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转化医学是什么?
推荐活动

专家访谈
找到约801条结果 (用时0.1656秒)
Datavant携手PCORnet构建跨越6000万患者的真实数据网络
Datavant昨天宣布,以患者为中心的研究基金会(PCRF)将通过Datavant帮助其在全国临床研究网络中协调数据共享,覆盖超过6000万患者。 真实世界数据显示了患者的健康状况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化,与患者接受的治疗和干预措施相关,对于改善患者预后至关重要。真实世界数据可以回答诸如“给予特定治疗的患者其长期死亡率是多少”、“哪里有足够的患者进行临床试验”等等此类...
中国科学家首次利用膀胱癌患者尿液分离出并成功培养可稳定扩增传代的膀胱肿瘤细胞
膀胱癌是中国泌尿生殖系统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之一,随着社会老龄化的到来,膀胱癌发病率逐年增长。同时膀胱癌复发率高,浅表性膀胱癌的五年复发率高达60-70%,一旦发生进展,预后差,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五年死亡率高达65%。 针对膀胱癌患者的常规治疗如化疗等疗效有限,副反应较大,耐受性差,特别是晚期膀胱癌患者身体情况差,对药物的耐受性差,生存期短,对各大指南中推荐的标准治疗反应率低,...
NEJM重磅!FDA连环惊喜,新批准的两种靶向药使绝经前后乳腺癌患者均受益!
当前靶向治疗在肿瘤治疗领域中可谓是大放异彩,为众多肿瘤患者带来新希望,但是乳腺癌被称为靶向新药的“坟墓”,众多靶向新药在乳腺癌的治疗研究中遭遇滑铁卢,而今年的肿瘤学奥林匹克盛会--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年会上提出的一项报告则打破了目前靶向乳腺癌药物的困局,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领导的一项研究发现,使用一种名为 ribociclib(瑞博西尼)的药物与常见的激素疗法相结合,可将晚期乳腺癌患者...
OJRD期刊:罕见病患者福音!AI消除罕见病诊断壁垒
罕见病,是指发病率极低的疾病。又称“孤儿病”。 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定义,罕见病为患病人数占总人口的0.65‰~1‰的疾病。目前已经发现的罕见病约有7000多种,患病人数超过3.5亿。 罕见病在中国没有明确的定义,据估计在中国有超过2,000万罕见病患者。 由于超出传统医学教育的范畴,罕见病的诊断对于患者、医生和医疗系统来说都是一个挑战。罕见病患者一般都要经历漫长的确诊历程...
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健康共同体,III期NSCLC患者迎来免疫治疗新契机
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重磅发布,“塑造健康湾区”成为国家建设蓝图中的战略部署,如何借助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有利契机,实现大湾区医药健康产业协同发展,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健康共同体,成为当下热议话题。 对此,在近日于香港举办“免疫治疗应用于第三期非小细胞肺癌”为主题的大湾区学术交流会议上,来自香港天下仁心医疗集团主席廖家杰教授以及广东省人民医院胸外科主任乔贵宾教授...
《JEM》:重磅!肝癌患者男女性别差异大揭秘!
自古以来,重男轻女的传统观念深深烙印在广大华夏子孙心中,即便是信息发达,民主集中的今天,也或多或少地存在性别歧视,就连癌症都不例外。大量统计学数据显示,男性罹患肝细胞癌的风险明显高于女性。而这背后的机制却尚未明朗。 近日,马德里国家心脏病研究中心(CNIC)Guadalupe Sabio博士领...
《Science》子刊:胃癌胃炎患者的福音!在不使用抗生素的情况下击溃幽门螺旋杆菌
目前,临床上治疗胃炎患者主要使用质子泵抑制剂(PPI)和抗生素的联合治疗方法。虽然这一疗法可以治愈大部分的患者,但随着抗生素的滥用,幽门螺旋杆菌也出现了耐药的情况。 这一研究可能会带来更好的胃病治疗方法,同时可以避免细菌耐药性的产生。研究人员目前鉴定出细菌表面一种独特的蛋白质结构,该蛋白质可使幽门螺杆菌在胃中保持活力,并阐明该蛋白...
FDA:骨髓瘤患者使用Venclexta,死亡风险增加一倍!
Venclexta是一种口服的B细胞淋巴瘤因子-2(BCL-2)抑制剂,也是第一个被FDA批准用于靶向治疗BCL-2的抑制剂。 Venclexta是一种口服的B细胞淋巴瘤因子-2(BCL-2)抑制剂,也是第一个被FDA批准用于靶向治疗BCL-2的抑制剂。 BCL-2在细胞凋亡(程序性细胞死亡)中发挥重要作用,可阻止一些细胞...
特朗普斥资5亿美元于儿童癌症研究计划!患者遗传数据共享为重中之重!
脑癌幸存者Grace Eline(右)和第一夫人Melania Trump(左) 在演讲中,特朗普特别提到一位勇者—10岁的脑癌幸存者Grace Eline,当时她正坐在第一夫人Melania Trump身边(Melania Trump在患病前曾为儿科癌症研究筹集资金)。特朗普对此表示:我的预想是在未来10年内向国会提出5亿美元资助这项研究。也就是每年500...
所有乳腺癌患者均应接受多基因组检测!ASBrS发布共识声明!
红颜杀手ASBrS2013年,美国最高法院公布了分子病理学协会诉Myriad Genetics事件的裁决:人工合成且去除内含子序列的 cDNA有申请专利的资格,自此,基因检测的范围日益扩大,而新一代测序的应用也使多基因检测得以变为现实。 BRCA1和BRCA2目前这项有乳腺癌病史的患者都应该接受基因检测,此类检测应包括BRCA1 / BRCA2和P...
新方法有望让阿尔茨海默症患者重拾记忆!
AD记忆障碍的关键——谷氨酸受体丧失 患者多无法保留最近的记忆信息,同时伴随严重的认知衰退。研究人员指出,其中的关键原因就是谷氨酸受体丧失。 谷氨酸通过谷氨酸受体介导中枢神经系统绝大多数突触的快速兴奋性突触传递,参与脑内诸多的功能活动。 AD患者的额叶皮质中许多谷氨酸受体亚基被损毁,导致兴奋信号传递受损,造成记忆功能丧失...
精益求精 给肿瘤患者有温度的呵护 ——访西安市第九医院肿瘤分院院长于桂萍
30多人次,张口就能叫出每个患者的名字……西安市第九医院肿瘤分院于桂萍院长31年如一日,用执着敬业的精神践行着“生命卫士”的使命。 “请进”,我推开门,只见于院长正在细心的为一位患者家属讲授术前注意事项,采访完后,她立即有个手术。当时已经是晚上9点钟了。每天清晨,西安市第九医院肿瘤分院于桂萍院长总会提前来到医院,她在这个岗位上一干就是31年 ...
香港基因组计划公布:拟对20000名患者进行基因测序和分析!
进入21世纪,全球逐渐开始兴起万人基因组计划,以基因组学为基础的精准医学也进入加速发展,这些计划为后续癌症和罕见病等疾病的研究和药物研发提供了理论和数据基础。各国目前进行的基因组计划具体如下图: 和研究队列HKGP旨在提高具有罕见遗传疾病的患者的诊断率,获得对导致患者癌症的基因组变化的数据,以便改善诊断和治疗选择,香港政府最初拟定6.82亿港元(8700万美元)用于...
免疫治疗再获突破,K药显著延长头颈癌患者生存期!
头颈部鳞状细胞癌一旦复发或转移,就极难治疗,而且治疗选择是有限的,一旦其他疗法不再获益,患者的预后非常差,通常预期它们存活不到六个月。 ——伦敦癌症研究所Harrington教授 “活不到六个月”,多么令人痛心的事实。 转网长期关注头颈部肿瘤的最新研究和临床转化,曾访谈过头颈部肿瘤专家彭星辰,他曾和转网表示出了对免...
世界艾滋病日|被艾滋病患者侵犯,可在72小时内自救!必须学!
艾滋病是有阻断药的,或许你现在才意识到疾病科普有多么重要!没关系,小编会肩负使命,日后会努力把更有用的知识及时传播! 检验医学网 现在,艾滋病自救漫画版来了!请看官们再次重温这项科普,牢记于心! ...
1亿多美元!酸碱体质创始人被判向癌症患者赔偿巨款!
还记得曾经火爆一时的酸碱体质之争吗? 酸碱体质曾在我国网络上广为流传,不少保健品厂家更是打着酸碱体质的旗号到处“营销”。 事实上,国外的确有酸碱体质的说法。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最新癌症研究报告”里面就有“酸性体质是万病之源”的说法。不错,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官方网站确实出现过这句话,但那是为了辟谣,为了...
癌症化疗患者的福音,新一代靶向物理治疗产品偶涂亭止吐仪将亮相癌症大会!
2018年首届国际癌症大会上,越凡医疗(WAT Med)将带来全新研发的缓解化疗和术后呕吐靶向物理治疗模式产品——偶涂亭TM止吐仪。 偶涂亭TM止吐仪通过精准生物电信号刺激神经核团释放递质,释阻挠大脑的呕吐信号,从而控制胃部的剧烈收缩,有效减轻呕吐症状。 产品已经获得了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欧盟CE、加拿大HC、澳大利...
卫计委颁布《恶性肿瘤患者膳食指导》,附含全面解读
曾有对国内三级甲等教学医院3000多名医务人员的调查发现,大家关于肿瘤营养知识的及格率只有35%。由此看来,我国医生对肿瘤临床营养的重视程度是较低的。 不过,我们的患者朋友也别着急。 因为在去年夏天,国家卫计委第一次发布了《恶性肿瘤患者膳食指导》,并且已于今年的2月1日正式实施。在这个膳食指南中,针对不同身体状况的癌症病患,都...
《转》访浙医二院肿瘤外科主任徐栋:精准医疗下结直肠癌患者的诊疗
《转》访是转化医学网的品牌专访栏目,是业内专家、大佬、知名企业智慧交流碰撞的平台,也是促进行业健康发展的重要力量,《转》访致力于打造转化医学领域最知名的专家访谈栏目。 徐栋博士是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肿瘤外科主任医师,在消化道肿瘤的早期诊断与个体化治疗领域非常有建树,在遗传性大肠癌的诊断与治疗方面也非常有造诣。转化医学网有机会采访...
《柳叶刀》子刊:突破!科学家首次证实,基于CT影像的人工智能算法可以判断癌症患者能否从免疫治疗中获益 | 临床大发现
免疫治疗在癌症统治的世界里不断攻城略地。 癌症患者看到了生的希望,但遗憾的是患者很难知道自己究竟是不是免疫治疗泽被的那些人。 目前的临床统计显示,PD-1抑制剂只能在20%-50%的晚期实体瘤病人中发挥作用[1]。受益的患者究竟是谁?目前找到这些患者的手段有限。 因此,找到一种可靠的生物标志来指导免疫治疗迫在眉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