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转化医学是什么?
推荐活动



专家访谈
找到约6284条结果 (用时0.1656秒)
这十大癌症到底有哪些征兆,一文说完
在我国,癌症已经成为令人生畏的慢性疾病,近年来,癌症的发病率越来越高,如能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很多病人都可获得根治。 而临床上明确诊断的癌症病人往往是局部晚期或已有远处转移。 癌症早期常无特殊症状,以至于病人不能及时就诊,而就诊时却又常常为时已晚。因此,如何识别癌症早期症状对于提高患者预后至关重要,我们将这些相关症状和体征称之为“征兆”或“警告”,如能读懂这些信号便可...
华人科学家研发纳米机器人!有望成为抗癌新疗法!
来自美国和中国的科学家团队创建了可编程的DNA折叠纳米机器人,可以通过阻止肿瘤的血液供应来寻找和缩小肿瘤。携带乳腺癌,黑色素瘤,卵巢癌和肺癌的小鼠的检测结果揭示了DNA纳米机器人是如何驻扎在癌症供血血管并诱导形成血块的,这有效地阻断了肿瘤的氧气和营养物的生命线。在阻断血流后出现肿瘤组织发育不良,肿瘤缩小和抑制转移。使用纳米机器人注射治疗的动物存活时间更长,并且在一些情况下表现出完全的肿瘤消退...
支架新玩法!凝胶样支架抗癌新疗法!
北卡罗来纳大学医学院和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的科学家们创造了一种可注射凝胶样支架,可以容纳化疗免疫治疗药物并按序将其局部输送到肿瘤。这项发表在“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上的研究,集中研究了在两种特定类型的黑色素瘤和乳腺癌中的治疗效果,但这种方法可用于其他组织类型。 此外,研究表明,这种局部递送联合疗法显着抑制了原发肿瘤手术切除后癌症的复发。 ...
《Nature》连发两文!儿童癌症基因组研究迎来大突破!
Hopp-Children癌症中心的Gröbner等人对961名癌症患者进行泛癌症基因组分析,这些患患有24种不同的肿瘤。另外,St.Jude儿童研究医院的Ma教授等人在1699名儿童癌症患者中取得了肿瘤样本与健康组织的样本,并使用了多种下一代测序技术,寻找两者基因组中存在的不同。这些儿童患者患有6种不同的癌症,具有很好的代表性。这两项研究详细地指出了儿童和成人癌症基因组间的关键性差异。 ...
科学家开发出新的检测技术进行癌症、糖尿病早期诊断!
目前,使用太赫兹(THz)波进行生物传感备受关注。THz波能够检测到分子振动和旋转,同时还不需要标记,因此不会影响检测物质的性质。然而迄今为止,THz波的衍射极限以及水对其强烈的吸收限制了该技术的使用。 而来自大阪大学的科学家们开发出了一种非线性光学晶体(NLOC)芯片,将THz波和微流体技术结合在一起,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APL Photonics》上。 ...
影响因子最高期刊《CA》公布2017年美国乳腺癌大数据!
乳腺癌是除皮肤癌外美国女性中最常见的癌症,是继肺癌后女性癌症死亡的第二大原因。美国癌症协会每两年就会描述美国乳腺癌发病率、死亡率、存活率和种族筛查的最新趋势变化。 《CA: A Cancer Journal for Clinicians》于2017年10月3日公布了美国癌症协会对美国女性乳腺癌统计数据的概述(包括发病率,死亡率,存活率和筛查数据),其估计在2017年,美国妇女中有...
《Science》重磅!新模型可100%预测癌症药物有效性!
在药物进入临床以前,我们都会进行药物的动物实验和临床前研究,但是多数情况下,我们并不能够很好的预测药物在人体中的疗效,即使其在动物实验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最近,发表在《Science》上面的一篇名为“Patient-derived organoids model treatment response of metastatic gastrointestinal cancers”...
颠覆认知!卵巢癌早期筛选竟有害健康?JAMA27万大数据告诉你真相!
卵巢癌是女性生殖器官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虽然发病率略逊于子宫颈癌和子宫内膜癌,但它的死亡率却位居第一。根据2010-2014年的数据,预计其年发病率为11.4/10万,死亡率为7.4/10万。由于卵巢癌早期无明显症状,并且超过60%的患者都在癌症转移后才被诊断为卵巢癌,所以早期筛查对卵巢癌来说是十分有必要的,目前主要采用的两种筛查方式为检测血液肿瘤标志物CA-125和经阴道超声。 ...
突破!复旦专家发现肝癌肺转移早期预警信号
原发性肝癌,素有癌王之称,转移复发是影响生存率的关键因素,也是肿瘤研究的难点与热点。肺是肝转移最常见的部位之一,肝癌肺转移如何会发生?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夏景林教授、中科院细胞生化所陈洛南研究员带领团队历经4年研究,最终在肝癌肺转移发生机制上实现突破:首次成功用动态网络标志物(DNB)方法筛选、绘制出“肝癌肺转移发生前”的早期预警网络信号图。根据该图,可观察病程不同阶段动态变化。相关研究发表...
不老不长癌?这种动物或为人类指点长寿之道
来源: 环球科学ScientificAmerican 这种没有长毛、满身褶皱的啮齿动物就是裸鼹鼠,它们主要生活在非洲东部的沙漠地带。裸鼹鼠是哺乳动物中,仅有的两种真社会性(Eusociality)动物之一(另一类是达马拉兰鼹鼠):它们具有高度组织化的社会结构,与蜜蜂类似,群落由唯一的裸鼹鼠女王和几只雄裸鼹鼠履行繁殖使命,底层裸鼹鼠没有生殖能力,沦为工鼠。 这种相貌奇特...
张锋Science新篇!升级CRISPR,可用于多种癌症检测!
核酸的多功能,快速和便捷式检测对于人类健康意义重大。去年上旬,张锋团队基于此提出了一种名为“SHERLOCK” (Specific High Sensitivity Enzymatic Reporter UnLOCKing) 的CRISPR诊断工具,使其名声大噪。 第一代的“SHERLOCK”可以快速检测RNA或DNA分子,但仍存在不少局限性。新年伊始,张锋带领其团队为...
癌症控制率近90%!这个小分子靶向药登顶《NEJM》!
早在2017年6月份,关于小分子靶向药 Larotrectinib (又名LOXO-101)治疗癌症的临床数据便已经公开过,并且引起了广泛关注。临床一期数据显示:LOXO-101针对NTRK融合的13种肿瘤的有效率高达76%,其中13%的癌症患者肿瘤完全消失! 而在昨日,这个新药以其卓越的治疗效果登上了国际最顶尖的医学期刊杂志《NEJM》,我们看到了这项新药治疗癌症的巨大潜力。 ...
抗癌神药PD-L1抑制剂“Keytruda”来啦!中国即将上市!
来源: 咚咚癌友圈 临近年关,实现了数个新药审批的中国食品药品监督局(CFDA)又给所有中国的肿瘤患者送上了一份新年大礼! 这份大礼可谓诚意十足:Keytruda,这个创造了抗肿瘤史上最大奇迹的药物,即将在中国上市了! 2月11号,明星抗癌药Keytruda的上市申请获得国家药监局受理,受理号为JXSS1800002,同时Keytruda有了一个响亮的中国...
颠覆常识!多倍体肝细胞可预防癌症!
大多数人体细胞是二倍体,只携带一组匹配染色体,其中包含人体全部基因组。多倍体细胞携带两组或更多组染色体。多倍体细胞在人体大多数组织中很少见,但在哺乳动物的心脏、血液和肝脏中普遍存在。当肝脏受到脂肪肝或环境毒素引起的伤害时,多倍体化也会显着增加。然而,这些多倍体化的增加是否具有功能重要性尚不清楚。 德克萨斯大学西南医学中心儿童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发现,肝脏中具有全基因组复制的细胞(称...
突破!线粒体DNA或是三阴性乳腺癌早期诊断和治疗的新靶点!
曾有研究表明,线粒体缺陷与乳腺癌的发生存在着一定关联,但科学家们依旧无法确定线粒体DNA改变与TNBC转移和化疗拮抗的关系。 近期,宾夕法尼亚大学研究人员将不同乳腺肿瘤亚型的代谢图谱进行比较,确定TNBCs的侵袭性亚群,并指出了更准确的风险评估方式,从而有助于为TNBC患者提供个性化治疗方案。该研究成果以“Aggressive triple negative breast can...
高胆固醇可使肠癌发展增速100倍!《Cell》子刊惊人发现!
《细胞》子刊:高胆固醇竟会加速干细胞增殖,使肠道肿瘤生长加速100倍! 在以往的研究中我们发现:高胆固醇饮食和胃肠道癌症密切相关。但是高胆固醇和胃肠道癌之间到底存在着什么样的联系呢? 在最近一期的《Cell Stem Cell》上,一篇名为“Phospholipid Remodeling and Cholesterol Availability Regulate In...
致癌基因竟是控制记忆产生的关键?
如果你问一个普通人记忆由什么组成,他可能会想起童年时期的生日聚会或者是成年后举行婚礼的场景。但是如果你向Charles Hoeffer提问,他一定会想起一种蛋白质。 五年来,科罗拉多大学博尔德分校(CU Boulder)的生理学研究人员一直在对一种名为AKT的蛋白质(蛋白激酶B,又称PKB或Rac)进行研究,这种蛋白质广泛地存在于脑组织中,它帮助大脑适应新环境并产生新的记忆。直到...
《Nature》重磅!这些食物可促进癌症转移!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全球乳腺癌发病率就一直呈上升趋势。虽然中国不是高发地区,但近年来我国乳腺癌的发病率增长趋势不容乐观,其速度甚至高出高发国家1~2个百分点! 三阴性乳腺癌是乳腺癌中较难治愈,预后较差的一种类型。因其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和原癌基因HER2均为阴性故名三阴性乳腺癌。这类癌细胞生长速度更快,而常规针对雌激素、孕激素和HER2基因的疗法对它无可奈何...
超45万中国人研究证明:喝热茶或可增加食管癌风险!
中国人喝东西喜欢“趁热”,像喝汤、喝茶、喝粥这些,越是趁热喝越好。有研究表明,饮用过热饮品可能引发食管癌,其原因在于温度,而不在于饮品本身。 然而,北京大学最近的一项研究表示,定期饮用热茶确实与食管癌发病有关,但是有饮热茶的习惯的人,同时又经常吸烟和饮酒,食管癌的发病风险才会非常高。饮用热茶为食管癌的发展提供了复杂而有利的联系。 这项研究以“Effect of Hot...
肠道菌群竟可致癌!《Science》&《Cell》子刊两篇重磅揭示结肠癌与肠道菌群的关系!
结肠直肠癌(CRC)主要包括结肠癌和直肠癌,目前在全球拥有较高的发病率,其中约有5%的结肠癌是由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FAP)遗传综合征引起的,遗传突变引发了一系列随时间发展的遗传变化,并最终促使上皮细胞变成恶性肿瘤。 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彭博基梅尔研究所(Johns Hopkins Bloomberg Kimmel Institute)领导的一项研究发现,患有遗传性结肠癌的患者体内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