肺炎患者中,肾损伤的情况比较常见,这可能会导致多器官衰竭和死亡。 近期,由第二军区巩里医院泌尿外科领导的研究团队就COVID-19爆发期间急性...
【新疗法】干细胞移植:显著改善「新冠」重症患者预后,有效规避「细胞因子风暴」
导读:2020年3月伊始,持续一个多月的抗疫攻坚战迎来了新的胜利:全国新冠肺炎确诊病例除湖北省外连续三天个位数增长,这与一线医护和广大人民的顽强努力密不可分。然而,目前我国新冠肺炎重症患者尚有7365名,如何尽快改善重症患者的预后、进一步降低死亡率,将是现阶段的重点问题。 近日,上海大学的赵春华教授团队在中国科学院科技论文预发布平台China...
NEJM:钟南山团队发表新冠病毒最大样本量临床特征研究——男性患者占多数,就诊时发热者未及一半
导言:截至2020年2月28日,中国境外已有4351例病例,新冠肺炎已在全球多个国家蔓延,世界卫生组织(WHO)鉴于目前情形刚刚将新冠肺炎疫情全球风险级别上调为“非常高”。疫情全球升级,想要抑制新冠肺炎大流行趋势,对中国各地病例最新病例进行分析从而确定该病的临床特征和严重程度是十分有效的方式。 昨日,钟南山院士领衔中国科学家于新英格...
JAMA:武汉大学中南医院4例出院患者复阳!对治愈患者仍需加强关注!
导语:截止2月27日,全国新冠肺炎累计确诊病例78959例,累计死亡病例2791例,累计治愈病例36227例。以前关于2019年冠状病毒病(COVID-19)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确诊感染患者的流行病学,临床表现及放射学特征上。较少关注点放在康复患者的随访情况上。 昨日,武汉大学徐海波及李一荣共同通讯在国际顶级医学期刊JAMA 发表的文章显示,研究...
【深度】武汉核酸检测AB面:患者急、医院忙,第三方机构“吃不饱”
大年初一(1月25日),华大基因创始人汪建从千里之外的深圳赶到疫情重灾区武汉,与三名同事在高铁前戴着口罩拍了一张合影,华大集团联席董事长王石也配上了一段长文,为战友出征打气。 2月10日,《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在武汉华大基因见到汪建时,这位被外界称为“斗战胜佛”的公共卫生专家忍不住对着大屏幕上的数据感叹:“我们机器下午就闲着,医院检验科忙到没(时间)...
【Nature】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脑脊液惊现免疫T细胞!
阿尔茨海默病(AD)是一种病因未明的中枢神经系统变性疾病,是老年期痴呆最常见的原因。在AD患者和模型动物脑内,小胶质及星形胶质细胞过度活化可引起炎症反应,进而造成神经元损伤。已有研究证实神经炎症在AD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但导致该病的真正元凶仍众说纷纭。 近日,斯坦福大学的研究人员在AD患者的脑脊液中发现了大量免疫T细胞!这些T细胞不仅徘徊于受...
《柳叶刀》子刊:中国糖尿病患者激增,警惕肥胖“助攻”
中国糖尿病患病率居高不下,日益普遍的肥胖现象“贡献”不小。近日,《柳叶刀-糖尿病与内分泌学》在线发表了一项来自中国多中心、大样本的前瞻性队列研究,系统分析了胰岛素抵抗、β细胞功能障碍及两者的交互作用对2型糖尿病发生风险的作用,揭示了肥胖对中国糖尿病发病的重要影响。 中国糖尿病患病率急剧增长,以往的观点认为,β细胞功能障碍是中国人2型糖尿病的主要发病...
《Nature》:CD8+T细胞的数量竟决定癌症患者的预后!
多年来,研究人员在战胜癌的路上不遗余力地努力着,愈来愈多的癌症治疗接踵而至。治好患者、“不留后患”,一直是癌症研究的终极目标。近日,埃默里大学温西普癌症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在这一层面有了新的突破:CD8阳性T细胞的数量竟与多种肿瘤患者的预后密切相关! 研究中,他们发现,如果这些细胞在肿瘤里的浸润水平低于2.2%,那么患者在手术后出现疾病进展的风险要高出4倍。这是癌症...
拜拜夜宵!Cell子刊证实限时饮食可显著改善代谢综合征患者健康指标!
代谢综合症是导致2型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因素,其一线疗法为积极的饮食干预辅助药物治疗,促使患者减少热量摄入、增加体育锻炼。但由于缺乏自制力和依从性,患者往往不能真正回归到健康的生活方式中来。 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UCSD)的Pam R. Taub课题组,采用限时饮食(time-restricted eating, TRE)策略进行代谢综合症的临床...
【聚焦】新饮食模式有望使2型糖尿病患者停药
作者:Blake 胰岛素是一种调节糖进入肝脏、肌肉和脂肪细胞的激素,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失控,往往需要每天注射4次胰岛素,但由于胰岛素抵抗和胰岛β细胞功能进行性减退,会导致胰岛素剂量的逐渐增加,进而导致体重持续增加、心血管疾病和其它并发症的恶性循环。 近日,以色列特拉维夫大学的一项临床研究发现(NCT02709915),通过采用一种新的饮食模式,可调节...
《Nature》子刊:揭秘癌症免疫治疗患者反应巨大差异关键原因,有望覆盖所有患者!
作者:Paris 导 语:癌症免疫治疗的问世曾一度扭转了之前癌症治疗的僵局,获得了众多科学家的认可。然而,随着癌症免疫治疗的推广,越来越多的弊端日渐显露出来,就拿CAR-T疗法来说,肿瘤细胞靶点并未完全突破。目前还未完全掌握所有癌细胞的表面特异性抗原蛋白,也就是我们所说的靶点。如果想要未来使用CAR-T治疗更多种类的癌症,我们必须不断地发现新靶点...
《自然》子刊:癌症患者血液中大部分突变不是来自于癌细胞!MSKCC团队发现,癌症患者血液中一半以上的突变来自于白细胞丨科学大发现
纪念斯隆·凯特琳癌症中心(MSKCC)和GRAIL联合研究团队,今天带来一项重要研究成果。 这项由MSKCC实验病理学主任Jorge Reis-Filho和临床医学科学家Pedram Razavi共同领导的研究,对124例癌症患者的cfDNA、肿瘤组织样本和白细胞DNA,以及47名无癌志愿者的cfDNA和白细胞DNA,进行了超高深度测序(60000×)。 ...
横跨16年研究表明:抗生素会增加帕金森患者发病风险!
2017年,一篇关于强力霉素通过调节α-synuclein的聚集治疗帕金森病的文章引起了科研圈的热议,要知道,在此之前,帕金森病依然没有有效的药物能够阻止疾病发展。一石激起千层浪,该研究曾一度让医学界对抗生素改观。 然而,芬兰赫尔辛基大学医院研究人员最近发表的一项研究表明,口服抗生素应用过多与帕金森病风险增加有关,且这种影响极大可能源自肠道菌群。...
《转》访恒特基因CTO陈力博士:从“融”应变解决临床问题,布局转化精准造福患者
《转》访是转化医学网的品牌专访栏目,是业内专家、大佬、知名企业智慧交流碰撞的平台,也是促进行业健康发展的重要力量,《转》访致力于打造转化医学领域最知名的专家访谈栏目。 随着恶性肿瘤发病率的不断增长,肿瘤精准诊疗的重要性更加彰显,其技术的发展受到广泛关注。恒特基因CTO陈力博士长期从事医学遗传学研究,对肿瘤相关精准治疗、基因检测技术等问题有着深刻的理解。在第三届现代临床分子诊断研...
《Nature》子刊:揭秘唐氏综合症患者记忆与认知障碍关键机制,药物研发有望成功!
直到20世纪,人们才逐渐弄清唐氏综合征的真正病因:该病患者的染色体核型与正常人相比,多了一条21号染色体。随着对唐氏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多的成年唐氏患者皆表现出不同程度的空间定向缺陷。 近日,来自来自西班牙阿利坎特UMH-CSIC神经科学研究所的胡安·莱尔马教授领导的研究小组发现了一种名为GRIk1的基因(离子化卡因酸型谷氨酸受体基因),它是大脑的...
《Nature》:晚期癌症患者真有可能绝处逢生!这个项目厉害了
精准治疗为癌症患者在延长生命限度和提高生活质量等方面带来了巨大的希望。但是,早期药物治疗中的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的经验缺失,使耐药突变成为肿瘤患者精准治疗的最大障碍,尤其在治疗晚期癌症患者时,耐药不明都使靶向治疗的效果大打折扣。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荷兰多个科研机构联合启动了一个名为 “药物再发现协议”(Drug Rediscovery protocol)的大型临床试验...
惊艳!奥希替尼实现EGFR-TKI单药一线史上最长OS,1/3患者PFS超3年
9月28日,备受瞩目的奥希替尼一线治疗NSCLC的III期FLAURA研究总生存期(OS)数据在欧洲肿瘤内科学会年会ESMO 2019大会上公布。由于奥希替尼已经在全球78个国家和地区获批用于一线治疗EGFR突变阳性的NSCLC,特别是上个月刚刚在中国获批该适应症,此次OS数据的公布可谓是在万众期待中“姗姗来迟”。 OS是记录一个患者从随机化开始到任何原因死亡的时...
转移性乳腺癌患者能否停用曲妥珠单抗
对于HER2阳性晚期乳腺癌患者,曲妥珠单抗治疗可能许多年保持肿瘤完全缓解。那么如果影像学检查(例如造影剂增强CT、造影剂增强MRI、18F-FDG-PET-CT或同位素骨扫描)保持完全缓解,能否停用曲妥珠单抗? 2019年9月6日,施普林格·自然旗下《乳腺癌研究与治疗》在线发表荷兰阿姆斯特丹癌症研究所、多德勒克阿尔伯特施魏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