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转化医学是什么?
推荐活动



专家访谈
找到约6284条结果 (用时0.1656秒)
《Nature》揭秘:癌症之王的早期“迁徙”之路!
像胰腺癌那样具有侵略性的恶性肿瘤的根源难以寻觅。尽管如此,慕尼黑科技大学(TUM)科学家已经揭示了胰腺癌早期发生的突变事件,并解释了它最终如何迅速成长和扩散。 由Roland Rad博士和Dieter Saur博士教授领导的TUM团队明确了胰腺癌沿各种突变路径所发生的特定基因扩增。基本上,某些基因不仅发生突变,而且被不断复制,进而推动胰腺导管腺癌(PDAC)的早期肿瘤发生和转移。...
BMJ40万人研究!揭秘8大常见慢性疾病指标升高癌症发病风险!
小转每次都会很认真的观察自己的体检报告,看看自己有没有一些异常的疾病指征,相信所有人都很关注自己的健康。当然还有更深层次的原因:很多慢性疾病和癌症之间有着种种关联,而目前来说,我们对抗癌症的最好方法就是早发现早治疗。那么哪些疾病和其标志物是同癌症相关的呢? 近期,发表在BMJ杂志上面的一篇名为“Cancer risk associated with chronic disease...
《Nature》&《NEJM》:乳腺癌治愈后如何降低复发风险?
一项统计结果显示,乳腺癌患者通常在切除原发性肿瘤5年后就可以停止药物治疗。然而,近期的研究告诉我们,这些人仍然有复发的风险,因为原发性肿瘤治疗后,剩余的乳腺癌细胞可能在后来的数年或数十年间在有利于生存的微环境中处于休眠状态,也就是说这些癌细胞有被唤醒的可能。 近日,《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上发表了一篇题为“20-Year Risk...
《Science》重磅!“癌症疫苗”可使小鼠癌症全部消退!
我们体内的免疫细胞具有消除肿瘤的作用,但在面对癌细胞是,它需要一个催化剂或一种刺激才能完成这项使命。 而当前的免疫疗法主要通过刺激整个身体的免疫系统来促使免疫细胞消灭肿瘤;靶向治疗通常针对限制肿瘤细胞活性的免疫细胞。大热的CAR-T细胞治疗则需要将患者体内的免疫细胞提取至体外,经过处理后再回输至体内用以攻击肿瘤细胞。无论是哪一种方法,如今都面临着高昂的成本及长时间的准备和处理等缺...
《Lancet》最新发布:全球癌症5年生存率趋势分析!
所有癌症治疗的手段和方法都是为了尽可能多的提高癌症患者的生存期。而随着新的治疗手段和治疗手法的推进,在近些年来,癌症的生存趋势有没有改变呢? 在2014年11月25日,《Lancet》上面公布了CONCORD-2 的结果,分析了1995年到2009年来自67个国家共计 25 676 887名癌症患者的数据,分析其生存趋势分析。 但是在这一次的CONCORD-...
迄今为止规模最大、时间最长:怀孕癌症患者,可以放化疗吗?
怀孕期间查出癌症,接不接受放化疗呢?放化疗会不会影响胎儿的发育呢? 根据研究显示:孕期被诊断为癌症的概率约为千分之一。然而挽救母亲生命的抗肿瘤治疗往往会对胎儿的生长发育产生影响,大多数情况下,医生会建议终止妊娠。 2015年,发表在新英格兰杂志上面的一项研究就显示:妊娠期母亲进行肿瘤治疗并未明显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包括一般健康状况、认知发育和心脏结构与功能。这一结果的...
JAMA怒怼NEJM,避孕药到底防癌还是致癌?
来源:医学界肿瘤频道 都说三个女人一台戏,自古以来后宫佳丽三千、勾心斗角尔虞我诈的大戏,最叫人津津乐道了,一群中年少女一面嫌弃吐槽冷嘲热讽,一面捧着手机视频爱不释手,果然大家都是口嫌体正直的虚伪的人啊。 不过宫斗玩得最溜的还属武则天武奶奶,内斗得了小三,外打得了天下,最后一不做二不休,干死老公和儿子,自立为王,改朝换代。《甄嬛传》肯定也是绕不开的话题,当年独揽了各...
《Cell》子刊:揭秘高脂饮食如何增加结肠癌风险!
结肠癌是常见的发生于结肠部位的消化道恶性肿瘤,好发于直肠与乙状结肠交界处,主要以40~50岁男性居多。以往的研究早已披露结肠癌的发病主要与高脂饮食和低纤维素饮食有关,但背后的机制究竟如何运作却没有一个明确的说法。 而新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这项发表在《Cell》子刊上的研究或许能帮我们解释高胆固醇饮食如何影响结直肠癌的患病风险。 通过增加小鼠的饮食,提高其肠...
什么年纪最怕什么癌?这份权威防癌年龄表告诉您!
来源:好大夫在线 现代人对各种癌症、肿瘤的预防十分关心,但多数人很难搞清自己应该重点预防哪种癌。近日,由北京健康管理协会组织专家撰写的 《防癌体检规范专家共识》正式出台。对恶性肿瘤发病率前6位的肺癌、肝癌、胃癌、食管癌、结直肠癌、乳腺癌及女性常见的宫颈癌 共7种常见高发癌症进行了防癌体检高风险人群的界定以及防癌体检方案的规范。 ...
《Nature》封面文章:确认染色体不稳定性推动癌症转移!
染色体不稳定性(CIN)与肿瘤转移有着很大的相关性。染色体不稳定的细胞显示细胞分裂后期染色体错误分离,而这则为靶向CIN并探测其对癌症转移的选择性贡献提供了思路。通过过度表达非运动微管解聚驱动蛋白家族蛋白KIF2B或KIF2C(也称为MCAK,一种参与染色体分离的蛋白)直接抑制染色体不稳定细胞中的CIN。 过度表达KIF2B或MCAK的细胞继续增值。 因此,这种方法允许直接实验性检测CIN。...
重磅进展!癌症化疗耐药性或可逆转!
近日,南卫理公会大学(SMU)的生物化学教授Pia Vogel和John G. Wise领导的研究人员小组利用高性能超级计算机发现了可成功逆转卵巢癌、前列腺癌和乳腺癌失败化疗的分子抑制剂,并通过实验室实验进一步证实。 研究结果以“Targeted inhibitors of P-glycoprotein increase chemotherapeutic-induced mort...
重大里程碑:美“魔剪”抗癌首例人体实验将在宾大进行!
来源:DeepTech深科技 来自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的医疗工作者们此刻正在为人类临床试验的开展做最后的准备,只要万事俱备,项目就会全面启动,此次临床试验主要针对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滑膜肉瘤与黏液样脂肪肉瘤(Synovial Sarcoma, SS;Myxoid/Round Cell Liposa...
雌激素和乳腺癌之间到底什么关系?高异质性的雌激素受体竟会加倍死亡风险!
当年朱莉做了切乳手术后,乳腺癌一词就逐渐走入大众的视线。虽然乳腺癌的高发地区是北美、北欧和大洋洲,以白人女性为主;亚洲属于低发地区,但近年来我国乳腺癌的发病率却在迅速增长,尤其是北上广深等城市的发病率直逼欧美发达国家水平。 据国家癌症中心发布的《2017年中国肿瘤的现状和趋势》显示,目前乳腺癌发病率已成为中国女性恶性肿瘤之首。借着发表在《Journal Of T...
希望!新药治疗复发性BRCA卵巢癌可产显著持久抗肿瘤活性!
高级浆液性卵巢癌(HGSOC)是卵巢癌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所占比例较大,且死亡率居高不下。尽管对最初的细胞减灭术和铂类化疗有反应,但是大多数这种类型的癌症患者在某个时间点出现复发,最终发展为铂类耐药。这些患者的预后差,需要新的治疗策略。 高级浆液性卵巢癌的特征在于高频率的TP53突变,其破坏对G1-S细胞周期检查点的控制,并使细胞依赖于细胞周期关卡介导的G2-M细胞...
扒一扒:BRCA基因和乳腺癌的那些事儿
近些年,基因检测很火,精准医疗很火,个体化医疗也很火,整个基因领域都很火,我不说大家也知道很火。那么基因检测结果和癌症之间到底什么关系呢?相信没有哪一个事件比朱莉切乳手术更有话题性(虽然已经过去了很久),在上周二我们发布的文章: 《Lancet》重磅!BRCA突变并不影响乳腺癌患者生存率!双乳切除未必真的获益! 就着本篇报道,小转提出我们应该理性看...
重磅!《Nature》揭示癌症转移关键机制!
癌症转移如何发生一直是癌症生物学的中心奥秘之一。《Nature》杂志1月17日发表的研究结果似乎部分解决了这个谜团。作者追踪了由染色体不稳定性导致的复杂事件链 (这是一种广泛的癌细胞特征,其中每当这些细胞分裂时DNA被错误地复制,从而形成DNA细胞不相等的子细胞)。研究人员利用乳腺癌和肺癌模型发现,染色体不稳定性导致驱动转移的细胞发生变化。 “研究显示,染色体不稳定...
为避孕药正名!《JAMA》超15年、逾10万研究证明:避孕药可大大降低女性癌症发病率!
众所周知,避孕药可以降低卵巢癌的发生率。而根据最近美国国立研究院的研究显示:避孕药的好处可能并不仅仅如此! 癌症研究所流行病学家Carol Michels领导的研究小组经过长期的研究发现:长期服用避孕药可以降低卵巢癌和子宫内膜癌两种癌症的发生率,而且这种情况“在整个健康行为中基本一致”——也就是说,不论患者是不是采取相对健康的生活模式,这个结果都基本不变。 这项研究于...
JAMA历时20多年、12万人研究揭秘哪些食物能增加结直肠癌风险
结肠直肠癌是胃肠道中常见的恶性肿瘤,虽然早期症状不明显,但随其逐渐增大患者会表现出排便习惯改变、便血、腹泻、腹泻与便秘交替、局部腹痛等症状,到了晚期则会有贫血、体重减轻等全身症状。而结肠直肠癌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在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中仅次于胃癌、食管癌和原发性肝癌! 那么做到防范于未然,在源头遏制住结直肠癌的种子就显得尤为重要。这不,JAMA在1月18日就发表了一篇超12万人,跨越四...
JNCI:惊呆!重度牙周炎竟然会增加癌症风险!
塔夫茨大学医学院的流行病学家Dominique Michaud、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布隆伯格公共卫生学院、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悉尼金梅尔综合癌症中心的Elizabeth Platz共同领导的研究小组分析了7466名来自马里兰州、明尼苏达州、密西西比州和北卡罗来纳州的参与者(此为社区中的动脉粥样硬化风险(ARIC)的研究队列)20世纪90年代后期到2012年的全面牙科检查数据,并且在随访诊断的过程中又...
来了!“神药家族”二甲双胍证明可抗结直肠癌!
作为常见的糖尿病药物,目前二甲双胍已被研究证明除治疗糖尿病外有成为肿瘤抑制剂的潜力,可以防止乳腺癌,结肠癌,肺癌和前列腺癌的生长。但在这些研究中,其实验模型不能准确的呈现疾病的正常病症和表现,且二甲双胍的使用剂量需达到致毒量才能有效。 但近日,来自新加坡A * STAR生物工程与纳米技术研究所(IBN),生物资源中心和新加坡基因组研究所的研究人员Min-Han Tan与来自新加坡...