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转化医学是什么?
推荐活动
专家访谈
找到约519条结果 (用时0.1656秒)
百迈客云《大家讲坛》2017第一期:北京大学罗静初教授新年开讲
主讲人: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罗静初教授 时间:2017年1月5日14:00-15:00 直播途径:百迈客云(www.biocloud.net) 1.讲坛简介 《大家讲坛》栏目是百迈客云“耕云书院”2017年重点打造的一档直播节目。该栏目以基因研究与应用知识传播为宗旨,邀请生物学、医学、生物信息学等领域的顶尖专家,通过讲座的形式,让大家从中获...
时隔一年 华人教授再次发表Nature文章解析RNA病毒
去年,来自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加州纳米技术研究院的周正洪教授与其合作者在Nature杂志上发文,揭示了双链RNA(dsRNA)病毒的三维原子结构,首次指出了病毒如何感知宿主细胞内的环境条件以触发转录,并阐述了dsRNA基因组在病毒内如何组构以及RNA自我复制的机制。 时隔一年,周正洪教授与孙仁(Ren Sun)再次发表题为“In situ structure...
《转》访NEJM副主编肖瑞平教授:让中国医疗领域融入国际医学主流
不久前世界顶级医学杂志《新英格兰医学杂志》(NEJM)推出中文电子周刊《NEJM医学前沿》,肖瑞平教授作为NEJM首位华人副主编及其团队正在不断努力,积极推动中国医疗领域与国际医学主流的融合。同时她作为转化医学的先行者之一,肖瑞平教授在将转化医学的概念引入中国的同时也在身体力行地进行推广。转化医学网有幸邀请到肖教授接受我们的访谈,以下是访谈具体内容。 ...
《转》访美国德州大学梁晗教授:要把医疗转化成一个学习的系统
12月3日-4日2016全球精准医疗峰会在上海徐汇隆重召开,美国德州大学 MD安德森癌症中心生物信息和计算生物系副系主任梁晗博士作为演讲嘉宾,在会上讲到:“精准医学应该有两个核心观念的转化,一个是从以单一病人为中心,病人信息流单方向、一次性、不可利用的服务系统,向以病人群体为中心,病人信息流多向性、多次性、可重复利用的学习系统的转化。另一个是从服务收费(pay for serv...
专访浙江省医学科学院倪崖教授:伦理冲突是辅助生殖技术亟需解决的首要问题
辅助生殖技术是采用医疗辅助手段使不育夫妇妊娠的技术,包括人工授精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及其衍生技术两大类。试管婴儿就是使用该技术生育的婴儿。世界首例试管婴儿的诞生被誉为继心脏移植成功后20世纪医学界的又一奇迹,激发了全球许多国家研究这一高新技术的热潮。辅助生殖技术经过30多年的发展越来越成熟,但随之也凸显了很多问题。 近日我们有幸采访到浙江省医学科学院副院长、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医学细胞生物学分...
《转》访北京肿瘤医院张力建教授:不忘初心,开展“有中国特色的精准医疗”
2014~2016两年间,据有关统计,新成立的基因检测公司有 500 多家,随着基因检测行业的蓬勃发展,建立规范的行业标准,获得政策层面的支持引导,才能推动行业的良性发展。今天我们有幸访谈到北京肿瘤医院胸外科张力建教授,张教授针对相关问题进行了讲解。以下是访谈具体内容。 转化医学网:张教授您好,非...
《转》访北大肿瘤医院吕有勇教授:早期诊断是防治胃癌的关键
胃癌是我国高发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之一,其早期诊断和治疗也一直是临床上待攻克的难题。近日,百迈客第三届全国功能基因组学学术峰在京举行,转化医学网作为协办媒体参加了本次会议,在会议期间转化医学网有幸采访了北京大学肿瘤医院肿分子肿瘤学实验室主任吕有勇教授,请他结合自己的研究经验来谈谈胃癌的诊治。 转化医学网:吕教授,您好!感谢您在百忙之中抽出时...
张玉蛟教授解密:美国癌症生存率为何高达60%?
“我国的癌症治疗战场上有一个长期被忽略的重要武器,放疗!” 张玉蛟教授的行程很紧,早上刚下飞机就被团团围住,录制“泰和健康大讲堂”的科普视频、回答记者提问、进行学术讲座,除去短暂的间歇休息,一口气说完,时间俨然已经过了3个小时。 正在倒时差的张教授显得有些疲惫,但说起中美医疗的差异,尤其是其所在医院--MD安德森癌症中心在肺癌防治和放射治疗方面的先进模式...
江泽飞教授:精准时代乳腺癌内分泌治疗的现状及未来
肿瘤资讯:您去年提到的“乳腺癌内分泌治疗的十大问题”引起广大学者的讨论,那对这些问题的探讨近期有什么新进展? 江泽飞教授:乳腺癌精准医学里领域曾经发表过不少关于某些问题的解读。去年,我们提出的“内分泌治疗十大问题”,主要是来自于:不同的临床研究改变实践的同时,对不同的研究有不同的解读,所以顺着内分泌治疗的十个热点问题,整理一些学术的文献、提供一些自己的观点。一经发...
《转》访血液病专家肖志坚教授:谈髓系肿瘤的精准治疗
2016国际精准医疗学术及产业论坛在上海成功召开,转化医学网作为特约媒体参加了本次会议,会议期间,我们有幸邀请到演讲嘉宾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副院长,实验血液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肖志坚教授进行访谈。 转化医学网:肖教授,您好!感谢您能接受转化医学网的访谈。了解到您对于急性髓系白血病治疗及诊断有着丰富的经验,能谈谈您在这方面的研究吗? 肖教授:我在早期曾进行过分子病因学的研究。生活中...
《转》访中国医科大学刘云鹏教授:精准医疗刚刚起步,仍需不断向前推进
11月11日,第一届肝胆胰恶性肿瘤个性化诊疗国际论坛在上海成功举办,转化医学网作为特约媒体参加了本次论坛,会议期间有幸对演讲嘉宾中国医科大学刘云鹏教授进行了访谈,以下是访谈内容: 转化医学网:刘教授,您好!非常感谢您能接受转化医学网的访谈。今天恰逢“第一届肝胆胰恶性肿瘤个性化诊疗国际论坛”的举办,我们都知道胰腺癌相对于其它癌症来讲非常棘手,您认为未来如果能够改善胰腺癌的治疗,方向应该是怎样的...
卢煜明教授PNAS发布第二代无创胎儿基因组分析结果
今年9月,堪称“中国诺贝尔”的未来科学大奖揭晓。香港中文大学李嘉诚健康科学研究所的卢煜明(Dennis Ming Yuk Lo)教授因发现可以从母亲血液中提取到胎儿DNA,而获得高达100万美元的生命科学大奖奖金。 作为无创DNA产前检测的奠基人,卢教授早在1997年就发现了孕妇外周血中存在游离的胎儿DNA,并发展出了一套新技术来准确分析和度量母亲血浆内的胎儿...
《转》访胡松年教授:二代测序“实战”——指导高血压个体化用药
随着二代测序技术的发展,精准医疗行业的兴起,个体化用药、生物大数据、基因组学等概念快速形成产业,在不断摸索和积累中成长。 对于“精准医疗”,有人看好,有人唱衰。这条“精准”之路究竟有多难走,如何才能走的长远而坚实,今天我们采访了中科院基因组所研究员胡松年教授,请跟随我们倾听胡教授的观点。 转化医学网:胡教授,您好!您从2000~2001年开始参与人类基因组计划“完成图”绘制开始,承担...
兰州大学谢小冬教授参与中国首部基因行业团体标准制修订工作
10月18日,为认真贯彻国务院《关于深化标准化工作改革方案》(国发【2015】13 号)、质检总局和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关于培育和发展团体标准的指导意见》(国质检标联【2016】109 号)等有关文件,全面落实李克强总理“关于要进一步提高标准水平,逐步与国际接轨,加快关键技术标准研制,加快标准更新,促进技术和产品创新的要求,满足市场和创新需要的团体标准,提高标准...
山东大学特聘教授Nature Immunology文章
山东大学医学院,山东省医学科学院的研究人员发表了题为“E3 ubiquitin ligase RNF128 promotes innate antiviral immunity through K63-linked ubiquitination of TBK1”的文章,发现了TBK1激活过程中一个重要的正调控因子:E3泛素连接酶 RNF128,这对于进一步了解泛素调控在机体固有免疫调节中的作用具有...
冯国平教授eLife:出乎意料的食欲控制者
麻省理工的神经学家们发现一类称为神经胶质细胞的脑细胞是控制我们食欲和摄食行为的关键所在,他们通过小鼠实验,证明激活这些细胞,将会刺激暴饮暴食,如果抑制这些细胞也就会抑制住食欲。这一发现将有助于研发针对肥胖等食欲相关疾病的新型药物,而且也指出了神经胶质细胞这种十年前备受冷落的脑细胞的更多重要角色。 这一研究成果公布10月18日的eLife杂志上,文章...
吴一龙教授:免疫治疗是非小细胞肺癌的重头戏
2016 ESMO学术年会上重磅成果不断,其中有三项中国研究成功入选口头报告。当地时间10月7日,中国临床肿瘤学会理事长,广东省肺癌研究所所长吴一龙教授以“Multi-centre randomized controlled study comparing adjuvant vs neo-adjuvant chemotherapy with docetaxel plus car...
谢晓亮教授当选美国国家医学院院士
自1970年成立以来,美国国家医学院就在健康、科学、医学以及相关政策的关键性事务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它与美国国家科学院和美国国家工程院一道,提供了大量独立而客观的分析与建议,解决了许多和健康相关的复杂问题,也影响了公共政策的制订。能够当选美国国家医学院院士,是对学者极高的肯定。这意味着他/她在健康和医药领域,取得了公认的杰出成就。 谢晓亮教授是室温下单分子荧光显...
《转》访南京医科大学校长沈洪兵教授:肿瘤液态活检需谨慎对待
2015年初,美国总统奥巴马在国情咨文演讲中从国家战略层面提出“精准医学计划”,精准医学迅速成为全球医学界热议和关注的焦点,肿瘤学科的各方面特点使其成为实施和加强精准医疗的最佳选择领域之一,而目前肿瘤精准治疗的主要基础无疑是与肿瘤遗传相关的易感癌基因的发现和在分子水平对这些基因变化的检测。 第七届中国分子诊断技术大会即将召开,会议邀请了南京医科大学校长沈洪兵沈教授,借助...
《转》访微生物专家杨瑞馥教授:人体微生物组应该作为一个重要器官来看待
9月27日,苏州的天气格外晴朗。在美丽的独墅湖畔,我们有幸在亚洲冷泉港会议间隙对微生物领域的知名专家杨瑞馥教授进行了专访。 转化医学网:杨教授,您好!非常感谢您能接受我们的访谈。现在大家把肠道微生物系统比作健康医疗领域刚刚被开发的金库,对于如何挖掘利用,或者说如何同精准医学对接,两方面您能选其一谈谈您的构思么? 杨教授:过去,肠道微生物并没有引起学术界的足够重视。现在,人们逐渐认识到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