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转化医学是什么?
推荐活动





专家访谈
找到约532条结果 (用时0.1656秒)
【嘉宾风采】清华大学陈阳教授将在第二届现代临床分子诊断研讨会做主题报告!
陈阳教授 陈阳,2008年博士毕业于北京协和医学院,同年进入清华大学自动化系从事博士后研究。2011年进入清华大学信息国家研究中心生物信息学研究部从事三维基因组学与精准医学研究,并兼职中国医药质量管理协会临床实验及大数据质量管理分会委员,中国研究性医院学会血液病精准治疗专业委员会委员。至今报告人已在三维基因...
《转》访肿瘤科主任王海涛教授:谈“起死回生”的精准医疗
《转》访是转化医学网的品牌专访栏目,是业内专家、大佬、知名企业智慧交流碰撞的平台,也是促进行业健康发展的重要力量,《转》访致力于打造转化医学领域最知名的专家访谈栏目。 精准医疗(Precision Medicine)是以个体化医疗为基础、伴随基因组测序技术的快速进步以及生物信息与大数据科学的交叉应用而发展起来的新型医学概念与医疗模式。其本质是通过基因组...
【嘉宾风采】中国科学院院士唐本忠教授将在第二届现代临床分子诊断研讨会做主题报告!
《2018第二届现代临床分子诊治研讨会(2018 Clinical Molecular Diagnostics Forum CMDF)将于2018年10月26-28日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举行。 唐本忠教授 1982年于华南理工大学获学士学位,1985年、1988年先后获日本京都大学硕士、博士学位。曾在多伦多...
【嘉宾风采】大连理工大学特聘教授肖桂山将在2018第二届现代临床分子诊治研讨会上做主题报告
肖桂山教授 肖桂山教授是2014年底大连理工大学引进的海外高端特聘教授、 药理学学科带头人;肖桂山的主要研究方向胰腺肿瘤分子分型与分子生物学。现兼任中国医师协会临床精准医疗专业委员会首届委员。 肖桂山教授在美国主要从事癌症(胰腺癌)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代谢质组学、医学大数据、生物信息学及药物信息学等方面的研究。曾任国际多...
“DNA之父”詹姆斯•沃森教授谈抗癌新策略!2018深圳国际精准医疗峰会精彩大放送!
3月16日上午,为庆祝“深圳乐土沃森生命科技中心”启动,交流探讨精准医学在肿瘤防治中的最新应用;引进高端人才和产业项目,促进诺贝尔奖科学家、院士在深圳大鹏建立研究院和实验室,推动生命科技与医疗健康产业发展,由深圳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南方科技大学、深圳市乐土精准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联合主办的2018深圳国际精准医疗峰会正式拉开帷幕。大鹏新区党工委委员、综合办公室主任王继良,詹姆斯·沃森教授,美...
仅剩2天!重磅议程出炉:与诺奖得主詹姆斯·沃森教授相约2018深圳国际精准医疗峰会!
为庆祝“深圳乐土沃森生命科技中心”启动,交流探讨精准医学在肿瘤防治中的最新应用;引进高端人才和产业项目,促进诺贝尔奖科学家、院士在深圳大鹏建立研究院和实验室,推动生命科技与医疗健康产业发展,由深圳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南方科技大学、深圳市乐土精准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联合主办的2018深圳国际精准医疗峰会暨“乐土沃森生命科技中心”启动仪式将于2018年3月16日在深圳大鹏新区隆重举行。会议以“肿...
《转》访新华医院余永国教授:挑战前所未有!构建我国儿童遗传疾病检测基因组数据库
罕见病,又名“孤儿病”,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将其定义为患病人数占总人口的0.65‰~1‰的疾病。其中约有80%的罕见病由于遗传缺陷引起,而约有50%的罕见病在出生时或者儿童期即可发病。但目前临床的应用检测手段只能解释30%~40%的病例。为了推动全基因组测序以及罕见病的发展,国内首个《全基因组测序在出生缺陷及儿童未确诊罕见遗传疾病检测的临床应用共识》会议于2018年3月10日在上海正式...
《转》访朱虹光教授:AI可以取代病理科医生吗?
问:朱教授您好!感谢您接受转化医学网的访谈。了解到您在病理学方面有着卓越的成就。您觉得分子诊断和病理诊断应该是一个怎样的关系? 答:病理学诊断是临床诊断疾病的金标准。 分子病理检测是病理检查的一种手段,可以作为传统病理的某些不足。分子病理诊断是常规病理诊断的一种补充,在某些疾病的诊断中可以帮助病理医生更好的做出诊断。此外,分子病理学可以对肿瘤靶向治疗提供较为可靠的治...
北京大学席建忠教授邀您参加2017现代临床分子诊断研讨会
2017现代临床分子诊断研讨会将于2017年12月9-10日在上海中山医院报告厅举办,作为特邀嘉宾北京大学教授席建忠教授,将围绕“功能组学技术研发及个体化治疗”带来精彩报告,在此邀请您参会共同学习探讨。 席教授目前担任中国医师协会临床精准医疗专业委员、中国化学会化学生物学专业委员会委员、国际材料学会(Material Research Society)和...
专访 | 焦顺昌教授:精准医学需要以全面、精准的检测为基石
CSCO大会领星专场 焦顺昌教授做精彩报告 导 读 9月27日,一年一度的CSCO学术年会吸引了来自国内外众多药企公司、临床医生以及学术人员参会。在本次大会上,领星生物作为国内肿瘤精准医疗领航者表现夺目,...
PNAS:卢煜明教授发表新论文,除了NIPT,游离RNA也有望无创检测了
胎盘是一个动态的、异构的关键性器官,在母胎界面和妊娠期健康发育过程中扮演多重的角色。同时,它也是母体循环中胎儿细胞和游离胎儿核酸的主要来源。胎盘功能障碍可导致严重并发症,如先兆子痫(一种严重的妊娠并发症,会引起母亲血压上升,使大人和小孩都有生命危险)等。然而,对于这样一个神奇且至关重要的器官,我们之前的了解却很少。 近日,香港中文大学卢煜明教授领导的团队利用单细胞转录...
山东大学教授Oncologist发文:乳腺癌与肥胖的真正关联
来自山东大学第二医院,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的研究人员发表了题为“Distinct Effects of Body Mass Index and Waist/Hip Ratio on Risk of Breast Cancer by Joint Estrogen and Progestogen Receptor Status: Results from a Case‐Contro...
卢煜明教授最新研究!液体活检厚积薄发助力癌症早筛!
液体活检(Liquid Biopsy)与传统的组织活检相比有着迅速、便捷、损伤性小等众多优点。临床医生可以用它来监测肿瘤对治疗的反应,预测肿瘤复发。从长远角度来看,液体活检还能够帮助医生在患者未出现任何症状的时候发现最初期的肿瘤。近日,香港科学家的一项研究第一次证实,液体活检用于癌症筛选是有希望的,且提高了癌症的早期检测以及患者生存率。 研究成果于8月9日在线发表在《...
张锋教授Nature子刊发文:编辑人类基因组需谨慎!
过去的几天里,CRISPR领域又带来了一波吸引眼球的新闻。上周,MIT科技评论发布了一项重磅消息,俄勒冈健康与科学大学的Shoukhrat Mitalipov使用了CRISPR基因编辑技术首次在美国进行胚胎基因编辑(附:原文链接)。而紧接着,CRISPR技术先驱张锋便在Nature Medicine上刊文,从人类遗传多样性的角度,呼吁谨慎将基因编辑技术应用到人体。 ...
【专访】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蔡修宇教授 | 谈谈临床医生眼中的精准医疗
精准医疗作为一个理想的医疗模式,一经提出就成为了全球医疗领域的热门话题,有学者曾把精准医疗描述为个性化医疗潮流的一次勇敢实践,肿瘤的精准治疗更是给一度绝望的肿瘤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但人们对于精准医疗的认识却各有各的思考,日前,转化医学网受邀参加了“2017年临床肿瘤学新进展学术研讨会——Best of ASCO® 2017 China”上的臻和科技卫星会,会后有幸邀请...
Leroy Hood教授4P健康研究新突破
不久前,作为生物学的当代传奇人物之一,现年78岁的Leroy Hood在《nature biotechnology》(《自然-生物技术》)上发表了他的最新研究《A wellness study of 108 individuals using personal, dense, dynamic data clouds》(关于个性化的、密集的和动态数据云的108个人的健康研究)。 ...
《转》访中国医科大学马锐教授:EGFR,总把新桃换旧符
随着对肺癌驱动基因研究的不断深入,靶向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的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逐渐成为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一种重要的治疗方式。近10年来以吉非替尼、厄洛替尼为代表的第一代EGFR-TKI统治了非小细胞肺癌突变人群的一线治疗,提供了10个月左右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mPFS)。 而近几年,以奥希替尼等为代表的三代EGFR-TKI已在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